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余红1号系杂交育成,母本为余金6号,父本红410。1978年晚季杂交,于1982年晚季(F_8)在长沙获得优良定型株系,1984年定名为余红1号,1989年通过认定。 1983至1984年在湖南农学院实验农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余红1号亩产分别为529.1公斤和512.5公斤,比对照余赤231-8分别增产27.26%和34.87%,达极显著水平。1985年进行多点试验, 5个点平均亩产417.5公斤,比对照余赤231-8增产19.1%,  相似文献   

2.
一、莆大麦4号的示范、推广莆大麦4号从1982年到1986年先后经过鉴定圃。品种(系)比较试验和省市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种早熟3号矮早三增产14.1~25.7%。同时,连续四年在不同地点、不同自然条件下进行小面积试种和大而积示范,比早熟3号和矮早三增产1~2成。1987年继续在平原、沿海丘陵和半山区进行大面积示范,一般亩产200-250公斤,高的达300公斤以上,如莆田县黄石镇1987年种植22200亩,占全镇大麦面积的82%,平均亩产208。5公斤,其中6000亩示范片,平均亩产242.4公斤,比矮早三增产25.8%;福清县种植100多亩,其中音西乡王塘村125亩,平均亩产229.5公斤,比矮早三增产  相似文献   

3.
福引1号系我所于1978年从日本引进的春性二棱大麦。经多年试种鉴定、丰产性、抗病性均较好。1984年冬参加省区域试验并在闽东南麦区扩大试种示范。一、产量表现 1.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中表现 2.试种、示范中表现 1984年春收,莆田涵江安仁种0.8亩,平均亩产580斤,比对照种矮早三增产38.5%;仙游枫亭种0.62亩,亩产542斤,比对照种早熟3号增产40.4%;平潭县良种场种植0.66亩,折亩产282斤,比对照种早熟3号增产12.1%;福清阳下种植0.55亩,折亩产293.5斤,比对照种矮早三增产8.1%。惠  相似文献   

4.
闽诱3号大麦新品种于1985年用浙皮1号大麦品种进行化学药剂处理,经过四年五季(代)选育而成。该品种为二棱皮大麦,春性偏冬,大麦1988年和1989年在莆田市涵汪安仁和棣里村试种表现良好。1989年在棣里村试种半亩,经测产折亩产303.4公斤,比莆大麦4号223公斤增产36.13%;同年参加福建省大麦新品种预备试验,福州点比对照品种莆大麦4号增产13.6%;夏季在黑龙江省赵光农场加速繁殖,亩播量7.5公斤,在发芽率较低、基本苗较少的情况下,亩产仍达216公斤,籽粒较大而饱满,千粒重达43.8克。  相似文献   

5.
“119”是我所用红410与湘矮早9号杂交选育成的中熟早籼新品种。1983、1984年参加建阳地区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11.4公斤与398.2公斤,比对照种“7944”增产0.1%和19.7%;1984、1985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02.0公斤与412.0公斤,比对照种红410增产8.6%与5.6%;1986年参加南方稻区区试,平均亩产437.3公斤,比对照广陆矮4号增产5.88%,达显著标准;同年作为阳地区中熟组区试对照种,亩产429.7公斤,日产量3.64公斤,均居参试品种首位。“119”中抗稻瘟病和纹枯病,中感紫杆病,但抗性比目前生产上仍在种植的中熟品种(如红系品种)强。全生育期118天左  相似文献   

6.
<正> 品种来源湖北省宜昌地区兴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北斗星”作母本和“康革1号”作父本,1975年杂交育成。原代号:7621—12。1985~1987年参加由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王持的湖北省马铃薯新品种区试,表现增产、抗病、适应性强,综合性状好。1986年省区试亩产1965.90公斤,较对照品种米拉增产17.69%;1987年亩产1524.85公斤,较对照增产12.89%,在两年21点次试验中均达到极显标准。1987年在湖北省兴山县榛子乡生产示范40亩,平均亩产2256.5  相似文献   

7.
汕优秀2号     
汕优秀2号(原名汕优华2号),是江西省宜春地区农科所于1980年用珍汕97不育系与秀恢2号(华矮17/IR24)测交选育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 一、产量表现 1984和1985年参加省级杂交早稻联合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11.455公斤和462.98公斤,比广陆矮4号增产13.76%和9.96%。1985和1986年参加全国南方杂交早、中稻区试,14个点,平均亩产分别为464.52公斤和493.8公斤,比威代35减产6.72%和3.16%。 1985年大田示范12.79亩,平均亩产488.065公斤,其中4.73亩,亩产546.15公斤。1986年大田示范35.22亩,平均亩产461.85公斤,其中5.2亩亩产523.5公斤。同年推广3500亩…  相似文献   

8.
闽科早22号(闽191)是省稻麦所以(四丰×竹科2号)F_6作母本和78130杂交育成的中熟早籼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17天左右,在福州3月24日播种,4月28日插秧,6月18日抽穗,7月19日成熟。具有熟期适中,产量潜力较大,抗瘟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特性。1987年早季品比试验比红410增产16.2%,1988年比红410增产14.9%闽侯县琯前村1987年早季试种0.9亩,单产比“闽科早1号”增35公斤,熟期早七天,1988  相似文献   

9.
当优C堡(BT型当选晚 2号A × C堡)是安徽省农科院育成的粳型杂交水稻组合。 1984年开始在桐城县试种,由于该组合1985年被评为部颁优质粳米,此后即作为优质粳稻开发,很受当地群众欢迎。 一、主要特性表现和评价 1.产量。当优C堡与常规晚粳如鄂宜105、当选晚2号等相比有明显的产量优势。根据三年六个试验点试验对比并经方差分析,当优C堡平均亩产406.5公斤,比常规粳稻鄂宜105亩产351.2公斤和当选晚2号亩产263公斤,均表现增产,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经多年大面积示范,增产效果也进一步得到验证。1985年种植4700亩,平均单产382.3公斤1198…  相似文献   

10.
品种简介     
湘早籼1号 (原名81—292)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1978年用“温选青”作母本,“湘矮早9号”作父本杂交,于1981年定型育成的迟熟早籼品种。1985年10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试验、试种及推广情况: 1984华参加全省早稻区试,平均亩产1010.7斤,此对照“广陆矮4号”增加8.6%,比对照“湘矮早9号”增产6.4%,居同组供试品种的首位。1985年继续参加全省早稻区试,平均亩产999.3斤,比对照“广陆矮4号”增产9.2%,此对照“湘矮早9号”增产4.6%,仍居同组供试品种的首位。1985年淑浦县农科所单本示范繁殖12.2亩,平均亩产961.8斤,浏阳县试种325亩,平均亩产900多斤。该品种亩产900斤左右,高的可达1000斤。  相似文献   

11.
双青810系我所用科青3号与温选青杂交经八代选育而成的早稻新品种。通过三年稻瘟病鉴定与示范试种,表现丰产性好,抗瘟性强。株型前松后适中,叶短色淡绿,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好。 84年参加本所品种比较试验,亩产938.3斤,居十二个新品种之冠,比对照种(1)“77-175”增产11.82%达显著,比对照种(2)“7944”增产18.52%达极显著,日产量7.45斤。85年早季大田示范1.134亩,亩产949.8斤,仍居首。大区对比0.19亩亩产896.3斤,也居十五个对比品种之冠,比对照种“78130”亩产876.8斤增产3.3%;参加闽东稻区区试(小区面积2厘,4重复)亩产898.3斤也居十个品种之首,比对照种“红410”亩产833.8斤增产12.6%达极显著;参加宁德地区区试(二厘三次重复),亩产898.3斤,比对照种“红410”亩  相似文献   

12.
七优2号原名台杂2号,是浙江省台州地区农科所配组的粳型杂交水稻组合。它具有株 型紧凑、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稳大粒多、较抗病虫害,:一以及中熟晚粳较耐低温和秧龄弹性较大等特点,是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适宜作连作晚稻,产量潜力较大的粳型杂交组合。 温岭县从1985年开始试种,1988年示范500余亩,1989、1990两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粳稻开发利用,先后建立七优2号百亩方、千亩片和万亩示范区,试种结果表明,该组合表现丰年大增产、灾年能保产。1988年晚稻生育期间风调雨顺,马公乡下香村中心示范50.4亩七优2号平均亩产600.4公斤,比对照杂交税稻…  相似文献   

13.
我市1985年用汕优64作晚稻示范种植500亩,平均亩产518公斤,比威优64亩产高24公斤,比晚粳鄂宜105亩产高108公斤;1986年扩大到3.8万亩,平均亩产509公斤,1987年发展到11万亩,平均亩产511公斤;1988年17万亩,平均亩产502公斤;1989年在种子紧缺下,种植了12万亩,平均亩产514公斤。五年共种43.85万亩,平均亩产508公斤,比同期鄂宜105亩产高97公斤,共增稻谷4253万公斤。该组合作晚稻种植与威优64比有四个明显优点:一是秧龄弹性稍好;二是对白叶枯病抗性较强;三是米质较优;四是产量潜力较大。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合理配茬,适时播插。汕优64在我地作晚…  相似文献   

14.
47-104(原代号756)是省农科院稻麦所用“(卷2×IR58)×(窄叶青8号×龙菲313)”杂交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水稻新品种。1989年早季试种亩产504.3公斤;晚季在金谷乡金东村示范6.5亩,平均亩产473.4公斤,比晚稻当家品种钢白矮4号亩增58.4公斤,增产14.1%,最高亩产511.1公斤。1990年早季全县扩大示范824亩,一般亩产450~550公斤,最高亩产699.5公斤。经品种对比试验田三次重复对比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泉麦900于1979年用25万伦琴60Cor辐射依尼亚66/晋麦33//3晋麦2148///5晋麦2148F_0代种子选育而成的。一、产量:86~87年参加华南三省(区)区试,泉州市农科所点,平均亩产223.5公斤,比对照种晋麦2148亩产199.0公斤增产12.3%;莆田市农科所点,平均亩产231.6公斤,比对照种晋麦2148亩产218.5公斤增产6%。同年南安县用七个品种设三个点,进行品比试验,平均亩产236.8公斤,比对照种晋麦2148亩产204.2公斤增产16.0%;并于南安县的丰洲、洪濑、官桥等乡镇示范近300亩,平均亩产226。O公斤,高达291.0公斤,比晋麦2148及福凡16分别增产18.4%及  相似文献   

16.
76优312( 76—27A×培C312)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配制而成的双晚迟熟杂交粳稻新组合。1966—1987年全省七个点区试结果,平均亩产440公斤,比常规粳稻矮粳23增产17.5%,产量居参试品种(组合)第一位。1988年参加生产试验,三个点平均亩产459.3公斤,比常规粳稻增产30.789年宁乡县双晚示范,面积28.4亩,平均亩产486.2公斤,比常规晚粳增产17.7%;1990年双晚示范529.1亩,平均亩产534.4公斤,比常规晚粳增产19.1%。城郊乡罗宦村示范面积118.57亩,平均亩产554.4公斤,其中乡农技员成尚文种的禾场丘1.11亩,经验收平均亩产619.9公斤。 一、主要特点 1.…  相似文献   

17.
豫大麦一号(原名驻选二棱)系河南驻马店地区农科所于1979年从早熟三号中选出的优良变异单穗培育而成。该品种经省、地、黄河流域区试和大面积生产鉴定,表现抗倒、抗病、优质、丰产。据三年二十个点次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1.4公斤,比对照早熟三号增产19.0%,比尺八大麦增产20.13%,比当地芒大麦增产62.4%。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亩产269.8公斤,比对照早熟三号、尺八大麦、农家品种平均增产27.1%,亩增产57.5公斤,  相似文献   

18.
闽糖88-103系我所1988年以Co1001(闽选703)为母本,崖城82-9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经多年筛选试验,特别是1995~1996年进行全省性品种区域化试验,平均667m^2(亩)产6724公斤,比对照种闽糖70-611增产31.5%,增产极显著;榨季平均蔗糖分15.00%,比对照种高0.6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珍优1号     
珍优1号是采用珍木85为母本与四优2号为父本杂交,经连续六代选育,于1981年育成的优质、丰产晚籼中熟品种。1982年早季参加本室品比。亩产911.1斤比对照种四优2号亩产833.3斤增产9.4%;同年晚季参加本室品比,亩产955斤与对照种四优30亩产988.9斤接近,比矮脚墉竹亩增27.8%,并在福州郊区、南安官桥、厦门郊区等地试种,一般亩产800~900斤。1983~1983年该种在本省试种,据不完全统计达2500多亩,其中面积最大的是福清港头公社,平均亩产916  相似文献   

20.
黑引瑞(原名81原306),1985年引入甘肃河西地区,1986~1988年参加河西地区大区域试验,在区试20个点次中仅两点减产,18个点增产,平均亩产384.6公斤,较对照蒙克尔增产17.08%,居参试品种第三位。86年在条山农场示范1500亩, 平均亩产300.8公斤,比蒙克尔增产20.7%,其中67.6亩亩产超过400公斤。87年示范面积15000亩,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