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规律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共调查不同年龄体重的猪3800头,其中体重10~30kg猪1500头,30~60kg猪1200头,60kg以上育肥猪800头,成年母猪300头,按20%比例耳静脉采血化验。选择红细胞感染率在50%以上的患病猪1171头,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用附红细胞体注射液、长效土霉素、血虫净、血虫净配合长效土霉素和远征霉素进行治疗。同时将猪附红细胞体耳静脉感染家兔,并将感染兔的全血接种健康兔且同未接种健康兔同笼饲养,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达80%以上,发病率为47%,以小兔最高。应用血虫净配合远征霉素或长效土霉素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60kg以上成年猪治愈率量高。猪附红细胞体可以通过血液传染给家兔,同笼接触饲养也可传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水貂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培养试验。[方法]在 RPMI-1640、DMEM、M-199和 HL培养液中添加30%的新生牛血清或水貂血清,在37℃、5% CO2条件下体外培养水貂附红细胞体,每12 h更换1次培养液,补充适量健康水貂红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结果]RPMI-1640和 HL培养液中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高于 DMEM和 M-199培养液,在RPMI-1640和 HL培养液中添加30%水貂血清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高于添加30%新生牛血清,且 RPMI-1640略高于HL培养液,培养12 h后获得了80%以上的感染率,且体外传代可连续培养23代。[结论]该研究为筛选有效防治水貂附红细胞体的药物及制备诊断抗原与研制疫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RPMI-1640、D-MEM、M-199、HL培养液中添加30%的新生牛血清或水貂血清,采用37℃、5%CO2条件下体外培养水貂附红细胞体,每12 h更换1次培养液,补充适量健康水貂红细胞,并作传代培养。试验结果表明,RPMI-1640和HL培养液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高于D-MEM和M-199培养液,在RPMI-1640和HL培养液中添加30%水貂血清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高于添加30%新生牛血清,且RPMI-1640略好于HL培养液,培养12 h后,获得了高达80%以上的感染率;体外传代连续培养23代。  相似文献   

4.
以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小白鼠和家兔为研究对象,观察了附红细胞体感染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4 h和30 d短期内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未见显著变化;而在不同季节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有一定变化,即夏秋季感染率高于春季和冬季.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又叫红皮病,是由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破坏猪体红细胞造成机体贫血,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1 流行病学 附红细胞体病的出现在我国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很多猪场因此损失惨重.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且感染率比较高.有人做过调查,各种阶段猪的感染率达80~90%:人的感染阳性率可达86%;而鸡的阳性率更高,可达90%.但除了猪之外的其它动物发病率不高.该病可发生于各龄猪,但母猪和生长肥育猪一般为单一感染,而仔猪容易并发大肠杆菌感染.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的感染也比较严重.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附着于红细胞表面或在游离于血浆中而引起的猪热性、溶血和散发性传染病。2016年7月在柳江县一养猪场内仔猪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该疫情确诊后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附红细胞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能感染猪、牛、羊及马属动物和猫、兔、鸡、人等,人类也可感染,但相互间各具有种属性,如猪附红细胞体病就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血液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多呈隐性,并且常与猪的多发病、常见病混合感染,导致饲养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长阶段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强度调查及对比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血液镜检的方式对新疆阿克苏市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高的某猪场不同生长阶段的猪进行感染强度鹊鞑?同时对感染强度不等的母猪及所产仔猪进行感染率调查,分析其所产仔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的原因;并选择感染强度高的哺乳母猪、架子猪用氟苯尼考、磺胺对甲氧嘧啶钠、土霉素、金霉素、甲硝唑、强力霉素、血虫净等药物进行对比治疗.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均有附红细胞体感染,但感染强度不等.有66.4%的猪感染强度在50%以上.感染率高的母猪所产仔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明显高于感染率低的母猪所产仔猪的感染率.土霉素与金霉素配合使用、磺胺对甲氧嘧啶钠、血虫净疗效较好,使感染强度降低,但不能彻底根治附红体病.  相似文献   

9.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热、急性溶血性黄疸、贫血,严重者导致死亡。1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氏体目,呈球形。血液涂片姬姆萨氏法染色,呈淡红色或淡紫色,对干燥和化学药品抵抗力弱,一般常用消毒药均能将其杀死。2流行特点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且感染率比较高;猪附红细胞体病仅感染  相似文献   

10.
龙井和珲春市牛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压滴镜检法和血涂片染色法,检测龙井和珲春地区牛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共检测21头牛,检出率为100%,比较2种方法,检测出的附红细胞体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5.25%,58.52%,2个地区附红细胞体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6.58%,55.11%;采用压滴镜检法检测,表现临床症状的牛与不表现临床症状的牛的附红细胞体平均感染率比为56.22:29;放养牛与圈养牛的附红细胞体平均感染率比为59.72:8.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GenBank上已报道的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产物克隆到T-vector后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到的目的基因片段为404 bp,与GenBank上Mycoplasma suis序列同源性为97%.试验建立的PCR诊断方法特异性强,与健康猪血液、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弓形虫、猪圆环病毒DNA无交叉反应,能检测出的最低DNA浓度是8.6 fg·μL-1.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敏感等特点,为浙江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由链球菌引起的猪链球菌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引起人员感染致死。为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了解,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本文就链球菌及猪链球菌病的流行、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防治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以发热、呼吸困难、母猪繁殖障碍为特征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变观察、实验室检查,确定为猪放线杆菌、附红细胞体、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混合感染,使用敏感药物治疗和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4.
陈福斌  赵爱云  刘婷  何强  井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19-12220
[目的]建立猪嗜血支原体的PCR诊断方法,并与常规染色镜检诊断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对采自新疆阿拉尔垦区的疑似样品分别采用吖啶橙、姬姆萨染色镜检,采用温度法将嗜血支原体从红细胞上解离下来,提取其基因。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嗜血支原体16S rRNA基因组序列(U88565)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建立猪嗜血支原体的PCR诊断方法。[结果]比较了3种诊断方法,指出了各自的优劣。所建立的PCR方法为猪嗜血支原体病的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抗原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感染的猪血液中纯化猪附红细胞体,应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对猪附红细胞体抗原蛋白组分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SDS-PAGE分离得到13种蛋白质,其蛋白分子量范围为24~170 kD,分别是120、112、110、108、68.2、58、49.6、41.2、30、29、26.2、25和24.3 kD。应用免疫印迹试验筛选出了6种特异性蛋白质,分子量分别是108、98.2、68.2、41.2、35和31 kD。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感染附红细胞体临床症状典型的10头猪的10个样品分别进行新鲜血液压片、瑞氏染色、姬姆萨染色镜检,进而对其电镜扫描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大小不等的链球状、卵圆形、杆状的附红细胞体单一或成团寄生在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膜表面出现皱褶、突起、凹陷,红细胞失去球形立体形态,有的呈齿轮状或星芒状,有的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红细胞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当前猪链球菌耐药性情况,对分离鉴定出的81株链球菌菌株选用12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链球菌对各种常规药物敏感率普遍较低,大多数菌株对先锋Ⅴ(85.1%)和利福平(81.4%)较敏感;其次是环丙沙星(66.6%)和恩诺沙星(63.0%) ;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敏感率则在45%左右;对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和四环素等敏感率极低,而且同种药物对不同来源菌株的敏感性均不相同.和之前试验进行比较发现:链球菌耐药谱变化快,如对先锋Ⅴ、利福平敏感率有所下降,而对部分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红霉素和青霉素等敏感率则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8.
2005年3月延边某猪场的猪群发生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各种年龄猪均有感染,但多为哺乳期的仔猪.临床症状为多数病猪体温升高,达41~42℃,呈稽留热,流浆液性、黏性鼻液,眼睑色暗,外观呈“黑眼圈”状,全身皮肤发红,重者高度呼吸困难.病程1~3d,或因窒息于短时间内死亡.病理变化表现为严重的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腹腔有大量淡黄色液体,脾肿大,有的四肢关节囊内还可见黄白色奶酪样块状物或脓液.经过涂片镜检、分离培养、鉴别培养、生化试验鉴定、血清学鉴定和动物接种试验,最后诊断为猪链球菌感染.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该菌株的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9.
实验通过纯化猪附红细胞体后免疫小鼠及家兔制备阳性血清,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鼠阳性血清1:200稀释后作为捕获抗体,4℃包被过夜,1%明胶溶液37℃封闭1 h,兔阳性血清1:400稀释后作为检测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羊抗兔Igc抗体h:8000稀释,37℃显色10min为最佳反应条件.同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实验.该方法对猪附红细胞体最低检出量为3.812μg·mL-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有望作为群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