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丰4号     
玉米新品种滇丰4号2001年通过品种审定,在生产上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平均亩产580kg。该品种表现为株型紧凑、中棵中熟、高产、稳产、优质。全生育期120天左右,适合在云南中部海拔1600~2100m,东北、西北部海拔1800~2200m,南部海拔1300~1800m土壤肥力中等及以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鹤庆县草海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于2004年从云南省农科院引进特色玉米新品种——甜糯888,首次在海拔2190m的草海镇彭屯村进行百亩连片示范,获得了成功。2005至2008年继续在鹤庆县海拔2190m的坝区、海拔1850m的低热河谷区推广种植,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品种去苞叶鲜穗单苞重0.2kg,亩产量1500kg,每kg按鹤庆县鲜食玉米市场价格2.0元计算,亩产值达3000元,比本地鲜食玉米亩增值35.7%,比种植常规杂交玉米亩增值500~1000元,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合西吉县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在西吉县玉米的不同种植区,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海拔1800m以下葫芦河川道区属低海拔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为金穗1号、中单5485和登海1号等中晚熟品种;海拔1800~1900m西部黄土丘陵区属中海拔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为金穗1号、富农1号和吉单261等中晚熟品种;海拔1900~2000m东部土石山区属高海拔次适宜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为长城706、金穗1号和酒单3号。总体上评价,金穗1号玉米品种在西吉的适应性较强,适合在西吉不同海拔地区种植,产量表现均突出,应在今后扩大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盐源县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居全县粮食作物首位,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遍及全县34个乡镇,主要分布在海拔1250~2800m的范围。其中杂交玉米19.5万亩左右,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97.5%。因此,搞好我县杂交玉米高产创建及良种引进与推广,规范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于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畜牧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台县把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措施来抓,农技部门积极探索马铃薯种植新途径,开展马铃薯套种玉米试验示范,把马铃薯从海拔1800m左右的山区推广到海拔1400m左右的川区,2009年示范种植面积达60hm^2。据调查,马铃薯产量37.5(h/hm^2,玉米6000kg/hm^2。  相似文献   

6.
茂县曲角乡地处高半山,海拔2600m。土壤为壤土和沙壤土,长期以来有种植大蒜的习惯。2007~2011年,笔者和同仁们一道在该乡进行玉米套大蒜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大蒜套玉米一般亩产玉米480kg,亩产值960元;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赫章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推广应用优良新品种是提高当地玉米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为当地玉米生产的品种选择提供依据,2022年在赫章县引进21个玉米新品种,以西抗18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21个品种中,抗性好、产量高、综合表现好的品种主要有春白玉88、亘玉228、亘白玉777、云金18、裕单214,产量为727.86~815.41 kg/667m2,与对照相比增产203.86~291.41 kg/667m2,增产率为38.91%~55.61%,适合在赫章县海拔1 800 m左右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高赖氨酸玉米新品种龙高(L)1号   品种来源:龙高(L)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高产育种室选育而成,并已审定通过。   产量情况:1993~1994年在院内及全省各适应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产量为8 500~11 00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10%;1995~1996年参加了全省区域试验,10点次平均产量8 398.3 kg/hm2,与对照品种四早六平产。1997~1998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094.1 kg/hm2,比对照品种四早六增产4%。   特征特性:龙高(L)1号生育日数113 d左右,需活动积温2 400℃左右。秆强不倒伏。株高260 cm,穗位高90 cm。较抗大斑病、黑粉病和丝黑穗病。果穗圆柱型,穗长21 cm,穗粗4.6 cm,14~16行,百粒重36 g。子粒赖氨酸含量0.42%以上,比普通玉米杂交种商品粮子粒赖氨酸含量高50%以上。龙高(L)1号属半硬质胚乳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较耐贮藏。   适宜地区:龙高(L)1号适合我省第二积温带下限、第三积温带中上限种植。   栽培要点:龙高(L)1号在一般肥力水平下,种植密度在3 200株/667m2,施磷酸二铵15 kg/667m2、追施尿素10 kg/667m2即可满足该品种的生长发育需要。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高产育种室 电话:0451—6681220 高赖氨酸玉米新品种龙高(L)2号 品种来源:龙高2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高产育种室选育而成。   产量情况:1993~1994年在院内及全省各适应区进行了试验示范,产量为8021.9~9660.2kg/hm2,比对照品种东农248增产7.2%~11.1%;1995~1996年参加了全省区域试验,11点次平均产量6529.4kg/hm2,比对照东农248增产1.8%。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10d左右,需活动积温2 300~2 350 ℃;活秆成熟,不倒伏,株高210cm、穗位高90cm;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黑粉病;果穗长20cm、穗粗5cm,16~18行,百粒重35g,较耐贮藏。子粒赖氨酸含量0.40%以上,比普通玉米杂交种商品粮子粒赖氨酸含量高50%以上。   种植区域:适宜在我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玉米研究中心高产育种室 电话:0451—6681220)  相似文献   

9.
引进观察了4个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在庄浪的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庄浪县海拔1 900m的川旱地成熟,籽粒产量较对照品种沈单16号增产9.26%~20.62%,鲜秸秆产量达24 657.14~41 135.71 kg/hm2,且田间生长势强,综合性状优良,青秆成熟,属粮饲兼用的优良品种.其中酒试20、金穗1号、富农998生育期较短,建议在庄浪县海拔1 500~1 700 m地区露地和海拔1 700~1 900 m的地区覆膜种植;东单60生育期较长,为保证籽粒的正常成熟,建议在海拔1 700 m以下地区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10.
对引进的6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豫玉2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10363.5kg/hm^2,较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0.0%,生育期158d,表现超晚熟,可在静宁县中、南部海拔1800m以下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富农1号和沈单16号折合产量分别为10181.8、10151.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8.0%和7.7%,株型紧凑,双穗率高,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好,可在静宁县海拔2000m以下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富农3027折合产量为8697.0kg/hm^2,较对照减产7.7%,但籽粒品质好,株型紧凑,生育期143d,适宜在静宁县中、北部高海拔区全膜双垄沟播种植。  相似文献   

11.
延安市是陕西省春玉米主产地之一,玉米为该市四大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6.67万hm2左右,约占全区粮田播种面积的20%左右,其单产一直徘徊在600~700kg/667m2。近几年来,延安市农科所引进玉米新品种沈单10号推广,使延安地区的玉米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但突破性进展缓缦。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优良的玉米主栽品种及相应的丰产配套技术。1998~1999年延安市农科所在富县、宜川农业科技集团承包点,延川的小康点和扶贫点,黄龙、黄陵的“粮食自给工程”项目点上进行沈单10号玉米新品种比较,通过覆膜、施肥、播期、密度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为延安市“玉米吨粮田”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配套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会粳8号是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合江20号作母本,合系40号作父本,选育成的水稻新品系。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早熟、耐寒性强、抗稻瘟病等特点,适宜在海拔1820~2200m的气候条件下种植,一般每公顷产6750~9000kg,科学种植下最高产量达9750kg,是会泽县2008年的优良水稻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1 播种 1.1 播种时间我市荷兰豆传统种植一般在晚稻 (甘薯 )收后的 10月底至 11月份种植;反季节种植主要在中高海拔山区进行,播种时间按种植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异,海拔 300~ 400 m的地方种植,在 8月中旬至 8月底播种;海拔 400~ 500 m的地方,在 8月初播种;海拔 500~ 600 m的地方,在 7月底播种;海拔 800~ 1 200 m的地方,在 1~ 8月播种。 1.2 主栽品种主栽品种主要有大地 11号 (610)、农友台中 11号 (604)、台湾兴农台中 11号 (604)、益农台中 11号 (604)、日本耐寒 604荷兰豆,此外,还有中豌 4号、食荚大菜豌等品种。 1.3 播种方法荷兰豆的种植最好选有机质含量丰富、疏松、未种过豆科植物的中性土壤,深翻、多施有机肥和磷肥以利根系生长和根瘤菌的发育。起畦规格为畦连沟宽 1.2~ 1.3 m,沟宽 0.3 m,沟深 0.3 m,畦面做成龟背形,双行播种,株距 20~ 30 cm,播后覆土 2~ 3 cm,每亩用种量 2~ 3 kg(矮生品种 5~ 8 kg)。 2 田间管理 2.1 施肥荷兰豆除重施基肥外,还需在生长期追肥,以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苗期可追施复合肥每亩 8~ 10 kg, 10~ 15天 1次,开花结荚初期结合培土每亩施复合肥 15 kg, 10~ 15天 1次,不宜偏施氮肥。 2.2 中耕培土荷兰豆根系生长和根瘤菌的发育均需土壤有良好的通气性,在搭架前,中耕 2~ 3次,中耕除草要结合培土。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拔地区播期与苗龄对油研10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不同海拔的油莱种植区域内安排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分析播期与苗龄对油研10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高度不同,油研10号获得高产时播期的时间和苗龄的天数都有所不同。不同海拔地区的不同播期对油研10号的最终产量结果影响很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而不同的苗龄对油研10号的植株群体和个体,结果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对后期产量的影响很大。根据油研10号在3个不同海拔的油莱种植区域内获取高产可得出:播期在高海拔(1200m以上)油菜种植区域为9月10日左右;中海拔(750~1000m)油菜种植区域为9月15日左右;低海拔(750m以下)油菜种植区域为9月20日前。苗龄控制在30~35d。  相似文献   

15.
毕单18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黔西北地区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8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建立了该品种产量与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通过模拟寻优,筛选出毕单18号在黔西北海拔1400m左右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种植密度53 934~55 365株/hm2,氮肥(纯N)用量298.4 ~ 357.0 kg/hm2,磷肥(P2O5)用量144.3~169.3 kg/hm2,钾肥(K2O)用量18.5~42.3 kg/hm2.  相似文献   

16.
杂交玉米金竹2号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优点。其品比、区试产量达526~720kg/667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也达477.3kg/667m^2。适应贵州省海拔1300m以下及省外生态条件近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在选择适宜引黄高扬程灌区耐密植玉米品种的基础上,研究减穴增株种植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拔1500~1800m的引黄高扬程灌区,在相同肥水管理条件下,玉米宽窄行、减穴增株种植,每穴播种2~4株,较常规等行距、单株种植,平均增产1185~3930kg/hm2,增产率7.4~24.8%。一穴2株种植,种植密度为88050株/hm2时,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百粒重达最高为580.7粒、36.3g;一穴4株种植,种植密度为106200株/hm2时,产量达最高为19848kg/hm2,增产率24.8%。改进种植方式,提高种植密度,采用减穴增株种植技术,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楚恢7号”是楚雄州农科所水稻站“两系”杂交稻育种组用(滇榆1号/楚粳16号)/高梁稻杂交选育成的恢复系粳稻品种。1998年由选种圃稳定出圃后,经多年的试验、示范,表现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生产中产量一般每公顷10500~11250kh,最高产量可达12000kg。适宜在海拔1500~1800m的中海拔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品种晋单60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3年从山西省平玉种业有限公司引进。2004—2005年在天水市玉米区域试验中,2a7点(次)平均折合产量9831.0kg/hm^2,较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0.8%,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其籽粒含粗蛋白11.06%、赖氨酸0.34%、粗脂肪3.08%、淀粉72.90%。适宜在天水市及周边海拔1700m以下的浅山半干旱区覆膜种植及川水地冬油菜茬复种。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栾川县地处豫西伏牛山高寒山区,春播区三川、冷水、叫河、陶湾4个乡镇海拔900~1 300m,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900 mm左右,年有效积温2 500℃以下,全年日照时数2 103小时,雨量充沛,光照欠足,农作物多为一年一熟.玉米是本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但玉米生育期内积温不足,单位面积产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为把玉米产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增加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必须改革传统种植模式,改进提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