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基础上,为提高秸秆利用率和优化玉米生产方式,玉米的免耕播种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普及与推广。通过对现阶段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说明了免耕播种机械技术的优化和提升方向。  相似文献   

2.
耕作方式对豫东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豫东地区夏玉米生长季恰逢雨季,季节性强降水经常导致农田积水,使玉米生长受到涝渍灾害威胁,为探索当地夏玉米的适宜栽培管理模式,试验设置播前翻耕、深松和旋耕3种耕作处理,并以当地种植习惯的免耕贴茬播种为对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夏玉米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免耕贴茬播种处理相比,翻耕和深松处理均能在强降雨后有效降低表层土壤含水率,增加夏玉米生长中后期的株高和叶面积;翻耕和深松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26.55%和19.67%;翻耕和深松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5.37%和9.69%,旋耕处理降低了3.45%。综合考虑夏玉米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翻耕和深松措施是适宜于豫东地区夏玉米高产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免耕播种相对于传统的翻耕和播种具有明显的高效和优化土壤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国家和专业人士的重视与推广,尽管现阶段我国免耕播种的比例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但免耕播种的普及效果已比较明显。在免耕播种技术实际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说明了机械化免耕播种在玉米种植方面的优势,并总结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也称玉米硬茬播种技术,是一种用玉米免耕播种机,在留茬20 ̄25cm的麦茬地里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一次完成多项作业工序的机械化播种技术,该技术解决了我国北方一年两熟制地区小麦、玉米连作茬口衔接的问题,实现了冬夏作物的平作种植,取得了增产增收、保护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效。该技术已成为保护性耕作四大关键技术之一。一、增产机理一是麦茬地不需耕翻就可抢种玉米,抢了农时,增加了生长积温,同常规播种相比,免耕播种玉米早出苗2 ̄3天,早熟3 ̄5天。二是增强了田间蓄水能力。播种时不需要翻耕,减少了土壤水分蒸…  相似文献   

5.
葛宏强 《南方农机》2023,(23):91-93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行保护性耕作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成效显著。实践证明,玉米种植采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播种质量。基于此,笔者对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的重要内容、优点、耕作模式及播种作业时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非常适合吉林省及东北易发生春旱地区的耕作方式,能很好地保墒抓全苗,有利于玉米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6.
免耕播种是玉米种植的新方式,通过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与使用,能够显著优化耕地土壤结构,并实现节水、节肥、节能的要求。通过介绍玉米免耕播种的主要技术特点和优势,分析了免耕播种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一年两熟地区秸秆覆盖较多,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时容易堵塞,播种质量不稳定,且在秸秆粉碎后的全覆盖的地表播种后容易发生出苗不全、苗生长不壮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秸秆粉碎覆盖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该机与66kW拖拉机配套,采用三点悬挂作业,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作业工序,可解决作业防堵问题,确保播种质量,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8.
免耕播种能节约农时,减轻耕地对土壤的压实和破坏,是一种新型的玉米种植方式。本文介绍了免耕播种的性能特点,分析了玉米免耕播种机及排种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仅供免耕玉米播种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降解膜覆盖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土壤养分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设置平地全覆盖(M1)、垄沟半覆盖(M2)、连垄全覆盖(M3)与传统平地种植(CK)4种种植方式,通过2013—2014年2年夏玉米大田试验,分析降解膜覆盖下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变化、土壤硝态氮分布以及作物对养分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3种覆盖种植方式均提高了表层0~50 cm土壤养分,其中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增加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处理下土壤0~200 cm平均硝态氮含量均在播种后20~60 d明显减少,且在不同时期硝态氮含量峰值随着播种后天数的增加逐渐向下运移;M1、M2和M3处理的植株体内氮素累积量与CK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在播种后20~40 d累积量最多。3种覆盖处理2年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其中,M3氮素利用效率最高,比M1、M2处理分别提高了49.30%、33.10%。综合而言,覆盖降解膜有利于改善作物生长的水肥环境,促进作物对氮素的有效吸收,其中连垄全降解膜覆盖种植方式(M3)在保护土壤环境、提高耕作层土壤养分以及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等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免耕直播技术,是保护土壤、节水保墒、节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先进播种技术。一、主要技术内容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是在小麦收获后,采用玉米免耕播种机械直接进行播种的技术。采用玉米免耕播种机一次进地,完成开沟、深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  相似文献   

11.
我国普通玉米的专用型品种较少,难以满足畜牧业和玉米深加工的需求,因此,加强玉米品质育种研究十分重要。根据营养成分的变化,玉米品质育种分成蛋白质品质育种、碳水化合物品质育种、玉米油品质育种及其他特殊目的的品质育种。结合国外优质蛋白玉米、甜玉米及高油玉米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我国玉米品质育种的研究进展,介绍其育种方法。通过分析我国玉米品质育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拓宽种质资源、改进育种方法、重视品质分析、提供政策保障、加大技术宣传等对策,以期为我国玉米品质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挤压膨化对玉米淀粉糊化程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对脱胚玉米进行挤压膨化,以模孔直径、物料出口温度、喂人物料水分含量和螺杆转速作为因素;以挤压膨化脱胚玉米淀粉糊化程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四因素五水平”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脱胚玉米挤压膨化系统参数对淀粉糊化程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阎文圣  陈颍 《中国农机化》2003,(3):12-13,36
本文对我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加快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螺旋圆锥凸棱式玉米收获摘穗辊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卧式玉米摘穗辊的设计方法.该装置的摘穗段设计成圆台体状,并且在圆台体的圆周表面上开设有渐变高度的凸缘,同时焊在圆台体圆周表面上的圆钢丝形成螺纹凸棱,可以使玉米收获机在摘穗过程中减少籽粒损失,不会发生摘穗对辊间隙的堵塞问题;能有效地实现在压力变化范围非常小的情况下把茎秆向上推进和掰穗的作用.实验证明,该装置在摘穗作业时不发生堵塞现象,同时增强剥皮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玉米收获机割台砍劈式茎秆粉碎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保证玉米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的前提下,为了增加茎秆的破碎程度、加快秸秆还田后的分解速率,基于玉米茎秆的力学特性,设计了一种可以安装在玉米收获机割台下方的茎秆粉碎装置。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影响粉碎效果的作业参数和结构参数,选取茎秆粉碎装置的刀轴转速、安装角、刀尖倾角为试验因素,以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和秸秆破碎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单因素及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运用Design-Expert软件的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刀轴转速、刀尖倾角、安装角,各因素对秸秆破碎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刀轴转速、安装角、刀尖倾角;该装置最优参数组合为:刀轴转速1 090 r/min、安装角41°、刀尖倾角83°。田间验证试验表明,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和秸秆破碎率分别达到90.21%和85.78%,远高于目前甩刀式茎秆粉碎装置的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种养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的二元结构将逐步改变为以粮、经、饲为主的三元种植结构,青贮玉米将成为农区奶牛养殖饲料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论述了青贮玉米生产现状、主要机具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获取玉米田耕层不同土壤的各项参数,本文将玉米田耕层典型土壤分为未与玉米根茬接触的普通土壤(PT)和与玉米根茬结合形成根土复合体的土壤(GT),采用物理试验与离散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离散元参数进行标定。基于Hertz-Mindlin(no slip)接触模型,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以土壤堆积角为目标值,进行了四因素五水平仿真试验。基于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接触模型,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敏感性分析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试验,以土壤硬度为目标值,对显著性参数进行寻优,得到PT最优解组合为:粘结键法向刚度4.37×107 N/m3、粘结键切向刚度1.46×107 N/m3、切向极限应力3.24×105 Pa; GT最优解组合为:粘结键法向刚度5.19×107 N/m3、粘结键切向刚度4.25×107 N/m...  相似文献   

18.
微咸水灌溉对苗期玉米生长和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为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微咸水灌溉对玉米的出苗、干物质累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阻力、根系活力及叶绿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g/L是灌溉水中NaCl含量的上限。在含盐量低于3g/L的情况下,盐分对苗期玉米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超过3g/L时,则会对作物生长产生危害。并简要分析了玉米苗期根系和冠对盐分和不同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辽宁省的玉米产量,在介绍玉米保护性技术内容的基础上,介绍免耕少耕、免耕播种、药剂灭草、玉米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适用于辽宁地区的相关机具,为在辽宁地区的玉米种植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秸秆覆盖是减少棵间无效水分蒸发,提高根层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北京大兴县的3年使用表明,覆盖秸秆3.0t/hm2,可有效保持表层土壤结构,使表层土壤含水量提高2%~11%,且越是干旱年份保水保墒效果越显著,夏玉米出苗率提高4%~13%;可使作物总干物质产量提高26%,籽粒产量提高20%。研究结果显示秸秆覆盖技术具有明显节水增产效果,在半干旱的夏玉米种植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