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机械化生产学》是为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机械化农业生产体系而设置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存在课程内容涉及面广而课堂讲授学时数少的问题。对《农业机械化生产学》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结合新形势下我国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方向与问题,通过对近5年《农业机械化生产学》讲述过程中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三方面主要问题进行论述,提出"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背景下该课程教学体系探索理念。针对课程内容的编排与修订、课程设置的讨论与确定、授课方式的改进与创新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与规划,探索出新形势下农机专业《农业机械化生产学》新型教学体系框架。研究结果将为农机类专业《农业机械化生产学》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生产实习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一门关键实践课程。围绕智能制造工程的培养目标,梳理了目前生产实习的流程和内容,针对教学与实习内容脱节、实习内容陈旧等薄弱环节,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课教学课时少、内容广、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对专业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然而目前该课程已无法适应国家战略转型升级的需要,需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方法】课题组通过走访企业、院校交流、专家座谈、回访学生、教研室讨论,发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识体系相对陈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课程育人能力未充分发掘、过程考核有待加强等问题,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坚持“三全育人”要求,提出更新课程内容、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构建过程考核体系等教学改革措施。【结果】“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通过两年的建设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加了课程深度和强度,延伸了课程广度,提升了课程温度,提高了课程的精度,使得内容更加完善,育人环节更加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过程考核更加充实,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课程改革成果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阐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目的的意义和基础上,对存在的轻视课程,忽视现场教学,教学方法、内容、条件和手段陈旧落后,以及教学效果不适合实际需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要转变旧的专业、学业和择业思想观念,应采用课堂讲授与现场实验、实习并重的教学方式,并对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广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工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该文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产实习内容覆盖不全面、专业技能提升特色不突出、教学实践形式较单一的现实问题,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农业机械化专业本科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产实习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在精量联合直播技术与装备研究领域的校企合作优势资源,进行基于科教融合、凸显专业特色的实习教学过程改革实施;根据企业生产条件、精量联合直播机生产制造过程等精细组织模块化教学内容,根据实践学习特点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创新。实践证明该项教学改革保证了实践教学深度,强化了专业实践特色与广度,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提升,并将工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后续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教学改革研究可为农业机械化专业本科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示范。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学课程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适应教学改革要求及高校整体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学课程面临着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改革。以新疆地区的新疆农业大学为例,分析《农业机械学》面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双语和汉语班的农业机械学成绩进行比较,提出对不同群体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以新疆特色农业机械、学校实际教学和实践指导结合的教学方法,设计基于农业机械学课程的自主学习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框架,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钱胜  郭东旭 《南方农机》2023,(5):196-198
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课题组以智能制造专业“机械制图”课程为对象进行教学改革,基于智能制造专业培养目标、学校办学定位、智能制造专业实验设备等内容优化该专业的培养方向,提出了紧跟学科前沿,以学科竞赛、教师科研为依托进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优化,缩减画法几何的陈旧内容,丰富工程制图部分,促进三维数字化建模内容与力学、设计等部分的交叉融合,在机械制图测绘中引入三维造型设计、3D打印、数控加工环节,夯实学生绘图与设计能力,增强学生工程应用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