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马铃薯新品种‘泉云4号’为试验材料,MS基础培养基为对照,研究在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有机添加物番茄、马铃薯和香蕉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上述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长高、叶片数的增加和结薯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00g/L的马铃薯最适宜组培苗长高和结薯;200 g/L的番茄最适宜叶片数的增加。试验结果为规模化生产组培苗和试管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油菜组织培养中组培苗生根细短、移栽不易成活的问题,以甘蓝型半冬性油菜转化pCAMBIA1301空载体的再生植株为材料,从生根时间、根长、根重、苗高、苗重、总重、生根数、生根率等方面,以MS和B5为基础培养基,分别使用琼脂糖、琼脂粉及植物凝胶为凝固剂时再生苗的生根效率,得到了两种基础培养基的最适凝固剂组合;在以上两种组合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蔗糖,进一步比较生根情况和成本,认为含20 g/L蔗糖的B5琼脂粉培养基为最优配方。利用优化后的生根培养基配方,极大地促进油菜组培苗的生根长度和数目,提高后期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以马铃薯品种‘东农303’为试验材料,研究5种生长调节剂和硼酸对马铃薯植株生长、结薯及休眠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硼酸外,其余物质都能对马铃薯植株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多效唑能显著抑制马铃薯植株生长,减少节数效果最为明显;烯效唑和B9可以显著提高微型薯的结薯数、有效薯数和总薯重,但对有效薯率和平均单薯重影响不大;但从处理后微型薯的休眠期看,烯效唑和多效唑能明显延长薯块的休眠期,而B9对微型薯的休眠期没有明显影响,由此说明,设施隔离的微型薯生产过程中,B9具有较好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雾培马铃薯不同品种生长及微型薯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培法生产马铃薯脱毒微型薯是一项新型的无土栽培技术。甘肃省马铃薯微型薯雾培法生产中存在品种数量较少、多样性程度较低的问题,阻碍当地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为筛选出适宜雾培法生产微型薯的马铃薯新品种,促进甘肃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选用4个马铃薯品种,以当地雾培主栽品种‘庄薯3号’为对照,采用马铃薯微型薯雾培法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微型薯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株高、茎粗、根长、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匍匐茎数量和微型薯产量方面存在差异。从单株结薯数来看,‘庄薯3号’(CK)微型薯产量最高,‘庄薯4号’和‘天薯11号’次之,‘陇薯10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最低。通过比较研究,‘庄薯4号’和‘天薯11号’品种生长性状好、微型薯产量高,适合雾培繁育微型薯。  相似文献   

5.
以'中薯7号'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以脱毒马铃薯组培苗单节茎段为外植体,采用100μmol/m2·s光强的白(对照)、红、蓝及红蓝光组合4种LED光谱作照明光源培养马铃薯组培苗,研究不同LED光质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及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引起马铃薯组培苗茎秆伸长变细,增加其节间长和茎节数,降低壮苗指数;蓝光...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产是马铃薯脱毒微型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但组培苗生产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脱毒种薯产业化的发展。本文以工厂化生产组培苗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为线索,从经营管理与技术更新上提出一些既能保证试管苗质量,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管理措施,对非机械化生产组培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气雾栽培法生产脱毒马铃薯营养液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雾栽培法是解决根系水气矛盾最好的一种栽培形式,营养液是气雾栽培的核心。已知的营养液配方多是以MS营养液为基础,改变营养液中N、P、K的比例而形成的。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营养液对气雾栽培法马铃薯微型薯产量、生长性状及采收后损失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雾培条件下生产马铃薯微型薯适宜的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处理5,即配方Ca(NO3)2·4H2O 718 mg/L,NH4NO3 296 mg/L,KNO3 455 mg/L,KH2PO4 254 mg/L,K2SO4 257 mg/L,Mg SO4·7H2O 554 mg/L在茎粗、匍匐茎数量与长度、单株结薯数及6 g微型薯所占的比例方面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8.
方贯娜  庞淑敏 《杂粮作物》2004,24(6):344-344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及无土基质栽培技术生产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其单株结薯数较大田生产薯偏少,从而间接导致微型薯生产成本提高.影响马铃薯形成块茎数量多少的因素较多,本试验主要从采收方法上着手,分析比较采收次数对微型薯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种薯、特别是微型薯长期贮藏发芽的问题,试验以马铃薯脱毒微型薯‘青薯9号’为材料,分别考察香芹酮处理时间、剂量、处理次数及停药时间对微型薯贮藏效果和田间种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芹酮对微型薯具有发芽调控和抑制腐烂的保鲜作用,其中香芹酮一次性处理、使用剂量低的处理对微型薯发芽调控效果最佳;田间种植结果表明,香芹酮处理对马铃薯微型薯的出苗率、田间性状、产量及种植出马铃薯的品质无不良影响,且选择香芹酮处理0.3mL/kgFW、处理1次、停药4~6周,对‘青薯9号’微型薯贮藏期间的发芽调控、抑制腐烂及田间种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叶面调控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的影响,以丽薯6号和云薯505为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设2种叶面肥和2种植物生长激素处理(叶面肥设2个浓度,植物生长激素设1个浓度)。结果表明:在叶面肥调控中,促进丽薯6号、云薯505微型薯结薯的最佳处理分别是浓度1 g/L的花多多和浓度1 g/L的K_2SO_4,2种叶面肥均能够显著增加2 g以上及2 g以下薯块数量。植物生长激素调控中,浓度5 mg/L的ABA显著提高了丽薯6号、云薯505的2 g以上微型薯结薯数;浓度5 mg/L的6-BA显著增加了2 g以下云薯505的结薯数,而丽薯6号的2 g以下结薯数减少。在微型薯繁育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叶面调控方案能够提高单株结薯数。  相似文献   

11.
通过植株优选、茎尖剥离、病毒检测,培养成无毒健壮组培苗,在防虫温室(网棚)内繁殖微型薯原原种,为提高马铃薯种薯的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不同糖类和 BA 对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和葡萄糖对块茎形成效果较好,而麦芽糖几乎无作用;蔗糖和 BA 同时使用,使微型薯数明显增加;目前已使用的配比中以10ppmBA+8%蔗糖为最佳;而 BA 和蔗糖对微型薯数的响影均符合二次曲线,其理论最佳组合为8.23ppmBA+22.94%蔗糖。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微型化生产的技术关键在于控制植株个体生长;而其首要条件是种苗基础和营养水平.利用普通日光温室,在瓶苗假植或使用已有的微型薯育苗的基础上,采取砂床剪枝扦插和高密度少肥栽培生产微型薯,比移栽瓶苗或直播微型薯的办法更好.即在剪枝扦插后40天收获,平均获得单薯重1~5克的微型薯个数占总数的(76.0~91.6%,最高达100%.单薯重1克以上的4个规格1~3克、大于3克、大于5克、大于10克)微型薯直播亩产达1806~2194公斤,接近或超过大薯切块直播(1962公斤/亩),但4个规格微型薯的含量不呈规律性差异.单薯重小于1克的微型薯育苗移栽亩产达2299公斤,略高于大规格微型薯直播产量.但考虑其利用价值,将单薯重小于1克的微型薯作为脱毒原原种微型化生产的基础种苗使用更合适.  相似文献   

14.
随着马铃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各种专用型马铃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种薯的需求也就不断增加,马铃薯微型薯为保证优质种薯的数量提供了保障.目前用蛭石栽植脱毒瓶苗进行微型薯生产是最主要的方法.张家口市坝上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连续几年的微型薯生产,仅购买蛭石一项每667m2需花销2500多元.为了节约成本,合理铺覆蛭石以及满足薯苗的正常生长,我们选用不同品种在不同厚度蛭石中进行栽植试验.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退化成为影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脱毒技术的应用推广,不但为减轻马铃薯退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在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规脱毒繁育微型种薯技术工艺复杂、工期管理程序繁多、劳力损耗大,大大提高了微型种薯产出成本,严重制约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与常规技术相比,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低温保存,添加渗透调节剂及生长抑制剂和微型薯诱导的方法,对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的保存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低温(4℃)保存和在MS培养基基础上添加浓度为50mg·L-1的生长抑制剂比久(B)9,可以使试管苗保存时间长达8~10个月,且苗茎叶健壮,有试管薯形成,保存效果较好;MS基础上添加浓度为0.01%~0.1%渗透调节剂甘露醇也能达到较好的保存效果;通过微型薯诱导保存得到试管薯的诱导率为15%~80%,但保存后期易造成试管苗死亡。  相似文献   

17.
固定物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用食品工业三种凝胶 (琼脂、卡拉胶、魔芋粉 )为固定物 ,培养马铃薯脱毒试管苗 ,研究其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用魔芋粉培养的组培苗生长明显快于琼脂、卡拉胶培养基的组培苗 ,且苗粗壮 ,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18.
刘静  孙长山  徐悦  赵华 《杂粮作物》2003,23(1):56-56
马铃薯是世界上栽培比较广泛的作物,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毒病的大量发生,大大降低了马铃薯的产量,因此,对于生产脱毒马铃薯种薯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种薯质量的提高,必须从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开始。马铃薯脱毒微型薯作为解决马铃薯退化的一种新的供种方式,它不仅使无菌条件下的脱毒苗转向自然环境中生长,结出小薯,而且还可通过剪尖扦插,提高繁殖系数,加快繁种进程,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贮藏和运输,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马铃薯原原种和原种生产需要多个环节,而每个环节都受到外界条件的严重影响。脱毒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5~5g脱毒微型马铃薯4个种植密度水平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135000株/hm^2时种薯产量和每平方米种薯总数最大,分别为16404.0kg/hm^2和147.2粒;密度为120000株/hm^2时单株产量和单株结薯数最大,分别为235.2g和12.1粒;密度为135000株/hm^2和120000株/hm^2时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因此,2.5~5g微型马铃薯繁种时以120000~135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影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雾化法生产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 ,我国生产马铃薯微型薯多以草炭、蛭石、珍珠岩及混合基质加营养液等有基质栽培为主 ,而采用雾化法生产微型薯是比较先进的一项新技术。雾化法生产微型薯可以人为的控制马铃薯生长所需条件 ,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其生产潜力。近年来 ,我们以优质、高效、低成本为目标 ,结合国内外的微型薯繁育技术 ,对雾化设施的处理、基质苗的选择、营养液的浓度及供给间隔时间、薯苗的管理等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研究。1 温室及雾化设施的处理对微型薯的影响栽种前必须彻底清除前茬留下的残枝败叶及温室杂草 ,并用 1%的高锰酸钾和农用链霉素对雾化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