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水中铜离子(Cu2+)浓度分别为0.03、0.05、0.10、0.18、0.32 mg/L对鲤(Cyprinus carpio)进行5周的染毒试验,研究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和试验时间的延长,中毒鲤血液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铜兰蛋白、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降低,谷丙转氨酶活性逐渐升高.试验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灭活疫苗对异育银鲫败血症血液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灭活疫苗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后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血液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将异育银鲫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和免疫组,在处理后18 h和36 h时断尾采血,分离得到抗凝血和血清,分别测定8项血液指标和13项与免疫相关的生化指标。处理后18 h,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Cl-差异显著,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而免疫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差异;处理后36h,感染组9项指标(MCH、MCHC、WBC、RBC、Cl-、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糖)出现极显著差异,8项指标(MCV、HGB、HCT、总蛋白、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尿酸)差异显著,免疫组指标除WBC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灭活疫苗能够对鱼体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力,有助于减轻致病菌对鱼体的损害程度,增强了鱼体的免疫抵抗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姜黄素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进行为期60 d的试验。配制姜黄素水平为0(对照组)、15、30、60、120、240 mg/kg的6组试验饲料,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试验鱼平均体质量为(4.17±0.39) g。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60 mg/kg姜黄素添加组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30 mg/kg和60 mg/kg组饲料系数显著下降(P<0.05);30 mg/kg和60 mg/kg姜黄素添加组血液中的白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红细胞、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随着姜黄素含量的增加,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含量先降后升,与对照组相比,60 mg/kg组谷丙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60 mg/kg和120 mg/kg组谷草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0、60 mg/kg和120 mg/kg姜黄素添加补体替代途径活力(ACH50)显著升高(P<0.05);姜黄素添加组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PPARs调控剂对加州鲈生长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PPAR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调控剂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及糖脂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梯度设计,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调控剂罗格列酮0.3、1.5、7.5和37.5 mg/kg,饲喂初始体重为(3.90±0.04)g的加州鲈56 d后,测定了PPARs调控剂罗格列酮对加州鲈生长和糖脂代谢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罗格列酮对加州鲈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7.5 mg/kg罗格列酮试验组加州鲈鱼体脂肪和肝脏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它试验组(P<0.05)。添加7.5 mg/kg和37.5 mg/kg罗格列酮试验组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中罗格列酮添加水平的增加,试验各组鱼体血糖和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呈下降趋势,但试验各组鱼体血糖和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水平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添加罗格列酮可预防加州鲈糖脂代谢混乱,防止加州鲈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以凡纳滨对虾为试验对象,探讨在饲料中添加2 mg/kg的辣椒碱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饲料中添加2 mg/kg辣椒碱后,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指标显著改善,成活率、饲料系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免疫抗氧化指标(MDA、SOD、CAT)水平及健康状况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7):5-6
试验研究桑树作黑豚饲料对其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将健康体重相近黑豚80只,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2组,每组40只,其中试验组饲喂桑树与精料,对照组饲喂象草与精料。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且试验组1 kg增重饲料费比对照组降低1.41元/kg;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糖、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甘油三酯含量差异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体长显著增加(p0.05)。表明桑树作黑豚饲料有促生长、降低饲料成本和血液甘油三酯含量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对海兰褐父母代蛋种鸡日粮中添加荨麻糊浆与否的饲喂对比试验及对所产种蛋进行孵化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5.2%(P<0.05);种蛋受精率提高4.8%(P<0.05);孵化率提高4.4%(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饲料报酬12.13%,差异极显著(P<0.01);按出售种蛋和雏鸡经济效益分析比较,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7.7%和46.8%.,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10 kg左右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组1饲喂自制发酵饲料,试验组2饲喂市售酵素制备的发酵饲料,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含抗生素),试验期40 d,对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试验组2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 0. 05);试验组1、试验组2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 0. 05)。3组间IgM、Ig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 0. 05),试验1组血清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发酵饲料能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嗜水气单胞菌对鲫三项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嗜水气单胞菌(浓度9×108CFU/mL)感染健康鲫(剂量为0.3mL/尾),4d后观察鲫的发病情况,并对鲫三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感染鲫表现出典型的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症状,与对照组比较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下降,总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而谷丙转氨酶活性极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80尾齐口裂腹鱼平均分成6组(4、24和48 h对照组;4、24和48 h感染组)。对照组腹腔注射0.2 mL0.65%的无菌生理盐水,感染组腹腔注射0.2 mL 2.5×10~7CFU/mL的嗜水气单胞菌液。分别测定4、24和48 h对照组和感染组齐口裂腹鱼各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对肾脏、肝脏和肌肉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胆固醇、葡萄糖、乳酸脱氢酶、钾、钠、氯、钙和磷含量均有显著变化。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则没有受到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对齐口裂腹鱼血液指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对病鱼的病理学观察发现病鱼体表多处出现充血出血,溃疡和腹水,尤其是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变性和局部坏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光合细菌对尖吻鲈(Latescal carifer)的生长、消化酶及血清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把浓度为8×10^8cfu·mL^-1的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e)的液体制剂分别以0.0%(对照组)、0.5%、1.0%和1.5%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0.95±0.25)g的尖吻鲈50d。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及饲料系数在组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蛋白酶、肠淀粉酶及胃淀粉酶在1.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蛋白酶在1.5%组显著低于1.0%组(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幽门垂的消化酶在1.5%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组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该株光合细菌对尖吻鲈的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没有显著影响,但在1.5%组能显著促进其幽门垂消化酶的活性,在1.0%组显著促进肝蛋白酶及肠和胃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在水温15.8~18.6℃下,研究了EM菌液对体质量(13.85±1.44)g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长、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养在室内直径1m、高0.7m的圆形玻纤缸中,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含EM菌(5.0×10^9 CFU·kg-1饲料)的试验饲料。90d的饲养表明,试验组中华鲟的生长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其中增重率及特定增重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鱼淀粉酶、脂肪酶及胃蛋白酶活性均大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肝、胃中淀粉酶活性比对照组高46%和79%、脂肪酶活性高52%和246%,肠、胃中蛋白酶活性比对照组高54%和48%,均呈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鱼肝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29%、33%和34%,脾中除POD外,其他酶活性与肝中相同,但试验组鱼肝、脾中MDA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小了47%和44%,呈显著性差异(P〈0.05),溶菌酶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由此得出,在饲料中添加EM菌液可提高子中华鲟的消化酶及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性,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海藻酸钠(Na Alg)-HCG缓释制剂进行激素埋植实验。实验开始时,雌性金鱼(Carassius auratus)卵母细胞处于Ⅲ期。实验期间记录雌性金鱼性腺发育、放免(RIA)法测定血清性激素含量并且通过RT-PCR检测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埋植Na Alg-HCG缓释激素后,雌性金鱼性成熟系数(GSI)在6-21 d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在6-30 d显著高于对照组;性腺芳香化酶基因(CYP19A基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Rα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在2-21 d、14-30 d内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性腺GH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一次性埋植Na Alg-HCG缓释制剂,与雌性金鱼繁殖相关的生物学指标、激素水平、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产生明显变化,同时这种缓释制剂可以作为埋植激素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9℃~13℃下,将平均体质量0.745±0.3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随机投放到50cm×40cm×30cm的塑料水槽内,每箱10头,共分为五组,每组3个平行,采用不同间隔时间投喂每kg添加0.5 mg蛋氨酸硒的饲料:第1、2、3、4组分别间隔0、5、10和15 d投喂一次,第5组投喂不含硒的饲料(对照组)。60d的饲养结果表明:间歇投喂含硒饲料各组仿刺参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每隔5 d投喂一次含硒饲料的刺参体腔液中SOD活力(78.34U/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谷胱甘肽的浓度(2.87×10-5mol/L)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连续投喂含硒饲料的仿刺参体内的酸、碱磷酸酶活性(2.42U/ml,5.76U/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建议在生产中宜每日或最多间隔5 d投喂含硒饲料。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9℃~13℃下,将平均体质量0.745±0.3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随机投放到50cm×40cm×30cm的塑料水槽内,每箱10头,共分为五组,每组3个平行,采用不同间隔时间投喂每kg添加0.5 mg蛋氨酸硒的饲料:第1、2、3、4组分别间隔0、5、10和15...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不同浓度印染污水对银鲫(Carassiu sauratus)的生殖相关指标和金属硫蛋白(MT)的影响。设计1个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天然的水库水,试验组分别用浓度为0.1%和0.2%的印染污水养殖银鲫,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随机放入50尾银鲫,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养殖4周后,0.1%印染污水组银鲫的肝体指数和血清卵黄蛋白原(VTG)水平显著上升(P〈0.05),0.2%印染污水组银鲫的血清V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印染污水对银鲫性腺指数没有影响。0.1%印染污水组银鲫在第2、3、4周,肝脏M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印染污水组银鲫肝脏MT水平在第3周时显著升高(P〈0.05),印染污水对银鲫肾脏MT水平没有影响(P〉0.05);表明印染污水能够影响银鲫繁殖功能和组织MT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实验采用复合净水菌、复合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与空白对照比较了三种微生物制剂对有机物废水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清除氨氮方面:利用微生态制剂微生物制剂净化7d,三种微生物制剂对有机物污染水体中氨氮的清除率均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处理组之间复合芽孢杆菌的氨氮降解率56.58%,显著大于降解率分别为42.64%和44.02%的复合净水菌和光合细菌组(0.01〈P〈0.05)。清除亚硝酸盐方面:三种微生物制剂对亚硝酸的降解率均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复合芽孢杆菌对亚硝酸的降解率68.84%,显著大于复合净水菌47.70%及光合细菌组37.17%(0.01〈P〈0.05)。结果表明:三种微生物制剂对有机物污染的水体中的氨氮及亚硝酸盐均具有降解效果,其中复合芽孢杆菌对于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选用270尾初始体重(12.97±0.18)g的德国镜鲤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I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Ⅴ、Ⅵ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n—Gin)0.25,0.5,0.75,1.0和1.5%的13粮,试验期为12周,观察Ain—Gin对镜鲤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添加高剂量Aln—Gin(1.5%)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显著提高(P〈0.05);各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升高,其中Ⅳ、Ⅴ和Ⅵ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的粗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Aln—Gin能够显著促进鲤鱼幼鱼营养代谢,提高全鱼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9.
郑珂  严俊贤  魏杰  聂竹兰 《水产养殖》2014,35(10):43-47
利用水葫芦和菹草开展对叶尔羌高原鳅温室大棚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水生植物对养殖水体的温度、pH以及溶氧量均存在一定的影响。添加水生植物的各实验组间的叶尔羌高原鳅存活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实验组间叶尔羌高原鳅的生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叶尔羌高原鳅生态养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充气比率对罗非鱼片冰温气调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不同的充气体积(V)与鱼片质量(m)比率包装鲜罗非鱼片,在冰温下贮藏,通过微生物、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脂质氧化(TBA)等指标考察充气比率对鱼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气比率≥3:1能抑制产品微生物的增长(P〈0.05),贮藏第25天微生物数量仍小于可接受的限(10^6cfu·g^-1);气调包装样品的肉汁渗出率均高于对照产品,充气比率越大对肉汁渗出率影响越明显;贮藏期间,对照组的TVB—N第4天开始明显高于充气比率≥3:1的样品,第19天时充气比率≥3:1的TVB—N仍在安全限内,约19.30mg·100g^-1;充气比率对产品pH的影响不明显;贮藏期间TBA缓慢上升,气调包装样品之间差异不明显,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总而言之,充气比率为3:1~4:1的气调包装样品在贮藏期间品质差异不明显,能明显延长鲜罗非鱼片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