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如何将园林施工管理完美应用于造园艺术中,是每一位园林建设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造园艺术的完善需要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勇于探索创新,促使在现代化景观建设中到达自然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探索园林施工管理中造园艺术的应用,为我国园林建设工作者提供完善的造园艺术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特,对我国乃至世界的造园艺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创作思维、设计技巧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现代园林设计规划中运用传统的造园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5000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园林景观艺术在世间园林舞台上已经独成一派,曾经中国的园林景观问鼎于世界造园艺术。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与西方文化的不断的渗透,富含中国风的园林景观艺术在不断地淡化,所以研究中国在建设园林景观中富含中国风的现代意义是非常之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张泽旭 《现代园艺》2014,(2):145-145
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和环境心理学的作用,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入手,阐述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存在的环境心理学对人的影响和思想的体现。通过"曲径通幽"式外在的造园艺术表现手法,表达了内在的东方自然人文情怀。探讨了"曲径通幽"是人们通过造园艺术获得通往心中优美风景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历史极为悠久,而且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中国园林是一个精深、完善的园林体系,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浮庄"是合肥包公园中的"园中园",其造园手法上汲取了中国园林造园构景艺术。在园林布置中结合了自身地理环境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园风格。本文以浮庄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探析浮庄园林中叠山、理水、种植、建筑四大造景艺术手法,希望为城市园林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陈文琦  高峰 《花卉》2019,(12):85-86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艺术成就辉煌,其独树一帜的风格是人类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在园林的整体布局和设计中意义非凡。浮庄是合肥环城公园包公园中的一个古色古香的水上园林,造园手法参照了江南古典园林的手法进行设计,其设计令人叹为观止。本文以浮庄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浅谈园林中建筑、山石、理水、花木四大造园要素。  相似文献   

8.
杜丽 《现代园艺》2011,(9):92-93
传统造园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渗透着中国文化的内涵。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造园艺术人与自然统一、巧妙借景、因地置宜、保存文化底蕴的特点,探讨了传统造园艺术的设计技巧、造园理念、造园的思维方式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价值。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者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园林既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的本土特征,又要借鉴世界各国园林文化的艺术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价值意义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园林理念。这就需要站在中国园林的"意境"高度,对世界各国园林的创新特色进行认真梳理,既要进行东西亚的线性比较,又要进行中西方的面体比照,还不能忽视非洲和美洲的零星点缀。在灿烂辉煌的世界造园艺术成就对比分析中,探索每个时代造园特色。寄希望于创新《中外园林史》的教学改革,使中国园林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呈现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是一个文明发展受阻的黑暗时代。在这个时代中,造园艺术也得不到充足的革新与进步,但仍旧依托于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发展出了别具一格的风貌。  相似文献   

11.
张俊 《现代园艺》2012,(2):55-56
中国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因此在发展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重视对中国悠久的造园艺术进行提炼,使之与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相融合,既体现了传统造园手法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又体现了现代园林设计的时代感和进步性,满足当代人精神需求的同时,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体现出园林设计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林恬逸  郑月宁 《现代园艺》2014,(10):138-138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作者曹雪芹在这部文学巨作中,利用自己在文化和艺术上的修养和造诣,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纸上园林——大观园。虽然大观园是想象中的园林,但文学作品都是基于现实原型创作,大观园充分吸收了清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特点。本文从历史背景、造园要素、文化意境3方面解读大观园的造园艺术,以期对现代园林设计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东西方造园艺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的造园艺术与日本、西方相比较,展示出中国早期园林艺术的粗貌。以中国造园技术的传播为出发点,挖掘其在传播后的不同面貌,特别是基于东西方文化艺术背景下的不同选择,并试图以此折射出人类审美与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是“生境”、“画境”、“意境”三种不同境界内涵的巧妙结合,是我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人写意派造园艺术手法,是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造园艺术源泉。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集造园四要素(山、水、建筑、植物)与诗书画等其它艺术门类有机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她崇尚自然而高于自然,追求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体现出中国古典造园幽静淡雅的人文情趣和审美意境。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以她丰富而独特的语言来表述着这种艺术之美。人工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有机融合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一种"妙极自然,宛自夭开"的哲  相似文献   

16.
堆山叠石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十分重要的手法之一,厅山、特置和嵌埋是造园中置石的两种常用手法,除此之外,山石还具有遮挡视线的作用,同样也可用山石的处理手法处理水池驳岸,只有处理好山石艺术的园景创作,才能成为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7.
王宝军 《现代园艺》2013,(22):174-174
江南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一朵奇葩,它创造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统一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为大家创造出一个极佳的人居环境。江南私家园林通过对艺术方面、空间组织、意境表现手法的景观特色整合,以自然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结合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技巧,采取多种艺术手法,将历史文化融于城市园林设计当中,不断增加城市园林的文化内涵,并深刻挖掘园林的意境,让我们把江南私家园林造园思想在现代发扬光大,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塑造出符合我们当代审美需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静心斋北太湖石叠石技艺及造型的鉴别梳理、总结分析,在叠石工匠大师的指导传授过程中,为搭建北太湖石叠石技艺的审美观赏评价体系提供框架和依据,并运用AHP法模糊综合评价北海静心斋、北海琼岛、故宫御花园、故宫宁寿宫、中山公园、恭王府花园北太湖石叠石的审美观赏指标值,分析影响不同样方的指标因子,打通传统技艺与社会科学的屏障,从而提升其所蕴含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玛骞  林海 《现代园艺》2023,(16):135-137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以师法自然、崇尚自然为出发点,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景观的和谐统一,追求情境交融的意境表达。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包括叠山理水、植物搭配、建筑升华和空间营造等,其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并对世界园林建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探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造园手法的文化内涵及特色,使古典园林造园要素更好地融入现代园林设计中,为现代园林建造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造园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园林受古代文人墨客的影响,意境的营造可以说是山水画家们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而诗情画意也正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是园林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