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中可可碱的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谌英武 《中国茶叶》1989,(6):33-33,32
可可碱是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其分析方法通常有银量法、电位滴定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灵敏度大多不高。作者用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以阳极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可可碱,研究了可可碱在各种介质、不同pH值等实验条件下的微分脉冲伏安行为。找到了消除咖啡碱干扰测定可可碱的最佳条件。应用于不同茶叶样品可可碱的含量测定,结果良好。试样处理好后,几分钟内即可测出结果,方法简便,仪器设备价廉,可作为茶叶中可可碱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关于茶叶中铜和硒的测定已有报道,本文首次报道了在不除氧的条件下,用金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连续测定茶叶中的铜和硒,其溶出峰分别为+0.30V、+0.85V,为生物样品和环境样品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简便快速的方法。一、仪器与试剂: (一)仪器:SDP一1半微分极谱仪(江苏金坛分析仪器厂),工作电极  相似文献   

3.
杜利成  宋开平 《茶叶》2000,26(2):94-95
本文简述了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茶叶中咖啡碱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能适用于实验室及工业生产中对咖啡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咖啡碱和可可碱的电泳—扫描定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咖啡碱、可可碱是茶树体内嘌呤碱代谢的主要形式,与茶树体内碳氮代谢和茶叶品质密切相关。茶叶中咖啡碱的测定已有许多方法,本文着重介绍咖啡碱与可可碱的同时测定。由于采用了纸电泳分离和扫描定量,使得本方法具有微量、快速和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分析法在茶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风 《茶叶》1995,21(4):47-49
根据国内外实验研究的文献,从极谱、伏安和离子选择性电极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电化学分析法在茶叶研究生化分析测定中的应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6.
电化学法快速测定茶多酚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化学循环伏安法,讨论了3种低成本自制工作电极——银电极、碳糊电极和玻碳电极在茶多酚含量测定应用上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茶多酚在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行为,发现所制银电极不适宜检测茶多酚,碳糊电极、玻碳电极的氧化电流峰值与茶多酚含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所制玻碳电极测定绿茶茶样中的茶多酚含量的重复性和准确性较碳糊电极好。与国标方法相比,碳糊电极、玻碳电极检测茶多酚所需时间大大缩短。结果表明,电化学方法可应用于茶多酚含量的快速测定,从而为快速、低价、便捷检测茶多酚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杨舫  赵广英  窦文超 《茶叶科学》2012,32(6):485-493
为改善快速测定铅电化学传感器的稳定性、灵敏度和安全性,本研究利用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散羟磷灰石替代惯用的有毒汞修饰丝网印刷碳电极,并滴加Nafion膜增加稳定性,构建了一种快速测定痕量铅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方波溶出伏安法,支持电解质为0.1mol/L HAc-NaAc,在优化的羟磷灰石量、测试底液pH、富集时间等工作条件下,得到2~300μg/L线性范围内的铅标准曲线,检测限为0.46µg/L(S/N=3);其重复性好,连续5次测定后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59%;本方法与ICP-MS法对茶叶样本的测定结果相近。研究出的快速检测铅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灵敏度和安全性,且测定结果准确,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丝网印刷碳电极传感器检测茶叶中痕量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广英  吴艳燕 《茶叶科学》2008,28(2):93-100
建立了同位镀汞法修饰的丝网印刷碳电极电化学方波溶出伏安法快速检测茶叶中的铅的方法。详细描述了建立该系统检测方法的条件优化过程,得到了一系列最佳参数:最佳的镀汞液浓度4×10-4mol/L,沉积电位-1.1V,电位增量3mV,方波频率10Hz,方波幅度0.05V,pH值5,沉积时间280s,平衡时间30s。在优选条件下获得的方法灵敏度、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分别为22.7nA/(μg/L),10~225μg/L(r=0.9986)和0.74μg/L(S/N=3)。研究了对多种重金属元素存在条件下120μg/L的铅检测的干扰情况。本试验对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发现,采用家用微波炉、聚四氟乙烯密封增压微波消化罐消化茶叶,用标准加入法对分析样品进行检测,与国标方法相比较,无显著偏差。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适合于茶叶中痕量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刘训健  丁雷 《中国茶叶》1995,17(4):12-13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能激活抗氧化酶,提高抗氧化作用的功能,减缓人体衰老过程,并具有抗癌作用.关于锰的电分析化学测定已有报道,本文报道的吸附伏安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适用于茶叶中锰含量的测定.实验部分一、仪器1.JP—2型示波极谱仪(成都仪器厂),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为滴汞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辅助电极为铂电极.2.自控电热消化器(核工业部北京第五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MWCNTs-IL-SPCE传感器检测茶叶中痕量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的电化学传感器,结合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快速检测茶叶样品中的痕量铅.采用超传导性粘结剂离子液体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丝网印刷碳电极,提高了电极表面的导电性和信号转换.在含0.006 mol/L I-,pH4....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低pH沉淀法检测茶叶中结合咖啡碱的可行性和优势,旨在为更精确地定量茶叶中的咖啡碱提供理论参考。研究以绿茶水提物、红茶水提物和普洱茶(熟茶)水提物为材料,应用低pH沉淀法检测了试样中的结合咖啡碱含量,并结合氯仿萃取法对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低pH沉淀法能够准确、简便地检测茶叶中的结合咖啡碱,其中普洱茶(熟茶)水提物中的结合咖啡碱含量最高(含2.59%),而绿茶和红茶水提物中只有极少量的咖啡碱为结合态(含量分别为0.04%和0.07%)。  相似文献   

12.
郭炳莹 《中国茶叶》1990,12(3):24-25
测定茶叶中咖啡碱的方法已有大量报道,仅比色测定法就有十多种之多,此外还有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重量法等等。但通观所有的分析方法,均是样品提取后都要经过若干纯化步骤,因此不仅操作复杂,而且试剂用量也较大。例如,醋酸铅紫外分光光度法(国标法)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茶叶咖啡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茶叶咖啡碱的药理作用、测定方法和脱咖啡碱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今后对茶叶咖啡碱理论研究和低咖啡碱茶的生产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热水浸提法生产低咖啡因绿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咖啡碱(又名咖啡因)是传统茶叶饮料中的主要呈味物质和生理效应成分之一。尽管目前普遍认为适量咖啡碱对健康成年人一般无害,然而,过量服用咖啡碱,尤其是在短时间内服用,可能会导致某些人患咖啡碱病(亦称咖啡碱神经质)。该病症主要是焦燥不安、失眠、易醒、腹泻、头痛以及心悸。另外,已有研究表明,平时不喝或很少喝咖啡或茶饮料的人对咖啡碱的敏感性要比嗜咖啡或嗜茶者大得多。对儿童、妇女以及某些病患者来说,茶叶中的咖啡碱成了他们望茶生畏的主要原因。为此,近年来一些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纷纷着手研制低咖啡因或脱咖啡因茶。脱咖啡碱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乙酸乙酯或二氧化碳提取法,这类方法成本高,工艺复杂。咖啡豆脱咖啡碱的方法除了溶剂直接提取外,还有水浸提法,其终产品的咖啡碱含量可下降95%以上。水浸提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用于成品茶叶的脱咖啡因却因茶的特殊性而难以实施。鉴此,本研究从茶叶初制工艺着手,探讨在绿茶初制过程中采用水浸提法去除一定量咖啡因的可行性,并就有关工艺条件进行多种比较试验,进而确定低咖啡因绿茶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5.
NAOKO Fujimori 《茶叶》1992,18(1):58-59
常绿茶树的嘌呤代谢与其他多数有机体不同,因为它具有一从嘌呤核苷酸到咖啡碱的特殊代谢途径。尽管在花等器官中观察到咖啡碱,其生物合成主要在叶片中。茶叶咖啡碱含量的季节变化已有报道,茶叶的嘌呤代谢在年周期中似乎有相当大的波动。本研究检测了茶叶嘌呤代谢的季节性变化,并测定了咖啡碱生物合成中几个关键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咖啡碱在早期发育阶段(4~6月)的茶丛叶片中,由腺嘌呤核苷酸合成,合成速率看来主要取决于N-甲基转  相似文献   

16.
林智 《中国茶叶》2007,29(1):24-25
低咖啡碱茶是一种适合于对咖啡碱敏感的特定人群如神经衰弱者、孕妇、老人、儿童等饮用的新型茶类。它采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如超临界萃取、热水浸渍等方法,将茶叶中所含的咖啡碱大部分脱除,同时尽可能保留茶叶原有的有效成分和风味。目前,对低咖啡碱茶中咖啡碱含量没有统一标准,欧、美等国一般要求咖啡碱含量低于0.5%,中国、日本将咖啡碱含量低于1%的茶叶称为低咖啡碱茶:低咖啡碱茶首先是德国研发成功的,德国Halssen&Lyon公司拥有多项低咖啡碱茶生产专利,并开发出多种低咖啡碱茶产品。日本于1985年开发出热水浸渍法生产低咖啡碱茶的方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低咖啡碱绿茶加工技术,研制成功应用热水浸渍原理脱茶叶咖啡碱的去除机,茶叶中咖啡碱脱除率为70%,其他有效成分则可保留90%以上,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及循环伏安法测定不同溶剂(水、氯仿、正已烷、丙酮、乙酸乙酯)槟榔提取物对过氧化氢(H2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用Vc和咖啡酸作对照,不同溶剂槟榔提取物均有清除过氧化氢自由基的能力,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最高,水提取物的次之,氯仿、正已烷和丙酮提取物的清除能力略低。表明伏安极谱法可用作评价天然植物提取物清除H2O2活性大小的一种快速检测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茶叶中嘌呤碱的薄层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中含有多种嘌呤碱,以咖啡碱含量最高,约占茶叶干重的1—5%;其次是可可碱和茶碱,分别约占茶叶干重的0.05%和0.002%。由于这几种嘌呤碱在化学结构上极为相似,而其含量却差异悬殊,就使得它们的同时分离测定难度较大。近年来,随着色层分离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茶叶中嘌呤碱分离测定的柱层析法、液相色谱法等。作者采用薄层扫描法分离测定绿茶中的嘌呤碱,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也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饮料。锰与铜是茶树体内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它们直接参与叶绿素和咖啡碱的形成,茶树生长发育与锰、铜含量关系密切,并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品质。因此,用简便的分析方法来测定茶叶中的锰和铜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提出用非水溶性卟啉—meso—四—13—甲氧基—4—羟基苯基卟啉(简称TMHPP)与锰、铜形成有色络合物,研究了最佳络合条件,制订了测定  相似文献   

20.
阐述热辐气动法快速测定天然橡胶胶乳干胶含量的工作原理和测定方法,对试验参数和测定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并将此方法与烘箱干燥法(标准法)测定干胶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结果相符合,结果准确可靠,但烘箱干燥法测定需几个小时,而热辐气动法将胶乳样品的干燥时间缩短在2 min之内,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实现了快速、准确测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