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苏梦可  高灵旺 《植物保护》2022,48(6):214-2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国际国内贸易往来剧增,生物入侵问题愈加突出,国内外应加强生物安全工作。随着外来入侵物种数据的大量积累,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中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近些年国内外针对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和检测监测工作中涉及的以下3种大数据技术进行综述:1)基于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等移动应用技术设计并开发的外来入侵物种大数据采集方法;2)国内外主要的外来入侵生物数据库;3)预测外来入侵物种潜在地理分布、定殖可能性以及潜在经济损失的大数据预测与分析方法。为生物入侵的早期预警和快速反应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梁宇峰 《植物医生》2009,22(3):39-41
对海门地区近年成功入侵的外来生物进行系统调查研究,阐述了海门地区农林系统外来入侵生物的入侵特点、灾变规律.总结了预防、控制和灭除外来入侵生物的经验,提出了应对外来入侵生物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广西农业外来入侵生物概况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日趋严重。广西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加上沿边、沿海、沿江的地理优势,因此成为生物入侵的“重灾区”。在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发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入侵生物中广西就有12种有分布或有报道记录,这些物种已对我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些物种还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危害。为了掌握我区农业主要外来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近几年我们对此进行了有关调查。1广西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概况根据初步统计,迄今为止对广西农业影响较大的外来入…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物防治》2009,(1):88-88
目前,外来入侵物种是21世纪世界范围内对人类、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因素之一。危险性外来入侵物种对多种生态系统,如农业、林业、湿地、草地、岛屿等造成了显著的生态灾难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全球贸易、运输、国际旅游及生态旅游的日益密切,如何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传入和扩散已经演变成了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日益严重。外来入侵生物一直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对生物多样性最大威胁之一,其对全球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由于复杂独特的地貌和各种气候类型,中国的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也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浅析了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立法概况,指出我国在外来入侵生物立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立法地位低、制度薄弱、立法本意的背离、对长期利益的忽视和法律责任制度不明确等。为了完善我国外来入侵生物的法律制度,本文结合外来入侵生物的国际公约和外国法律,如美国、日本等法律法规,提出相关建议,包括立法化以防止外来生物入侵;整合行政资源,建立专门机构以限制外来生物的使用;建立对外来入侵生物和应急反应机制的跟踪和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景宁县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建平  夏建美 《植物检疫》2006,20(3):191-19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外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生物入侵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外来入侵物种不但对生态环境、农业(林业)生产,甚至对人体健康等方面造成危害。大部分外来物种入侵暴发后,难以控制,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不可逆转的破坏。近年来,浙江省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频繁,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因此,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植物检疫工作实践,认为只有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来,通过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中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同时,中国森林也遭受着外来入侵生物的严重危害和巨大胁迫。21世纪以来,外来林业入侵生物新发、突发、暴发形势严峻。本文针对包括病原物、害虫和有害植物在内的已入侵和有潜在入侵风险的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综述了其相关发生危害现状,以及成灾机理、监测预警和可持续防控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对入侵生物学特征和成灾机制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为实现林业入侵生物的有效防控,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生物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入侵昆虫学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来入侵生物通过与本地生物竞争营养、水分和生存空间,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威胁。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或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s DNA)分子标记是生物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与变异研究中极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由于其具有多态性检出率高、信息含量大、共显性标记、实验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目前在外来入侵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SSR分子标记在入侵昆虫来源鉴定、杂交和基因渗透、瓶颈效应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在入侵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深圳香港两地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国际贸易、旅游和交通的迅速发展,造成深、港两地外来植物有害生物频频入侵。本文介绍了深、港两地与进出境植物检疫有关的8种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现状与传播途径。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对深、港两地带来的影响愈来愈严重,是当下深、港两地最凸显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关键词深圳香港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传入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府于2004年6月颁布了《外来入侵物种法》,10月环境省制定的《预防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的基本政策》通过内阁决议,该法案于2005年6月1日起生效。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外来生物管理有关策略和基本政策,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外来物种管理立法及科研方面的建议:(1)成立国家级外来物种管理委员会及外来物种专家委员会,统筹外来物种管理工作;(2)对现有法律法规体系进行系统评估,加强外来物种管理立法;(3)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建设;(4)进一步加强建立国家级、一站式的外来物种数据库和外来物种数据交换所,促进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当地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推进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于2018—2022年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与数据库查阅,对宁夏外来植物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宁夏外来植物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入侵途径和危害状况等,形成宁夏外来植物名录。结果表明:宁夏有外来植物180种,隶属44科124属,其中外来入侵植物106种,外来非入侵植物74种。外来植物中菊科(Asteraceae)种类最多,有41种;其次是豆科(Leguminosae)15种、蔷薇科(Rosaceae)12种、苋科(Amaranthaceae)12种、禾本科(Gramineae)9种,这5个科占外来植物总数的49.44%。外来植物中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有132种,占总种数的73.33%;乔木次之,有27种;灌木、藤本植物分别19、2种。来源于美洲的外来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59.44%;其次是欧洲,占29.44%;地中海地区最少,占6.11%。恶性入侵、严重入侵植物分别有10、15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3.58%。从入侵途径方面来看,各植物表现为有意引入>无意引入>自然传播,其中有意引入达141...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及其与本地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对云南省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82个1 m2小样方(78个100 m2大样方)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密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本地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密度与本地草本植物密度的关系及对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调查发现22种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其中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类最多,达14种,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有2种;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之间、本地草本植物密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密度之间均呈现正、负2种相关关系,其中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其它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简单回归分析表明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本地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本地草本植物盖度、本地乔灌木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乔灌木物种丰富度和经纬度是造成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草地植物入侵的预防和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植物入侵属于生物入侵的范畴,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破坏性影响。植物入侵的途径很多,但有意引进是最主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国外一些地方由于植物入侵所造成的损失和教训。重点介绍了我国植物入侵的形势及主要有害外来植物种类、来源、入侵途径、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根据国际、国内目前应对植物入侵的作法和未来趋势,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植物入侵的办法和措施。认为预防和控制植物入侵是草地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预防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钟国强 《植物检疫》2005,19(3):153-155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地区不同差异很大,这给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提供了宽泛的生态条件.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大豆、小麦、水果、烟叶、花卉苗木、蔬菜和牧草(草坪草)种子等,在货物进口的过程中,外来有害生物有可能随货物进入我国,在条件适宜时,可以在新区定殖危害作物,造成经济损失.从近几年口岸检疫截获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和有害生物普查情况看,外来有害生物正威胁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安全.为了防止外来植物有害生物的入侵,我国制定了多项有效的检疫预防措施,在不影响农产品正常贸易的同时,加强了对外来有害生物的滤过作用,降低了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面临的生态安全与生物安全重大问题,而我国是全球遭遇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针对目前我国外来生物入侵高发、频发的现状,充分发挥网络舆情大数据监测与分析能力,解析近年来我国外来生物入侵舆情发展、传播路径与特征,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为开展防控治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该文基于网络舆情大数据,采用主题抽取、热点话题识别、情感倾向分析、舆情演化分析等技术,重点梳理自2000年以来的重要网络外来生物入侵舆情事件,归纳总结舆情演变过程,分析提炼舆情特征规律;并将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网络舆情的发展大致分为萌芽阶段、发酵阶段和爆发阶段3个阶段,综合分析舆情特征,发现当前网民对外来入侵生物的态度趋于理性,参与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意愿高涨;媒体报道调性以正向为主,舆论引导力提升;监察部门积极发挥监察职能,通过公益诉讼参与外来入侵生物治理,整体舆论形势向好,已经构建了政府-媒体-公众多元治理的良性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16.
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可视化展示是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重要载体。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具有混合型(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和离散性(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系统或平台)特点。本文在分析这些数据的基础上,以预警监测模型分析与三维可视化集成、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为切入点,综合运用3D GIS、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研发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可视化系统的关键技术;以潜在外来入侵物种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为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潜在和新发入侵物种预警监测三维可视化系统,形成了基于GIS技术的典型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可视化平台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可为我国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分级控制管理和区域性防控预案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外来入侵生物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调查研究和查找有关文献资料明确,北京地区外来入侵生物种类有动物11种,植物23种,列出了其主要的分布范围及其危害,讨论了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治对策。对一些危害严重的种类应迅速根除或控制,在引种前或应用前应对有潜在危险的种类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对北京周边地区发生的入侵生物种类应该严格监管和防范。  相似文献   

18.
表型可塑性与外来入侵植物的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型可塑性是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中表现不同特征和特性的能力,在生物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在外来入侵植物入侵过程中,表型可塑性强的入侵植物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可以促使其成功入侵.外来入侵植物的表型可塑性通过在定殖与种群建立过程中的前适应机制和潜伏与扩散传播过程中的后适应机制拓宽了生态幅,作用于进化和自然选择的速度,从而增强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性.本文介绍了表型可塑性的概念与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外来入侵植物表型可塑性适应意义的主要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并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崇明东滩和九段沙湿地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发现,2个保护区内外来人侵植物总数达22种,入侵途径主要为无意传播进入,大多数外来入侵植物均已在保护区内建立了稳定的繁殖种群,互花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已经对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威胁。针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分析了2个保护区内外来人侵植物的特点和生态影响,提出了防治外来入侵种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农田外来入侵杂草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旱地农田杂草有34科139种,其中外来入侵杂草有13科34种。通过对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外来入侵杂草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长型和生境分析,表明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外来入侵杂草主要为菊科、苋科、禾本科、旋花科,共占总数的62%。来源于美洲的外来入侵杂草在怒江干热河谷区容易入侵并造成较大危害。草本和藤本杂草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高大乔木的入侵能力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