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0年在麦叶蜂严重发生的小麦田内进行了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麦叶蜂3、4龄幼虫高峰期,用48%毒死蜱EC 600~900 g/hm2、50%稻丰散EC 450~1 050 g/hm2、98%晶体敌百750~1 500 g/hm2或4.5%高效氯氟氰菊酯EC 300~450 g/hm2,对麦叶蜂均具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药后16~40 h的杀虫效果均达到95%以上,且各药剂及其用量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稻纵清(暂定名)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32%稻纵清EC5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持效期长达1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3.
1.床土消毒。大棚蔬菜由于连作次数多,土壤中病菌含量高,可用化学药剂对床土进行消毒。可用50%多菌灵、50%福美双、40%拌种双或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用量为8~10克。 2.双层保温。采用双层保温措施,即在大棚内加盖地膜或设置小拱棚,可有效地提高棚内温度。 3.棚膜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薄膜。聚氯乙烯薄膜作棚膜,棚内水蒸汽不在膜上凝聚成水滴,增加了透光率。 4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在两菜畦间的地面上、地膜下,布置一条带有孔  相似文献   

4.
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对22%双唑·氯氟吡油悬浮剂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在小麦5叶期使用进行22%双唑·氯氟吡油悬浮剂茎叶喷雾,药后40 d各处理对杂草的总体株防治效果达80.89%,鲜重防效95.81%;该药剂可有效防除小麦田猪殃殃、牛繁缕、蓼、小藜阔叶杂草,且对小麦安全,田间推荐每667 m2使用50 m L。  相似文献   

5.
1试验目的为了探索防治水稻褐飞虱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特进行了本试验。2试验处理处理A:5%锐劲特30mL/667m~2(拜尔杭州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25%噻嗪酮25g/667m~2(南通润鸿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处理B:5%锐劲特30mL/667m~2 48%新一佳  相似文献   

6.
据资料介绍,日本在农作物上早就有利用沸石历史,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沈阳农业大学在八十年代也在农田中底施过沸石.并使作物明显增产。为此,1996年我们采取直接喷施和与农药混喷的方法,分别在油菜、小麦和水稻上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1.供试材料油菜品种为秦油2号,所用药剂为64%含量的百病清;小麦品种为杨麦158,药剂为33%含量的纹霉净;水稻品种为武育粳3号,药剂为50%含量的病虫灵。沸石由本县上党沸石矿提供,细度为200目,每667平方米用量为200克。所有材料喷施时,每667平方米均对水40千克,农药均采用常量。2.试验…  相似文献   

7.
以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30%宁南霉素·戊唑醇悬浮剂为试验药剂,设8%宁南霉素水剂、25%戊唑醇乳油、20%三唑酮乳油3个参照药剂处理,以及不施药为对照,进行烟草白粉病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药剂有效成分用药量90-150g/hm^2剂量内,对烟草安全,末次调查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效达81.7%-85.83%,30%宁南霉素·戊唑醇悬浮剂可有效预防烟草白粉病。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水肥药一体化对宁南山区土壤养分及芹菜产量品质的影响,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硝河乡关庄村进行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T1(不施药)、生物药剂T2(木醋液)、生物药剂T3(阿维菌素)3个处理,副区为不同制剂液态肥(A1常规施肥、A2功能性全元液体肥+70%CK、A3功能性微生物制剂+70%CK).结果表明,水...  相似文献   

9.
以三氯吡氧乙酸成分为基础,选择2甲4氯二甲胺盐、双氟磺草胺与其进行组配,评价了不同药剂、不同剂量组合对春季麦田抗性播娘蒿、荠菜为主的杂草效果及对冬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冬小麦均安全无药害;666.7m2用45%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乳油60g(或70g)+50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20g、666.7m2用60%2甲4氯二甲胺盐水剂15g+45%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乳油50g+50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15g、666.7m2用60%2甲4氯二甲胺盐水剂10g+45%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乳油50g+50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20g四个组合处理防效较好,在生产上应优先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辽宁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全省玉米种植面积160万hm^2,占粮食作物面积50%,产量占60%。经过多年的试验,目前玉米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基本构建,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机械作业工艺流程,为辽宁省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辽宁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现状是:机械整地98%以上,其中机械灭茬72.6万hm^2;机械播种134万hm^2;药剂除草免中耕63.1万hm^2;机械深施化肥160.6万hm^2;秸秆还田14.6万hm^2;机械收获1.9万hm^2;机械脱粒达98%以上。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机收程度只有1.19%,收获是薄弱环节,是玉米生产机械化亟待攻克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四氯虫酰胺等5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悬浮剂的卷叶防效和虫口防效均为最低,其余4种药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虫口防效优于卷叶防效。药后14 d,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悬浮剂的卷叶防效和虫口防效仅为45.92%、17.16%,其余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与40%甲氧·茚虫威悬浮剂、6%阿维·茚虫威微乳剂的防效相当,且持续性较好,短期内的虫口防效比卷叶防效好。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氯与氯混合消毒对水消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二氯化氯(ClO2)和氯(Cl2)混合消毒剂与氯化前驱物间苯三酚和间苯二酚反应后三氯甲烷(CHCl3)的生成情况,混合消毒剂中ClO2质量百分数为53%和78%用于水消毒的Ames试验结果,以及混合消毒剂与间苯三酚的间苯二酚反后亚氯酸盐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混合消毒剂ClO2质量百分数必须足够大才可控制CHCl3的生成(ClO2>90%),并可保证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ClO2>78%)。  相似文献   

13.
报道螟休等8种药剂在水稻后期防治螟虫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螟休乳油1200m1/hm^2防效最好,保苗效果为92.41%,杀虫效果97.11%;其次为20%高效阿维唑乳油600ml/hm^2,保苗效果为90.34%,杀虫效果96.53%。  相似文献   

14.
1.生长季节(1)麦田除草。改春季化学除草为冬季。时间小麦3叶期后,平均气温达10℃,杂草3片叶,药剂选择2.4-DJ酯,每0.067hm2用72%乳油4|D~50ml,兑水40~50kg,防除播娘蒿;选用苯磺隆75%每0.067hm2用1g防除离子草(地菜)、荠菜等。每0.067hm:用2.4-DJ酯20~30ml与苯磺隆0.5g防除多种杂草;春季结合中耕拔除残留杂草,每1m2有杂草50株,采用化学除草一定要在拔节前结束。  相似文献   

15.
主要报道了80%RegentWG等药剂对水稻纵卷叶螟和螟虫的药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Regent在同剂量下WG与SC剂型无差别,75%特锐WP50g/667m^2、15%阿维毒EC50mL/667m^2、5%Regent SC30mL/667m^2、80%Regent WG2g/667m^2和3g/667m^2的处理均可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但Regent对纵卷叶螟的速效性稍差,最好应与速效药剂进行复配,防治效果会更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沙棘果中沙棘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以芦丁的提取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沙棘黄酮的醇提工艺。结果表明,沙棘黄酮的醇提最佳工艺是用50%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1次用10倍量50%乙醇提取2h,第2次用10倍量50%乙醇提取1h,第3次用8倍量50%乙醇提取1h。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对该提取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本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有效控制烟草赤星病的发生和蔓延,筛选出适宜丽江烟区推广应用防治烟草赤星病的化学药剂。【方法】研究小组在丽江市古城区大东乡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赤星病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研究施药后烟草赤星病的平均病情指数、发病率,并分析不同药剂对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不同药剂对烟草赤星病具有不同的防治效果,本次试验的5种药剂:30%吡唑醚菌酯悬浮液、38%戊唑醇悬浮液、52%氯尿·硫酸铜可溶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30%王铜悬浮剂,均能降低赤星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对烟草赤星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其中,30%吡唑醚菌酯悬浮液能有效地防治烟草赤星病,且效果优于其他参试药剂。【结论】不同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试验为丽江烤烟生产提供了更高效、可供替代的化学药剂品种。  相似文献   

18.
防治稻曲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真灵等11种药剂防治稻曲病的药剂筛选以及防治时间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5%文曲星I、35%苯乙锡·酮、安福在破口前5d用药最佳,5%文曲星I、句容农科所药剂在破口期用药最佳,35%笨乙锡·酮用两次药有增效作用,其余均无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选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 g/667 m2,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50 g/667 m2和15%阿维·三唑磷乳油100 m L/667 m2处理二化螟,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 g/667 m2,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50 g/667 m2对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效,两者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92.61%和90.46%,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四氯虫酰胺等6种药剂在大发生年份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进行本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在大发生年份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有明显下降趋势,持效期缩短。药后14d10%四氯虫酰胺SC 600 m L/hm~2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m 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为80.85%和74.94%,10%甲维盐·甲氧虫酰肼SC 225 m L/hm~2、26%茚虫威·甲氧虫酰肼SC 150m L/hm~2的杀虫防效在61%~66%,25%甲维·茚虫威WDG 150 g/hm~2、10%阿维·甲虫肼SC 900m L/hm~2的防效仅有51%~53%。建议:在水稻田稻纵卷叶螟外部虫源持续迁入、虫卵量大、发生期长、田间世代重叠严重的情况下,在卵孵高峰施用四氯虫酰胺或氯虫苯甲酰胺1次,在药后10 d左右再施用茚虫威或甲氧虫酰肼等单剂或复配剂,对多峰次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