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省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建设农村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无疑是给吉林省广大农民一个致富的绝好政策和机会。强省的标志是我省将成为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和农产品加工业大省,畜牧业是“三大一强”中轴和关键环节。根据国情和对我省农村综合实力的调查研究,省领导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了在“九五”期间至21世纪初,在我省实施“肉牛工程”。这一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必将使我省相对滞后的畜牧业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必将促进和带动种植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大发展。 本刊从今年第3期始决定开设“建设畜牧业大省”专栏,意在为建设畜牧业大省及其关键工程开展服务、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大力宣传,为我省早日成为畜牧业大省,农村经济强省做出贡献! 望各级领导同志、专业工作者、广大农民和读者支持本刊,支持本栏目!  相似文献   

2.
我们双辽市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市。对于这样一个既不沿海,又不沿边,乡镇企业又不很发达的内陆市,要达到小康水平,就要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首要工作来抓。牧业是我市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产业。近几年来,由于市委、市政府坚持了“增粮兴牧,振兴双辽经济”的发展方针,不仅使粮食生产登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使牧业也有了一个高速发展O1998年,全市农业人口牧业产值人均(按现价计算)已达到了2549元。我市牧业发展资金投放量大、养殖覆盖面广、规模经营程度高、养殖品种全、经济效益好,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吉林省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畜牧业大省建设步伐.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于1997年9月23日就有关问题作出决定.现将其主要内容摘录如下:1.进一步明确战略目标.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牧业既是吉林省的一大优势.又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建设畜牧业大省不仅可以对粮食大省的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同时又可以对农产品加工业大省的建设提供有效保障。无论是强省富民.还是提高产业化层次、加快农村经济结构升级.都有赖于牧业发挥更大的牵动作用。建设畜牧业大省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00年建成畜牧业大省基本框架。具体任…  相似文献   

4.
中共吉林省委六届六次全会确定了一个跨世纪的宏伟目标,经过15年的努力,把吉林省建设成为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大省,进而实现农村经济强省。这一目标的提出,为吉林省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建设畜牧业大省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但是,由于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思想观念尚有  相似文献   

5.
长春市牧业产业化巡礼张中方,周静波长春是农业大市。多年来,不仅粮食人均占有量、商品量、商品率、出口量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而且牧业也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全市农村经济中一个独立的支柱产业。在建设“三大一强”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长春市的牧...  相似文献   

6.
记者:建设畜牧业大省是吉林省的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牵动着全省人民的心。请您谈谈畜牧业大省建设的基本构想? 杨庆才:建设畜牧业大省,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要经历若干发展阶段,不断实现一次又一次质的变化和飞跃。“九五”期间是我省牧业发展和畜牧业大省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最有利时期。国家对牧业的产业政策,是鼓励发展,上新台阶。国家确定要在华北和东北形成牧业发展带,实行倾斜性政策。目前,从全国范围看,畜禽产品的发展态势是“南减北增”,“北肉南下”。特别是随着“两带”牧业的发展,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乘势而上,快速、高效地推进我省牧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牧业是振兴蛟河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建设“两大一强”的首要产业。蛟河市有山地面积23万多公顷,天然草场1万公顷和3000公顷松花湖水没地的丰富资源。大力发展牧业是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尤其是在我市粮食生产效益不高,甚至增产不增效的情况下,通过发展牧业来实现粮食的过腹转化增值,已成为发展蛟河市效益农业的有效途径。为加快本市效益农业的大发展,蛟河市委、市政府决定从1999年开始实施乌图公路(乌兰浩特至图们)沿线的开发战略。这是实现县域经济突破的重大决策,对促进蛟河市效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将发挥出重要作用。牧业作为沿线开发的重点产业,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们要发挥沿线优势,狠抓优良的品种结构,带动沿线养殖数量的扩张,形成沿线高科技、高效益牧业向全市辐射的新局面。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九五”期间至2010年.是吉林省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为实现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建设”三大一强”的战略目标.加快强省富民的步伐.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根据国家农业部和吉林省科技发展规划.按照B吉林省1996~2010年农村发展纲要》要求.结合吉林省牧业科技发展实际.吉林省牧业管理局制定了《吉林省畜牧业科技发展实施方案》。《方案》对吉林省牧业科技发展目标和具体科技发展项目作出要求。一、科技发展目标吉林省牧业科技发展要围绕建设畜牧业大省.加速牧业产业化.实行科研、推广、开…  相似文献   

9.
记者: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确定的“三大一强”战略目标已经把牧业作为振兴吉林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请您谈谈畜牧业大省建设为什么必须走产业化之路? 张凤山:产业化是90年代初以来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探索出来的一条新的农村经济发展途径,其内容和发展形式概括起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以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  相似文献   

10.
林省是我国的粮食大省、牧业大省.目前,吉林省农区的牧业生产向工厂化生产转型已具契机.一是吉林省规模生产已具雏形.二是养殖者专业技术储备已达一定水平.三是政策、措施的拉动使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2):61-61
2009年1月10日,全省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动员大会在长春松苑宾馆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和部署打好三年攻坚战,加快畜牧业产业升级,推进牧业大省建设,确保一年强基础,两年大见效,三年上台阶。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绍明、省政协副主席别胜学出席会议。副省长王守臣就攻坚战进行了动员部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家禽》2005,27(9):1-3
吉林省地处东北腹地,饲草饲料资源极其丰富,并以世界上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而闻名中外,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吉林省不仅是粮食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省外向型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业增效的主力军、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强调“畜牧业是入世后我省农业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要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尽快使粮食大省变成畜牧大省,使畜牧业由副业变为主业,实现粮食与畜牧业的主辅换位”。把畜牧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是在对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以及我省经济综合分析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在省牧业管理局1997年动物防检疫工作意见的指导下,围绕辽源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总体目标,我们以防大疫、防新疫、规模防疫和建设无特定疫病区为重点,坚持依法防疫,强化目标管理,加快新技术推广,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了防疫质量,进而保障牧业健康发展。 根据省牧业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及时制定了辽源市“标准化乡(镇)站建设”和“无特定疫病区建设”两个实施方案。全市区落实5个  相似文献   

15.
<正>吉林省是畜牧业大省,牧业经济占据着全省农村经济的重要地位。建设现代牧业大省已经成为省委、省政府领导经济建设的既定之策。笔者认为,发展现代牧业园区是加速牧业经济持续腾飞的必然途径,信息化则是其重要支撑。经过认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吉林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三大一强”的战略目标,加速畜牧业大省的建设步伐,省牧业管理局提出了建设无规定疫病区的构想。这是确保我省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建设畜牧业大省的重大举措,也是使我省畜禽及其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特别是使我省畜牧业经济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牧业产业化已成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各地实践经验表明,牧业产业化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基层的创造,它的崛起,产生了巨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全面实施牧业产业化,是吉林省牧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畜牧业大省的必由之路,这一点人们已经形成共识。 但是,在实践运作上,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8.
走产业化之路努力建设畜牧业大市──访中共榆树市委书记马玉伦本刊记者周振和,尹福田记者:榆树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多年来在粮食生产上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确定“三大一强”战略目标一年多来,榆树是怎样发挥粮食优势,发展牧业的?马玉...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03,24(9)
一直占据农业主导地位的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将让位于畜牧业,退居次要地位。在日前结束的黑龙江省委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宋法棠提出,要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把畜牧业建设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尽快使粮食大省变为畜牧大省,使畜牧业由副业变为主业,实现粮食与畜牧业的主辅换位。这是粮食大省黑龙江省首次提出不再以产粮为主。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粮食商品量、专储量均居全国第一。粮食年产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达到了3000多万吨的高水平。近几年来,随着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黑龙江粮食生产区面临一系列问题,商…  相似文献   

20.
消息信使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2):34-36
吉林牧业借科技之力腾飞“九五”期间,吉林省牧业获得迅猛发展,牧业不仅成为吉林省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且吉林省已明确提出建设畜牧业大省的目标。而这期间,牧业科技进步对牧业发展功不可没。  统计资料显示,“九五”期间,吉林省牧业先后获得国家、省(部)、厅(局)级科技成果进步奖、推广奖165项,科技成果180项,分别比“八五”末期增长9.27%和9.1%,科技贡献率由“八五”末期的45%提高到48%,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八五”末期的35%提高到40%。随着科技的广泛推广和应用,畜禽因病死亡率大幅下降,大中小家禽死亡率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