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油松天然林主要分布于冀东北山地和冀西山地的中海拔地区。为了提高油松种子遗传品质,很有必要在天然林中选择优良林分作为采种林分,重点保护,并进一步选择其中适合条件的改建成母树林。 1983年我们参加了“油松天然优良林分选择、改良和促进结实技术的研究”国家攻关协作组,对河北省重点分布区的油松天然林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提出了本省油松天然林优良林分的选择标准和利用优良林分改建母树林的林分标准。  相似文献   

2.
油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为什么推荐油松为省树呢?一、山西为油松之乡。油松为我国特有树种,分布于华北、西北、东北广大地区,山西、陕西为集中分布区,尤其是我省以沁源县为中心的太岳山林区,分布有大面积油松天然林,素有“油松之乡”的美称。灵空山有不少油松古树,其中有一株群众称之为“九杆旗”,树高35.5米,胸径145厘米,单株材积达35.99立方米。目前,树势仍然很旺盛。太岳山林区的油松天然林,无论从面积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北方松属中,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分布范围最广的森林树种。油松天然林分布在东经103°21′—124°45′,北纬31°—43°33′的区间。整个分布区呈长形,东北起自辽宁,沿河北、山西、陕西一线向四川的西部和甘肃南部方向延伸,跨十三省(市、自治区)的辽阔区域。垂直分布高差大,从海拔100米到2900米。晋、陕两省为集中分布区。山西素有“油松之乡”的美称,天然林几乎遍布全省,面积大、生长好。东部的太行  相似文献   

4.
小陇山油松天然林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固定样地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相关分析统计软件,对小陇山林区油松天然林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天然林树种组成丰富,群落中共出现18个树种,油松占绝对优势,但样地树种隔离程度较低,属于弱度混交。油松天然林的直径分布为多峰山状曲线,油松种群的直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可用3参数Weibull分布拟合;树高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加,胸径与树高的关系可运用幂函数进行拟合。林分中油松个体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大小分化差异明显,整体上表现为中庸状态;油松天然林林木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油松种群分布格局也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5.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的可变生长截距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关帝山林区8个林场的油松天然林中选取69株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应用XLSTEM和SYSTAT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充分考虑达到胸高的年龄在立地指数模型中的意义,确定油松天然林立地指数基准年龄,引入生长截距和可变生长截距的概念,分析林分优势木达到胸高的年龄与立地条件的关系,建立关帝山林区油松天然林立地指数的可变生长截距模型.结果表明:1)研究地区油松天然林立地指数基准年龄可确定为胸高年龄35年,实际总年龄约为42~45年;2)油松天然林达到胸高的年龄与立地条件的关系不密切;3)本研究建立的油松天然林可变生长截距模型准确、可靠,能对胸高年龄为3~35年的油松天然林进行准确地立地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油松种源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油松是我省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也是我省林木种子外调较多的树种。 油松天然林的分布区,包括河北、辽宁、内蒙古、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河南、山东等12个省(市、区)。由于分布区的气候条件变化大和分布不连续性等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变异。 为选择适应我省生长且增产幅度大的油松种源和确定全国范围内的油松种子调拨区,从1979年开始,对不同种源的油松进行了7育苗和造林的试验研究,在适宜我省生长的优良种源选择方面,以及优良种源的早期予测方面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油松人工林天然林化的理论和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小平 《山西林业科技》2010,39(1):54-55,58
针对太行山油松人工林存在的问题,在“近自然林业”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工林天然林化”的理论与内涵,分析了太行山阴坡油松近天然林50余块现有标地资料,归纳出4种接近太行山自然状态的群落类型,并将其确定为油松人工林天然林化的目标森林群落类型,初步提出了各群落类型天然林化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西闸水林场天然林现状,提出了天然林抚育经营目标和方向及栎类阔叶混交林近自然抚育经营模式、油松和栎类针阔叶混交林近自然抚育经营类型、油松天然纯林近自然抚育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华北落叶松是高大的乔木,为华北地区中、高山山地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两省,垂直分布在海拔1380—2700米的山地。1800米以上山地多为纯林,或混生少量云杉和桦树;在低山区常与油松、栋类混交生长.  相似文献   

10.
油松落针病发生与地形因子及林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清原县油松天然林及人工纯林进行全面踏查,分析了油松落针病发生地的地形因子和林分条件,结果发现:在所研究的地形因子中,不同坡向油松发病率有差异,阴坡发病率较高;坡位对油松落针病的发生程度有影响,下腹发病程度较重;林分树种组成及密度对油松落针病发生的程度有显著影响,油松人工纯林发病重,林分密度、郁闭度大时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