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本文比较分析了三种x射线源(~(55)Fe、~(238)Pu和x光管)对木材进行微密度测定的精度,并对不同树种木材的质量衰减系数进行了测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造林密度对I-63杨木材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4×4m,5×5m,6×6m和7×7m4种不同株行距对I-63杨木材基本密度株内变异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造林密度、离地不同高度和不同树龄之间木材密度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方位间无差异。胸高处木材密度与全树木材密度间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两种不同栽植密度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木材密度和弦向、径向、体积全干干缩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密度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木材弦向、径向和体积全干干缩率,则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两种栽植密度的木材体积全干干缩率与基本密度呈负相关;木材干缩比与基本密度、栽植密度大的呈正相关,与栽植密度小的呈负相关.因此,适当增加栽植密度可以改善杉木木材的性质,但其影响规律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造林密度对1—63杨木材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4×4m,5×5m,6×6m和7×7m4种不同株行距对I-63杨木材基本密度株内变异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造林密度、离地不同高度和不同树龄之间木材密度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方位间无差异。胸高处木材密度与全树木材密度间存在的明显的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木材密度曲线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银杏(Ginkgo biloba L.)x射线木材密度曲线分形分析,结果表明,银杏木材密度的分形维数约在1.4430。分形维数直观地反映了木材密度年轮内和年轮间的变化规律,与年轮宽度有一定的联系,与木材密度本身关系不大。木材密度的分形维数一般由遗传因素控制,不同树种木材分形维数是相对固定的。木质材料的分形研究,是揭示其内在规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家系生长及材性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年生3种造林密度杉木家系胸径生产和木材比重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杉木胸径生长差异显著,两者且呈显著负相关,而在木材比重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其相关关系也只表现出较弱的正相关。胸径生长和木材比重在家系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胸径与木材比重呈微弱负相关。造林密度与家系间的交互效应也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柳树杂种木材基本密度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柳属和钻天柳属种间、属间杂交15个杂种39个杂交组合151个无性系材料,对木材基本密度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间和无性系间,在木材基本密度上存在极显著(α=0.01)差异,其中属间杂种(旱柳×钻天柳)×旱柳平均木材基本密度达到0.488,显著(α=0.05)超过各杂种平均值;柳树杂种及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是受强遗传控制的,被研究群体的广义遗传力达到0.92 ̄0.98,遗传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8.
以低龄桉树(Eucalyptus spp.)为试验材料,通过蒸汽热处理,研究热处理条件变化对木材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温热处理后,桉树木材全干密度、气干密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基本密度有增大趋势。升温速度对处理材3种木材密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处理温度对气干密度、基本密度有显著影响,恒温时间对3种木材密度影响不显著。3种因素对木材密度影响程度为升温速度处理温度恒温时间。对低龄桉树木材进行热处理,要准确把握升温速度和处理温度,才能有效控制热处理材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0年生3种造林密度杉木家系胸径生长和木材比重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杉木胸径生长差异显著,两者且呈显著负相关,而在木材比重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其相关关系也只表现出较弱的正相关。胸径生长和木材比重在家系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胸径与木材比重呈微弱负相关。造林密度与家系间的交互效应也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6种南美热带珍贵木材取样与切片观察及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对6种木材的树木性状、木材构造特征、材性和用途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6种珍贵树种均树干通直,高大粗壮;6种珍贵木材材色较深,纹理优美;属散孔材,其中圭亚那乳桑心边材区别不明显,其余5种均心边材区别明显;6种木材管孔中内含物丰富,木射线叠生者分别为平萼铁木豆、乔木维蜡木、重蚁木,其余均不叠生;铁线子、平萼铁木豆轴向薄壁组织丰富,呈带状,重蚁木、紫心苏木薄壁组织较丰富,呈翼状、聚翼状,其余薄壁组织量少;6种珍贵木材的气干密度大,均在0.80g/cm^3以上,硬度大,色泽优美,耐腐性强,属高档木制品良材。  相似文献   

11.
陕西兰考泡桐木材构造和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陕西渭南产兰考泡桐木材构造和材性的研究表明,木材材质优良,利用价值与其它泡桐相当,其管孔式类型并非为单纯的环孔材或单纯的半环孔材,而是环孔材至半环孔材。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木材化学组分的遗传控制及对木材育种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 1 3年生马尾松子代测定林的 2 0个自由授粉家系的木材试样 ,着重研究木材化学组分的遗传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 ,木材化学组分、基本密度和生长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并受中等至强度的遗传控制。在 6个木材化学组分中 ,灰分、戊聚糖和 1 %NaOH抽出物含量的遗传力较高 ,木质素、综纤维素和热水抽出物含量的遗传力稍低。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而与木材化学组分相关性很小 ,似相互独立。遗传相关认为灰分和热水抽出物含量可分别作为综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间接选择指标。由于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在家系间的绝对差异较小 ,仅为 2 %~ 3% ,对选育的实际意义不大。可选择综纤维素含量高的优株进行无性繁殖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毛白杨木材解剖构造与染色效果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新芳  鲍甫成 《林业科学》2001,37(1):112-116
为探讨木材构造和木材染色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变化规律,本研究测字5株34块人工林毛白杨 的解剖构造及其木材染色效果,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毛白杨木材染色效果与解剖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各染色效果指标与木材解剖因子间的复相关系数在0.4836-0.7998之间,采用比较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的方法,确定了影响毛白杨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为导管比量、木纤维比量和木射线量等因子。  相似文献   

14.
15种阔叶树木材密度与切削阻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管宁 《林业科学》1994,30(1):57-63
继11种针叶树材之后,对15种阔叶树木材密度与切削阻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针叶树材试验中发现的主要规律在此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6种木材白腐菌对山杨材木质素分解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池玉杰  于钢 《林业科学》2002,38(5):115-120
由于不同的木材腐朽菌的生理特性不同 ,所分泌的酶及酶的活性各不相同 ,因此 ,不同的腐朽菌分解木材的各种成分及相对速度就各不相同 ,而且对于木质纤维基质会有不同的中间代谢产物。本项研究选择了火木层孔菌 (Phelliusigniarius)及另外 5种木材分解能力较强的阔叶树上的白腐菌 :粗毛盖菌 (Funaliagallica)、三色革裥菌 (Lenzitestricolor)、冬拟多孔菌 (Polyporellusbrumalis)、偏肿拟栓菌 (Pseudotrametesgibbosa)和血红密孔菌 (Pyc noporussanguineus) ,研究了它们对山杨木材木质素的分解能力 ,测定了经 6种白腐菌分解一定时期的山杨木材木质素的含量 ,作为木材白腐菌对山杨木材木质素生物降解机制的初步研究 ,旨在为山杨木材生物制浆造纸提供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同时也可为木质素合理的生物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生物漂白、酶处理防止机械浆的返黄、废水治理、纤维素酶解糖化的微生物前处理等提供相关的借鉴研究 ,以期在生产实践中减轻环境污染并充分利用木质素资源。在无菌的条件下 ,将山杨木片样品分别放入以上 6种白腐菌的平板培养基中受菌侵染 ,一定时间后取出 ,去除木片表面的菌丝体 ,然后分别测定未腐朽材和受菌侵染 4 0d、6 0d、80d和 12 0d时木片样品中木质素的含量 ,分析 6种白腐菌对山杨木  相似文献   

16.
对粉状、纤维状和刨花状等形态木材,在不同酸催化下的液化效果进行的研究发现,木材液化率几乎不受木材颗粒粒度的影响,木液比和催化剂的种类是影响液化反应的重要因素,对液化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m0DUCYIONCunninghaniahaceolataisoneofmalnusedwoodspeciesinSouthernChina.ItPOs-sessesthecharactenshcsofhighadaPabilityandwideuhlity.WoodscienhstshavedonemorereaearchingworkonthegrOwingcharac-tenshcsandwoodPhysicalPropeniesofPlantedCunninghamiaboceolata,butlessonthewoodPropeniesvanahonpatternofnatUralCunninghtzmiahaceolata.ThewoodpropeniesandtheircorrelahonofCunn~oriahaceolatainnatUralforestwerestudiedinordertoProviderelevamtech-mqueparametersofitsPeffochonanduhliza-tion.nsThunSAunare…  相似文献   

18.
杉木材性株内变异的研究Ⅰ.木材力学性质和木材密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株浙江产杉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木材密度的差异,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模式和木材力学性质与木材密度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主要结果是: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在株内不同高度上差异特别显著;顺纹抗压强度和木材密度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圆周不同方位上,三项力学性质和木材密度均为南北向高于东西向,差异不显著;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在不同高度和不同方位上均为接近水平有一定波动的直线;三项力学性质与木材密度的相关关系在不同高度和不同方位上均特别显著,但不同力学性质与木材密度的相关系数有明显差异,不同高度上和圆周不同方位上,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国110个树种木材表面视觉物理量的综合统计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刘一星  李坚 《林业科学》1995,31(4):353-359
以我国110个树种的木材材色、光泽度参数测量值为基本数据,分析了木材表面视觉物理量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木材主要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芳  谌红辉 《林业科学》2002,38(2):113-118
本文对贵州省龙里林场马尾松密度试验林 ,5种造林密度 ,15年生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和解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和管胞列数影响较大 ,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造林密度大 ,则生长轮变窄 ,管胞列数减少 ,晚材率增加。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不显著 ,但具明显的规律性 ,即随着造林密度加大木材基本密度增加 ,造林密度过大反而下降。造林密度对管胞形态的影响表现出因树龄而异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管胞形态总平均值变化不大 ,但管胞长度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受到造林密度影响。较低的造林密度各生长轮管胞长度差异不显著。组织比量不受造林密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