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先训 《安徽农学通报》2013,(13):124-125,138
在对肥东县的松林人造纯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情况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以马尾松毛虫危害最为严重。通过对马尾松毛虫的定性和定量的风险分析,表明马尾松毛虫的风险评估值R=1.563,评估为肥东县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将为森防机构提供有价值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控制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3年9月~1989年9月浙江省仙居县虫情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考察各调查点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随气象因子及时间、空间的动态变化,建立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的时空回归预测模型,并用所建立模型对1989年3代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进行预报检验。[结果]共建立了1个线性、8个非线性马尾松毛虫发生量时空回归预测模型。1989年3代马尾松毛虫实际危害村数及有虫面积分别为141、143、138村和4533.1、4181.3、5166.0hm^2,9个模型预报的3代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村数均为193村,线性模型预报的3代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分别为3978.5、4159.5、3427.5hm^2,非线性模型预报的各测报点3代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分别与实际最大相差71.6868、99.8359、119.9478hm^2。[结论]所建立模型对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的预报准确率均为66.7%。  相似文献   

3.
利用松毛虫赤眼蜂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是一种有效、综合效果明显的生物防治技术。湖南省道县于2011~2013年期间,在4个林场开展了通过释放赤眼蜂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试验,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本文围绕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征,松毛虫赤眼蜂的生物学特征,利用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具体途径,如个体的释放途径、释放次数、释放的数量和时间等分别展开阐述,希望对以后马尾松毛虫的防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Logistic回归的落叶松毛虫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Logistic回归为理论依据,以落叶松毛虫幼虫为对象,建立了落叶松毛虫发生的概率模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模拟,预测精度达到97%,可为准确掌握落叶松毛虫危害以及合理的防治方法及力度提供科学依据,为数字林业的建设提供基础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两年一代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是个新课题。为更有效的控制其危害,寻找新的杀虫剂势在必行。合力灵是一种新有机磷杀虫剂。经对落叶松毛虫的毒力测定和室内外的药效测定得出:1.5%和3.0%的合力灵制剂对5龄以下落叶志虫幼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72h杀虫死亡率分别为94.6%和97.3%。1.5%合力灵对4龄叶松毛虫幼虫的致死中量为32.30mg/kg。研究表明合力灵在防治两年一代落叶松毛虫幼虫上大有前途,可以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南平市延平区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发生趋势,为当地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提供参考.[方法]调查近10年延平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与发生程度,总结当地马尾松毛虫的发生特点;采用不同剂型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进行了室内致病力测...  相似文献   

7.
新昌县马尾松毛虫的生活史与浙江其它地区马尾松毛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但结茧习性不同,80%以上在地上结茧。1979年,杜宏彬等人对该县马尾松毛虫的结茧习性及引诱结茧作了调查。为开展防治,我们进行了马尾松毛虫地上结茧的有关试验。  相似文献   

8.
潮小龙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141-142
东至县是安徽省重要的松树产地,全县现有松林面积近26666.7hm^2,绝大部分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其中松树纯林面积占8O%以上,这为马尾松毛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造成马尾松毛虫危害严重,防治任务较为严峻。因此,有必要在分析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控制措施。其指导思想是利用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与森林生态的关系,以预防为主,营造混交林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作好测报工作;经济地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等不同措施,有效地遏制马尾松毛虫的危害,将把马尾松毛虫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达到保护环境、林木速生优质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毛虫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及其发生面积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发生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气温、降水对松毛虫幼虫休眠越冬和上树及化蛹的影响,建立了越冬幼虫存活率的估算模型及发生面积预测模型.预测的松毛虫发生面积70%年份准确率达到95%以上,90%年份准确率达到90%以上.可以利用该模型进行松毛虫发生...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机器学习的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分别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深度学习3种机器学习模型,应用气象因子预测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面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个机器学习模型的拟合效果均优于多元线性模型,其中深度学习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的预测最为稳健,拟合决定系数(R~2)和预测准确率(PA)最高(R~2=0.9901,PA=99.27%),均方根误差(RSME)最低(RSME=0.1711);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效果也较好(R~2=0.9617,RSME=0.3275,PA=92.13%)。深度学习可用于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与气象因子非线性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林分因子与油(赤)松毛虫危害程度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首次提出了林下植物喜湿度参数MLP(Moisture LovingParameter),并用包括MLP在内的14个林分因子与松毛虫危害程度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从中筛选出主林层郁闭度、海拔高度、油松平均胸径和林下植物喜湿度参数4个关键因子,与松毛虫危害程度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进一步用这4个因子与松毛虫危害程度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可对松毛虫危害程度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方便稳定地获得松毛虫基因组DNA,寻找适合于松毛虫ISSR-PCR扩增的DNA的提取方法,分别用SDS-蛋白酶K法和CTAB法对松毛虫雌成虫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显示: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带型整齐,无降解,DNA得率和纯度都较高,操作简单无需纯化,用于ISSR扩增时其稳定性和重复性都很好;而用CTAB法提取出的DNA浓度低,杂质较多,琼脂糖凝胶电泳甚至检测不出,此方法提取的DNA作为ISSR反应模板时需要进行纯化。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舞毒蛾寄生性天敌昆虫及其转主寄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舞毒蛾天敌昆虫已有较系统的报道 ,但对其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研究和报道较少 .该文针对北京地区舞毒蛾的 17种寄生性天敌 ,在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基础上 ,对这些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它们在北京地区危害林木的转主寄主作一报道 .卵期主要寄生性天敌大蛾卵跳小蜂 ,室内饲养可繁殖 4~ 5代 ,羽化的成蜂可继续在舞毒蛾卵块中寄生 .舞毒蛾平腹小蜂转主寄主有油松毛虫、斑衣蜡蝉、绿尾大蚕蛾 .幼虫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毒蛾绒茧蜂一年发生 4代 ,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油松毛虫、杨毒蛾 .黑腿绒茧蜂转主寄主为柳毒蛾 .黑足凹眼姬蜂转主寄主为油松毛虫、古毒蛾、角斑古毒蛾 .幼虫及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为毛虫追寄蝇和日本追寄蝇 ,其中 ,毛虫追寄蝇转主寄主有杨扇舟蛾 (寄生率高达 36 %~ 5 0 % )、柳毒蛾、黄褐天幕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日本追寄蝇一年可发生 3~ 4代 ,转主寄主有柳毒蛾、杨扇舟蛾、油松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舞毒蛾黑瘤姬蜂的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黄褐天幕毛虫、杨扇舟蛾、臭椿皮蛾、樗蚕、丝棉木金星尺蛾、侧柏毒蛾等 .脊腿囊爪姬蜂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杨毒蛾、黄褐天幕毛虫 .广大腿小蜂由于其寄主广泛 ,也可成为螟蛉绒茧蜂、松毛虫黑胸姬蜂、螟蛉悬?  相似文献   

14.
不同受害油松对油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不同受害程度的油松针叶饲养油松毛虫幼虫,研究其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取食受害松针后,营养指数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取食受害50%的松针对幼虫影响最大,其取食量、排粪量最小,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指数较低,幼虫发育缓慢,死亡率增大,蛹重减轻,从而影响了油松毛虫的种群动态;取食受害25%和受害75%松针的幼虫的营养指数比较接近.同时深色型幼虫的营养指数较浅色型的高,死亡率较低,但在取食受害50%的松针后期,深色型幼虫的一些营养指数反而比浅色型的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落叶松毛虫、赤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翅面鳞片超微结构,发现这5种松毛虫的鳞片分为基鳞与覆鳞2种类型,都属于镂空型鳞片,且为二型双层鳞片。对5种松毛虫的翅面鳞片的长度、宽度、脊间距、最宽处纵脊数进行了测量与比较,形态表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鳞片的长宽与翅长不存在显著相关性;2)5种松毛虫的翅面鳞片不存在雌雄间差异,前后翅及翅正反面鳞片均无显著差异;3)种间鳞片宽度、脊间距无显著差异,而长度、最宽处纵脊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对翅面鳞片的形态表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同一种松毛虫的不同地理种群之间鳞片大小相似性较高,即同种松毛虫的不同地理种群通常聚为一类。翅面鳞片的超微形态特征不宜单独用于种的鉴定,但可为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AFLP技术对平泉县的2个油松纯林中油松毛虫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5组引物组合对90个样品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调查了2个油松林群落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纯林中松毛虫的遗传分化低于环境复杂的林分类型。运用POPGENE软件对2个油松毛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油松毛虫种群的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个油松纯林的油松毛虫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1.51%,总基因多样度Ht为0.259 6,基因流Nm为6.280 9,不同油松纯林中影响油松毛虫遗传多样性的各种环境因素中树高得分最高(0.473 6),说明2个油松毛虫种群之间基因交流非常强烈,林木生长状况是影响油松毛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油松林的立地条件也有一定影响,物种多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从1984年开始,在利用本地油松毛虫平腹小蜂Anastatus sp.(简称“京平”下同)的同时,从广东移殖了荔蝽卵平腹小蜂Anastatus sp.(简称“广平”下同)供试,经室内繁殖试验,“广平”每头雌蜂平均产子数可达238.7头,“京平”仅为209头.而且“广平”的雌性子代92%是在32天内产出,“京平”在相同时间内雌性子代产出仅为66%。1984~1985连续两年利用上述两种小蜂采用室内繁蜂柜大量繁殖,在北京密云水库库西林区进行林间放蜂对比试验,结果“广平”的平均寄生率(23.77%)比“京平”(5.34%)高出4~5倍,对照区平均寄生率为1.40%.1986~1989年,在秦皇岛英武山林区连续四年进行林间放蜂对比试验,结果“广平”的平均寄生率为39.13%,“京平”平均寄生率为4.72%,对照为0.88%,从上述试验可初步看出,移殖广东荔蝽卵平腹小蜂在北京及秦皇岛地区防治赤(油)松毛虫比本地平腹小蜂(“京平”)具有更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皖西地区马尾松枫香混交林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枫香混交林较人工马尾松纯林食物链复杂,生物多样性增加,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较有效地抑制松毛虫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林下舒适度宜人,观赏价值提高,林冠对降水截持量增加,有效地减轻水土流失。提出营造马尾松枫香混交林是皖西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景观优美地区展开森林旅游,进行低产林改造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毛虫生物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落叶松毛虫是我国松林毁灭性大害虫。在内蒙古赤峰地区1年发生1代(跨两年度),主要以4龄幼虫越冬。每年5月-7月为害最烈。本文详细报道了该虫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为生产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8000IU·滋L-1苏云金杆菌(Bt)悬浮剂对油松毛虫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和松林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Bt悬浮剂对油松毛虫有很高致死作用。分别利用500,400和300倍稀释液喷雾松枝饲喂2龄幼虫,处理120h后,幼虫死亡率分别为32.50%,35.00%和62.50%。平均症状级别达1.625~2.575,致死作用迅速。林间施用Bt悬浮剂500,400和300倍稀释液,处理7d后,幼虫校正死亡率为74.68%~84.81%,10d后防治效果达85.00%~90.00%,显著高于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的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