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大白菜风味品质相关性状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具有不同风味品质的7个自交系,用其中风味品质最优和最劣者作为亲本 P_1和 P_2,配制成 F_1,F_2、BC_1P_1、BC_1P_2共11个群体,来研究大白菜风味品质的性状相关及遗传规律。结果是风味品质与蛋白质、粗纤维、还原糖相关极显著;与固形物相关显著;与维生素 C、原果胶水溶果胶、叶缘素无显著相关.将这8个性状组成28种比值作为自变量,经简单相关分析后,再将与风味品质相关紧密和极紧密的15个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当采用 F_(0.(?))水准分析,其最优回归方程为 y=0,7354 0,0123x_1 3,4432x_2(x_1为蛋白质含量、x_2为还原糖/粗纤维单位为毫克/克干重);当采用 F_(0.01)水准分析时,其最优方程为 y=2,3342 4、2037x(x 为还原糖/粗纤维)。由于蛋糖、蛋纤、糖纤的简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4、—5135和—O,7348,故也可用 y=—1.7 0.0444x(x:还原糖)的方程做近似估计.粗纤维、蛋白质的广义遗传力在50%左右,还原糖则近似64%;狭义遗传力三者相近,在47.74~64.38%之间.控制粗纤维的基因对数似乎是3对,蛋白质、还原糖则为1对,同时受环境敏感基因影响较大.这些与风味相关的性状属于劣亲本不完全显性,杂种优势偏于负值。  相似文献   

2.
轮作分蘖洋葱对大白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白菜和分蘖洋葱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轮作分蘖洋葱对大白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洋葱轮作对大白菜植株的各项生长指标均具有促进作用,定植60d后显著促进了大白菜植株株高、叶片数和干重(P0.05)。分蘖洋葱轮作对大白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的积累没有影响。另外,分蘖洋葱轮作对大白菜单株产量无显著影响。总之,分蘖洋葱轮作可以促进大白菜植株生长,而对植株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几个不结球白菜品种营养品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来源于日本和中国的不结球白菜品种各5个为试材,对主要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品种间维生素C和粗纤维含量相比较差异极大,干物质、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中国不结球白菜品种干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而日本品种粗纤维含量相对较低,其它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氮肥对辣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氮肥与盆栽辣椒品质的关系,以辣椒品种"津福35"和"豫艺7"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每盆尿素施用量分别为0.76、1.52、2.28g)对温室盆栽辣椒果实中硝态氮、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辣椒的品质有不同的影响,硝态氮、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随着氮肥的施入量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呈增长趋势,以期为辣椒设施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白菜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大白菜3个生态型的6个高代自交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 对其干物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进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维生素C、有机酸、干物质及粗纤维含量符合加性- 显性- 母体效应(ADM) 遗传模型, 其狭义遗传力分别为53.1%、13.5%、38.3%和28.2%; 可溶性糖及氨基酸含量符合加性- 显性(AD) 遗传模型, 狭义遗传力分别为18.4%和40.3%。可溶性糖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746; 维生素C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293, 与有机酸、粗纤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305和0.366。  相似文献   

6.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以春秋王大白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硼微肥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锌、硼微肥均能提高VC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同时降低硝态氮、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叶面喷施0.3%锌、0.3%硼微量元素肥料时.大白菜植株生长健壮,株型紧凑,单球质量和产量最高,分别...  相似文献   

7.
不同形态镁对‘早熟5号’大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复混肥中添加不同形态镁对大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复混肥中分别添加硫酸镁(MgSO4)、氨基酸螯合镁(Mg-AA)和EDTA螯合镁(Mg-EDTA),设4个施镁水平,即1、3、5和7mg·kg-1。结果表明,与不施镁对照相比,添加Mg-EDTA对提高大白菜的产量效果最佳,施镁7mg·kg-1水平时,增产46.6%;添加Mg-AA对提高大白菜的品质最佳,4个施镁水平均可有效提高大白菜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维生素C的含量;添加MgSO4的处理,施镁5mg·kg-1最好,产量比对照增加34.5%,各项品质指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加工类型黄瓜部分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riffing方法二 ,对加工类型黄瓜 5个主要品质性状 (果实长度、果肉厚度、果实鲜质量、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含量 )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ZR2 2的果肉厚度、果实鲜质量、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含量 4个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 ,而果实长度的一般配合力则较低 ,是杂交育种的理想亲本 ;组合LN11×ZR2 2 5个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值 ,说明其用于杂种优势育种的可行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不同菠菜材料的营养品质,筛选出综合品质优良的种质资源,对62份菠菜材料的叶绿素a、叶绿素b、草酸、硝酸盐、粗纤维、可溶性糖、锰、铜和铁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不同菠菜材料进行综合品质的评价.结果表明,62份菠菜材料的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粗纤维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为8.714%,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达64.849%.此外,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硝酸盐与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均为负相关.基于平均隶属函数法共鉴定出3份综合品质较高的菠菜材料,分别为12s1、sp106和sp80,可为培育优质菠菜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腐植酸液肥对油麦菜和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麦菜和生菜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在施用等量基肥情况下,研究追施腐植酸液肥对油麦菜和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复合肥追肥相比,腐植酸液肥处理的油麦菜和生菜产量分别增加4.0%和6.4%,油麦菜的水溶性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提高44.58%、14.03%和9.27%,硝酸盐含量降低8.36%;生菜的水溶性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提高17.36%、11.04%和18.81%,硝酸盐含量降低6.89%.表明追施腐植酸液肥具有增产效果,并能有效改善油麦菜和生菜品质.  相似文献   

11.
酸渍大白菜最佳发酵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春夏王大白菜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感官品质、安全品质(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粗纤维、可溶性糖、酸度、矿质元素钙、铁、锌)的测定结果,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乳酸菌接种发酵酸白菜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加盐量1%,发酵温度30℃,接种量105个·g-1菜,切分方式二分体,并确定在此条件下发酵酸白菜的最佳食用期为酸渍12d(天)。  相似文献   

12.
对保存于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内的100份慈姑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正态分布检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含量平均为30.87%,变幅23.55%~38.82%|淀粉含量平均为16.36%,变幅11.44%~22.58%|粗蛋白含量平均为4.67%,变幅2.89%~6.98%|可溶性糖含量平均为2.67%,变幅1.55%~3.94%。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服从正态分布,粗蛋白含量不服从正态分布|高干物质含量和高淀粉含量的慈姑种质资源的总体水平相对较高。干物质含量与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依品质性状将100份慈姑种质资源聚为5类,第1类为各品质性状含量均低类型|第2类为仅粗蛋白含量稍高类型|第3类为可溶性糖含量极高类型|第4类为粗蛋白含量极高类型|第5类为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极高类型。  相似文献   

13.
芥蓝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及商品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静  张鲁刚  张玉 《中国蔬菜》2009,1(16):41-44
对13份芥蓝种质资源的部分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及评价,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VC含量变化范围为0.80~1.41 mg·g-1(FW);类胡萝卜素最高含量为0.016 6 mg·g-1(FW);还原糖含量变化范围为2.85~8.17 mg·g-1(DW);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范围为12.38~23.80 mg·g-1(DW);13份芥蓝的蛋白质含量较低,粗纤维含量中等,材料间差异不大。商品性评价结果表明:风味最好的是Ba17,质地最好的是Ba35,外观最好的是Ba25和Ba44。相关性分析表明:还原糖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甜味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鲜味呈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鲜味与甜味、VC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脆度与纤维感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其他性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粗纤维含量与纤维感、脆度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嫁接和自根黄瓜果实感官评价与营养品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嫁接和自根黄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黄瓜果实感官评价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干物质、VC、可滴定酸和单宁等营养指标的相关性。通过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自根黄瓜果实的感官评价优于嫁接黄瓜,黄瓜果实的感官评价与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VC正相关,与单宁和可滴定酸负相关。回归方程Y=0.735X1+51.593X2-16.935X3-11.918X4-27.135可对黄瓜果实品质做近似评价。  相似文献   

15.
西瓜品质构成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张帆  宫国义  王倩  何洪巨  许勇 《果树学报》2006,23(2):266-269
利用43份材料,对构成西瓜品质的性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了西瓜感官品质与理化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感官鉴定是评价西瓜品质的重要因素,甜度、风味、质地、多汁度和剖面颜色5项评价与综合评价均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糖、有机酸与感官鉴定各项目均表现为正相关,果胶、纤维、含水量与感官鉴定各项均表现为负相关。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检测的20项理化性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种糖含量、含水量、纤维含量等性状是决定西瓜品质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优质茎瘤芥资源,以7份茎瘤芥核心种质为试材,对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总酚、总黄酮、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粗纤维等9种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份茎瘤芥核心种质之间亚硝酸盐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其余8个品质性状含量在不同茎瘤芥种质中均有一定差异。其中以硝酸盐、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24.13%、22.57%和22.54%,以粗纤维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4.35%和8.84%。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可知,综合营养品质最佳的种质是SJYS和PFB12-18-23-10,平均隶属函数值均大于0.7,可作为亲本材料用于杂交育种以选育优质高产茎瘤芥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地区楼葱的特性,试验对我国不同地区12个楼葱栽培种的数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14个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数量指标后,单株质量、株高、假茎质量、花葶高、叶形指数和假茎指数影响分类;相关性分析说明主要数量指标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聚类分析后,遗传距离为3.1时可将楼葱种质根据所得主要数量性状分为4个类群。测定不同地区楼葱6个品质指标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紧实度与蛋白质含量、干物质率、香辛油含量、总糖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或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反映了89.99%的原有信息量,楼葱的干物质率与紧实度为主要成分;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品质与数量性状的关系,假茎直径、出叶孔间距、单株质量这3个数量性状对楼葱品质的影响居前3位。研究表明楼葱种质材料具有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宁夏同心2个地区黄水桥HSQ、石羊圈SYJ的楼葱种质距其他种质资源间亲缘关系最远且干物质率含量及紧实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Harvesting season for green asparagus can be extended by the use of the mother fern method and greenhouse cultivation. To evaluat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nutritional quality of green asparagus, the compositional profiles of fresh spears (Asparagus officialis L. cv. UC157 F1) harvested each month from March to October were compared in two locations of China using mother fern method. During the harvest season, dry matter content, soluble sugar, crude fiber, rutin and total soluble phenol in spears exhibited marked variation. Al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amino acid contents among most of months throughout the season, but quantitative changes in some specific amino acids occurred. Fresh spears harvested in warm season (from June to July) contained lower level of soluble sugars, dry matter, ascorbic acid and higher nitrate, crude fiber, total phenolics and rutin conten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ooler months. Asparagus harvested in spring accumulated relatively higher level of soluble sugar, carotenoid and chlorophyll contents than those in autumn, but total phenol and rutin contents were higher in autumn than in sp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eather data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parameters of asparagus spear during harvest season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