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红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47-5348
[目的]研究采用超滤工艺浓缩麦芽糖液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子量为6 000 Da的超滤膜,分别浓缩40%、15%的麦芽糖液,考察麦芽糖液的超滤浓缩效果及反洗对膜性能的恢复效果。[结果]超滤膜浓缩40%的麦芽糖液时,超滤通量衰减迅速,堵塞明显;但采用同样的超滤膜浓缩15%的麦芽糖液时,超滤通量较大,且衰减较慢,效果理想。麦芽糖葡萄糖值(DE值)由滤前的43%达到滤后的50%;透光率由滤前的91%T达到滤后的98%T。[结论]该研究为提高麦芽糖产品的透明度、延长产品保质期等,提供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三酶复合法提取大豆多肽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并构建了三酶复合法提取大豆多肽的新工艺.即将大豆分离蛋白经三酶复合酶解、活性炭脱色、超滤、真空浓缩和离心喷雾干燥等提取工艺,最终获得大豆多肽.其制备的关键工艺条件为①最佳复合酶解条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比例为124,pH 7.0,底物浓度4.0%,酶解时间9 h;②最佳脱色处理条件粉末活性炭用量2.0%,温度50℃,pH 3.0,吸附时间3 h;③超滤分离条件NF-1纳滤膜,压力1.0 MPa,膜通量26.0 L/(m2·h).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复合酶解预处理-厌氧发酵二步法工艺稳定性工程数据,在中温(35±2)℃条件下,采用自行设计的1 m3太阳能辅热连续搅拌式(CSTR)厌氧反应器,进行了180 d的连续式餐厨废弃物中试厌氧发酵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餐厨废弃物复合酶解预处理-厌氧发酵二步法工艺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及较高的发酵效率,中试工程有机负荷可达约3.5 kgVS·m-3·d-1,单位总固体(TS)及挥发性固体(VS)产气率、产气平均甲烷(CH4)含量、容积产气率等指标可分别达到645.19 L·kg-1、685.06 L·kg-1、75.54%和2.37 m3·d-1,折合餐厨废弃物原料产气量158 m3·t-1。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残膜量(0、90、180、360、540、720、900 kg·hm-2)对苗期棉花和玉米生长(干物质、株高和叶面积)、根系形态(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生理(根系活力、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并探究对两种作物根系影响差异显著的残膜量临界值。结果表明,在0~540 kg·hm-2残膜量范围内,残膜对苗期棉花的株高和叶面积不会造成显著降低的影响;随着残膜量的增加,苗期玉米株高和叶面积逐渐降低,在90 kg·hm-2残膜梯度下开始显著降低。随着残膜量的增加,苗期棉花和玉米的根长、根表面积以及根系活力、CAT和P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90~180 kg·hm-2残膜量梯度范围内,最小值出现在900 kg·hm-2残膜量。由于玉米的须根系众多,根系与残膜接触的面积大,导致苗期玉米产生显著差异的残膜量临界值小于苗期棉花。残膜量在90~180 kg·hm-2区间内,残膜会作为一种适度胁迫,作物苗期根系会主动进行适应性的生长,超过该范围残膜会对作物根系的生长造成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蓝莓皮渣这一副产品的利用率,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得蓝莓皮渣粉末,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酶比例、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4个因素对蓝莓皮渣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优提取条件,并进行了LC-18SPE分离提纯。结果表明: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结果显示蓝莓皮渣中大多为酯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白藜芦醇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乙醇)比1:20(g·mL-1),复合酶比例(纤维素酶:果胶酶)1:5,酶解温度54.62 ℃,酶解时间1 h,pH值5.38,白藜芦醇提取含量最高为(236 ±0.424) mg·kg-1。利用乙酸乙酯分提含量最高达到76.61%。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适用于干旱区滴灌甜菜的施氮量及种植密度,于2020-2021年在新疆塔额盆地进行3个施氮量[低氮60 kg/hm2(N1)、中氮180 kg/hm2(N2)、高氮270 kg/hm2(N3)]和3个种植密度[高密度13.3万株/hm2(D1)、中密度11.3万株/hm2(D2)、低密度9.6万株/hm2(D3)]的双因素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与密度互作对滴灌甜菜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的单株根质量、块根产量和糖产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与低氮低密处理(N1D3)相比,高氮低密处理(N3D3)的单株根质量、块根产量和糖产量显著提高63.48%、32.81%、22.11%。虽然增加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使甜菜在生育期内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但显著降低出苗后90 d和120 d冠层的总叶绿素含量(Chl)及RubisCO活性,使冠层的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显著低于低密度处理。而高施氮量处理(N3)与中施氮量(N2)之间的光合特性的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在干旱区滴灌甜菜种植过程中,建议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9.6万株/hm2和180 kg/hm2,该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可通过提高冠层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碳同化过程增加单株根质量和块根产量。  相似文献   

7.
沈瑞 《油气储运》2007,(6):34-34
一、工艺流程。原料→分选→催熟→去核→烫漂(0.3%~0.4%的亚硫酸氢钠)浸泡→脱色→滤干→糖渍→加柠檬酸后,进行第一次糖煮→浸渍→加柠檬酸后,进行第二次糖煮→沥糖→晾晒→阴干→成品。  相似文献   

8.
为对青稞(Hordeum vulgare)β-葡聚糖进行纯化,以膜通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青稞β-葡聚糖进行超滤处理,分析超滤过程中操作压力、温度和料液流速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超滤条件为操作压力0.12 MPa、温度45℃、料液流速20 mL/s。该条件下超滤膜通量可达38.5 L/(m2·h),β-葡聚糖截留率达到99.2%,表明超滤处理可应用于青稞β-葡聚糖纯化。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以南极磷虾粉为原料,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在确认最佳生物酶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并用超滤和G-25进行分离纯化,凝胶色谱法探究酶解液和多肽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酶解效果最佳;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5.9 h、料液比3.75:1、酶添加量0.062 g/g(原料);酶解液的分子量集中分布在3000 u以下,占98.63%;经超滤C4(<3 ku)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IC50为(14.89±2.15) mg/mL;G-25纯化C4-2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IC50为(4.64±0.15) mg/mL。C4-2组分中<1000 u的多肽占97.6%,其中C4-2-1、C4-2-2、C4-2-3的分子量分别为597 u、335 u、246 u。本文第一次研究了南极磷虾粉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的方法,为南极磷虾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不同绿光补光模式对番茄光合特性、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并为建立设施生产中的夜间绿光补光措施提供有利理论参考,以‘京采8号’鲜食中果型番茄品种为试材,设置两种试验因素:E1为补光时期(T:全生育期补光;A:成株期补光;S:苗期补光);E2为补光强度(L1:81 μmol·m-2·s-1;L2:54 μmol·m-2·s-1;L3:27 μmol·m-2·s-1),共10个处理,包括CK(不设置补光)、TL1、TL2、TL3、AL1、AL2、AL3、SL1、SL2和SL3。结果表明:较CK,TL1、TL2和AL1处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茎、叶干重显著增加;TL1、AL1处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增加;SL3处理胞间CO2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L1—AL3处理叶绿素b、类胡萝素、叶绿素a+b、叶绿素a/b含量、植物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和植物转酮醇酶含量显著增加;TL1、TL2、AL1和AL2处理叶氮含量显著增加。果实品质方面,相较于CK,TL1—AL3处理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显著上升,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TL3和AL2处理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增幅达24.3%和23.9%。对所有测定指标进行VIKOR—AISM综合评价,发现AL1处理表现最好,其次为TL1处理。因此,建议用81 μmol·m-2·s-1夜间绿光在成株期对番茄进行补光,促进光合作用,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结果表明,在用聚砜中空纤维膜超滤澄清猕猴桃汁过程中,操作压力、果汁温度、果汁浓度(料液中固形物含量)、超滤时间和料液流速对膜通量有综合性的影响;而且各因素与膜通量的简单相关之间也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作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超滤澄清猕猴桃汁工艺参数的较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用中空纤维超滤技术浓缩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的过程中操作压力、藻液起始浓度、浓缩时间等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16MPa,藻液起始浓度为75-100万何mL,浓缩时间为6~8h的条件下,平均膜通量最大为527L/(m^2&#183;h)。实践证明,利用中空纤维超滤浓缩机高效浓缩单细胞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室温下采用微滤-超滤-纳滤多级膜分离纯化木豆叶提取液,分析木豆叶提取液主要有效成分在膜处理前后的保留情况。结果表明,微滤能截留提取液中15.78%的黄酮类物质,超滤能截留提取液中62.52%的黄酮类物质,而纳滤能截留提取液中97.92%的黄酮类物质,溶剂除去率达到了50%,木豆叶提取物中黄酮纯度可达50.13%。超滤浓缩液中牡荆苷含量可达0.069mg·g~(-1)(HPLC),异牡荆苷含量为4.31mg·g~(-1)(HPLC)。经过膜处理,显著提高了木豆叶提取液的分离效率,达到了较好的高效浓缩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土壤中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纤维素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利用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筛选得到产纤维素酶的真菌XJ-25, 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18S-ITS-5.8S区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为格孢腔菌属(Phaeosphaeria),定名为Phaeosphaeria sp.XJ-25。在研究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培养时间、起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以及通气量对菌株XJ-25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的酶活及滤纸酶(FPA)的酶活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CMC酶活达到最大的条件为玉米秸秆粉1.34 g·L-1 (麸皮0.16 g·L-1)、尿素 10.06 g·L-1、培养基初始pH 3.25、接种量 4.13%,CMC酶活达到23.871 U·mL-1。FPA酶活最大的发酵最佳条件为玉米秸秆粉1.34 g·L-1(麸皮0.16 g·L-1)、尿素 10.12 g·L-1、培养基初始pH 3.41、接种量 4.22%,FPA酶活为8.653 U·mL-1。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酶液的热稳定较差,当温度超过40℃,该酶活力显著下降。最适反应pH为5,在pH 4~6的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筛选羽毛降解菌株,检测其产酶条件,研究其所产酶的酶学性质,以丰富角蛋白降解的菌株资源。【方法】从土壤样品中,以牛奶培养基和羽毛培养基筛选羽毛降解菌株,失重法测定羽毛降解率,并对筛选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及16S rRNA序列鉴定。筛选菌株于37 ℃、180 r/min条件下,在以羽毛为唯一碳氮源的培养基中发酵,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角蛋白酶活力,对培养时间(3,6,9,12,15,18,21和24 h)、接种量(体积分数1.5%,3.0%和6.0%)、发酵温度(22,27,32,37和42 ℃)及培养基初始pH(6.0,6.5,7.0,7.5和8.0)进行优化,并研究温度(30,40,50,60,70和80 ℃)、pH(6.0,7.0,8.0,9.0和10.0)、金属离子(K+,Mg2+,Ca2+,Fe3+,Zn2+,Mn2+,Cu2+和Ni2+)、化学试剂(二硫基苏糖醇(DTT)、乙二胺四乙酸(EDTA)、苯甲基磺酰氟(PMSF)、十二烷基硫酸钠(SDS)、β-巯基乙醇、异丙醇和二甲基亚砜(DMSO))和不同底物(酪蛋白、角蛋白、牛血清蛋白、牛血红蛋白、天青角蛋白和羽毛粉)对角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从高温处理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到1株羽毛降解菌DHW 06,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及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在培养时间10 h、接种量为体积分数3.0%、发酵温度37 ℃和培养基初始pH 6.5的条件下发酵,最大酶活力达到129.47 U/mL。酶学特性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 ℃,最适反应pH为8.0,在30~50 ℃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10 mmol/L的Mn2+使相对酶活力提高300%,10 mmol/L的Cu2+使相对酶活力提高120%;而1 mmol/L的Zn2+使相对酶活力丧失12%,1 mmol/L的Fe3+使相对酶活力丧失53%。体积分数为10%的β 巯基乙醇使相对酶活力提高1 658.95%,10 mmol/L的DTT使相对酶活力提高577.99%;而10 mmol/L的PMSF使相对酶活力丧失35.88%。该酶具有广泛的底物适应能力,对角蛋白的降解能力最强。【结论】筛选出1株可降解羽毛的菌株DHW-06,明确了其最优的产酶条件和酶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亚热带北缘湿地松脂材兼用林凋落物持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亚热带北缘湿地松脂材兼用林(RT, resin and timber)凋落物水源涵养功能,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宛陵林场内的湿地松脂材兼用林和湿地松未采脂人工林(CK)为研究对象,采用烘干法、浸泡法对凋落物现存量及其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松脂材兼用林凋落物以凋落叶为主,总现存量为10.18 t·hm-2,显著小于对照林分(P < 0.05)。(2)湿地松脂材兼用林凋落物的总最大持水量与平均最大持水率(12.97 t·hm-2 , 125.09%)均低于对照林分(21.73 t·hm-2;136.54%),未分解层 (UL, un-decomposed layer)和半分解层(SL, semi-decomposed layer)最大持水率分别降低了11.38%和4.03%。(3)湿地松脂材兼用林凋落物吸水速率在浸泡0 ~ 0.5 h内最大,且各分解层最大吸水速率(UL, 1.28 g·g-1·h-1;SL, 2.41 g·g-1·h-1)均低于对照林分(UL, 1.58 g·g-1·h-1;SL, 2.56 g·g-1·h-1)。(4)湿地松脂材兼用林凋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均呈极显著对数函数关系(R2 > 0.95)。湿地松脂材兼用经营模式降低了凋落物现存量和持水性,不利于湿地松人工林凋落物层的水源涵养。  相似文献   

17.
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土壤水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小麦生长前期,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沟播>露地条播;拔节—孕穗期0~20 cm土壤含水量全膜覆土穴播较露地条播提高4.6~5.2个百分点,而膜侧沟播较露地条播提高2.2~2.3个百分点;1 m土壤贮水量,全膜覆土穴播较露地条播增加29.0~48.0 mm,而膜侧沟播较露地条播增加12.9~20.4 mm。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小麦农田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使降水利用率最高达到74.1%,平均降水利用率达到71.0%;使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19.58 kg·mm-1·hm-2,平均达到18.33 kg·mm-1·hm-2,在旱作小麦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以切花菊(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Ramat)‘神马’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在蕾期进行瓶插催花处理,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对切花菊催花过程中花径、水分平衡值、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抗氧化酶活性等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催花期间,含植物激素的催花液处理的切花菊各项指标均优于基本催花液和CK,处理第3天达到催开花蕾的标准,其中GA3处理催花效果最好,其次为6-BA+IAA处理。催花终止期,GA3处理的花径(11.96 cm)分别比基本处理和CK高19.9%和57.9%,花枝鲜质量变化率最高(74.54%),蛋白质质量分数增加74.43%,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增加86.36%;SOD、POD、CAT活性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GA3处理3种抗氧化酶活性最大。综合分析说明,切花菊蕾期催花液最佳激素为GA3(100 mg? L-1),最佳催花液组合为50 g? L糖+300 mg? L-18-羟基喹啉+75 mg? L-1水杨酸+200 mg? L-1氯化钙+100 mg? L-1 GA3。-1蔗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多花黄精提取物对金冠苹果防腐保鲜的效果,测定其对果实的腐烂率、失水率、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2.5 g·L-1的多花黄精提取物对供试苹果进行浸泡处理,(24.0±2.0)℃条件下贮藏21 d后,果实的腐烂率比对照组降低了33.3%,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Vc含量分别为0.190%、109.6 mg·g-1和3.7 mg·100 g-1,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4%、22.7%和105.6%;果实中丙二醛含量(MDA)的积累显著降低,并保持较高的POD活性,保鲜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效分离连翘叶片原生质体的条件,并以PEG介导进行瞬时转化,为连翘基因的同源表达提供技术。【方法】以金叶连翘(Forsythia koreana‘Suwon Gold’)组培苗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分析纤维素酶质量浓度(15,20,25 g/L)、离析酶质量浓度(3,5,7 g/L)、甘露醇浓度(0.2,0.4,0.6 mol/L)及酶解时间(5,7,9 h)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探索最优酶解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分离原生质体,之后以PEG介导转化pSuper1300::GFP质粒,研究其遗传转化效果。【结果】L9(34)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的金叶连翘叶片原生质体产量为1.17×106~5.71×106 g-1,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离析酶质量浓度,且4个因素对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原生质体活力为81.19%~90.69%,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离析酶质量浓度,且其对活力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最佳酶解条件为:在20 g/L纤维素酶、5 g/L离析酶、0.2 mol/L甘露醇的混合液中酶解9 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为5.57×106 g-1,活力为86.79%。PEG介导法结果显示,以GFP为报告基因,在转化后的金叶连翘原生质体中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信号。【结论】获得金叶连翘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且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活力较高,能够成功进行瞬时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