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生态技术防制动物寄生虫病是一门新兴学科。搞好生态防制要全面掌握动物患寄生虫的生态原因,进行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及资料收集,确定发生寄生虫病的关键生态因子,查清各种动物寄生虫、传播媒介和中间宿主之间的关系。制定出相应的防制对策,采用生态学防制的方法,使用高新技术来影响和控制致病因子,建立动物寄生虫病预测预报制度和生态防制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防重于治。  相似文献   

2.
牛皮蝇幼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发生,引起牛的生产性能下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本文主要阐述病原体形态特征、生活史、流行规律、危害及诊断方法,并提出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各种畜禽普遍遭受多种寄生虫的威胁及侵袭,并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大部分寄生虫病为慢性经过,其特征呈现慢性消耗型症状,表现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生长缓慢、降低生产性能,同时减弱抗疾能力,为其他病原提供可乘之机.尽管大多数寄生虫病的发病率较高,但由于原发病死亡率很低(除球虫外),多呈亚临床症状,造成的是隐性损失,以致易被人们忽略.因此寄生虫的防制是相当重要的,也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抗菌药物是一类对病原菌有抑杀作用,主用于全身感染的化学药物^[1]。抗菌药在养猪业疾病防制及促生长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影响肉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如果合理用药,则能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迅速有效地杀灭病原微生物,使一些细菌感染所致的严重疾病得到控制;用药不合理,不但起不到防制疾病的作用,反而会引起疗效下降或消失、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超标及机体中毒等多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群发病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所致;非传染性群发病包括营养代谢性疾病、毒性反应性疾病和应激性疾病。实践表明,无论何种群发病都会严重危害猪场的安全生产,尤其是集约化条件下大批量、高密度的生产,一旦发生群发病,不仅严重影响群猪的正常生长繁育.恶性的会导致猪的大批死亡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切实搞好群发病的防制是集约化猪场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猪场群发病的防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树立全场参与意识、综合防制意识和群体防制意识,实施全方位地防制。笔者根据多年实践观就猪场群发病防制的若干常规措施谈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抗寄生虫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于驱除和杀灭家禽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可以分为抗蠕虫药(又称驱虫药,包括驱线虫药、驱绦虫药、驱吸虫药)、抗原虫药(抗球虫药、抗滴虫药)、杀虫药(又称杀昆虫和杀蜱螨药)。理想抗寄生虫药的条件是安全、高效、广谱、适于群体给药、价格低廉、无残留。应用抗寄生虫药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7.
(上接2013年第9期《疫病防制》栏目) 4.化学消毒法 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化学消毒法。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法简便灵活,处理面积大,对设备要求不高,成本低。目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伊维特菌素对牛体寄生虫驱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伊维特菌素注射剂0.2mg/g体重剂量驱除牛、羊、马、猪等家畜寄生虫高效安全,对体内线虫的成虫和虫卵均有良好的抑杀作用,对牛皮蝇幼虫等也具有高效杀灭作用.用0.3 mg/kg体重剂量对奶牛无不良反应,使用安全,但从驱除奶牛寄生虫混合感染、药物持效期、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应用该药临床驱除奶牛寄生虫时,使用剂量以0.2mg/kg体重为宜.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24头恶丝虫病阳性犬的成虫选用硫砷酰胺钠进行驱杀,60d后再用左旋咪唑对幼虫进行驱杀,并设对照组。结果5个月后只有1头犬呈阳性;10个月后再次用ELISA检测,对照组有2头呈阳性,试验组仅1头呈阳性。表明硫砷胺酰胺钠杀灭犬恶丝虫成虫的效果比较好,有效率高达95%,但不能杀灭幼虫;左旋咪唑在该使用条件下能够有效杀灭幼虫。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杀灭或驱除动物体外寄生虫的新型药物及其临床应用。新型杀虫剂包括苯甲酸苄酯、氟虫氰和氰氟虫腙。苯甲酸苄酯能驱除大多数体外寄生虫,但仅用于犬疥螨的治疗。氟虫氰为苯吡唑类杀虫剂,有效驱杀犬和猫的跳蚤、蜱、螨虫。氰氟虫腙可有效驱杀犬、猫的跳蚤和蜱。新型驱避剂包括驱蚊胺和丙蝇驱,二者都可驱除动物的多种体外寄生虫。  相似文献   

11.
<正>种公猪寄生虫病主要有消化道蠕虫病、体外寄生虫病和原虫病,严重影响着种猪的生产性能[1-2]。阿维菌素类驱虫药虽然已广泛应用于养殖生产中,并且具有用量小、疗效高等特点,但该类药物主要驱杀体外寄生虫和大部分消化道线虫,对毛首线虫(鞭虫)、绦虫和原虫几乎没有驱杀作用[3]。根据目前猪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研究得知,伊芬青不但对猪体外寄生虫和原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而且对包括毛首线虫(鞭虫)在内的大部分蠕虫均有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2.
10.1寄生虫侵袭病的特点 家畜寄生虫依赖畜禽及兽类机体生活,可造成机械性损伤、产生毒素、夺取营养,导致发病山羊生长发育迟缓、皮肤破损,降低其抵抗力,诱发疾病。该类病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抵抗力,轻度感染者可“带虫免疫”;兽防工作应做好驱虫工作,切断传染源及中间宿主;加强粪便处理,包括沼气发酵、堆肥发酵、药物杀灭等。高床漏缝离地饲养是防治寄生虫的有效方法。杀灭蚊、蝇、蜱、螨、虱类具有杀灭外寄生虫、切断传染源的双重作用。此外,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发展畜牧商品经济,提高养畜的经济效益,我们自1981年以来在调查家养畜禽寄生虫种类、分布,掌握侵袭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防制,对取得的成果在全县示范推广,获得了显著效果,有力地促进了畜牧支柱产业的发展。1材料与方法1.1#禽寄生虫种类及感染状况调查;通过多种方法共调查各类畜禽7265头(只),凋查数量及方法详表1。对险出的虫体、虫卵分类鉴定,调查结果逐头登记,统计感染率和感染强度。1.2畜禽主要寄生虫病危害及侵袭情况调查表1寄生虫调查主禽勇量及方法单位:头(只)通过对生产中多年来存在的牛羊春乏死亡、幼畜禽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大理某奶水牛场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提供防制建议,随机采集引进牛只、杂交1代、杂交2代和杂交3代新鲜粪样44份,进行漂浮法和沉淀法检查寄生虫,结果表明,总寄生虫检出数22份,总检出率为50.0%;18份检出吸虫卵,检出率为40.9%;7份检出线虫卵,检出率为15.9%,其中2份检出特异性蛔虫卵,占4.5%;3份同时检出吸虫卵和线虫卵,占6.8%。杂交3代的线虫检出率最高,杂交1代和杂交2代的吸虫卵检出率较高。建议采取重视寄生虫病的监测和诊断等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驱虫是猪病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环节,通常是用药物杀灭或驱除寄生虫,一方面是在宿主体内或体表杀灭或驱除寄生虫,从而使宿主康复;另一方面,杀灭寄生虫减少了病原体向自然界的散布,也就是对非寄生虫感染牲畜的预防,由此可知驱虫的重要作用。为此,笔者现就目前小规模生猪养殖场驱虫要点进行分析。1驱虫药物种类选择和用量  相似文献   

16.
鸡球虫病是一种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寄生原虫病。对鸡球虫病的防制,当前仍然是以药物为主。用于防制鸡球虫病的药物品种很多,现在已基本上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但是由于一些生产者缺乏对球虫生物学特性、抗球虫药性能和使用方法的了解,不能正确使用抗球虫药来防制鸡球虫病,给生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鸡球虫属单细胞生物,本身的某些特性变异性较大,容易对抗球虫药产生耐药性而形成抗药虫株。通常每种抗球虫药只能使用一定年限(一般为3~5年),以后疗效就  相似文献   

17.
1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流行规律,对寄生虫的流行病学进行研究,详细了解本地区寄生虫的地理分布情况和生活史,是驱除羊寄生虫病的基础工作和依据。有目的地对疑似患寄生虫的瘦羊进行解剖,查明本地和引进羊只体内外寄生虫种类,为防制工作提供指导和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绵羊瘟病是严重危害养羊业发展的一种疾病,笔者从该病的发病情况及防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要定期免疫,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同时应严格引种环节,加强环境消毒,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是防制该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绵羊痘病是严重危害养羊业发展的一种疾病,笔者从该病的发病情况及防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要定期免疫,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同时应严格引种环节,加强环境消毒,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是防制该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种公猪寄生虫病主要有消化道蠕虫病、体外寄生虫病和原虫病,严重影响着种猪的生产性能。阿维菌素类驱虫药虽然已广泛应用于养殖生产中,并且具有用量小、疗效高等特点,但该类药物主要驱杀体外寄生虫和大部分消化道线虫,对毛首线虫(鞭虫)、绦虫和原虫几乎没有驱杀作用。根据目前猪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研究得知,伊芬青不但对猪体外寄生虫和原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而且对包括毛首线虫(鞭虫)在内的大部分蠕虫均有杀灭作用,但该药物对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