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大蒜潜隐病毒(garlic latent virus,GLV)和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的外壳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在单重RT-PCR检测的基础上,建立同时检测GLV和OYDV的多重RT-PCR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带病的甘肃‘成县迟蒜’大蒜样品中扩增出GLV(849bp)和OYDV(571bp)的2条特异性片段.GLV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登录的其他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在90.00%~99.76%,OYDV扩增产物与其他分离物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0.00%~98.00%.  相似文献   

2.
3.
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和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复合侵染兰科植物的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通过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可以同时扩增获得复合感染的兰科植物中两种病毒核酸片段(CymMV约558 bp,ORSV约825 bp),由此建立一步式免疫捕获-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IC-RT-PCR)技术以检测2种病毒的复合侵染情况。利用该技术对来自广东汕头的35株兰样进行感病性测试,发现31株呈阳性,感病率为88%。阳性株中,ORSV感染率为87%(27株),CymMV感染率为29%(9株),复合感染率16%(5株),说明这一地区ORSV感病率较高,并与CymMV存在明显复合感染。扩增条带T载体克隆测序表明,与已知CymMV和ORSV分离物的核酸分子平均同源性分别高达97%和99%。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和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以病株带鞘叶组织总核酸反转录物为模板,根据中国甘蔗花叶病的主要致病病原高梁花叶病毒SrMV和甘蔗花叶病毒中国大陆优势株系SCMV-A,结合B、D、E和SC株系的外壳蛋白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设计PCR 引物对和已有的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病原木质部赖氏杆菌木质部亚种(Leifsonia xyli subsp.Xyli,Lxx) 的PCR引物对,在SCMV RT-PCR和RSD单-PCR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可同时检测SCMV和RSD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结果]此检测方法可特异地从感染SCMV和RSD的样品中扩增出SCMV(400 bp)和RSD(265 bp)2个条带,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SCMV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其它株系或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1%~99%, RSD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其它株系或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99%.[结论]应用此检测方法可稳定、特异地检测出蔗株中是否有导致甘蔗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的单一或混合的病原.  相似文献   

5.
利用ELISA检测两种兰花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三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TAS-ELISA)检测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和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检测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的方法.共检测了浙江省内139个兰科样品和8个百合科样品,结果表明有31.7%的兰花检出CymMV,有28.8%的兰花检出ORSV.根据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上下游保守序列设计了检测ORSV的引物,参照周国辉报道设计了检测CymMV的引物并对人工接种两种病毒的兰花进行了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结果表明,RT-PCR检测结果与ELISA结果相一致,进一步证实本研究建立的TAS-ELISA,DAS-ELISA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应用于兰花上CymMV和ORSV两种病毒的早期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世界兰花病毒有 50 余种,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和齿舌兰 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 ORSV)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病毒。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措施能够控制病毒 病,因此建立针对病毒的高效监测、检测方法,对控制兰花病毒感染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方法】以兰花病 毒 CymMV 和 ORSV 为试验材料,采用反转录 - 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T-LAMP)进行病毒 RNA 的扩增,从而 建立 CymMV 和 ORSV 的快速检测方法。分别根据两种病毒的 cp 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 RT-LAMP 引物,在一步 法 RT-LAMP 反应体系中加入羟基萘酚蓝(HNB,终浓度 200 µmol/L)作为扩增产物指示剂,不需开盖进行凝胶 电泳检测,便可直接根据体系颜色变化判读反应结果。【结果】利用该检测方法能够在 2 h 测出样品中是否存在 CymMV 和 ORSV 病毒 RNA,其灵敏度是 RT-PCR 的 10 倍。对 20 株田间样品进行一步法 RT-LAMP-HNB 检测, 根据田间检测结果显示,CymMV 检出率为 70%,ORSV 检出率为 55%,与 RT-PCR 结果保持一致,该法适用于 田间样品检测。【结论】建立的一步法 RT-LAMP-HNB 是一种灵敏、快速、特异、便捷的 CymMV 和 ORSV 检 测方法,仅需要简单控温设备如水浴锅便可进行核酸扩增,适用于在基层或不便利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X病毒黑龙江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是重要的马铃薯病毒之一,几乎分布于全国所有马铃薯种植区域,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对其建立RT-PCR分子检测体系以及对其外壳蛋白(CP)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尤为重要。根据已报道的PVX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带毒植株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方法,克隆了PVX黑龙江分离物(P2)全长CP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P2CP基因全长711 bp,编码237个氨基酸残基,与GenBank中17个不同分离物的C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5.5%~96.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9.4%~99.2%。依据PVXCP氨基酸序列建立系统进化树,将PVX不同分离物划分为两大类群,P2与PVX中国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同属于类型Ⅱ,表现一定的地域相关性。同时,应用该RT-PCR分子检测体系进行马铃薯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8.
甘蔗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和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以病株带鞘叶组织总核酸反转录物为模板,根据中国甘蔗花叶病的主要致病病原高梁花叶病毒SrMV和甘蔗花叶病毒中国大陆优势株系SCMV-A,结合B、D、E和SC株系的外壳蛋白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设计PCR引物对和已有的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病原木质部赖氏杆菌木质部亚种(Leifsonia xyli subsp. Xyli,Lxx)的PCR引物对,在SCMV RT-PCR和RSD单一PCR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可同时检测SCMV和RSD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结果】此检测方法可特异地从感染SCMV和RSD的样品中扩增出SCMV(400 bp)和RSD(265 bp)2个条带,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SCMV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其它株系或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1%~99%,RSD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其它株系或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99%。【结论】应用此检测方法可稳定、特异地检测出蔗株中是否有导致甘蔗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的单一或混合的病原。  相似文献   

9.
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设施蔬菜产区采集到疑似感染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番茄样品,利用ToCV的特异性引物ToC5/ToC6进行RT-PCR检测,结果从4份病样中检测到ToCV预期大小的特异片段。利用ToC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和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CP基因和HSP70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得到ToCV辽中分离物CP基因和HSP70基因全长分别为774bp(GenBank登录号:MF278016)和1665bp(GenBank登录号:MF278017),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oCV辽中分离物的CP核苷酸序列与北京ToCV分离物(KC887999)和河北的ToCV分离物(KP217196)的CP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均为99.87%;HSP70核苷酸序列与山东ToCV分离物(KC709510)的HSP70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为99.76%。同时该样品利用背靠背引物TY-F/TY-R对TYLCV的DNA-A分子进行全基因序列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得到TYLCV辽中分离物的DNA-A分子全基因长度为2784 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YLCV辽中分离物与山东TYLCV分离物(GU199587)的DNA-A分子全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9.64%。从而证实了沈阳市辽中区的番茄受到ToCV与TYLCV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引起河南省大蒜病毒病的病原,采用RT-PCR方法对采集的表现矮缩症状的大蒜样品分别用5对引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大蒜样品中同时检测到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ipe virus,LYSV)和青葱潜隐病毒(shallot latent virus,SLV)3种病毒,没有检测到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arlic common latent virus,Gar CLV)和青葱X病毒(allexiviruses)。根据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河南省OYDV分离物与SLV分离物在进化树上都单独形成一分支,其中OYDV与其他分离物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8%~96.9%,SLV与其他分离物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6.5%~88.5%,河南省LYSV分离物与墨西哥分离物的同源性达到99.4%,亲缘关系最近。试验中同时检测到3种病毒,说明河南省大蒜病毒病为多种病毒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TAS-ELISA)和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检测了海南主要兰花种植基地的疑似病毒感染的兰花叶片。结果表明,海南兰花病原病毒主要为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  相似文献   

12.
柳爱春  赵芸  刘超  张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2960-12961
[目的]研究建兰花叶病毒(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双重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为病毒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2种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并进行双重与单一RT—PCR对比试验。[结果]结果在健康蜘蛛兰被人工接种病毒后第10天和第21天用一步法RT-PCR方法分别获得CymMV和ORSV与预期相符的约764和946bp扩增产物务带;且双重一步法RT—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出现两务与单一RT—PCR产物相对应的清晰务带,获得较理想的检出效果;扩增产物的核酸序列经BLAST分析,同源性均在85%以上,证实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该方法具有更加灵敏、特异、快速和简便的特点,适合于两种主要兰花病毒的同时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应用IC-RT-PCR方法检测齿兰环斑病毒和建兰花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建立了蝴蝶兰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IC-RT-PCR检测方法。用该方法对天津地区8个蝴蝶兰标样检测,结果显示:8个标样中有4个检测到建兰花叶病毒,另外4个检测到齿兰环斑病毒。该方法简化了操作程序,为蝴蝶兰种苗病毒的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是危害海南兰花最普遍的2种病毒。CymMV侵染蝴蝶兰后引发黄化斑、坏疽凹陷斑、畸形生长等多种症状;侵染石斛兰引发花叶、黄化斑、全叶黄化或红化、契形坏死、疱状突出等症状;侵染文心兰引发花叶、黄化、坏死、畸形生长等症状。ORSV的症状种类则相对简单,蝴蝶兰上引发环斑、系统性黄化、凹陷坏死、疱状突出等症状;文心兰上主要表现花叶;石斛兰上未检测到ORSV。  相似文献   

15.
以利用Trizol试剂盒提取的蝴蝶兰组培苗叶片总RNA为模板,根据已报道的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ussm ringspot virus,ORSV)外壳蛋白基因(cp)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探索RT-PCR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同时检测CyMV和ORSV的双重RT-PCR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部分兰花种植区的文心兰、蝴蝶兰、大花惠兰上发生的病毒病进行了调查与病原鉴定。兰花感染病毒后,主要以在叶片形成黑褐色的坏死斑为主。在文心兰不同品种中,T系列的病毒病发病率最高。经电子显微镜、血清学和RT-PCR等方法综合鉴定,确定危害云南兰花的主要病毒为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 ) 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 ),其中CyMV为优势种,有时出现CyMV 和ORSV复合侵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建兰花叶病毒(CymMV)、齿兰环斑病毒(ORSV)和建兰环斑病毒(CyRSV)是危害兰花的主要病毒。文章综述这几种重要兰花病毒的病毒分子结构、分子检测、卫星RNA、DI RNA、SiRNA及其转基因研究进展,并就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RT-PCR检测齿兰环斑病毒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已报道的齿兰环斑病毒(ORS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设计了一对各为20bp的引物.通过优化试验条件,建立了稳定的RT-PCR检测ORSV体系,其检测灵敏度可达0.01ng·mL-1.将此方法与ELISA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T-PCR检测灵敏度比ELISA高1000倍.应用这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了138瓶兰花组培苗样品,其中RT-PCR检测出32瓶兰花组培苗感染病毒,而ELISA只能检测其中的18瓶.  相似文献   

19.
 在昆明市文心兰栽培基地发现了具有病毒病症状的感病文心兰和大花惠兰植株。感病文心兰和大花惠兰样品在电镜下可观察到长约460~500nm的线状病毒粒体和长约300nm的杆状病毒粒体,它们分别与已报道的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粒体大小一致。利用ELISA技术在感病文心兰和大花惠兰样品可以检测到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利用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的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方法可以扩增到与引物设计预期大小一致的核酸条带。由此证明,云南文心兰和大花惠兰病毒病由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中的一种或两种侵染引起。  相似文献   

20.
根据基因库中建兰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利用荧光RT-PCR方法在蜘蛛兰中检测到普通RT-PCR-琼脂糖电泳法检测不到的微量病毒。熔解曲线分析表明,每一扩增产物为单一产物形态。通过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试验证实扩增产物序列的实际长度与预期完全相符,蜘蛛兰样品的扩增产物基因序列与基因库中建兰花叶病毒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94%~96%。与普通RT-PCR的相比,荧光RT-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快速、结果直观准确的特点,可应用于种苗中微量建兰花叶病毒的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