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对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常绿阔叶林太阳辐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冈林反射辐射、透射辐射和吸收辐射的季节动态与太阳总辐射的季节动态相似,各辐射分量均为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四季中群落的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分别为16%~22%、9%~12%和67%~74%.林冠层对光强的衰减率达80%~90%,且衰减率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增大.群落中部以下光强的衰减很小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疆地区太阳辐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日射站1960—2005年的逐日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低云量和水汽压等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太阳总辐射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在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各月的总辐射计算公式,根据回归误差分析和相关系数检验,确定适合乌鲁木齐市的月太阳总辐射气候学推算公式,进而计算全区各站点逐月太阳总辐射通量,分析新疆地区四季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太阳总辐射7月达到最大值,而太阳总辐射最小值一致出现在12月份;各季节的太阳总辐射以夏季最大,其次为春季、秋季、冬季。新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和各季节太阳总辐射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日照时数减少,低云量增大引起的。新疆地区四季太阳总辐射总体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3.
MOC抗旱剂对干旱下玉米耐旱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我们自行研制开发的MOC抗旱剂对干旱玉米的耐旱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MOC抗旱剂可使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较对照提高6 ̄9%,气孔阴力增加16 ̄38%,蒸腾速率下降25 ̄40%,从而增强了叶片的保水能力,提高了玉米的耐旱性。MOC处理后,叶片相对电导承较对照下降20-33#、叶绿素含量提高12-15%、叶面积衰减率下降30-46%,净光合速率增加20-49%、单株生物产量提高16-3  相似文献   

4.
红松人工林能量环境与光能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28年生的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到达林冠作用层的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以及林分辐射平衡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揭示了红松人工林的能量环境特点。在一个生长季内到达红松人工林林冠上层的太阳总辐射为2580.64MJ/m~2,其中直接辐射为1508.52MJ/m~2,散射辐射为1072.12MJ/m~2;透过林冠到达林地的太阳辐射为277.25MJ/m~2,透射率为10.74%。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下来的有机物以生物能量表示的年净生产量为16.89MJ/m~2,生长季内系统接受的太阳净辐射为1091.88MJ/m~2,从而推算出以生长季内太阳净辐射为基础的红松人工林的光能利用率为1.55%。  相似文献   

5.
一、光照1、光照度(1)室内光照度室内光照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取决于外界光强的变化。图1是在晴天下测得的室内外光照度的变化;由图1可知室内外光照度变化一致,随太阳高度的升高而增强,太阳高度的降低而减弱,不过室内光照度的变化较室外平缓。表1给出了鞍Ⅱ型日光温室内各节气室内外日平均光照度,可见也是随外界光强的变化而变化。从北京地区的观测看,一日之中室内的光照度变动于9000~300001x(揭帘至闭帘),冬季时的日平均光照度在20000~250001x,透光率在55%~65%。根据宁夏农科院测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大明山退化生态系统群落光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明山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的光照强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随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群落内的光照强度明显减弱,2年恢复期的群落,其光照强度是空旷地的60%~66%,20年的群落为14%~18%,50年的群落只是在3%~9%,2.群落的光照强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但在不同恢复阶段的群落中是不同的,森林阶段光照强度的日和季节波动比灌丛阶段的平缓。3.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的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7.
香蕉^60Co辐射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香蕉组培分化芽和生根苗为试材,以剂量率60R/m的^60Co不同剂量辐射处理,选育大果、高产、中矮杆的香蕉新品种,结果表明:3 ̄4KR辐射剂量下,可获22.9% ̄68.8%的植株成活率和14.5% ̄33.7%的变异率,3 ̄5KR辐射剂量下,可获0.6% ̄2.4%的有益性状突变。  相似文献   

8.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时序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玉米整个生长季节内的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共发现节肢动物12目、39科、123种,主要为蜘蛛类、蚜虫类和瓢虫类。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相对多度、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等群落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不同类型田的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群落多样性明显不同。重庆地区小麦-玉米-红茹间套作类型田丰富的节肢动物群落和较大比例的天敌类群,成为控制其害虫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9.
根据西安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周围23个气象台站日照百分率资料,建立1961-2009年西安市太阳总辐射资料时间序列,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将全市分为3个区,采取滑动t检验法进行突变检验及阶段分析,研究西安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同时引用西安历年城区人口数据,对城区太阳总辐射与城市发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太阳总辐射具有东部多、西部次之、中部少的分布特征;1961-2009年呈波段减少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2.01%/10a,其中1977-1991年为显著减少阶段,以中部减少幅度最大;其间出现两次突变,突变年分别为1977年及1992年;城市发展带来大气污染物的增加,造成西安城区太阳总辐射对城市发展有较大的响应,西安城市发展对太阳总辐射季节影响上表现为冬、夏季远大于春、秋季.  相似文献   

10.
秦岭华山松群落能量环境及光能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华山松群落,对5月份到达群落的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反射辐射、净辐射进行观测和研究;利用1996~1998年的气象资料,计算群落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分析了群落内太阳辐射日变化规律及能量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到达群落上层的太阳辐射为41.99×107J/m2·月,其中直接辐射为30.23×107J/m2·月,散射辐射为11.76×107J/m2·月;生长季内华山松群落获得的总太阳辐射能为1.68 ×109J/m2,净辐射为1.10×109J/m2.两种不同结构的群落年净积累能量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盐城滩涂湿地典型生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动态,选择盐城滩涂湿地淤泥质光滩、互花米草群落、藨草群落、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群落5种典型生境,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季节0~<10 cm(表层)、10~<30 cm(中层)、30~60 cm(深层)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生境间,淤泥质光滩微生物多样性高于有植被覆盖的滩涂湿地,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植物群落差异较大。不同植物群落间,互花米草群落和芦苇群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上,互花米草群落和藨草群落相似,芦苇群落和盐地碱蓬群落相似。不同季节间,表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大,中深层土壤差异较小。表中层土壤秋季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最高;深层土壤中,互花米草群落秋季最高,本土植物群落夏季最高。总体上,互花米草入侵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特征,不同季节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也与本土植物群落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涝渍地综合改良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季节动态及多样性局的影响。发现改良后的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更加复杂,多样性增加,时间稳定性亦增强。  相似文献   

13.
杨农间作田的光强和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试验选择株行距3m×28m,10 ̄11a的杨农间作田,研究其光强和土壤水分空间分布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间作田林冠下和林冠外的光强分别为全日照的36.4%和74.8%;行中为80.2%,林冠下和林冠外的土壤含水率分别为行中的62.63% ̄67.71%和88.88% ̄73.73%,由于光照不足和水分胁迫,降低了作物的株高和叶面积,使花生和小麦的平均产量比对照田分别降低22.3%和19.9  相似文献   

14.
利用延吉站1990—2019年的太阳总辐射资料,采用Q=Q_0(a+bs)模型估算月太阳总辐射,并通过线性回归建立逐月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计算模拟的延边地区1—12月太阳总辐射绝对误差在15 MJ/m~2以内,模拟效果较为显著,可用于模拟延边地区无辐射观测站点的月太阳总辐射。对延边地区太阳总辐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季节上夏季为最多,空间上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5.
计算了抚顺地区1957~2006年历年的太阳能总辐射量,分析了其季节分布、地理和年际变化规律。对1957~2006年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产量和光能利用率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抚顺地区太阳总辐射能抚顺县最多,新宾县最少;抚顺地区温暖季节太阳总辐射占全年的72%;太阳总辐射最大值出现在5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有19年周期;农作物产量与光能利用率呈正比。  相似文献   

16.
松嫩平原草地植物多样性取样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巢式样方法和积累样方法,以贝加尔针茅-线叶菊群落和羊草-杂类草群落为代表,研究了松嫩平原草地植物多样性取样强度。结果表明,最小面积为1/4 ̄1/2m^2;1,1/4,1/6m^2的最小取样数分别是10 ̄12,18 ̄22,25 ̄28个,超过最小取样数后3种面积多样性指数在95%概率水平差异不显著;赞成小面积大数目的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土壤微生物是构成自然、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在养分循环、土壤肥力维持和土壤固碳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季节更替具有密切关系,通过季节性降水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作用于微生物群落,而植被季节性凋落物通过改变土壤pH和碳、氮、磷等元素使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呈现明显季节动态。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生境中土壤微生物研究成果,围绕土壤湿度、温度和植被凋落物3个季节性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明确季节性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重要性,为深入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林冠层表面辐射通量动态与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林冠上层能量特征的观测,得出太阳总辐射库存3095-4368MJ.m^-2。光合有效辐射1038.3-1305.4MJ.m^-2,年总辐射与年降雨量呈负相关(R=-0.72),总辐射最大原月份出现在5月,直射辐射和有效光合辐射变化具有相同特点,季节和月变化较为平稳,呈单峰曲线,最大值一般出现在5月或6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粮食作物光合生产力,2006~2009年在福建省龙海市设研究基点,观测太阳辐射和粮食作物的光合生产.①依据太阳辐射和日照百分率,建立龙海分季节月太阳总辐射经验计算式.②太阳辐射与干物质积累量和经济产量呈正相关,水稻齐穗至成熟期的太阳辐射对稻谷产量有决定性影响.③龙海基点早稻、晚稻、马铃薯等一年三熟作物全生育期平...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临沂地区1971-2000年的气候资料,应用公式Q=Q0(a+bS)计算出临沂地区的月太阳总辐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临沂地区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临沂地区太阳总辐射5月最大,12月最小,年太阳总辐射东南部多,西南部少,太阳能利用的最有利季节是春夏季,最不利季节为冬季。并对太阳能在临沂地区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临沂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多、太阳能利用价值高,太阳能资源优越,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