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板栗是陕西秦巴山区的主要经济树种,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特色果品。陕西商洛地区的7个县共有板栗13.6万hm2,人均0.23hm2,产值超过5000万元,但是由于长期粗放管理,品种混杂,667m2产量在90kg以下的低产板栗园就占了57.25%。为此,我们从2000年开始,进行了山地板栗低产园改造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山地板栗生产的技术措施。1板栗园基本情况及改造效果试验板栗园位于宝鸡市西山区坪头镇,属于浅山坡地。海拔890~1050m;年平均气温12.09℃,7月份平均气温25.5℃,极端最高气温38.3℃,≥10℃的积温4112.3℃,1月平均气温-0.8℃,极端最低气温-16.7℃;全年无…  相似文献   

2.
沂水县杨庄镇现有板栗园666.7hm2,多为1978~2005年栽植。前些年大多数园片管理粗放,甚至放弃管理,造成产量低,效益差。2007年开始笔者进行了低产园改造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莒南县位于鲁东丘陵南延部分,低山、丘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9%,多为沙石山微酸性土壤,适宜板栗生长。现有低山丘陵老板栗园800 hm2,因土地瘠薄,管理粗放,导致树势衰弱、树形紊乱、产量低、病虫害严重。从2004年开始,县林业局指导栗农改造低产老板栗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辽阳县兰家镇位于辽阳市城南7.5km处.全镇有板栗园近100hm2,由于长期沿用实生繁育,零星栽植,粗放管理,致使结果晚、产量低,666.7m2产量仅为1.5~2.5kg,严重制约着全镇板栗生产的发展.为了寻找成龄板栗低产园、实生幼树丰产稳产技术,我们于1997-2001年进行了低产园改造与幼树丰产技术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板栗是苍山县北部山区经济林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栽培面积1800hm^2,年产量1200t,结果园每公顷产板栗600kg,高产园达3000kg。但高产园面积小,大部分处于低产状态,少数成龄园中不但产量不高。而且果实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农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为了尽快改变低产园现状,我们在下村、贾庄两个乡选择有代表性的低产板栗园进行综合改造试验。  相似文献   

6.
低产板栗园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坡旱地板栗园产量低的现状,从品种选择、合理间作、土壤管理、科学施肥、花果管理、精细修剪、病虫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低产板栗园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2007—2010年进行成龄低产板栗园丰产配套技术措施示范试验。从土肥水管理、修剪、花果管理和综合防治病虫害4方面入手,使板栗低产园实现了连年大幅度增产和增收。  相似文献   

8.
李静  夏君 《中国果树》2007,(2):46-47
河北省兴隆县是京东板栗的主产区,现有4.6万hm2板栗园。由于多数栗园立地条件较差,加之管理粗放,有75.2%板栗园平均每667m2产量在80kg以下。为此,我们自2002年以来进行了一系列低产板栗园改造试验,初步总结出一些有效的丰产栽培措施。1低产园基本情况及增产效果试验在兴隆县蓝旗营乡苇子峪村进行,栗园建在坡度25°以下的山地,土壤为片麻岩风化而成的砾质壤土,土层平均厚度20~30cm,虽修建了“围山转”水土保持工程,但工程质量较差,冲刷严重,板栗部分根系外露,产量低且不稳。土壤pH值为6.7~6.9,年平均气温10.3℃,无霜期183天,≥10℃年活动…  相似文献   

9.
板栗低产大树的改造临沭县临沭镇到1992年已发展板栗580hm2(公顷)。由于长期使用实生苗,加上粗放管理,致使多数板栗园结果晚、品质差、产量低而不稳。全镇大小树平均株产仅0.54kg。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于1993年开始在本镇山里南、山里北两个村的板...  相似文献   

10.
丘陵山地低产板栗增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费县板栗栽培面积1.5万hm2以上,仅朱田镇板栗栽培面积就有0.4万hm2,从2001年开始对全镇丘陵山地低产板栗园进行改造。2005年平均667m2产量383.6kg,是开发前的198.2%,经济效益显著。1深翻扩穴,熟化土壤山地栗园土层浅、土质差或有不透水、不透气的隔离层,影响根系生长。每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我国林果业发展欣欣向荣,有不少山区农民发展了旱薄地板栗园,但由于缺乏技术,丰产性能差。为帮助山区农民解决这一问题,现将低产板栗园丰产栽培技术总结为十要点:1品种选择1.1改接良种良种是丰产的前提和关键。对产量低,品质差的小粒栗树,选用当地优良栗种,于春季在侧枝上进行高接。山东、河南等地适栽板栗良  相似文献   

12.
莱阳市板栗树多栽培在山岭薄地或散生于山坡、沟谷、河滩中,立地条件差、种性杂、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b全市1333hm’(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不足300kg。1991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低产板栗园改造试验、示范工作。通过改接换种、整地改土、整形修剪、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技术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板栗产量,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分别设在河滩地和山地。河滩地板栗园设在莱阳市照旺庄镇,1980年定值,面积为7hm’,潮土,质地为砂壤土,有灌溉条件。原栽培品种为实生板栗,行株距5mX4m。山地栗园设在莱阳市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国营加锥农场油茶低产低效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低产油茶林高效改造栽培技术。本文着重分析了油茶低产原因分析及改造技术措施。2010年在农场开展对油茶低改技术措施的改造,并观测了不同改造方式油茶低产林改造萌芽生长和产量影响,分析总结油茶低产林改造效果,对油茶低产林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北京板栗产区密植园改造实践,总结出密植板栗园改造的修剪、花果等营养调控技术来快速恢复树势,旨在为板栗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遵化市是燕山板栗的主产区之一 ,现有板栗面积1 8万hm2 ,其中成龄栗园 1 2万hm2 ,由于实生繁殖管理粗放 ,板栗产量一直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 ,6 6 7m2 产量不足 5 0kg。为了提高板栗科学管理水平 ,实现高产稳产 ,自 1993年开始 ,对成龄板栗低产园进行了改造 ,使栗园平均 6 6 7m2 产达到 16 9 5kg ,实现了高产稳产 ,现将几年来总结出的板栗低产园改选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以供参考。1 修建高标准树下工程成龄板栗园大多建在山坡上 ,土壤瘠薄 ,水土流失严重 ,因此必须修建高标准树下工程。一般对缓坡地段的栗园进行梯田化整地 ,实行一…  相似文献   

16.
长汀县河田镇传统的板栗栽培多采用实生苗或市场购买的嫁接苗直接种植,造成板栗园品种混杂、良莠不齐、低产低效。如若重新建园,不仅浪费大量财力物力,还会延迟投产。1995年秋至1996年春,笔者对河田镇镇办果场和县林业局果场板栗园的1.6万余株板栗(1990年定植)进行了高接换种,嫁接处暑红、九家种、油光栗等良种。2个场共高接16156株65357个芽,成活16156株(株成活率100%)61841芽(芽成活率94.6%)。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进行调查了解,重点分析了油茶低产林实施改造技术措施,目的是促使低产油茶林提高产量,并介绍了林地清理和密林疏伐、深挖复垦、更新复壮、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等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板栗是山东省泗水县主栽果树之一。近年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及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当地板栗生产发展较快,截至2005年,栽植面积已达1.5万hm^2,主要分布在泗张等山区乡镇。由于土壤瘠薄,管理粗放,多数板栗园树势衰弱,产量低,质量差。为此,自2001年开始,我站在泗张镇和圣水峪乡进行山区低产板栗园综合丰产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示范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华山松低产林的增加,研究其改造综合技术凸显出重要意义。首先对华山松做了概述,分析了大面积华山松低产林改造的必要性。在探讨华山松林的造林技术及其育苗及播种技术的同时,研究了华山松低产改造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20.
核桃低产林的改造工作是新时期核桃种植产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从核桃低产林的高接换优角度出发,对低产林改造技术实施了改造对象及范围的明确,并对相关嫁接技术进行了优化处理控制,对有效提升核桃低产林的高接换优技术操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