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葵含油率高达47%以上,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抗旱、抗涝、耐盐碱,适于江苏省沿海滩涂地区种植。为了验证油菜—油葵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可行性,为规划中的沿海滩涂生物柴油种植带建设提供基础技术支持,我们于2005年在该地区内进行了杂交油葵小面积夏播试种示范。示范面积100hm  相似文献   

2.
杂交油葵具有生育期短、抗逆性强、易管理、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年来,鹿泉市山区、半山区杂交油葵种植面积较大,已成为该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葵一油菜一大豆两年三熟种植模式是目前山区旱作地块推广的主要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不仅实现了旱作田油葵高产,而且利于作物轮作倒茬,减少了病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3.
兴电灌区油葵/豌豆带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兴电灌区以单种油葵和单种豌豆为对照,对油菜/豌豆带田4种种植模式的产量、效益和相互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行油葵/4行豌豆带田的产量比单种油葵、单种豌豆产量分别增加47.7%和38.6%,纯收益分别增加15.3%和125.9%,本地当量比和带田稳定性系数分别达到了1.44和0.30,是兴电灌区油葵和豌豆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4.
美国杂交油葵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短、产量稳定、葵籽出油率高、油质优等优点 ,在欧美国家广泛种植 ,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食用油脂来源。近年来 ,我国从美国引进杂交油葵 ,并大面积试种获得成功 ,连年亩产超过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杂交油葵种植及开发利用前景极为广阔。一、杂交油葵的主要特征1.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杂交油葵根系发达 ,植株矮壮 ,株高150厘米 ,茎粗3厘米左右。其显著特征 :一是抗逆性强 ,如抗病、抗旱、抗倒伏、耐盐碱、高抗向日葵锈病等病害 ;二是适应性广 ,可充分利用丘陵、河堤、沿海滩涂、十边隙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郝凌宇 《农业与技术》2005,25(3):129-130
杂交油葵目前已与油菜、花生、芝麻、胡麻组成了我国的五大油料。该作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含油率为45%-50%,且油葵油富含VE、油酸和亚油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是菜籽油的2.5倍。同时油葵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高达70%,是一种优质健康食用油。油葵生长期短一般90天左右,在我市不同播期都有较高的产量表现,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今天,大力发展油葵种植,不仅可以缓解我国食油紧张矛盾,  相似文献   

6.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拔2100—2400m之间,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适宜种植油菜。2004年油菜种植面积达2.47万公顷,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53万公顷的38%,其中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种植面积达1.87万公顷,占油菜种植面积的  相似文献   

7.
豫西旱地杂交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葵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优质高产油料作物,目前已与油菜、花生、芝麻、胡麻组成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1997年我所从南斯拉夫引进并筛选出了适宜豫西丘陵旱区种植的油葵杂交新品种HS-H-43、HS-H-111,该品种具有抗旱耐瘠、生长期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出油率高、油品品质好等特点,深受群众欢迎。几年来在豫西地区示范推广种植8万余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范静 《现代种业》2010,(1):29-29,16
秦优10号是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我市2006年秋播引进试验示范种植,2007年秋播多点示范种植,2008年秋播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市达10.2万亩,占全市油菜种植面积的45.5%。该品种总的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含油量高,综合农艺性状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9.
油葵籽粒含油率高,一般达35%-40%,油质好,是我国第四大油料作物。我地杂交油葵种植年份较晚,但种植面积也小,产量较低,从2008年起,杂交油葵在我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2010年播种面积达到上万亩,上升为我县排头的几大油料作物。许多农民对油葵的管理技术不甚了解,为提高油葵产量,促进油葵产业快速发展,特介绍油葵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油葵市场价格看好,农民重茬种植非常严重,导致油葵菌核病、白锈病、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发生严重。2004年田间调查,油葵菌核病平均发病株率20~30%,严重地块47.7%;油葵白锈病发病株率96%;油葵褐斑病发病株率98%;油葵霜霉病发病株率0.2%。  相似文献   

11.
我县是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县之一,常年油菜种植面积5.3hm^2左右,其中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占90%以上。为了引进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油菜品种,肥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5-2006年度开展了对“湘杂油814”种植试验,从而进一步了解该品种在我县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以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试验示范种植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临夏州是一个农业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蚕豆、油菜等农作物。油菜是我州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和第一大油料作物,是城乡人民食用油的主要来源。20世纪90年代种植面积0.67万hm^2左右,产量低,品质差,近年来引进示范推广了华协1号、青杂2号、互丰010等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1.67万hm^2左右,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主要分布在莲花山、太子山、  相似文献   

13.
杂交油葵目前己与油菜、花生、芝麻、胡麻组成了我国的五在油料。该作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含油率为45%-50%,油葵油富含VE、油酸和亚油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是菜籽油的2.5倍。同时油葵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高达70%,是一种优质健康食用油。油葵牛长期短一般90天左右,适宜复种,  相似文献   

14.
秦优7号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优7号(又名秦油7号),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而成,2002~2006年在江苏省示范推广种植面积分别达150万、250万、335万、364万、334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14%、23%、34%、41%、46%,连续4年成为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油菜品种。该品种虽已推广种植多年,但在近两年内仍将是我省的油菜主体品种,进一步了解品种特性,总结高产栽培经验,对稳定油菜生产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杂交油葵是我国近年引进种植的油料作物新品种,目前已在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成为继油菜、花生、芝麻、葫麻之后我国的第五大油料作物。一九九八年引入陕南略阳试种成功,经一九九九年和二○○○年大面积示范种植,累计面积4410亩,平均亩产187.1公斤,深受  相似文献   

16.
秦优7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8年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我市2003年秋播引进试验示范种植,2004年秋播面积进一步扩大示范,该品种总的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含油量高,综合农艺性状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7.
尼勒克县位于中天山东北腹地,年平均气温5.6℃,≥10℃的积温2409℃,气候较凉爽。地形为东北高,西南低,全县可耕地分布在海拔高900—1700m左右.无霜期90—110天,年降水量200-600mm。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种植生态区的多样化。全县耕地85%以上种植小麦、胡麻、油菜、马铃薯等常规作物,小面积种植玉米、油葵、甜菜等经济作物。其中东部乡场主要以小麦、马铃薯、油菜种植为主;中部地区以玉米、小麦、胡麻、甜菜种植为主;南部木斯乡、阿克塔斯农业队以甜菜、大豆、蓖麻、玉米种植为主;西部三乡以旱田小麦、胡麻种植为主。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江苏沿海传统油料作物,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较大,2 010年前东台油菜种植面积高达33 000 hm~2,因传统种植用工较多,随着农村劳力减少、菜籽价格下跌、缺乏配套的农业机械,致使种植面积逐年下降,2020年油菜种植面积仅为11 200 hm~2,耕地大面积种植很少,主要种植于拾边隙地。近年来,中美贸易战打响、新冠疫情暴发,大豆进口受阻,国内油料供应趋紧,农业农村部专门出台文件,鼓励种植油料作物,扩大油料种植面积。江苏沿海滩涂面积较大,土壤含盐量较高,油菜较耐盐碱、耐贫瘠,油菜种植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如何减轻油菜种植的劳动强度、夺得高产,对农机与农艺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通过3年多的努力,笔者摸索出了一套油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用工减少80%,产量可达3 300~3 900 kg/hm~2,该技术较为成熟,且容易掌握,可为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油菜是青海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效益可观,因此深受当地农民喜爱。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的繁育、试验和示范推广,油菜种植面积逐年稳中有增,特别是青海半浅半脑地区的油菜种植,已成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我省半浅半脑地区油菜产业的持续发展,提升油菜种植水平。现就半浅半脑地区特早熟杂交油菜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为油菜稳产、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甘肃省广大春油菜产区在推广双低杂交油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已占当地油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比普通油菜品种提高20%-30%,油籽品质也有很大改善,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和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一大亮点。然而,在双低油菜的在实际生产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