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家户经营模式是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的一个主要模式,大量农户以小农经济的方式,利用自家的农田开展种植或养殖业,想市场供应农产品。由于家户经营模式相对分散,管理难度大,因此对于在这种模式下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管理对于监管职能部门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对宁夏小农经济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模式的实践考察,从宁夏农业组织发展现状出发,归纳了宁夏地区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欠发达地区小农经济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冲击面前,农业的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然而不符合生产力要求的小农生产模式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作者以河南省林州市畜牧业为研究对象论述小农生产模式对目前农业发展的影响,以期对打破小农模式这一瓶颈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4.
概况 畜牧业是联邦德国农业产值的主要来源,1982年联邦德国畜牧业产值占整个农业产值的70.9%,而畜牧业产值的主要收入又是养牛和养猪业。养猪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29.47%,奶牛占36.08%,肉牛占23.37%,养鸡占7.87%。养猪生产是联邦德国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由于“小农经济”难以实现绿色生产等原因,农业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绿色扶持政策提高农民从事绿色生产的积极性等措施是控制农业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小农经济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共存模式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形特点、农民对土地依赖等因素决定了我国小农经济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长期共存,但小农组织化程度低、土地流转不畅、小农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定位不准等导致二者在共存过程中存在联结机制松散、难以形成优势互补等问题,因此尝试探索小农经济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加有效的共存模式,并提出统一规划部署农业经营、提高小农的组织化程度、规范土地流转机制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实现共存的路径,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经济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存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之一,也是我国畜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十一五"以来,兵团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各项畜牧业生产指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粗放、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团场畜牧业发展迅速,畜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生产实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畜牧业已经成为兵团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并呈现出现代畜牧业的一些基本特征。但面对入世和畜产品市场以及需求变化的新形势,兵团畜牧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际国内市场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仍表现突出,畜牧业对团场经济和职工收入的贡献率与发达省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占很大的比重,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然而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还比较落后,往往出现开采范围比较大,而真正的有效利用的部分却少之又少,这种模式循环下去,不仅不能提高效益,反而会使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生产发展也出现一定的困难。本文就循环农业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小农经济的相关资料,并深入挖掘这些数据资料,得出中国小农经济为什么长期存在的一些看法。研究结果表明,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历史原因是来自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家庭文化的传承;小农思想和行为的存在也促使了中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农业生产的现状是小农经济存在的基础;社会保障方面的要求对小农经济长期存在提供了依据;小农经济是大多数农民家庭的生活基础来源,通过农业可以增产增收,这是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经济收入方面的需求;小农经济以其独有的生产特色和生态学的合理性、独特地位和作用奠定了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合理性。中国小农经济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依然会存在,继续为农业生产、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市场经济组成部分,而节粮型养殖模式是我国畜牧业重要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在畜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确保我国生产各类食品安全性的基础上利用节能型养殖模式,减少畜牧业对粮食的需求,形成畜牧业循环性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小农经济具有五个特点:土地占有关系频繁变化;交换半径决定了"日中为市";村落决定于耕作半径;代际构成包括祖孙父子三代;顺应天时,不过度消耗。中国近代历史上小农经济之顽强有突出体现,越是艰难越是顽强。现代环境下小农经济的内涵与外延均随条件变化升华:生产能力改变着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信息化改变着"小农"家庭与市场的关系;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金融发展加速传统小农经济的转化,降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这导致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经营主体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至今近90%的耕地和80%的粮食产量仍是由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因此,从家庭经营的角度看,小农的作用仍不可忽视也不应忽视。需要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认识农村价值、小农经济形态与农户家庭经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实行改革以来,重新确立了农户经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农户再度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农户经济的微观决策,主要体现于农户收入在消费、储蓄、投资之间的分配,体现于多个投资项目选择和单个投资项目规模的确定上。制约农户经济增长的宏观因素主要是:非完善的土地制度,低发育程度的农村市场和供给不足的政府、社区社会化服务。引导、规范农户消费行为合理化,增强农户投资的活力,完善制约农户经济增长的有关制度、法规,刺激政府、社区社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是促进农户经济增长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大量长期跟踪观察的农户资料对农户纱济增长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出农记脓庭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在一定家庭生命周期段农户经济可以持续增长,当家庭生命周期运行到一定程度,农户经济增长必然出现衰退。  相似文献   

14.
The farming commercialization,the peasant family handicraft industry marketability,the farmer outside home industry normalizing were national minority rural economy evolution main direction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in Guangxi.There was close interrelatedness between the national minority rural economy multi-direction evolution pattern's formation and ports opening,the local government authorities guiding,as well as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development.At the same time,it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  相似文献   

15.
一.小农经济不等于自然经济(一)小农经济的内涵小农经济是指以农民家庭为单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农业与家庭工副业相结合、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小农经济之中的小并无否定和贬低之意,它是针对生产单位和规模而言的,说明生产经营的单位小、规模小。  相似文献   

16.
陈军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48-5951
根据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国家贫困线划定标准及相关划分方法,将农户类型划分为贫困户(低收入户和中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和富裕户(中上收入户和高收入户)。基于河北省某县3个村25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现阶段不同收入阶层农户的家庭构成特征、经济特征、观念特征和交际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收入阶层农户在家庭结构、行为观念、经济及沟通交际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低收入户的家庭结构不合理,家庭负担重,行为保守,信息闭塞,而中高收入户擅于交际,敢于冒险,技能水平较高。基于此,提出了促进农户发展的相关建议:优化家庭结构,重点培育家庭核心成员的能力;因户制宜地指导农户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多方面促使农户外出务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繁荣农村文化,为农户交流构建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7.
农业微观组织对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起重要支撑作用,现状表明,农民家庭经营组织、农业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等微观组织需要在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18.
影响农户选择农药使用技术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户的参与率低造成的.基于此,从农户的主体角度出发,研究农药使用技术应用中影响农户选择的因素.运用大样本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农户的生产技术需求为被解释变量,以农户家庭特征、技术诱导因素、土地禀赋因素以及兼业化因素等为自变量,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深入分析各因素对农户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农户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构建短面板动态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1997—2016年 28个省市农户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结合灰色关联方法研究30个省市2011—2016年间农 户的投资结构以及不同投资渠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结果表明: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不能有效 推动农、林、牧、渔产值的增加,农户投资、消费水平与农、林、牧、渔产值之间存在规模递减效应;中、 东、西部均存在资产流出生产环节问题,房地产业发展显著影响农村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村经济脆 弱性;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从生产环节影响产值增加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退耕还林问题跟踪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武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76-22778
从后续产业、能源燃料、外出务工、耕地与粮食收入、家庭经济收入等角度对退耕户与非退耕户进行对比,揭示退耕农户存在的后续问题及成因,探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途径,指出新时期必须将退耕还林与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结合,特别是与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才能促进退耕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