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探索白鸡屎藤挥发油防治雏鸡肠炎沙门氏菌病的效果,将7日龄三黄雏鸡420只随机均分为A、B、C、D、E、F组,对A、B、C组按1 g/kg体重预防用药,在12日龄时对A、B、D、E组口服肠炎沙门氏菌建模,攻毒24 h后对A、D组按1 g/kg体重给药治疗。同时,在7日龄和0(攻毒前)、6、12、24、48、96、120 h从存活的雏鸡中每组随机抽取5只观察其病理变化,并统计各试验组增重率、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和显效率。结果显示,白鸡屎藤挥发油可以提升正常雏鸡的增重率,改变患鸡的病理组织损伤,降低各试验组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表明,白鸡屎藤挥发油除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外,还对肠炎沙门氏菌病具有较为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过滤除菌和超声波裂解的方法提取肠炎沙门氏菌内毒素和外毒素,分别接种番鸭、小白鼠、雏鸡,并用不同浓度的甲醛和不同温度进行细菌和毒素的灭活试验。结果表明,普通肉汤培养24h肠炎沙门氏菌产生内毒素,不产生外毒素。以菌悬液总量的0.1%加入甲醛作用48h或60℃作用120min,均可灭活肠炎沙门氏菌及其毒素。  相似文献   

3.
沙门菌感染是一种广泛传播的微生物疾病,而肠炎沙门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和泛嗜性人畜共患病原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0%和50%[1]。肠炎沙门菌主要侵袭幼禽,常为急性经过,可通过空气传播。白鸡屎藤为茜草科植物毛鸡屎藤的全草,在民间(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广泛,可通过熏蒸、内服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托氟沙星纳米乳的体外抑菌活性及体内药效作用,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托氟沙星纳米乳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与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比较;以鼠伤寒沙门菌人工感染的雏鸡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浓度托氟沙星纳米乳的体内药效作用。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托氟沙星纳米乳对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杀巴氏杆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鼠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MIC为0.25μg/mL~2.00μg/mL,其抑菌活性是托氟沙星原药的2倍~4倍,盐酸左氧氟沙星的2倍~8倍;MBC为0.25μg/mL~4.00μg/mL,其抗菌活性是托氟沙星原药的2倍~8倍,盐酸左氧氟沙星的2倍~8倍。体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40mg/L)和中剂量(60mg/L)的托氟沙星纳米乳可显著降低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雏鸡的死亡率和体重损失。托氟沙星纳米乳以纳米乳作为药物载体,增强了托氟沙星对临床常见细菌的体内外抵抗作用,提高了托氟沙星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受精蛋在孵化过程中的抑菌机制,本研究对不同孵化阶段,受精蛋与非受精蛋抗肠炎沙门菌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1×10<'5> cfu/mL Salmonella Enteritidis(SE)菌悬液浸泡接种受精蛋与非受精蛋,测定蛋壳与壳膜、蛋清、蛋黄在不同孵化时间SE的侵染情况.结果表明:孵化第4天,受精蛋蛋壳与壳膜、蛋清比非受精蛋抗肠炎沙门菌活性强(P<0.05),两种鸡蛋蛋黄样本均未受到侵染;第8、12天,两种鸡蛋3个部位肠炎沙门菌的侵染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7天,受精蛋蛋壳与壳膜、蛋黄抗肠炎沙门菌活性显著高于非受精蛋(P<0.05),此时受精蛋鸡胚的漂洗物肠炎沙门菌阳性率为13.78%,非受精蛋蛋清肠炎沙门菌阳性率为45.16%.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烈性噬菌体KM104株对不同血清型鸡源沙门菌雏鸡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测定KM104株体外裂解谱及体内安全性,确定攻菌剂量和最佳感染复数(MOI);按噬菌体的不同使用时间、频率和滴度分组,构建白羽蛋鸡3个不同血清型鸡源沙门菌感染防治模型,通过记录试验动物存活数及存活率、生长性能、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测定肛拭子排菌量、脾脏载菌量和脏器系数等指标,综合评价KM104的防治效果。【结果】噬菌体KM104对5个血清型沙门菌的综合裂解率为80.65%(50/62),在体外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对雏鸡无明显致病作用;最佳治疗方式:针对鸡白痢沙门菌、鸡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的治疗剂量分别为7.96×107、1.26×104和1.68×107 PFU/mL,采用连续3 d灌喂高滴度噬菌体的方式雏鸡存活率最高(分别为90%、80%、90%),与攻菌后不处理对照组相比,有效减轻试验雏鸡的临床症状及脏器损伤,增重显著上升(P<0.05)、肛拭子排菌量、脾脏载菌量及脏器系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噬菌体KM1...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我国地方鸡种清远麻鸡为试验对象,检测在肠炎沙门菌的急性感染期雏鸡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将2日龄清远麻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颈部皮下注射100μL含106cfu肠炎沙门菌的PBS缓冲液,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PBS缓冲液,分别在感染后第1和3天(即3日龄和5日龄)采集雏鸡血液样品,采用ELISA比较两组雏鸡血清中IL-1、IL-6和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肠炎沙门菌感染后第1天雏鸡血清中IL-1(P=0.003)和IL-6(P=0.001)的含量均极显著下降,至5日龄时和对照组无差异;雏鸡血清中IFN-γ(P=0.033)含量则是到感染后第3天显著升高。肠炎沙门菌对雏鸡血清中IL-1(P=0.010)和IL-6(P=0.008)含量的影响,在日龄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效应。研究表明,在急性感染期三黄鸡雏鸡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IL-6和IFN-γ共同参与了由肠炎沙门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肠炎沙门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的功能,本研究利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肠炎沙门菌IDH编码基因icdA缺失突变株c50336ΔicdA,对其进行生长和生化特性检测,并通过体外模拟应激试验、药敏试验、生物被膜检测、抗蛋清杀伤、胞内存活和动物感染实验,分析icdA基因在肠炎沙门菌致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icdA基因缺失不影响肠炎沙门菌的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在热应激(42℃)、酸应激(pH3.5)和高渗应激(NaCl2.4mol/L)条件下其存活率也未出现显著变化,但icdA基因缺失能够显著降低肠炎沙门菌对碱、低渗透压和过氧化氢应激的抵御能力,降低肠炎沙门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性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同时,该基因缺失能够降低肠炎沙门菌对蛋清杀伤的防御能力、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和其对小鼠的毒力。研究结果表明icdA基因参与肠炎沙门菌的抗应激能力、耐药性、生物被膜形成和抗蛋清杀伤能力,从而影响细菌的毒力。本研究为肠炎沙门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牛津杯法和平板法观察马齿苋水提物、醇提物和水煮醇提物对肠炎沙门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马齿苋水提物和醇提物浓度为1 g/m L时,肠炎沙门菌对其表现为极敏;对水煮醇提物表现为高敏。提取物浓度为0.5 g/m L时,肠炎沙门菌对水提物表现为极敏;对醇提物和水煮醇提物表现为高敏。浓度为0.25 g/m L时,肠炎沙门菌对马齿苋水提物和醇提物表现为高敏;对水煮醇提物表现为中敏。3种提取物对肠炎沙门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025、0.025 g/m L和0.050 g/m L  相似文献   

10.
肠炎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食用被污染的鸡蛋或蛋制品是人类感染肠炎沙门菌最主要的原因。肠炎沙门菌可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途径污染鸡蛋,并且能够利用其独特的分子调节机制逃避蛋清内抗菌成分的杀伤,表现出比其他血清型更强的蛋内增殖能力。鸡蛋内沙门菌的检测是保证消费安全的关键。疫苗免疫和噬菌体应用是降低肠炎沙门菌在蛋内污染,控制病原进入食物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独活挥发油β-环糊精(B—CD)包合技术,提高其制剂的疗效,以独活挥发油的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为指标,通过超声法包合独活挥发油,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法分别对影响包合工艺的关键因素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得到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如下:超声时间为30 min,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10(mL:g),水与β-CD的比例为1l:1(mL:g)。研究结果为提高独活有效成分的利用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千里光的化学成分鉴定及体外抗菌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分项试管预试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对千里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检验;进行了千里光全草水煎剂及贡酮提取物的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千里光全草含有黄酮及其甙类,酚性物质,鞣质,挥发油及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千里光全草及其黄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品种猪在沙门氏菌攻毒压力下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在试验的7、14、21d,测定两品种猪的健康状态与沙门氏菌压力下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血清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在7、14、21d时,长大二元杂交猪的ADG、ADF都显著高于松辽黑猪(0.01);在试验7、21d,松辽黑猪与长大二元杂交猪的血清IGF-1差别不显著,但在14d时,在沙门氏菌的压力下,长大二元杂交猪的IGF-1高于松辽黑猪(0.05);在7、14d松辽黑猪的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长大二元杂交猪(0.01),但21d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分离葡萄原花青素(grape procyandins,GPC)混合物的不同组分,研究其对肉仔鸡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增殖的影响,为筛选GPC功能组分提供依据和方法借鉴。首先选取0、0.24、1.2、6.0、30、150 μg/mL 6个终浓度的GPC混合物,确定混合物对肉仔鸡PBLs增殖效果最佳的浓度;然后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T-HPLC)实时分馏,得到GPC最佳浓度时的不同组分;选取GPC最佳浓度的不同组分,研究其对肉仔鸡PBLs增殖效果的最佳组分。结果显示,对肉仔鸡PBLs增殖效果最佳的GPC浓度为30 μg/mL,最佳组分为16~25 min馏出组分。  相似文献   

15.
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解热镇痛抗炎效果。解热试验取健康家兔10只,随机分为2组,每只兔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2%水溶液30 mg/kg,待体温升高超过1℃,分别按0.5 mL/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给药后30、60、90、120 min分别测量直肠温度;镇痛试验取昆明系小白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0.05mL)、阿司匹林组(4%阿司匹林溶液0.05 mL)、复方蒲公英注射液低(0.05 mL)、中(0.1 mL)、高剂量组(0.2 mL)。连续经口给药3 d,于末次给药30 min后,每只小白鼠腹腔注射0.6%冰醋酸(0.1 mL/10 g),记录注射致痛剂后20 min内各鼠的扭体次数;抗炎试验取昆明系小白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0.05 mL/10 g)、双黄连组(0.05 mL/10 g)、复方蒲公英低(0.05 mL/10 g)、中(0.1 mL/10 g)、高(0.2 mL/10 g)剂量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5 d,在第5天注射后12 h,在小鼠右耳两侧均匀涂以二甲苯0.05 mL,左耳作为对照,2 h后处死,用直径0.5 cm打孔器取其左右耳片,称重,评价药物对二甲苯刺激耳廓的抗炎效果。结果提示,复方蒲公英注射液具有较好的解热抗炎作用,而无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evels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n on growth performance,intestinal microflora and immune function of immunosuppression broilers.A total of 180 fast large yellow feather chickens with similar weigh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with 3 replicates of 15 chicks in each replicate,group Ⅰ was fed with basal diet,free drinking water,groupsⅡ,Ⅲ,Ⅳ were add 200 mg/L water soluble florfenicol in the drinking water,medication for 6 days,then group Ⅱ was fed a basal diet,groups Ⅲ,Ⅳ were fed with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500 and 1000 mg/kg Astragalus polysaccharin,respectively.The pre-trial period lasted for 7 days,and the experiment lasted for 35 day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group Ⅱ,groups Ⅲ and Ⅳ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immunosuppression broilers (P<0.05),enhanced the number of beneficial bacteria (Lactobacillus and Bifidobacterium)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immunosuppression broilers (P<0.05),reduced the number of harmful bacteria (Escherichia coli and Salmonella)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immunosuppression broilers (P<0.05),improved the immune organs index and Newcastle disease antibody titer of immunosuppression broilers (P<0.05),decreased the serum contents of IL-10 and IFN-γ of immunosuppression broilers (P<0.05).In conclusion,adding 500 and 1000 mg/kg Astragalus polysaccharin in diet could eliminate immunosuppression effect of florfenicol test,improve the growth performance,adjust the intestinal micro ecological balance and ennhanc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broilers.  相似文献   

17.
葎草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8℃、60%~80%RH、16L∶8D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葎草乙醇和水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葎草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触杀作用,80g/L浓度的提取物平均死亡率高达91.11%,80g/L浓度的水提物下平均死亡率51.11%;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驱避作用,在浓度为10g/L的醇提物下驱避率达60%,醇提效果优于水提;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成螨产卵量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g/L的醇提物和水提物下,减少率分别为62.39%与47.93%。研究结果有助于朱砂叶螨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体外发酵法,研究在人工瘤胃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50、100、150、200、400、800、1200、2400、4800μg/L)的纳米铜时,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试验共分10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纳米铜在添加量为100-400μg/L时,乙酸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说明在体外发酵条件下添加适量的纳米铜对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杜仲叶对肉杂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72只1日龄肉杂鸡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饮水中分别添加杜仲叶5.0、10.0、15.0 g/L,试验期6周。每周末各组抽样8羽称重并剖检,观察不同剂量杜仲叶对肉杂鸡免疫器官发育影响。结果表明,1-5周胸腺重及胸腺指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6周高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第3周各剂量组脾脏重及脾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而5-6周龄试验组降低,第3周各剂量组法氏囊指数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而第6周组间差异不显著。提示:杜仲叶可提高生长早期肉杂鸡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对胸腺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选用已孵化18 d的肉仔鸡活胚蛋240枚,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枚蛋.处理组Ⅰ注射1 mL 7.5 g/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处理组Ⅱ、Ⅲ、Ⅳ分别向鸡胚羊膜腔内注射质量浓度为5、10 mL/L和15 mL/L的谷氨酰胺营养液1 mL.结果表明,胚蛋注射谷氨酰胺对3日龄肉仔鸡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