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朝顺 《农家致富》2014,(15):22-23
一、扬麦20——大穗、高产、早熟扬麦20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大穗、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10年国家审定定名(国审麦2010002),并申请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申请公告号:CNA009173E。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种植。1.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扬麦158早熟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株高86厘米左右。穗层整齐,穗纺锤形,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13,(14):24
扬麦20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大穗、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10年国家审定定名(国审麦2010002),并申请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申请公告号:CNA009173E。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种植。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扬麦158早熟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株高86厘米左右。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3,(14):24-25
扬麦22是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矮秆、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2012年国家审定定名(国审麦2012004),已申请品种权保护。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地区、浙江中北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王朝顺 《农家致富》2014,(16):22-23
一、扬麦23——强筋小麦新品种扬麦23是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强筋小麦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6),已申请品种权保护。适宜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浙江中北部、河南信阳地区种植。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2天,与对照扬麦158熟期相当。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绿色,生长旺盛。株高84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上举。穗层较整齐,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硬质、较饱满。平均亩穗数32.4万穗,穗粒数39.4粒,千粒重37.7克。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白粉病、条锈病、  相似文献   

5.
生选6号于2009年10月通过了国家审定(国审麦2009004,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CNA007644E),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地区种植。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独家拥有该品种的生产经营开发权。一、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性,幼苗直立,分蘖力强,成熟期比扬麦158迟2天。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穗层整齐,成穗率高。每穗实粒数38~50粒,千粒重38~40克,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饱满。高抗  相似文献   

6.
高产大穗新品种——通育97 通育97是通化市农科院作物所1995年育成的高产大穗玉米新品种,已申请国家玉米新品种保护权。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1490E。主要特点:穗大、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7.
苏玉19(原代号J4142)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利用两个自选系为亲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大穗型玉米单交种,于2003年1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品种的育成成功地解决了玉米育种上高产与早熟、早熟与大穗的矛盾.显著提高了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潜力和抗逆性,已被列为江苏省玉米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8.
《河南农业科学》2007,(10):119-119
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主推小麦品种 省审周麦20——高产、优质、抗病、抗寒小麦新品种。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早熟品种、苗势壮、落黄好、抗寒性较好、抗倒伏、抗白粉病、叶锈病。  相似文献   

9.
《江苏农业科学》2008,(1):39-39
扬粳4038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审定号:苏审稻200807),并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3943E)。该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一、特征特性(1)产量高。2006~2007年江苏省早  相似文献   

10.
淮阴75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大粒、早熟、高产、抗病、优质早熟毛豆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2005年底获淮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主要特征特性淮阴75属早熟毛豆,商品成熟期85·0 d,园艺成熟期88·5 d,生理成熟期115·0 d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7,(4):24-24
●品种来源 徐稻4号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育成的优质早熟高产多抗中粳稻新品种。2001~2002年参加山东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79.2公斤,比对照1豫粳6号增产12.98%,比对照2圣稻301增产16.95%,均达极显著水平,名列参试品种首位。2004年3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同年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2005年参加江苏省引种生产试验,2006年元月通过江苏省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12.
泰花 3号为江苏省泰州市旱作所选育的花生新品种 ,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的特点。 2 0 0 2年 4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适宜于江苏、安徽南部及四川东部地区种植。简述了其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郑育麦9987是由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大穗抗病、抗倒、稳产、超高产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并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20064791).该品种具有耐肥、抗倒、抗寒、穗大、粒大、高产、稳产、耐病等突出优点,在黄淮南片麦区高水肥地早中茬种植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2007年由河南省枣乡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安阳市濮阳市独家开发、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06,(15):26-26
扬麦14原名“扬0-139”,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多穗、大粒,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30408.9,扬州市扬子种业有限公司独占实施。该品种2005、2006连续两年被列为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补贴品种。适宜江苏省沿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在扬麦158种植区域内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武育糯16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培育的粳糯稻新品种,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编号:苏审稻200411)。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早熟、穗粒结构合理、分蘖力较强等特点,适宜在江苏、安徽北部、山东南部及河南等同纬度地区种植。其栽培要点:适时稀播,培育壮秧,适当密植,主攻大穗,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6.
“扬麦16号”(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2007年秋播时我区引种试种,推广示范面积达9595亩,该品种表现出大穗、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镇稻18号(曾用名镇稻681)是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食味、高产、抗病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0 d左右,株高100 cm左右,有效穗300万~31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35~145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 g左右,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本文介绍了镇稻18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试验试种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新麦21是由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用含有英国抗源C39血缘的高产、抗病、早熟、多穗型亲本偃展1号作母本,含有波兰、意大利小麦血缘的高产、广适、抗病、晚熟、多穗兼大穗型品种新麦9号作父本,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特抗倒春寒、抗病、中早熟小麦新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09014)。该品种抗倒春寒性极好,含有Funo、NPFP、四川繁1等的优良的抗病基因,具有较强的抗灾减灾能力,适应生产和市场需求,也是一个高产、抗病、中早熟、抗寒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6,(2):F0002-F0002
高产大豆——世纪二号;极早熟水果玉米——中育一号;巨穗一号玉米;超早熟黄豆新品种——闪电6000;最新芝麻新品种——航天一号;世界第一椒——德椒8号;大穗小麦——风云一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张华 《农家顾问》2011,(10):32-33
扬麦20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