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选取1日龄SPF白莱航蛋用公雏63只,随机分为7组,1组受试鸡饲喂基础日粮;2~4组受试鸡分别饲喂以硫酸铜、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8mg/kg的饲料;5~7组受试鸡分别饲喂以硫酸铜、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75mg/kg的饲料。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铜8mg/kg或175mg/kg时,纳米氧化铜组受试鸡全血、肝脏铜含量显著高于氧化铜组、硫酸铜组和对照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受试鸡肝脏血浆铜蓝蛋白(CP)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硫酸铜组和氧化铜组(P<0.05)。试验至30d,日粮添加铜8mg/kg或175mg/kg时,纳米氧化铜组受试鸡血浆CP活性显著高于硫酸铜组和氧化铜组(P<0.05)。表明纳米氧化铜通过提高脏器组织铜沉积、上调铜酶或铜蛋白的基因表达来提高铜酶活性,从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40只20 g左右的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1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硫酸铜的形式添加铜10mg/kg;3组在基础日粮中以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0mg/kg;4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0mg/kg。采用全收粪法,研究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铜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硫酸铜组、氧化铜组、纳米氧化铜组小白鼠铜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4.74%、48.30%、71.88%,纳米氧化铜组铜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硫酸铜组(P〈0.05),极显著高于氧化铜组(P〈0.01)。试验表明,与添加硫酸铜和氧化铜相比,日粮中添加纳米氧化铜能提高小白鼠铜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3.
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铜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180羽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第1、2、4和6组分别以硫酸铜、氧化铜、纳米氧化铜及纳米铜的形式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铜8mg/kg,3组和5组以纳米氧化铜形式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铜4和16mg/kg,试验期42d,研究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铜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硫酸铜和氧化铜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纳米氧化铜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质量(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添加纳米铜显著提高1~14d平均日增质量;添加纳米氧化铜和纳米铜对肉鸡病死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铜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40只20 g左右的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1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硫酸铜的形式添加铜10mg/kg;3组在基础日粮中以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0mg/kg;4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0mg/kg.采用全收粪法,研究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铜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硫酸铜组、氧化铜组、纳米氧化铜组小白鼠铜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4.74%、48.30%、71.88%,纳米氧化铜组铜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硫酸铜组(P<0.05),极显著高于氧化铜组(P<0.01).试验表明,与添加硫酸铜和氧化铜相比,日粮中添加纳米氧化铜能提高小白鼠铜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5.
郭顺  陈强 《中国饲料》2021,1(24):21-24
文章以1日龄肉鸡为研究对象,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纳米铜替代硫酸铜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一致的1104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6只。对照组肉鸡在1~28 d时饲喂基础试验日粮(以硫酸铜的形式补充5 mg/kg铜),T1和T2组肉鸡在1~28 d时分别饲喂基础日粮+2和4 mg/kg铜(纳米铜形式)。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 mg/kg纳米铜组28 d肉鸡体重显著提高1.64%(P<0.05),但15~28 d和1~28 d料重比分别显著降低3.93%和3.18%(P<0.05)。与对照组相比,2和4 mg/kg纳米铜组血液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占比显著提高(P<0.05),但随着日粮纳米铜从0添加到4 mg/kg,红细胞沉积显著降低(P<0.05)。2和4 mg/kg纳米铜组肉鸡血液IgA浓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7.14%和5.37%(P<0.05),同时IL-6浓度分别显著提高7.34%和5.87%(P<0.05)。2 mg/kg纳米铜组肉鸡血液IgM浓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5.24%(P<0.05)。2和4 mg/kg纳米铜组血清总抗氧化力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P<0.05)。随着日粮纳米铜添加水平的升高,铜蓝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论:日粮用低剂量纳米铜替代硫酸铜对肉鸡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改善红细胞和IgA浓度,提高血清抗氧化指标。 [关键词]纳米铜|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灌胃接种大肠杆菌致病性的影响,试验选择140只体重20g左右的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7组:1组为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为感染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组为硫酸铜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硫酸铜的形式添加铜180mg/kg;4,5,6,7组为纳米氧化铜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0,60,120,180mg/kg。结果表明:3组发病率明显低于2组;3组小白鼠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少于2组(P〈0.05),3,7组显著少于1组(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高剂量纳米氧化铜能降低大肠杆菌致病性,但效果不如添加相同水平的硫酸铜。  相似文献   

7.
将18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第1、2、4、6组分别以硫酸铜、氧化铜、纳米氧化铜、纳米铜的形式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铜8mg/kg,3组和5组以纳米氧化铜形式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铜4mg/kg和16mg/kg,研究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铜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硫酸铜、氧化铜组相比,在饲料中以纳米氧化铜形式添加铜8mg/kg和16mg/kg,显著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抗体效价、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以纳米氧化铜形式添加铜4mg/kg未引起机体免疫低下.由此可见,与硫酸铜相比,日粮中添加纳米氧化铜可提高肉鸡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铜源在鸡腺胃吸收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和纳米氧化铜在腺胃和肝脏的分布状态。将20只8周龄海蓝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第1组为对照组,第2~4组为试验组,通过微创外科手术分别向腺胃注射Cu 100 mg/kg·bw剂量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铜,试验期36 h。结果显示,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经腺胃给药后的药-时浓度曲线趋势类似,均先升高后降低。纳米氧化铜组在试验期内全血铜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的达峰时间(T_(max))显著低于硫酸铜组和微米氧化铜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的达峰浓度(C_(max))显著高于微米氧化铜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腺胃和肝脏的肝脏铜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纳米氧化铜组腺胃铜含量显著高于微米氧化铜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腺胃组织通过TEM-EDS检测发现了含铜颗粒的存在。由此可见,纳米氧化铜颗粒以内吞途径进入腺胃,其在腺胃内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硫酸铜、微米氧化铜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嗉囊铜转运蛋白基因ATP7A和ATP7B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将105只1日龄的SPF蛋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低铜半纯化日粮;第2组~第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8 mg/kg;第5组~第7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60 mg/kg,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硫酸铜和纳米氧化铜显著提高雏鸡嗉囊铜含量(P0.05),微米氧化铜没有明显变化。与硫酸铜和微米氧化铜相比,纳米氧化铜显著提高雏鸡嗉囊ATP7A和ATP7B 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嗉囊ATP7A和ATP7B对纳米氧化铜的转运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灌胃接种大肠杆菌致病性的影响,试验选择140只体重20 g左右的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7组:1组为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为感染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组为硫酸铜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硫酸铜的形式添加铜180 mg/kg;4,5,6,7组为纳米氧化铜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0,60,120,180 mg/kg.结果表明:3组发病率明显低于2组;3组小白鼠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少于2组(P<0.05),3,7组显著少于1组(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高剂量纳米氧化铜能降低大肠杆菌致病性.但效果不如添加相同水平的硫酸铜.  相似文献   

11.
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血浆抗氧化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144只20g左右的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4个重复。1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硫酸铜的形式添加铜10mg/kg;3组在基础日粮中以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0mg/kg;4~6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分别添加铜5、10、20mg/kg。研究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期30d。结果表明,添加纳米氧化铜显著提高小白鼠血浆铜蓝蛋白活力(P<0.05),显著提高小白鼠血浆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30d小白鼠血浆丙二醛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剂量的苜蓿素对AA肉仔鸡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AA肉仔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Ⅲ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0、300、450 mg/kg苜蓿素。分别于28、35和42 d从每组取10只鸡进行采血,测定血清球蛋白含量;取法氏囊和脾脏,称重并计算免疫器官指数;采用MTT比色法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mg/kg苜蓿素饲喂28 d,能够显著提高AA肉仔鸡法氏囊指数(P〈0.05);添加450 mg/kg苜蓿素饲喂28 d,能够显著提高AA肉仔鸡血清球蛋白含量和免疫器官指数(P〈0.05)。添加300 mg/kg苜蓿素饲喂35 d,能够显著提高AA肉仔鸡血清球蛋白含量、免疫器官指数(P〈0.05),显著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P〈0.05);添加450 mg/kg苜蓿素饲喂35 d,能够显著提高血清球蛋白含量、脾脏指数(P〈0.05),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P〈0.05),极显著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P〈0.01)。添加300和450 mg/kg苜蓿素饲喂42 d,能够极显著提高AA肉仔鸡法氏囊指数(P〈0.01);添加450 mg/kg苜蓿素饲喂42 d,能够显著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苜蓿素能够提高多项AA肉仔鸡免疫指标,以添加450 mg/kg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不同铜源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20 kg左右的军牧1号断奶仔猪75头,随机分成A、B、C、D、E 5组,分别为基础日粮对照组(A组)、基础日粮+125 mg/kg硫酸铜组(B组)、基础日粮+250 mg/kg的硫酸铜组(C组)、基础日粮+125 mg/kg蛋氨酸铜组(D组)、基础日粮+250 mg/kg蛋氨酸铜组(E组),试验期为45 d。在试验第15,30,45天晨饲前空腹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测定有关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各组猪生长性能。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铜可显著提高血清铜、锌含量(P〈0.05),对血清铁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125 mg/kg蛋氨酸铜和125 mg/kg硫酸铜的促生长效应较显著(P〈0.05),且有机铜优于无机铜。说明添加铜对仔猪生长有一定的意义,建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铜125 mg/kg。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常山提取物和常山乙素的免疫学活性,应用MTT法测定2种药物体外对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常山碱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200mg/L时显著抑制了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质量浓度在10mg/L时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质量浓度在10~200mg/L对LPS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5)。常山乙素质量浓度达到0.1mg/L时显著抑制了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质量浓度在0.001~0.01mg/L时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5),质量浓度在0.0001mg/L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质量浓度在0.0001~0.005mg/L对LPS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5)。结果表明,常山提取物和常山乙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活性,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免疫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犊牛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fatty acids,NEFAs),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测定NEFAs对肝细胞中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mRNA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EFAs作用肝细胞9h后,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NEFAs(1.8mmol/L)组肝细胞中TNFα、IL-1β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IL-6的mRNA表达水平在2.4retool/L时极显著增加(P〈0.01),低浓度NEFAs(0.6、1.2mmol/L)组肝细胞中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TNFα、IL-1G的活性在NEFAs浓度达到1.8、2.4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作用,IL-6的活性在在NEFAs浓度达到1.8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2.4mmol/L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高浓度NEFAs在-定程度上能引起或加剧奶牛肝细胞炎性反应,可能是导致产后奶牛肝功能炎性损伤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桑叶对淮南麻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桑叶对淮南麻黄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55日龄淮南麻黄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分前期和后期,对照组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日粮是在基础日粮(等营养)中分别添加3%、5%和7%桑叶粉.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各组的鸡增重、料增重比和屠宰性能差异都不显著(P>0.05);(2)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鸡肉L★和a★与对照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鸡肉b★比对照组分别高14.10%(P>0.05)、23.60%(P<0.05)和5.88% (P>0.05);(3)日粮中添加3%桑叶粉试验组鸡肉中苏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比对照组都高(P<0.05);试验各组鸡肉中总磷比对照组分别低17.39% (P<0.05)、21.74% (P<0.01)和30.43%(P<0.01);(4)试验1组、2组、3组鸡血清尿素氮与对照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桑叶饲喂肉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4头平均体重500±20kg,年龄4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以混合精料和风干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研究1.3倍维持水平下,日粮添加烟酸铬(0mg/d、40mg/d、80mg/d、120mg/d)对精料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烟酸铬组DM有效降解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80mg/d烟酸铬组精料OM有效降解率、CP瘤胃有效降解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烟酸铬的适宜添加水平为80m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