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畜产后肚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病因较复杂,西药治疗多难奏效。中兽医采用辨证论治每获良效。笔者多年以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蒲黄、五灵脂、元胡、香附、益母草、山楂),根据病因、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先后治疗黄牛产后腹痛58例(其中寒凝血瘀型28例;气血虚弱型21例;血瘀发热型9例),治愈53例,有效率91.4%。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临床上以寒凝血瘀型和气血虚弱型多见。发病特点多与体质、气候有关,老龄、体弱的黄牛易发生。现将该病几种常见证型的辨证治疗报告如下。1寒凝血瘀型产后腹痛1.1病因症…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产后腹痛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多年来,我们辩证治疗奶牛不同类型的产后腹痛46例,其中寒凝血瘀型31例,气血虚弱型9例,血瘀发热型6例,获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病因病机1.1气血虚弱患畜发病不分季节。多由于劳役过度,气血不足,或素体虚弱,复因产后失血过多,冲任血虚,胞脉失养;又气随血脱而无所依附,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而致腹痛。1.2寒凝血瘀发病多在气候寒凉时节。多由  相似文献   

3.
<正>母畜在胎儿产出之后肚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病因较复杂,西药治疗较难奏效。中兽医治疗本病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笔者采用辨证论治先后治疗家畜产后腹痛37例,治愈34例,有效率91.6%。1辨证分型本病多由于产仔时失血过多,冲任空虚,胞脉失养,血少气衰,运行无力,而致血虚腹痛;或产后胞脉空虚,寒邪乘虚侵入,气血为寒邪凝滞,阻于胞脉而成寒凝腹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郁阻脉络而发血瘀腹  相似文献   

4.
家畜产后腹痛有多种病因,必须辨证分型治疗。现将笔者多年所遇的几种常见证型的辨治情况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1960年以来,我先后治疗家畜产后腹痛共102例。其中寒凝血瘀型58例(黄牛44例、马14例),气血虚弱型30例(黄牛19例、水牛4例、马7例),血瘀发热型14例(黄牛9例、猪5例)。病例中黄牛最多,水牛次之,再次是马属动物,猪极少。  相似文献   

5.
肠宁汤加减治疗耕牛气血虚弱型产后腹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耕牛气血虚弱型产后腹痛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多由于产前饲养管理不当,体质虚弱,或劳役过度,以至血少气衰,运行无力。或产时失血过多,冲任空虚,胞脉失养;又气随血脱而无所依附,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而致腹痛。其发病特点与奶牛的体质、天气及年龄有很大关系。本病西药治疗往往疗效不佳,而采用中药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多年来,笔者应用肠宁汤加减治疗耕牛气血虚弱型产后腹痛14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母畜在胎儿产出之后,肚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亦名儿枕痛。本病多由于产时失血过多,冲任空虚,胞脉失养;或血少气衰,运行无力,而致血虚腹痛;或产后胞脉空虚,寒邪乘虚侵入,气血为寒邪凝滞,阻于胞脉而成寒凝腹痛;或产后恶露未尽,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郁阻脉络而发血瘀腹痛。笔者运用自拟当归止痛汤加减治疗产后腹痛15例,其中牛7例,驴8例,治愈12例,好转3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腹痛症,是家畜胃肠道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各有差异。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治疗家畜常见腹痛症212例,均获得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在收治的212例腹痛病例中,阴寒腹痛85例;湿热腹痛53例,血瘀腹痛35例,食滞腹痛39例;沙积、虫扰各20例。临床以阴寒、湿热型为多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恶露不尽是母畜产后,仍从子宫内流出淡红色或暗红色污浊液体,各种家畜均可发生。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生化散加味治疗母畜产后恶露19例,治愈16例,治愈率达84.2%。故整理如下,供同行商榷。一、病理病因根据病理病因分气虚型和血瘀型。(一)气虚型多因产前使役过度,饮喂失调,畜体  相似文献   

9.
正凡应用活血、逐瘀和止血方药,具有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滞作用的治法称为活血化瘀法,是中兽医一项重要且常用治疗方法。该法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病证,如治疗母畜因产后血瘀所致的胎衣不下、恶露不尽、瘀血腹痛、乳房肿痛,因跌打损伤所致的瘀血肿痛,因气滞血瘀所致的疮黄肿毒等。在兽医临床工作中,笔者通过中兽医辨证论治,采用活血化瘀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几个典型病例介绍如下。1病例1平襄镇孟河村刘某某家的一头母牛  相似文献   

10.
兽医临床上经常遇到母畜产后腹痛证,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与母畜产后子宫收缩有关,故将这种腹痛证暂命名为“宫缩痛”。用自拟“益母汤”治疗该证10例(其中驴8例,马2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牛产后发热,是常见的牛病之一,也是兽医临床上比较难治的一种疾病.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按中兽医理论辨证,将牛的产后发热分为气虚血亏型产后发热、瘀血滞留型产后发热、营卫不和型产后发热、暑湿阻遏型产后发热等,应用中药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药产复康对产后气虚血瘀证奶牛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产复康的活血化瘀作用,将58头产后奶牛分为气虚血瘀证组和临床健康组,并进一步将这两组奶牛分别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气虚血瘀证治疗组和临床健康组的奶牛,分别以0.5g/kg体重、0.4g/kg体重口服产复康,连续5d。结果表明与产前相比,奶牛产后全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升高,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而当奶牛产后出现气虚血瘀症状后,全血液粘度、血浆粘度更加显著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进一步降低;服用产复康后,气虚血瘀证奶牛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已接近非血瘀证奶牛水平,而血瘀证对照组奶牛的上述指标仍高于健康奶牛。这一结果说明,产复康可以纠正气虚血瘀证奶牛血液流变指标的异常,促进奶牛产后恢复机能。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发热证,是我区兽医临床常见病之一,也是临床上较难治的一种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或延误病程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造成淘汰,严重影响了奶牛业的发展,给广大养牛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笔者据30余年的临床治疗性选筛采取中兽医的治疗方法,以中兽医的理论、病因、病机及证候,将奶牛的产后发热分型治疗,分为气虚血亏型产后发热、瘀血滞留型产后发热、营卫不和型产后发热、暑湿阻遏型产后发热等,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母猪产后病较多,常见的有产后厌食、产后瘫痪、产后子宫脱、产后缺乳、产后乳房炎、产后腹痛等。笔者在几十年兽医临床工作中,对母猪产后这些常见病的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效果满意,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5.
母牛产后恶露不尽的症状可分为气虚和血瘀两型: 气虚型表现为从母牛阴道内流出淡红色污浊液体,量多而稀,无臭味。患畜精神不振,四肢无力,口色淡白,脉象细弱。 血瘀型表现为从母牛阴道内流出暗紫色污浊液,或带黑色的血块。患畜有轻微腹痛,若是血瘀化热,则恶露量少,颜色紫红粘稠,有臭味。母牛患病后,全身发热,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口色赤红,脉洪数。母牛产后恶露不尽,可采用下方治疗: 气虚型以"补气摄血"为主。用归脾汤加减:党参45g、黄芪40g、当归45g、白术30g、茯苓30g、熟地30g、生姜30g、白芍30g、木香15g、大枣10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兽医治疗母猪产后尿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临床上治疗的产后尿闭母猪39例,采用挤压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39例产后尿闭母猪,经挤压法治疗,37例治愈,治愈率为94.8%,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对于产后尿闭母猪,中兽医治疗中的挤压法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子宫血瘀腹痛症是临床常见病 ,其发病多因产畜年老体衰 ,气血虚弱或气滞血瘀所引起 ;或受凉感冒 ,或饲喂冰冷饲料和饮水所致。有的病例则继发于胎衣脱落不全或胎衣不下、子宫垂脱、子宫内膜炎等 ,上述原因导致子宫气滞血瘀肿胀、恶露蓄留、子宫复旧不全而发病。患畜表现拱腰努责发出“吭”声 ,腹痛起卧不安或侧躺于地 ,四肢伸直乱蹬 ,并发脾胃虚弱 ,功能弛缓 ,食物积滞等全身症状。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草药治疗本病多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典型病例 :本县川口镇驮岭村村民马某饲养的奶牛一头。2 0 0 1年 10月 2 5日…  相似文献   

18.
产后腹痛,在兽医临床较为多见.怀骡母驴频发产后腹痛,特别是近20年来,本市安定区引进小尾寒羊、沙能奶山羊、荷斯坦奶牛,使产后腹痛尤为多见.笔者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1 概念 产后腹痛,亦为"儿枕痛",一般发生在产后1~2 d内,哺乳时特别明显,这种腹痛多由于子宫收缩引起.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褥热以产后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减退或废绝、粪干尿少、阴道排黄褐色恶露为特征。近几年,笔者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本病,收效良好。 (一)立法依据中兽医把母猪产褥热分为血虚发热、外感发热、瘀血内阻等几种证型。笔者认为,兽医临床上各个证型是相互联系的,其主要病理过程是血瘀。而血瘀的成因有:气的因素、寒热因素、产道损伤  相似文献   

20.
<正>母畜生产之后出现肚腹疼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称为产后腹痛。本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应用西药难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采用祖国传统兽医学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疗效确实。生化汤源于《傅青主女科》,由当归、川芎、桃仁、炮姜4味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之功。多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