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乌塘鳢的苗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鸡塘鳢(BostrichthyssinsisLacepede)是虾虎鱼科塘鳍属的广盐性暖水小型鱼类,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国内外市场畅销的的食用鱼类。近几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已有不少群众进行养殖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养殖所需苗种仍以天然采捕为主,由于天然苗种大小不均,数量少,供不应求,严重制约了中华乌塘醒人工养殖的产业化进程,而入工苗种大小整齐,批量大,对促进人工养殖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人工孵化1.亲鱼的选择亲鱼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自然海区中捕获,二是从养殖池塘中收集,在生产中以地养亲鱼为主。亲鱼要求体…  相似文献   

2.
鲤鱼是主要的经济养殖鱼类之一。长期来都是在池塘中进行亲鱼培育,供次年产卵。我站培育鲤亲鱼占用了20.5亩鱼池,而全站鱼池面积仅62亩,人平鱼池不足0.8亩。实属人多池少的站,为了较好地挖掘苗种生产潜力:开辟一条培育鲤亲鱼的新路子,1988年我们进行了网箱培育鲤亲鱼的试验(仅养殖三班的鲤亲鱼)同时利用空出的亲鱼培育池培育一季草鱼苗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日前,由莱州市大华水产有限公司进行的“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公司在2002年以来进行漠斑牙鲆引进与苗种规模化生产研究和漠斑牙鲆养殖研究的基础上,于2004年以来开展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4年多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建立了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人工繁育、养殖工艺技术和养殖模式,实现了亲鱼自然产卵,验证了漠斑牙鲆适合于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共培育出性状优良的漠斑牙鲆子一代亲鱼200尾,繁育子二代苗种94.3万尾,延续了子一代鱼的优良性状。试验养殖,池塘养殖成活率达到90%,每667m^2产量达到276.8kg;工厂化养殖成活率达到95%,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1.7kg;网箱养殖成活率达到86.9%,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0.4kg。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草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有优良的生产性能。六十年代初,草鱼人工繁殖技术试验成功并在全国迅速推广,解决了养殖需要的苗种来源,改变了依赖江河捞苗的局面。为了提高苗种质量,必需  相似文献   

5.
一、放养全人工繁殖苗种,提前苗种放养时间自1997年起,我们进行了全人工繁殖的攻关,即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将野生暗纹东方繁殖的子一代(F1)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培育2年以上,使其达到性成熟,再进行人工繁殖。采用人工培育亲鱼繁殖苗种,时间可提前到每年的1~3月份。全人工繁殖技术的要点:①亲鱼的选择和培育。亲鱼年龄要在二龄以上,性腺发育有一定基础,提前5~7个月专池培育。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鲜活的蟹、虾、小杂鱼等动物性饲料,同时注意调控水温。②催熟和催产方法。在催产前15~20天采用鱼用促黄体素释放…  相似文献   

6.
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鳅属,具有较高的经济、营养和药用价值,目前河南省濮阳市养殖泥鳅的苗种,大部分是天然捕捞采集而来,优劣不等,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大面积养殖泥鳅苗种短缺的问题,我们对苗种繁育进行了系列工作。本文现将近年来泥鳅的人工培育苗种技术总结如下。一、泥鳅的人工繁育1、泥鳅亲种的选择及培育(1)亲鱼来源:人工繁育用的亲鱼尽量避免长时间蓄养,因而最好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或人工饲养体质较好的亲鱼,在进行数天的强化培育后,于4月底5月初当水温稳定在20℃左右时,即可进行人工繁殖。(2)亲鱼的选择:体长15cm~20…  相似文献   

7.
异育银鲫为异精雌核发育银鲫的子代。它是人工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生活力强、群体产量高、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优点,并且制种简便而子代不发生分离现象,有利于扩大苗种生产。自 1976年开始生产至今,已作为淡水养殖的优良新品种而在全国推广养殖。我所培育的异育银鲫是方正银鲫♀×建鲤♂的属间“杂交”产生的后代,笔者根据近几年生产实践,认为提高异育银鲫出苗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亲鱼的选择   亲鱼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亲鱼培育及苗种的体型和生长速度。   1.方正银鲫原产于我国黑龙江…  相似文献   

8.
中华乌塘鳢的苗种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乌塘鳢(AsstrichthysSinensis,Lacepede)是虎鱼科的广盐性暖水小型鱼类,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当今国内外市场畅销的高档食用鱼类。近几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已有不少群众进行养殖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养殖所需苗种仍以天然采捕为主,由于天然苗种大小不匀,数量少,供不应求,严重制约了中华乌塘鳢养殖的产业化进程,而人工苗种大小整齐,批量大,对促进人工养殖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人工育苗中华乌塘的的人工育苗是指鱼体长2~3cm前的生产过程。1.亲鱼的选择亲鱼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天然海区中捕获,二是从养…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条件下,锦鲤排精、产卵不太同步,受精卵的孵化率及苗种成活率极低,导致大批量人工养殖时苗种不足。我们经过两年的摸索、研究,通过人工催产,加强苗种培育,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1 人工催产1.1 亲鱼的选择 一般是在干池并塘过冬之前进行,选择身体健壮、无伤病、鳞片完整、体色鲜艳的锦鲤作为亲本,也可按照各种锦鲤的颜色特征选择。雄鱼要求2龄以上,雌鱼要求3龄以上,雌雄比例1:2。操作时动作要轻快,不可使鱼体受伤,选好的亲鱼应立即放回亲鱼池,不宜困箱,雌、雄亲鱼要分开饲养,防止发生流产。…  相似文献   

10.
革胡子鲶秋季人工繁殖试验为了解决工厂化温室养殖革胡子鲶苗种需求,江苏省盐城市鱼种场科技人员大胆探索,于1996年9月首次开展了革胡子鲶秋季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亲鱼选择亲鱼系本场人工养殖的足1龄成鱼。♀鱼生殖...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四大家鱼养殖效益差,渔农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从而使一些苗种场倒闭转产。另一方面,苗种场大批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技术骨干相继退休,更造成了技术断层。而近年养殖家鱼效益看好,家鱼苗种价格上升,渔农积极性提高。面对现实,家鱼种苗繁殖滞后,特别是草鱼种苗市场尤为紧缺。现把我市在草鱼亲鱼培育与繁殖方面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草鱼亲鱼培育池虽无严格要求,但为有利于亲鱼的生产、发育和饲养管理,最好要求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和交通方便,面积以2~4亩较合适,水深要求在1.5~2米,池呈长方形,以东西朝向为优,底质相对较…  相似文献   

1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的养殖环境条件、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苗种运输、苗种质量、食用鱼养殖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光倒刺鲃人工繁、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3.
草鱼为“四大家鱼”之首,养殖历史悠久,深受我国人民喜爱,在养殖水平日益先进的今天对苗种质量的需求日渐提高。如何提高人工繁育苗种的质量也成为近年草鱼高密度养殖的关键所在。笔者作为一个水产养殖专业人员略有草鱼人工繁殖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乌鳢肉质细嫩、少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历来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很畅销。但由于其苗种多为野生,来源有限,难以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本文简要介绍目前山东乌鳢人工繁殖技术要点,以供生产单位参考。1亲鱼来源、选择与培育1.1亲鱼来源 亲鱼可在秋冬季收集野生鱼或人工养殖的成鱼,但必须经强化培育后方能进行催产。也可在繁殖季节从乌鳢的成鱼网箱或池塘成鱼养殖中挑选。还可在市场上认真挑选活泼、个体大的商品乌鳢作为亲鱼。1.2亲鱼选择 选择2冬龄以上的鱼作为亲鱼。规格在0.75~1.25kg/尾较宜。要求无病无伤、体质…  相似文献   

15.
福建沿海地区史氏鲟全人工亲鱼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1988年开展史氏鲟养殖试验以来,通过对养殖史氏鲟生长发育的跟踪观测,发现史氏鲟在我国南方地区不仅生长较快,而且性腺发育良好,能培育成性腺成熟的亲鱼,可以为实现全人工繁育苗种和生产鱼子酱提供亲鱼来源。  相似文献   

16.
泰山赤鳞鱼繁育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泰山赤鳞鱼是山东省重点保护动物。通过对泰山赤鳞鱼亲鱼选育培育、人工孵化、开口饵料、苗种培育、人工饲料养殖技术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成熟的成套繁育养殖技术,推动了泰山赤鳞鱼的人工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造成我省养殖鱼类性状退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我省的具体条件防化品种退和混杂的措施。指出我省草、鲢、(鱼用)鱼优良经济性状退化是与现行的苗种生产模式直接有关,其实质就是进行了无意识不恰当的人工选择。防止退化,混杂的措施,首先是思想上要明确品种退化给生产带来的危害性;技术上要注意加强选种工作,包括严格执行国家及省颁布的《亲鱼标准》,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各场站问的亲鱼交换,加强良种的选育工作等。  相似文献   

18.
<正>一、人工催产1.亲鱼来源从2006年4月开始,由新疆购进白斑狗鱼的发眼卵,进行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2008年5月,从人工养殖的成鱼中挑选繁育用的亲鱼,在池塘中进行培育。亲  相似文献   

19.
团头鲂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鱼类,它具有肉质好、病害少、易捕捞、饲养方便等优点,现已成为长江中下游一带池塘精养的主要品种之一。为了不失时机掌握好团头鲂的人工繁殖,扩大苗种生产,作者将繁殖技术作一简要的归纳,以供生产上参考。一、亲鱼培育1.亲鱼选择选择生长快、体格健壮、体型优良、背高肉厚,无畸形、无疾病  相似文献   

20.
《河北渔业》2011,(8):F0002-F0002
<正>2007-2010年,河北省水产研究所等单位通过对白斑狗鱼人工养殖亲鱼繁殖习性的研究及亲鱼的培育,完成了全人工条件下的整个繁育过程。即对来自原产地(新疆额尔齐斯河)野生白斑狗鱼卵进行了人工孵化、苗种培育及驯化养殖,并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