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培养一定时间的香菇菌丝接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菇菌丝接种木霉后,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均有所变化,抗霉能力强的品种,酶谱谱带增加两条以上,而抗性一般和抗性弱的香菇品种,其酶谱谱带仅增加一条或反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香菇菌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菇栽培中,肉座菌(Hypo-crea)、木霉属(Trichderma)菌群往往给香菇菌丝造成较大的损害。肉座菌与木霉菌菌丝追杀菇木内的香菇菌丝,导致香菇减产。迄今为止,仅在菇木上发现的肉座菌属并已摸清其特性的就有15种以上,木霉属4种以上,粘帚霉属4种以上。木霉菌群除了在土壤中、植物遗体堆积的腐殖质中、腐朽树木的表面及内部生长外,在木屑栽培菌床或野生菇类及其它霉菌菌丝的表面也有它的家族成员。木霉种类虽不同,但其侵害菇木的途径却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以香菇、木耳、平菇等为主的农作物秸杆栽培的食用菌,其经济效益主要取决菌筒制备过程中污染率的高低.常见的污染霉菌有青霉、木霉、链孢霉、黄曲霉和黑曲霉,其中以青霉和木霉危害最重.侵染培养料与菌丝争夺营养,分泌毒素,影响菌丝生长发育.因此,要提高食用菌成品产量,在菌筒培料过程中应采取以下10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常见杂菌主要症状:木霉又称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极为常见、致病力强、为害最大的一种杂菌,几乎所有的食用菌在不同生产阶段都会受到侵染。食用菌受木霉侵染后,先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并向四周扩展呈浅绿色,最后转为深绿色的粉状物。菌丝受害后呈褐色,死亡,子实体受害后先在柄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到菌盖呈褐色凹陷,菌盖表面出现绿色霉层,最后整个菇体腐烂。  相似文献   

5.
香菇不同杀菌剂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福元  韩桂清 《食用菌》1999,21(1):33-35
在香菇生产中,木霉菌是香菇代料栽培最大的危害菌。香菇发菌期木霉一旦侵染或料内孢子萌发,便很快占据培养料,抑制香菇苗丝生长,而导致整个栽培块(袋)报废。为此,我们以存放3年以上并有一定程度污染的陈旧栎木屑和棉子壳为主料,选用了百菌清、克霉灵等5种杀菌剂拌料,力图找出某种有效的药剂,以抑制木霉的发生,保证香菇的稳产高产。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木霉又名绿霉、绿色木霉,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木霉属。危害香菇的主要有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河北平泉县栽培香菇已有二十余年历史,随着生产发展,木霉的危害也日益严重。现将木霉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相应的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形态特征1.1绿色木霉在PDA培养基上,菌丝透明,壁光滑,有隔,多分枝。最初为白色致密的基质菌丝,而后出现棉絮状气生菌丝,并形成密实产孢丛束区,常排成同心轮纹。菌落黄绿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陕北地区枣木资源,提高红枣产业附加值并高效缓解香菇产业栽培原料短缺等问题。以香菇品种L808为供试材料,分析以不同比例的枣木、枣泥为栽培基质对香菇菌丝适应期、菌丝侵染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及转色期的影响,并筛选最优配方。结果表明,添加枣木和枣泥的配方A、B、C相较于对照CK,菌丝生长速率分别提高了3.79%,11.90%,8.65%,且配方B (枣木屑68%、枣泥10%、麸皮20%、蔗糖1%,石膏1%)更有利于菌丝快速且平稳的生长。综合考虑,将其定为香菇栽培的最优枣木配方。  相似文献   

8.
比较研究平菇、香菇及其代料栽培中的主要污染真菌菌丝生长对温度和几种杀菌种的反应。平菇P82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而其主要污染菌绿色粘帚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香菇X10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5℃;其主要污染菌哈茨木霉、绿色木霉和长枝木霉菌丝生长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0℃。 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使百克对木霉和绿色粘帚霉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对平菇P82和香菇X10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常见杂菌的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常见杂菌主要症状1.1木霉又称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极为常见、致病力强、为害最大的一种杂菌,几乎所有的食用菌在不同生产阶段都会受到侵染。食用菌受木霉侵染后,先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并向四周扩展呈浅绿色,最后转为深绿色的粉状物。菌丝受害后呈褐色,死亡,子实体受害后先在柄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到菌盖呈褐色凹陷,菌盖表面出现绿色霉层,最后整个菇体腐烂。木霉可由培养料和覆土带入,多年使用的生产场所及作业工具是初侵染源,高温高湿、通气不良、培养料偏酸性时更易滋生。1.2青霉主要在菌丝生长阶段为害,青霉侵染培养料初期,菌…  相似文献   

10.
陈容庄 《食用菌》1994,16(5):34-35
木霉(Trichoderma)是香菇代料栽培中的主要危害菌,它能分泌抗菌素毒害香菇菌丝。在香菇菌丝扩展前污染菌筒,占领培养料使菌筒报废;香菇菌丝生长后污染菌筒,在两者的交汇处出现一条深褐色线圈,抑制香菇菌丝生长,白绿相间,这条线圈称抑制圈或拮抗圈,成熟的菌筒脱袋后很快出现烂筒,如果香菇菌丝抗性弱,木霉很快突破拮抗圈寄生于香菇菌丝上,并布满整个菌筒,造成栽培失败。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浓度药剂拌料后的菌筒对木霉拮抗圈形成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药品: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镇江农药厂产;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江西贵溪农药厂产。②菌株:木霉菌株从古田香菇污染菌筒中分离所得;香菇93011由本校提供。 (二)试验方法 ①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糖1%,石膏1.5%,过磷酸钙0.5%,料水比1∶  相似文献   

11.
拮抗和接种试验表明,胁迫温度及其处理时间共同影响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丝生长及其抵抗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侵染的能力,3个供试菌株Q7、L607和Y2对高温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37~42℃短时间胁迫处理对菌丝生长及其抗哈茨木霉能力没有明显影响。Q7在37℃处理24h或39℃处理18h和24h,Y2在39℃处理24h和48h,菌丝体转移至PDA中正常温度(25℃)均能继续生长,但已失去了抵抗哈茨木霉侵染的能力。但L607在39℃处理不超过30h时,保持了对哈茨木霉的抗病力。高温胁迫处理时间过度延长可导致香菇菌丝死亡。栽培试验表明,25℃室内培养的香菇菌棒没有发生腐烂病,而在缺乏控温条件的栽培棚内,菌棒腐烂率达到76%。温度测定表明,当秋栽香菇制袋时间提前至7月中旬时,7月下旬至8月上旬栽培棚内菌丝体受到了40~43℃高温胁迫。本研究表明,高温胁迫引起香菇菌丝抵抗哈茨木霉能力下降,甚至死亡,最终导致香菇菌棒腐烂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绿色木霉不仅污染黑木耳菌种,竞争培养料的养分和空间,而且还能分泌毒素抑制木耳菌丝生长,并能直接寄生于菌丝,使已经长好的菌丝逐渐死亡。更为严重的是侵染黑木耳的子实体和耳根,会导致子实体萎缩。条件适宜,传播蔓延很快,造成袋栽黑木耳的绝收。我校1986年春季投料棉子壳500kg 栽培黑木耳,出耳过程中绿色木霉的为害严重,结果只收了一潮耳。为此,我们从1988年春季开始对袋栽黑木耳绿色木霉防治进行了探索。(一)症状和病源菌袋初期受绿色木霉污染后表现不明显,中、后期变绿,菌丝密集如毡,并产生绿色粉状物,较明显,易辩认。严重时木耳菌丝被吃掉。子实体和耳根初期受到绿色木霉的侵染,长出白色纤细的菌丝被吃掉。几天后菌丝变绿并形成分生孢子,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和成熟,子实体上的菌落变成绿色粉状,生长受抑制而萎缩死亡。  相似文献   

13.
以草代木栽培香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卫平  王钫  陈德富 《食用菌》2006,28(2):23-24
以香菇Cr—04作为节木栽培培养摹配方的栽培菌株。通过不同节木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测试、香菇出菇试验表明。节木培养料栽培香菇在产量和品质上是有保证的,其中配方3较为适合节木栽培。与木屑对照相比,表现为菌丝生长快、菌简成品率高、转色早、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14.
杂菌为害是发展香菇生产的极大障碍,其中以木霉属的菌类如Trichoderma vir-ide(绿色木霉)、T.Polysporum(多孢木霉)、T.harzianum等是香菇最主要的有害杂菌。它们常常侵害和杀死香菇菌丝体,造成香菇的产量显著下降。木霉菌产生各种抗真菌的物质和酶类,使香菇菌丝体衰萎而起有害作用。木霉是兼性寄生菌,通常是腐生性的,绿色木霉还可寄生在香菇子实体上,直接为害香菇更大。多菌灵是防止木霉、青霉等霉菌的有效杀菌剂。为探讨多菌灵对香菇的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5.
鸡腿菇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志军 《食用菌》2001,23(4):36-37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因其原料来源广,栽培工艺简单,周期短,产量高,并具色、香、味、形均优而受青睐,发展较为迅速。但在栽培过程中往往忽视对病害的预防,造成不必要损失。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生产实践,现将栽培鸡腿菇中所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绿色木霉 绿色木霉为食用菌生产常见杂菌。在鸡腿菇栽培中可污染菌种、培养料和子实体。侵染初期为白色、棉絮状,而后从中间出现淡绿色粉孢子,并逐渐扩大色泽加深。子实体被侵染时,开始在菌盖处形成一团棉絮状菌丝,菌盖逐渐腐烂,并向下蔓延至基部。 防洽方法:①严防菌…  相似文献   

16.
正1竞争性杂菌——木霉危害与防治木霉又称绿霉,是黑木耳栽培中的第一大病原菌,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木霉属。常见种类有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1.1危害症状:培养基感染木霉后,菌落初为白色絮状,后为暗绿色,孢子迅速萌发繁殖将接种面或袋面覆盖,使黑木耳菌丝失去培养基而停止生长;出耳期划口部位被木霉侵染,木霉菌丝向袋内生长蔓延,并产生毒素,抑制黑木耳菌丝及子实体生长,造成耳  相似文献   

17.
《吉林蔬菜》2012,(2):62-62
根霉是菌种生产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污染杂菌,发生普遍,危害也相当严重。由于没有气生菌丝,污染后,扩散速度较毛霉慢,范围也较小。培养基或培养料受根霉侵染后,初期在表现出现匍匐菌丝向四周蔓延。后期在基物表面形成许多圆球形、  相似文献   

18.
丁湖广 《食药用菌》2013,(5):277-281
<正>1常见霉菌1.1木霉木霉又名绿霉,常发生在银耳培养料内,也侵染子实体。其菌丝生长浓密,能缠绕、切断寄主的菌丝,还会分泌毒素,使培养基变黄消解。危害严重时,培养料全部变成墨绿色,发臭变软,  相似文献   

19.
杨泽涛 《食用菌》2012,(2):31-32
绿霉又称木霉,是食用菌栽培中极为常见、致病力强、为害最严重的竞争性杂菌,主要是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并分泌出毒素毒害菌丝及子实体。几乎所有的食用菌在不同生产阶段都会受到绿霉侵染,每年都有大量的培养料和食用菌子实体因受到侵害而损失。下面介绍它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日本栽培香菇的农户迅速增加,但是由于缺乏细心的管理,杂菌大量发生,出现原木消耗量多而产菇量不高的局面。香菇栽培的标准技术尚未确定,多数栽菇农户依靠老经验生产香菇。因此,研究香菇高产技术,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香菇菌丝在5~32℃下生长,22~26℃最适宜菌丝生长,35℃以上生长明显受抑。香菇可根据其出菇温度分为高温型(15~25℃出菇)、中温型(10~20℃出菇)、低温型(5~15℃出菇)三大类。确定栽培何种香菇品种很重要,但是准备好适宜菌丝生长的菇木,对提高香菇的产质量则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