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进一步比较不同品种南瓜β-胡萝卜素含量,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百蜜1号’、‘百蜜2号’、‘百蜜3号’等8个南瓜品种果肉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测定结果中‘百蜜1号’的含量为29.4 mg/kg鲜重,‘百蜜2号’的含量为32.6 mg/kg鲜重,‘百蜜3号’的含量为28.7 mg/kg鲜重,‘甜蜜1号’的含量为22.9 mg/kg鲜重,‘改良蜜本’的含量为42.2 mg/kg,‘优丰蜜本’的含量为23.9 mg/kg鲜重,‘兴蔬大果蜜本’的含量为31.0 mg/kg鲜重,‘蜜本3号’的含量为25.0 mg/kg鲜重。结果表明,品种间β-胡萝卜素的含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菠萝果肉颜色的形成与类胡萝卜素组分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菠萝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肉类胡萝卜素成分的变化特点及其外观颜色差异形成的因素,以深黄色果肉的巴厘种和浅黄色果肉的卡因种菠萝为材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了菠萝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果肉类胡萝卜素成分及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两菠萝品种果肉β-胡萝卜素、玉米黄质和β-阿朴-δ’-胡萝卜醛成分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β-胡萝卜素从青果期急剧增加到完熟期,而叶黄质却呈下降趋势。两品种的β-胡萝卜素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3种色素,而且在完熟期巴厘种的β-胡萝卜素含量是卡因种的2倍以上。因此,β-胡萝卜素是造成两品种菠萝果肉类胡萝卜素积累量及外观色泽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木鳖果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为葫芦科苦瓜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果树,近年来,因其果实富含类胡萝卜素等功能性成分而备受关注。本文对木鳖果整个生长发育期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发现花后60d左右是果实色素积累的关键期。此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成熟果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的成分、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木鳖果中检测到的类胡萝卜素总含量为(7 504.28±615.43)μg/g,以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且主要集中在果皮和假种皮。据统计,果皮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 236.51±254.83)μg/g、(1 004.32±235.93)μg/g;而假种皮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 343.98±96.87)μg/g、(728.94±206.99)μg/g。因而,该果实可成为我国消费者摄取类胡萝卜素的有效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江西特色品种‘马家柚’进行套袋处理,了解套袋对其果肉主要类胡萝卜素积累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套袋处理为对照,分析套袋处理后‘马家柚’果肉色泽、果肉主要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以及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马家柚’果肉a*值、H值和CCI值从套袋后15 d开始显著高于不套袋处理果肉,表现为套袋后果肉颜色更红,综合性状更好。番茄红素含量自套袋后15 d开始,及β-胡萝卜素含量从套袋后30 d开始显著高于不套袋处理。进一步分析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发现:与不套袋相比,套袋前中期,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合成的大部分相关基因表现为上调表达,其中与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合成相关的PSY2、PDS、β-LCY1、β-LCY2上调显著,分别上调17.23、1.72;8.15、16.36;4.56、1.57;31.78、1.17倍,而与β-胡萝卜素降解相关的BCH基因在套袋前期显著高于不套袋处理,但在套袋中期显著低于不套袋处理,下调3.07倍。【结论】因此推测套袋与促进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积累与二者合成相关基因PSY2、PDS、β-LCY1、β-LCY2的上调表达有关,而β-胡萝卜素降解相关基因BCH在中期时的下调表达可能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本大学渡边等通过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红、橙、黄三种不同果肉色西瓜品种的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试验用红果肉西瓜品种为“旭大和”,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成分是番茄红素,含量为35—50μg/g,并含有少量的叶黄素,微量的六氢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α胡  相似文献   

6.
以自花结实的苹果品种‘早红香’和异花结实的苹果品种‘斗南’、‘富士’、‘金冠’花粉为试验材料,对其花粉SOD、POD、CAT活性、MDAI、AA氧化酶、R-Nase、蛋白质含量及4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交亲和苹果品种‘早红香’花粉POD活性、MDA含量I、AA氧化酶活性及R-Nase活性均极显著高于3个自交不亲和品种,自交亲和苹果品种‘早红香’花粉蛋白质含量和GA3含量最高,分别为2 663.541μg/g和177 743.734μg/g。  相似文献   

7.
宫内伊予柑果实发育期间色泽和色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宫内伊予柑为试材, 对果实发育期间色泽、色素种类及含量, 尤其是类胡萝卜素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幼果中高含量的叶绿素使果实呈现青绿色, 采前8周起类胡萝卜素开始积累, 采前4周起随叶绿素含量下降黄色得以显现。果实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果皮中, 成熟果实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达囊瓣的16.62倍, 总量占整果的83.62%。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 - PDAD) 技术,对采前12周至采收期的果皮类胡萝卜素组成进行了分析, 共分离出类胡萝卜素组分23种, 其中7种得到鉴定。在采收期果皮中, 已鉴定的类胡萝卜素中以β - 隐黄质和玉米黄素较丰富, 占总类胡萝卜素的8.00%和6.78%; β - 胡萝卜素不足总类胡萝卜素的1% , 没有检测出α - 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果实成熟过程中β - 隐黄质及玉米黄素含量上升, 并伴随α - 胡萝卜素、叶黄质和β - 胡萝卜素含量下降, 暗示类胡萝卜素的β主链合成能力和β环羟化活性急剧增强, 与此同时, 阿朴类胡萝卜素的出现则表明类胡萝卜素的裂解能力随果实成熟而上升。  相似文献   

8.
番木瓜不同成熟期β-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南方番木瓜不同成熟期(绿熟期、成熟期、熟化期和腐熟期)β-胡萝卜素含量,分析不同成熟期β-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发现β-胡萝卜素含量随着果实成熟度增加而逐渐增加,但至熟化期开始下降,腐熟期下降加快,在成熟期较高,达2121.71μg/100g,这为探讨番木瓜不同成熟期的营养价值变化及其β-胡萝卜素提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4个欧亚种红色酿酒葡萄品种(品系)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以探究利用花色苷作为化学指纹来区分品种。【方法】以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的14个欧亚种红色酿酒葡萄品种(品系)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方法检测其果皮中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对不同葡萄品种中各种花色苷类型进行比较,并基于各单体花色苷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1种花色苷,‘西拉’花色苷含量最高;‘黑比诺115’的二甲花翠素-3-葡萄糖苷相对含量最高,且不含酰化类花色苷;‘丹魄’是花翠素-3-葡萄糖苷、甲基花翠素-3-葡萄糖苷相对含量较高的品种。从酰化花色苷的相对含量可以看出,乙酰化和香豆酰化花色苷相对含量高于咖啡酰化类,‘马贝克’‘西拉’酰化花色苷相对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品丽珠’和‘内比奥罗’的乙酰化花色苷相对含量最高;‘马贝克’的香豆酰化花色苷含量最高;‘蒙特布查诺’的咖啡酰化类花色苷含量最高。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14个品种(品系)可以被分为2大类,第1大类是‘黑比诺115’,第2大类包括‘马贝克’和其他品种。主成分分析将‘黑比诺115’和‘多塞托’分在第1象限,‘蒙特布查诺’和‘丹魄’分在第2象限,第3象限是‘比诺塔吉’‘内比奥罗’‘西拉’和‘马贝克’,‘品丽珠’和‘美乐’的各个品系都在第4象限。【结论】不同品种单体花色苷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供试的14个葡萄品种(品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花色苷可以作为化学指纹区分14个欧亚种红色酿酒葡萄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10.
以白色的野生胡萝卜‘松滋野生’(Ws)和橘色的栽培胡萝卜品种‘Amsterdam’(Af)为亲本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为试材,基于低倍重测序技术开发SNP标记,构建了由1 976个Bin标记组成,包含29 435个SNP标记的遗传图谱。图谱总距离834.28 c M,平均图距0.42 c M。通过对胡萝卜肉质根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关QTL分析,在连锁群LG04和LG08中检测到调控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ζ–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主效QTL(M-QTL)2、2、3、2、2和2个,表型贡献率为11.47%~19.18%;另检测到调控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ζ–胡萝卜素、玉米黄质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上位性QTL(E-QTL)1、1、2、1和1个,表型贡献率为2.50%~3.66%。在M-QTL显著区间内共检索到36个有功能注释的预测基因,其中Dck018297为ζ–胡萝卜素脱氢酶2基因,与调控β–胡萝卜素合成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有关;Dck008006为乙烯响应因子2.2的同源基因,与调控α–胡萝卜素、ζ–胡萝卜素合成有关;Dck029898为转录因子b HLH135的同源基因,与调控玉米黄质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孢粉学在部分梨属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合光学显微镜对杜梨、木梨、褐梨、豆梨4个野生种,白梨、砂梨、秋子梨、西洋梨、新疆梨5个栽培种的花粉、花药的大小、形状、表面纹饰和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研究,并进行了种间、品种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扼要地讨论了高等担子菌种的基本概念。拮抗线对鉴别高等担子菌的可能性。综述了从形态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及三个范畴划分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柑桔种质的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陈竹生  聂华堂 《园艺学报》1992,19(4):289-295
  相似文献   

14.
竹荪深层发酵产物的毒性及降血脂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荪深层发酵菌丝体的急毒、亚毒及降血脂动物实验表明,该产物对机体无毒性作用,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浓度(P<0.05)。  相似文献   

15.
用孢子分离,基内分离的方法获得纤细的银耳次生菌丝、节饱子和原基银耳次生菌丝还以白毛团,白色谷粒、基内菌丝和绒毛的形成存在。银耳菌丝体的形态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纤维的银耳次生菌丝、基内菌丝、菌龄短的原基组织和绒毛都能与伴生菌混合培养,配制成银耳母种。其中三种形态与伴生菌配制母种未见,只要正确辩识银耳菌丝体的不同形态和菌龄,掌握适宜的条件和技术,不仅简化了银耳的分离方法,而且提高了制作母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日照长度对三类唐菖蒲开花,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效平  高勇 《园艺学报》1992,19(4):367-370
  相似文献   

17.
菊花品种间杂交若干性状在F1代的表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云志  金白谋 《园艺学报》1991,18(3):258-262
1987—1988年,以16个菊花品种配制成12个杂交组合,研究了花、茎、叶的若干性状在F_1代的表现。结果表明,1.所有被研究的性状在F_1 代都发生了广泛的分离,这意味着无性繁殖使亲本品种保持着高度的杂合性;2. F_1杂种的花色具有倾母遗传;3.花序大小、小花数目和茎粗性状,在F_1代均表现衰退。杂种的平均数降低,但因变异幅度大,仍有超亲个体存在。  相似文献   

18.
平菇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原生质体裂解法制备高分子量平菇总DNA。通过Sau3A部分酶切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获得15~25Kb平菇总DNA酶切片段。并以Lambda的衍生物EMBL3为载体,酶连形成重组DNA。然后将其包装,转染受体菌LE392,在TB平板上获得2.5×10~4个重纽子克隆。此重组子克隆群即构成中蔬10号平菇菌株基因组文库。  相似文献   

19.
重瓣榆叶梅的绿枝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丛欣 《园艺学报》1991,18(3):278-280
重瓣榆叶梅(Prunus trilba var.plena Dipp.)是蔷薇科李亚属中的一种落叶花灌木。它具有开花早、花期长、花朵大、颜色纯正鲜艳等特点,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园林绿化、彩化树种。由于它雌雄蕊退化,不能正常结实,无法用种子实生繁殖,常规的扦插繁殖,成活率极低,无实用价值。在生产上,只能用分株和嫁接方法进行繁殖,但费工费时且繁殖效率很低,使重瓣榆叶梅的苗木生产受到限制。为此,作者自1984年开始进行绿枝扦插试验。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插条的采剪。于6—7月,在苗圃内,剪取树龄2—4年生  相似文献   

20.
青花菜花球形态建成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关佩聪  梁承愈 《园艺学报》1992,19(2):147-150,T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