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树华 《新农业》2015,(3):44-47
<正>1吮毛吮毛是将鸡尾羽腺分泌的脂肪涂布到羽毛上的过程。早晨鸡睡觉醒来就会吮毛,鸡通过吮毛保持羽毛处于良好状态。鸡群中出现啄羽现象通常会发生在下午,因此,下午是一天中最重要的观察时刻。为避免网上饲养或笼养系统中蛋鸡发生啄羽,可以在下午给鸡群一些玩具或能分散鸡群注意力的其他活动。2沙浴蛋鸡沙浴是通过沙砾摩擦皮  相似文献   

2.
庞立昕 《现代农业》2011,(5):187-187
啄癖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背啄伤出血,脚趾被啄破出血而跛行。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发生啄癖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啄癖是指鸡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等恶习。啄癖可发生于鸡的任何年龄段,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皮肤被啄伤出血,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重者啄穿腹腔死亡。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导致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4.
啄癖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癣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啄伤出血,脚趾被啄破出血而跛行.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5.
啄癖是指鸡相互啄食,造成的创伤甚至死亡,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各种发育阶段的鸡群中都有发生,尤其以雏鸡和育成鸡群更为明显,特别在笼养或饲养密度过大的鸡群更易发生,常见的有啄肛(高产鸡群)、啄羽、啄趾、啄蛋等。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啄癖是鸡群之间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时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较多见,尤其是随着现代集约化、规模化养鸡生产的兴起,发生越为频繁,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被啄伤出血,脚趾被啄破出血而跛行,  相似文献   

7.
鸡群啄癖行为在规模养鸡场常常发生,以笼养较为常见,啄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养鸡生产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在蛋鸡群发生啄癖行为,会导致产蛋率和机体抗病力下降,死亡淘汰率增加;在肉鸡群发生啄癖行为,可导致肉仔鸡皮炎及组织损伤,会降低鸡的抗病力,从而影响到肉鸡的肉质和饲料报酬,严重者的甚至会造成死亡。该文对鸡群啄癖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供广大养鸡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啄癖是鸡群经常出现的疾病现象,多见啄冠癖、啄肛癖、食羽癖、食蛋癖及异食癖,育雏鸡群及高密度饲养鸡群最易发生.本人通过多年的兽医临床,对鸡啄癖的发病原因及治疗进行了总结.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啄癖是柴鸡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较容易发生的恶癖。特别是密集饲养条件下更易发生啄趾、啄羽和啄蛋等现象。轻者引起出血或秃顶光尾,重者啄肛,致肠拖出体外,争抢内脏食之。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蔓延起来会造成大批死亡。鸡群发生啄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预防和制止啄癖的发生,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综合用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5,(9)
<正>蛋鸡的啄斗信号分为两种情况,攻击性啄斗和啄癖。啄斗是正常行为信号,但如果在鸡群中频繁发生,说明鸡的福利降低。啄癖是疾病的信号,说明鸡的健康出现问题。蛋鸡每种类型的啄斗都有不同的表现,由于啄斗只是鸡福利水平的降低,属正常现象,一般不用管它,过一段时间会自行解决。但对啄癖必须防控。为了采取恰当的防控措施,需要重点识别啄癖的信号表现。1鸡群出现啄癖信号1.1羽毛减少或消失鸡每天都有羽毛掉落到地面上,如果羽毛从地面上消失,说明羽毛被鸡吃掉,这是鸡群出现  相似文献   

11.
啄肛是产蛋鸡群中最常见的恶癖之一。鸡群一旦发生啄肛,便互相模仿,易引起群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啄肛具有成瘾性,治愈特别困难,应以预防为主,在饲养过程中应切实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以杜绝啄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一、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体内营养缺乏,易发生啄癖。 2、鸡舍环境调拉不当。如果鸡舍内的空气污浊,有害气体超标,鸡群就会烦躁不安,发生啄癖;温度不均衡,忽冷忽热,会给鸡群造成很大的应激,发生啄癖。  相似文献   

13.
鸡啄癖现象在集约化养鸡,特别是笼养鸡群的发生是很普遍的。有报导可占鸡群死亡率的10%以上,给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啄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饲养环境、密度、光照、通风、维生素缺乏等都是啄癖的诱因,某一种诱因或几种诱因都可导致啄癖的发生。 为防止啄癖的发生,有采取断喙、带眼镜等方法,起到一定效果,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鸡群应激反应大,死亡率高,对此我们利用人工光照配合合理的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啄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一、啄癖特点与类型啄癖是鸡互相啄食身体的恶癖。鸡群中只要有一只鸡被啄伤,啄癖便会很快波及全群。鸡群一旦发生啄癖,就会很难控制,更不容易根除。任何日龄的鸡都可发生此病,尤以育雏期多发。育  相似文献   

15.
鸡群啄癖症各日龄的鸡群均可发生,引起啄癖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有时是几种诱因累加引起的。啄癖常突然发生,如果控制不及时,会很快蔓延全群,让人始料不及,尤其产蛋鸡群发生此症,难以很快根治,常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在饲养中注意消除引起本病的诱因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啄癖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育雏、育成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和育成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被啄伤出血,重者脚趾、肛门被啄破出血而死亡。啄癖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生产性能。发生啄癖的原因很多,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发生原因1.营养因素1.1蛋白质不足或日粮氨基酸不平衡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胱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含量不足或过高,均会造成日粮氨基酸不平衡而引发啄羽、  相似文献   

17.
蛋鸡啄癖包括啄羽和啄肛,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引起的鸡群同类间的互啄恶癖.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一般白羽鸡群比红羽鸡群更易发病.鸡只皮肤表面出血,如挂破、脱肛等更易成为被啄对象.形成啄癖的原因很复杂,一定要查明原因,对症防治,方可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啄癖是鸡相互啄食身体的恶癖.鸡群中只要有一只鸡被啄伤,啄癖便会很快波及全群.鸡群一旦发生啄癣,就会很难控制,更不容易根除.任何日龄的鸡都可能发生此病,尤以育雏期多发.育成期、产蛋期啄癖的发生程度与内外环境有关,它不但影响鸡体的健康与产蛋量,还会造成很高的死亡淘汰率.啄癖的类型很多,包括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  相似文献   

19.
<正>鸡啄癖是鸡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单向或者相互啄食对方或异物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综合征疾病,根据啄食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着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等几种症状。鸡啄癖的产生会对鸡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从而严重影响到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的会引起鸡群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从而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鸡啄癖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防控该种疾病发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啄癖是指鸡群中的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同类异食现象。啄癖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啄羽癖、啄肛癖、啄趾癖、啄肉癖、啄头癖、食蛋癖、异食癖和啄鳞癖等。其中以啄羽癖最常见。鸡群一旦发生啄癖,若不及时控制,就会影响全群,引起严重的互啄,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