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荔枝果实采后病害和防腐保鲜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荔枝采后病害及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详细叙述了引起荔枝果实采后生理病害的机理和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及其症状,介绍了荔枝果实采后的防腐保鲜技术,如采收操作、化学防腐、物理方法、生物防治等,说明了低温、气调、速冻3种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2.
荔枝是亚热带常绿植物,其果实是世界上最不耐藏的果品之一,采后极易褐变腐烂,严重影响了这一名果的贮运和销售。我国是荔枝生产大国,据统计,荔枝每年因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2JD%以上。同时,鲜荔枝的贮运保鲜困难,也限制了其长途运输和销售,制约了地域市场的开拓。因此,荔枝的防腐保鲜一直受到生产国的重视。荔枝贮运保鲜技术研究发展主要经历了低温包装、预冷化学处理、气调和辐射等几个阶段。目前,我国荔枝贮藏保鲜主要是采用化学药押j浸果和低温运输相结合的方法,其它的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枇杷气调包装保鲜做初步研究,着力解决枇杷现代化贮藏-销售技术难题,探索建立枇杷采后贮藏-运输销售体系。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包装方式、保鲜处理等对枇杷果实贮藏特性都有显著影响。不同保鲜处理对保持枇杷果实品质的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保鲜剂结合低温气调包装低温气调包装低温敞口包装低温空气包装常温气调包装。  相似文献   

4.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rnn)的果实在气温(28℃)中容易变质腐烂,不耐贮运。本试验是在冷藏基础上,应用聚乙烯袋包装,分别进行抽气,充氮等人工快速降氧的简易气调方法,探讨荔枝果实在简易气调方法情况下的贮藏寿命,贮藏技术和适宜的贮藏环境条件。1.简易的气调贮藏方法与4~8℃适宜低温相结合,可明显地抑制呼吸活动,防止果实软化腐烂、品质变化和其它腐败过程。而取得贮藏寿命延长达50~70天,并保持果色鲜红、色香味均佳、腐烂率和失重率都降低的效果。2.研究结果表明,荔枝果实对CO_2有相当高的忍受能力,果实在4~6℃、30%CO_2浓度下不致产生不良风味,在高浓度CO_2中真菌生长和果实呼吸作用均被抑制,因而荔枝果实的贮藏寿命延长、腐烂减少并保持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荔枝低温自发气调贮藏过程中保鲜袋内的湿度对果皮褐变及果实病害发展的影响。【方法】以怀枝为材料,以聚丙烯酰胺(PAM)树脂作为湿度调控剂,在聚乙烯薄膜包装中添加 PAM(10 g PAM /kg荔枝果实),研究荔枝贮藏过程中的病情指数、腐烂率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在聚乙烯薄膜袋中添加PAM进行湿度调控,能有效降低荔枝5 ℃贮藏期间包袋内的相对湿度,波动范围为80%~90%。贮藏28 d后,对照果实腐烂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1%、2%,而PAM处理的仅为11%和1.2%,PAM显著抑制了病害发展;PAM处理果实的褐变指数和失重率略高于对照,果实含水量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比对照略低。【结论】PAM处理能有效降低荔枝低温自发气调贮藏过程中的病情指数和腐烂率,对果皮褐变影响不明显。筛选出合适剂量的PAM结合特定厚度的保鲜薄膜包装,以期解决荔枝贮运保鲜过程中果实腐烂与果皮褐变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水产品气调包装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气调包装的气体组成及其作用,其中CO2主要起抑菌作用,N2充当填充气体,O2和CO在肉色方面有保护作用.此外,也从原料鱼的处理、包装材料、贮藏温度等方面探讨了影响气调保鲜效果的因素.气调包装结合低温等其他保鲜方式对水产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制效果显著,但高浓度CO2的气调包装会加大水产品汁液流失.气调包装相对于真空包装能更有效地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7.
日本果蔬保鲜技术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日本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过程,果蔬保鲜贮藏,保鲜包装及保鲜运销技术,低温预冷,气调贮藏,冰温贮藏等保鲜贮藏中的主要手段。针对不同果蔬品种的生理特性,很多规格不同的保鲜袋或功能膜,已发挥重要作用,预处理,低温,防菌防腐,乙烯清除等技术,为果蔬通提供最适环境,延长了保鲜期并改善品质。很多保鲜单项技术已商品化,应用普遍。多技术综合保鲜流通体系地正在走向实用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不同氧气(O_2)和二氧化碳(CO_2)透过量的包装袋对采后干蒜自发气调包装保鲜过程中大蒜品质变化的影响,找寻适宜的干蒜采后贮藏保鲜方法。【方法】采用5种梯度透气性参数的包装膜材料,调查了不同包装处理后干蒜在(0±0.5)℃冷库150 d的避光贮藏过程中包装袋内气体成分、失重率、组织含水率、芽瓣比、腐烂率和腐烂指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包装膜的O_2和CO_2气体透过量对包装袋内气体成分、组织含水率、芽瓣比和大蒜腐烂程度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包装膜O_2和CO_2透过量分别为(4080±352)和(16 566±1415)cm~3/m~2·24 h·0.1 MPa的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抑制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和胚芽生长,减少失重和保持组织含水率,降低腐烂率和腐烂程度具有较好作用,但贮藏后期蒜瓣有长根现象;对照网袋包装处理表现出较好的降低腐烂率和抑芽效果。【结论】适宜的自发气调包装袋结合低温处理可起到抑制干蒜贮藏过程中失水、降低腐烂率、延长保鲜期的作用,但贮藏后期可能促进干蒜萌芽生根;网袋包装结合低温处理可降低干蒜贮藏腐烂率、抑制萌芽生根,但贮藏后期失水严重。  相似文献   

9.
水产品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等营养素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深受人们喜爱,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中由于水分、蛋白质等成分含量丰富,极易在微生物和内源酶的作用下发生蛋白质、脂肪等的降解或氧化而腐败变质,从而缩短了货架期,降低了商业价值。气调包装保鲜技术是指通过使用高阻隔性能的复合包装材料,并调整食品贮藏环境中的气体组成来改善食品贮藏品质并延长货架期的技术,因其安全性高、保鲜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品保鲜领域中,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气调包装复合其他保鲜技术(低温、紫外杀菌、臭氧处理、超高压处理、化学保鲜剂、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领域中的应用,旨在为气调包装在水产品保鲜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已有的研究表明该复合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水产品贮藏末期微生物总数、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生物胺等指标,并维持较高的感官评分、水分含量、鲜度值,可有效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未来可以从气调包装复合保鲜技术的抑菌机理、理化指标变化机理、包装材料及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叶菜类蔬菜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影响叶菜采后贮藏品质的水分、碳水化合物等内在因素,以及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外部环境因素.根据这些因素,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低温贮藏、保鲜剂贮藏、冰温保鲜技术、气调保鲜与气调包装技术、减压贮藏技术、辐射保鲜技术、高压静电场保鲜技术等几种常见有效的叶菜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收集到的文献,综述了芒果的后熟生理、贮藏期造成腐烂的病原菌种类和侵染特性以及贮藏保鲜措施。具体叙述了采收成熟标准.热水处理、杀菌剂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电离幅射处理等贮藏保鲜技术,分析了品种,气候与贮藏的关系,以及不同的包装方法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水果的主要生理生化特点,加工方法及水果贮藏保鲜的主要技术等,同时概述了国内加工贮藏保鲜水果目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了低温冷链贮藏、气调包装、涂膜保鲜及其他新型保鲜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荔枝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根据多年荔枝保鲜中小批量试验的结果,总结出荔枝保鲜的新方法。在低温、高湿、气调的贮藏环境下,不用药物防腐可使荔枝保鲜40天,商品率达97.23%。并从解剖果皮形态结构入手,应用显微技术探明荔枝果皮结构特殊,果皮龟裂片突起部位有长管细胞与海绵层中的输导组织连接,与皮孔相通,而该部位极易失水褐变。所以一般果实褐变始于果皮突起部分。  相似文献   

14.
荔枝采后生物学研究及其在广西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机理研究进展,指出失水和果皮褐变是荔枝贮藏保鲜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广西荔枝生产和采后生物学研究现状,提出借鉴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物学研究经验,结合广西特色荔枝资源及品种特性,进一步加强地方特色品种采后生物学研究,系统掌握品种成熟和衰老生理、低温伤害生理及气调生理等新理论,研发适合广西农业生产需要的实用型贮藏保鲜技术等建议,以促进广西荔枝采后保鲜向特色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荔枝耐贮品种与采后防腐保鲜方法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6个品种的荔枝进行耐贮性试验,筛选出灵山香荔、玉麒麟和福玉3个耐贮品种,经1000ppm托布津处理后用0.004mm厚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常温贮藏7天,低温(8±2℃)贮藏20天后,鲜果率和好果率均分别超过70%和80%;对多种防腐保鲜方法进行筛选试验,认为防腐剂、聚乙烯薄膜袋、硫脲、低温和采前套袋可提高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6.
鲜食葡萄无公害保鲜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鲜食葡萄保鲜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热激处理、乙醇和乙醛处理、钙处理、气调贮藏、辐射贮藏及生物防腐保鲜等无公害保鲜技术的机理及其在鲜食葡萄保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自发气调包装保鲜对鲜食的冬枣(果皮转红面积超过2/3)的保鲜效果。【方法】采用两种类型自发气调包装袋MP20(20 μm)和MP30(30 m)对冬枣进行包装处理,以微孔包装的冬枣作对照,研究在两种贮藏温度下(25 ℃和0 ℃)不同包装条件下冬枣的生理活性及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冬枣在常温(25 ℃)贮藏15 d,低温(0 ℃)贮藏90 d,与微孔包装相比,两种自发气调包装内的冬枣在室温和低温下均能降低冬枣的腐烂率20%以上,同时能抑制冬枣的呼吸强度,保持果实硬度大于1 000 g/cm~2,降低其营养物质的损耗。【结论】冬枣自发气调包装产品透气率、透视率不宜过高。MP30气调包装袋的透氧率较低,小于6 000 cm~3/m~2·d·atm,在贮藏50 d后,结合冬枣的呼吸作用调节包装内气体,形成的5% O_2浓度、1.0%~2.0% CO~2浓度,能降低冬枣的生理代谢,保鲜期比微孔包装延长30 d以上,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波处理结合气调包装对黄皮果实采后贮藏期间主要生理指标和营养品质变化的影响,为黄皮果实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鸡心黄皮为试材,设微波气调包装(将黄皮果实在微波功率540 W、微波时间30 s的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取出晾干冷却后装入0.02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中)、微波无气调包装、未微波气调包装和未微波无气调包装等4个处理,将4个处理的黄皮果实置于15℃、相对湿度40%的环境中贮藏,每4 d测定1次果实的生理指标及外观和营养品质.[结果]微波结合气调包装对黄皮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质膜相对透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提高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同时有效保持黄皮果实外观品质,减缓果实蛋白质、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贮藏至第12 d时,黄皮果实好果率为87.50%、失重率为0.58%,果实饱满、果皮黄色,保鲜效果优于其他3个处理.[结论]微波结合气调包装能有效保持黄皮果实原有的风味品质,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9.
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蓝莓采后病害和致病病原菌及有关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如低温贮藏、气调贮藏、高压静电场保鲜、辐照保鲜、壳聚糖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包装方式、生物保鲜剂保鲜、植物提取液保鲜,以及其他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草莓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草莓生物学特性和贮藏特性,综合分析了草莓贮藏保鲜的品种选择、采前处理、采收及预冷技术、贮藏保鲜技术(包括低温保鲜、气调保鲜、辐射保鲜、涂膜保鲜和生物保鲜),并对草莓的保鲜技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