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木香中铜、铅、砷、镉和汞5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对炮制前后的含量变化进行比较。采用微波消解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以锗、铟和铋为内标,ICP-MS法测定铜、铅、砷、镉和汞5种元素含量。铜、铅、砷、镉和汞5种待测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回收率为85.1%~105.2%;RSD的范围为2.7%~5.8%。测定结果显示,炮制后重金属含量均有所下降,砷残留量下降明显。研究建立了基于ICP-MS法测定木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揭示了炮制工艺可降低木香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为进一步评估木香做为药材使用的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杨梅果实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省13个县(市区)10个品种计51个果实样品中的镉、汞、铅、砷和铜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表明:果实中镉、汞、铅、砷和铜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0.006 3、0.001 5、0.060 65、0.047 56和0.458 8 mg/kg。除少量样品镉和汞元素超标外,94.12%的样品符合规定的标准,有37.25%的样品未检出汞,个别样品未检出铅。果实中5种元素占各自标准值多少从高到低顺序为:铅>镉>汞>砷>铜,镉和铅含量有增高、污染范围扩大的趋势。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镉、汞、铅和砷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唯铜含量都较相近。  相似文献   

3.
青海栽培山茛菪重金属元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4~6年生人工栽培山莨菪,测定其根部铅、镉、砷、汞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4~6年生栽培山莨菪,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砷,镉,铅,汞。并且各种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年份和生物量的增加而有所积累。砷、铅和汞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较明显,而镉含量则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4种重金属元素在茶树菇栽培过程中的迁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福建省栽培规模较大的食用菌-茶树菇作为研究对象,在培养料中人为添加一定量的铅、镉、汞、砷等4种有害重金属,研究这4种重金属在茶树菇栽培过程中的富集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培养料中重金属含量直接影响茶树菇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并随着培养料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未人为添加重金属的情况下,生产的茶树菇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是安全的;茶树菇对铅、镉、汞、砷等4种有害重金属的元素富集能力各有差异,依次为汞镉铅砷。汞在茶树菇栽培过程中的富集和迁移能力最强,当栽培料中汞添加量为0.1mg·kg-1时,茶树菇对汞的富集系数最高,达到241.9%。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煅制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紫石英中有害元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镉、砷、汞、铜的含量为指标,对煅制温度、煅制时间、醋用量、醋淬次数进行考察。结果煅制温度、煅制时间、醋用量、煅制次数4个因素对铅、镉、砷、铜的含量均有非常显著性影响(P<0.01);煅制温度对汞含量有非常显著性影响(P<0.01),煅制次数对汞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煅制时间、醋用量对汞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经煅淬后,紫石英中所含铅、镉、砷、汞、铜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经优选的最佳炮制工艺为700℃煅制20 min,每100 g紫石英每次加醋15 mL,煅淬3次。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贵阳市常见叶类蔬菜受污染的情况,对贵阳市售9个品种的叶类蔬菜中有害元素汞、铬、砷、铅、镉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汞、镉、砷、铅四种素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其中汞的含量范围为0.1~3.1×10-3mg/kg;镉、砷、铅均未被检出,而铬的含量超出国家参考标准,含量范围为0.5~2.91mg/kg.铅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上广泛使用铬(电镀、医药、印染、印刷等),工业污染排放的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菜地,造成蔬菜地--蔬菜的污染.只有摸清污染源,严格控制排污,才能清除铬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有机种植方式对卷烟原料质量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大田试验,调查分析了有机种植方式烤烟生长与产量变化,检测分析了烟叶中5种重金属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同时还检测了这些有害元素在有机烟叶工业验证品卷烟的含量,探讨有机种植方式对烟叶中有害元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有机种植方式下,烤烟单产变化不大,中上等烟比例呈下降趋势,可能与示范区3年连作有关;烟叶中有害元素含量年度间变化为:汞含量有升有降,砷含量呈上升趋势;铅、铬、镉的含量呈下降趋势;5种有害元素在不同部位烟叶中含量差异较大,汞在上部和下部烟叶中的含量较高,中部叶较低;砷含量变化为上部>中部>下部;镉含量为中部>上部>下部;铅含量为中部叶较低,下部烟叶较高;铬的含量上部>中部>下部。有机烟叶工业验证品卷烟中铅、铬、镉含量远低于其烟叶。研究结果证明有机种植方式是控制卷烟原料重金属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贵州喀斯特山区水稻土与稻米重金属含量的关联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贵州喀斯特山区水稻土和稻米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关系,以贵州喀斯特山区某县水稻土和稻米为研究对象,监测326对水稻土和稻米,检测土壤和稻米样品中镉、汞、砷、铅、铬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县水稻土pH以偏酸性为主,水稻土主要为酸性土壤。水稻土中镉、汞、砷、铅、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7、0.53、19.04、49.68、76.83 mg/kg,镉是主要的污染元素,其次是砷和汞元素,铅、铬污染风险极低。稻米中镉、汞、砷、铅、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72、0.004、0.108、0.037、0.150 mg/kg,存在镉元素超标的现象,其他4种元素基本不超标。总体看来,326对样品中,土壤和稻米中镉、汞、砷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铅、铬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不同pH环境下,土壤和稻米中镉、汞、砷、铬含量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土壤和稻米中铅含量在pH≤5.5时,呈正相关关系,在pH5.5后,土壤和稻米中铅之间呈现为负相关关系,土壤和稻米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结果可为贵州喀斯特山区稻米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贵州不同产地朱砂根中铜、铅、镉、砷、汞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贵州不同产地朱砂根中铜、铅、镉、砷、汞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对朱砂根进行处理,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铜、铅、镉、砷和汞元素的含量。[结果]所测样品中除部分批次镉含量超标外,其他均低于《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的规定限量;镉超标率为37.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有效测定朱砂根药材的铜、铅、镉、砷和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部分县土壤及玉米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辽宁省的阜新、黑山、昌图、海城四个县土壤中的铅、镉、汞、铬、砷等五种重金属及作物籽实中铅、镉、汞、砷四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四个县土壤中五种元素均有不同程序污染,其中元素镉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在对监测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于2015年对浙江省自然海区68个梭子蟹样品进行了总汞、无机砷、铅、镉4种重金属含量的分析与测定。结果表明,镉含量远大于总汞、无机砷、铅的含量;总汞和无机砷在不同生物组织中含量未有显著变化,而铅、镉含量明显在内脏当中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012年扬州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2002年以来的变化趋势。[方法]采集扬州市耕地土壤样品,分别测定总镉、总砷、总铬、总汞、总铅含量,加权统计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并与2002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2年扬州市不同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总镉、总砷、总铬、总汞、总铅,不同重金属元素污染超标面积比例从高到低为总镉、总汞、总砷、总铅,总铬全部合格。与2002年相比,土壤中总镉、总铅含量均显著上升,总汞、总铬含量上升未达显著水平,总砷含量则显著下降;总镉、总汞、总砷、总铅超标面积比例均上升。[结论]重金属污染特别是总镉、总汞污染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土壤总镉、总汞、总铅含量变异系数明显增大,说明总镉、总汞、总铅有明显的点源污染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由于自然原因以及工业和农业的实践,有毒的矿物元素出现在自然环境中。在现有有毒矿物元素中,对动物健康有害的最重要的是砷、镉、铅和汞。文章就饲料中的镉的危害与控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现场采样及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重庆市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化学调控。调查表明,重庆市蔬菜重金属总体上尚未达到污染水平,但其污染危险有随时间推延而升高的趋势。叶菜类蔬菜除砷外,镉、汞、铅等进入临界级。蔬菜中的镉、砷主要来自于土壤,汞、铅则来自于大气。不同类型蔬菜的富集能力为叶菜类>茄果类>豆类>块茎类>瓜类,不同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镉>汞>铅>砷。盆栽试验表明,在高污染背景条件下,添加石灰、腐植酸、硫化钠、亚硒酸钠都能够抑制土壤汞、镉进入蔬菜,但选用腐植酸既能增产,又能降低蔬菜汞、镉含量。汞镉在莴笋各器官的分配仅与重金属元素有关,而添加的化学物质及其添加量无关,汞主要积累于根部,镉则积累于可食茎叶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对ICP-MS法详细研究,以农产品中微量有害元素铅、镉、砷为研究对象,详细规划试验操作步骤,保证实验准确性,目的是准确掌握农产品中微量有害元素铅、镉、砷。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西安市城区10种蔬菜80个样品中汞、砷、铅、铬、镉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0种蔬菜中砷和镉的含量普遍较低,对蔬菜均未构成污染;汞和铬的污染仅在芹菜、茼蒿和生菜中,超标率均为2.5%;铅的超标率为61.2%,最高超标8.03倍。5种重金属元素汞、砷、铅、铬、镉在10种蔬菜中的积累情况为绿叶菜类茄果、瓜类蔬菜。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危害极大,是人体在进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从食品中摄取的有害成分,但是面粉、小米粉、玉米粉和大豆粉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未系统比较。应用ICP-MS对面粉、小米粉、玉米粉和大豆粉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面粉、小米粉、玉米粉和大豆粉中重金属镉(Cd)、铅(Pb)、铬(Cr)和汞(Hg)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大豆粉和面粉中的砷(As)的含量超标。4种谷物中以大豆粉中砷(As)、镉(Cd)、铬(Cr)和汞(Hg)重金属含量最高,而小米粉中铅(Pb)的含量最高。5种重金属中,以砷(As)的含量最高,其次是铬(Cr)。  相似文献   

18.
选取汞、砷、铅、镉、铬、铜、锌等7种元素,对河姆渡茭白基地的土壤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基地有3种金属元素均高于背景值,超标率为锌>铬>汞,检测的大部分基地受到轻度污染,元素的综合污染指数顺序为:锌>铬>汞>铜>镉>砷>铅。基地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呈较快的累积状态。  相似文献   

19.
常见污染元素土壤背景值间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土壤污染元素含量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土壤与不同母质土壤表层(0~20 cm)中13种常见污染元素背景值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和不同母质土壤常见污染元素间的相关关系不全相同.但共同之处是土壤中铯与砷、钴与镍、钴与铜、钴与铬、砷与铬、砷与镍,铬与镍、铬与铜、铜与镍、铜与锌、汞与锌、汞与铅、铅与锌呈极显著正相关;铀与铯、铀与铅、铀与锌、铀与砷、钴与砷、钴与锌、砷与镉、镉与锌、镉与铜、镉与汞、锰与锌、镍与锌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规划中应考虑这些污染元素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西安市郊区蔬菜批发市场及蔬菜生产基地中10种蔬菜80个样品中的汞、砷、铅、铬、镉的含量,并与1996~1997年度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汞、砷、铬、镉的含量较1996~1997年有明显降低,而铅仍是主要的污染元素,有85.0%蔬菜中的铅含量超出国家卫生标准,最高超标8.0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