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4LF— 175型秸秆切碎机与新疆— 2、3,北京—2 .5等中型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配套使用 ,完成夏收作业后 ,在不改变小麦联合收割机功能的情况下 ,摘下割台 ,将秸秆切碎机悬挂在收割机前方 ,对秋季作物 (玉米、棉花、向日葵等 )秸秆进行直接切碎还田 ,实现了小麦联合收割机一机多用。一、技术状况赵县农机修造厂是大中型秸秆切碎机主要生产厂家 ,其主导产品 4JQ— 150型秸秆切碎机 ,1990年获国家银奖。 1997年 ,该厂开始研制与小麦联合收割机配套的 4LF— 175型秸秆切碎机 ,该机不影响小麦联合收割机性能 ,具有最佳的配挂结构和动力输出…  相似文献   

2.
小麦秸秆切碎机切碎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麦秸秆的切碎加工问题,在自制的立式麦秸切碎机台上,进行了切碎机主要工作参数对秸秆切碎程度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系统分组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甩刀末端线速度、甩刀工作密度、甩刀重复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切碎机工作质量影响显著。并且建立了甩刀未端线速度、甩刀工作密度、甩刀重复度和切碎率的回归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一直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难点。通过给小麦联合收割机加装切碎机,在收获小麦的同时直接把秸秆切碎抛撒还田,可以大面积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并为适时夏播提供较为良好的种床保障,避免由于焚烧秸秆产生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4LZJ-3型小麦、秸秆收获机的结构特点、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其经济效益,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1JFH-34型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研制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机研制与改进的必要性,介绍了目前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详细论述了1JFH-34型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在设计与制造等诸方面所进行的改进,开展了产品性能可靠性跟踪考核,提出了机具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建议.结果表明,该机具从技术和性能上已经比较完善,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使这一机具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围绕"禁烧秸秆,保护环境,综合利用,增加投入"的指导方针,因地制宜,强力推进,依靠全市7000多台秸秆切碎机、1.3万台旋耕机(配大中拖)及9000台还田机,发挥秸秆机械化还田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从2009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与12.5-17.6kW皮带传动的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小型秸秆切碎机,主要用于玉米、麦类等作物秸秆的直接切碎还田。本文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了设计计算,确定了合理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8.
一、秸秆还田机械的选择 1.根据当地玉米种植行距大小选择适宜幅宽的机具,如行距为60~70厘米,可选用幅宽为85~100的秸秆切碎机。 2.根据拖拉机动力的大小来选择配套适当的秸秆切碎机。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我国秸秆利用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全自动高效多功能秸秆切碎机。文中提出了秸秆切碎机的设计方案,并对全自动高效多功能秸秆切碎机的喂料系统、高效碎草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试验数据计算得到小麦秸秆物料相对含水率平均值为22.5%,秸秆切料长度为2 040mm,得出千瓦小时产量为186.7kg/k W獉h,秸秆物料破节率的平均值达96%。该全自动高效多功能秸秆切碎机能够有效地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适用于广大农场和畜牧养殖行业,显著提升了我国秸秆利用的机械化水平,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4LZJ-3型自走式小麦秸秆籽粒联合收获机的市场前景,以及该机型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关键部件设计和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4YZ-2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理,介绍了整机、传动系统及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及技术特点。摘穗装置设计为卧式摘穗辊,对茎秆不同状态的适应性强,功率损耗小;并设计了清草刀,解决了两行玉米机割台易缠草堵塞的问题;秸秆铡碎还田机模仿人工铡刀铡切玉米秸秆的过程把切刀设计成卧式高速旋转刀,使秸秆切碎过程高速连续化。通过田间试验和检测,证明该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通过了山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的鉴定  相似文献   

12.
为了将稻草切碎,用于冬闲田马铃薯的稻草覆盖栽培,研制了一种移动式稻草切碎机。该机具主要由柴油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操控系统和铡草部件等组成。试验表明,该机具能将稻草切碎成2 6mm的碎段并抛撒到田垄上覆盖种薯;机具结构新颖,操控和田间转场方便;调节刀具间隙,也可用于饲草、小麦和玉米等作物秸秆的切碎作业。  相似文献   

13.
秸秆捡拾粉碎掩埋复式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淮海地区存在玉米秸秆量大、后续播种难度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秸秆捡拾粉碎掩埋复式还田机,能一次完成秸秆捡拾、粉碎、输送和开沟掩埋等作业。应用典型弹齿滚筒式捡拾装置工作原理,通过弹齿捡拾秸秆过程的分析,确定了弹齿滚筒式捡拾装置的导轨中心线轨迹和捡拾相位,并对弹齿进行了基于实际作业情况的运动学分析,其运动轨迹与速度变化规律能够满足捡拾秸秆的需求。采用动定刀支撑切割方式粉碎秸秆,并利用粉碎腔体内的高速气流和置于腔体后侧的挡草板,实现秸秆掩埋还田比例调节和部分秸秆抛撒还田。开沟装置、秸秆输送导向装置出草口和圆盘覆土装置从前向后依次布置,顺序完成开沟、秸秆入沟和覆土掩埋工序。田间试验表明,当作业速度为3 km/h时,秸秆捡拾率为93.5%,粉碎长度合格率为92.6%,开沟深度稳定性系数为95.0%,秸秆入沟率与预先设定的掩埋比例基本一致,各项技术指标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常用的稻麦秸秆还田机具功能单一,作业质量不能满足农艺要求的现状,提出了一次作业完成稻麦秸秆(包括收获后撒布在田中的茎秆和收割后的根茬)粉碎、覆土还田和土壤旋耕的联合作业的设想,研究开发出了“1GJQN―165型秸秆粉碎—旋耕组合多用机”,并且对该机具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通过对该机具进行的稻麦秸秆、棉花秸秆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机具的作业质量完全满足农艺要求,粉碎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5.
收获粉碎式秸秆压块打包一体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秸秆打包机不能进行田间收获打包作业的现状,设计了收获粉碎式秸秆压块打包一体机。以7 3.5 k W拖拉机作为牵引机,利用捡拾收割装置进行秸秆捡拾收获,通过二次粉碎抛送装置完成秸秆的二次粉碎与抛送,实现了秸秆的田间收获压块打包作业。田间试验表明:该机捡拾收获效果良好,损失率低,作业效率达到了2.84t/h,草捆密度133.4kg/m~3,满足农作物秸秆收获作业要求,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鉴于铡揉的青(干)玉米秸秆、麦秸等农作物秸秆及牧草物料适用于养殖牛羊牲畜及生物质能发电等领域,可有效推动粮改饲政策进一步实施,设计了一种青贮秸秆铡揉机。为此,提出了青贮秸秆铡揉机的设计方案,并对青贮秸秆铡揉机的输送喂入装置、铡揉装置及抛料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试验数据计算得到青玉米秸秆的物料相对含水率平均值为55%,秸秆铡揉长度为1 060mm,秸秆破节率的平均值达91%,标准草长率为8 9%。设计的青贮秸秆铡揉机对于助推畜牧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提高畜牧养殖产品肉奶品质、避免秸秆资源浪费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秸秆还田作为保护性耕作的重要一环,其各阶段技术均广泛引入我国稻麦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其中,在秸秆切碎后的抛撒环节,国内大部分收获机型采用撒布板形式,但其调节方式单一、调节角度范围较小,限制了秸秆的田间利用率和还田效果。为此,以久保田988机型为例,以撒布板抛撒位置为试验因素,设计了相应角度调节组合的田间试验,并以秸秆抛撒不均匀度为鉴定依据,分析了其撒布板角度对秸秆抛撒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自行设计了一种可手动、电动调节的撒布板角度调节机构,且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有效可行,大大提高了秸秆还田利用率,促进了能源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秸秆深埋还田集秸秆深埋、化肥深施技术于一体,对构建土壤水库、肥库、碳库和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为彻底解决玉米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此,对深耕合垄施肥机进行了设计和试验。该机可实现深开沟、化肥深施及起垄整垄联合作业,配合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可实现秸秆深埋还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开沟参数和起垄参数符合秸秆深埋还田农艺要求;当开沟深度在30~40cm时,该机作业阻力在25~30k N变化,还应进一步优化工作部件结构以减小作业阻力。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化秸秆深埋还田种植玉米每公顷增产率为10.59%,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设计一种9RC-430型揉碎机,对秸秆进行精细加工,以提高牲畜对秸秆饲料的采食率与消化率。介绍该机的整体机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机具性能,说明该机的使用、维护与保养方法,为该机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临沂市推广小麦秸秆机械还田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临沂市大力推广应用小麦秸秆还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秸秆禁烧工作,为保护环境,提高粮食产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摸索了一条科学可行的道路。在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机具本身存在一定的不足,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不到位,行政干预措施以及社会认识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应当通过改进完善机具,提高农机与农艺结合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加强行政干预和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识等几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