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300只1日龄公雏鸡随机分为3组,两组分别给予中药方Ⅰ和方Ⅱ(由石膏、苍术、黄柏、藿香分别按质量比1:1:1:1和0.5:1:1:1比例组成,按体重0.3mg/kg的剂量饮水),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饲养。分别于雏鸡第7、21、35、49日龄时,每组随机抽取5只鸡剖杀,取腔上囊、脾、胸腺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和IL-2平均阳性表达率,以探讨中药复方对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及其IL-2表达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中药方Ⅰ和方Ⅱ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腔上囊、脾和胸腺等免疫器官指数及其IL-2的平均阳性表达率,方Ⅰ对各免疫器官IL-2阳性表达率的影响最为显著(P〈0.05)。证实该中药复方可促进雏鸡细胞免疫水平,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三种中药复方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试验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和不同日龄新城疫(ND)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探讨3个不同中药复方对鸡群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7日龄健康蛋公雏鸡500只,随机分为10组,并于7、21日龄分别用La Sota弱毒疫苗免疫,1-9组从7日龄开始分别用3个不同中药复方按饲料量的0.5%、1.0%、1.5%添加饲喂,第10组为不添加任何药物对照组。用药组连续给药15 d,各组分别于21、28、35、42、49、56、63日龄采血,测定新城疫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同时比较各组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3个不同中药复方对雏鸡的ND抗体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均有一定的提高,其中复方Ⅰ(1.0%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均匀设计法优选中药免疫复方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优选中药免疫复方最佳配方,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复方中药组方,以免疫器官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率为测定指标,研究中药免疫复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中药复方为黄芪30 g,枸杞4 g,人参36 g,当归36 g,复方多糖含量49.15%,多糖得率为8.66%。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对AA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AA肉鸡4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5个重复。试验鸡在新城疫活疫苗(La Sota株)免疫时分别应用复方中药制剂和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连用7 d,并于14、28日龄分别进行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和测定T-淋巴细胞阳性率、免疫器官指数及新城疫抗体效价等免疫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鸡的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T-淋巴细胞阳性率、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水平(P0.05或P0.01);与药物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淋巴细胞数量、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水平(P0.05),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用药剂量可以减半使用。表明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能显著地促进肉鸡淋巴细胞的增殖、免疫器官发育和疫苗抗体的产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研究证明,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进而预防与治疗多种疾病。就中药复方对免疫器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并提出将传统中医药理论及经验与现代医药学理论相结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挖掘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已成为当前非常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中药增效抗菌复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中药增效抗菌复方的抗感染作用机制,本实验进行其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将受试药物按每千克体质量1 g、5 g和10 g的剂量对小鼠连续腹腔注射15 d,采用脏器系数测定法、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法、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和MTT法分别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K细胞活性、血清溶血素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药物可以显著增加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NK细胞活性,也可以明显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因此,中药增效抗菌复方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对中药免疫增强剂"囊病宁"对感染IBDV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择1日龄非免疫健康雏鸡,随机分为3组,5日龄用中药饮水,另外2组饮用自来水,连续饮用50d。15、20日龄免疫组和免疫对照组进行法氏囊弱毒苗免疫,空白对照组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其对接种法氏囊弱毒疫苗鸡的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组方剂对感染IBDV鸡的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制剂的免疫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制剂(CN)是由黄芪、白头翁、白术、甘草、赤石脂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防治动物腹泻症。为了进一步探讨其防治动物腹泻作用机制,本试验通过免疫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了巾药CN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该中药制剂的全面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SPF鸡服用某复方中药后,了解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液中CD 3、CD 4、CD 8及TCR 1T淋巴细胞百分比含量及IgG的变化,探索某复方中药对禽流感病毒作用的免疫机理.结果表明:给药组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液中CD 3、CD 4、CD 8及TCR 1 T淋巴细胞百分比含量及IgG均比对照组高.所以,该复方中药可促进SPF雏鸡免疫器官的发育和迅速成熟,提高SPF鸡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药对牛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的性味归经不同、炮制方法不同、配伍不同,其药理作用也不同,已有研究表明,多种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以传统中药为原料研制的免疫调节剂,凭借其高安全、低残留、低毒性、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独特优势,在动物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论文分别从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方面对单味中药及复方中药制剂对牛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制效果良好、使用方便、成本低、副作用小的牛中药免疫调节剂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通过超声细胞粉碎法提取中药复方中的多糖,并研究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00只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40只,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复方中药水煎剂和高、中、低3种浓度的中药复方多糖,0.3 mL/只,连续灌服7 d,于第8天处死,进行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和复方水煎剂组相比,中等浓度的复方多糖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淋巴细胞转化、血清溶血素含量、白介素-2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中等浓度的中药复方多糖有显著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女贞子、甘草、白胡椒,丹参,葛根等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消精散"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4周龄雄性肉鸡72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空白对照组予以基础日粮,中药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消精散"中药复方,药物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乙烯雌酚。于试验第1、7、14、21、28天测量各组鸡的体重和消耗饲料量;试验第1、14、28天采集血清,测定新城疫抗体水平及屠宰后的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中药复方可提高肉鸡的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降低肉鸡的料肉比,提高肉鸡新城疫抗体水平,并可提高免疫器官指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防黄水煎剂对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指数及脾脏DNA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环磷酰胺进行腹腔注射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采用称重法、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小鼠脾脏指数及脾脏DNA含量。结果:经灌胃给予中药复方防黄水煎剂11d后,经环磷酰胺诱发的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脾脏DNA含量明显提高,表明中药复方防黄可有效的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的免疫抑制,提高小鼠脾脏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许多中药能全面启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本研究依据现代中医中药理论,研制出复方中药免疫增强剂,通过不同剂量添加,研究其对鸡免疫器官脾脏的组织学变化,旨在为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复方黄芪制剂对雏鸡免疫机能的影响,将200只7日龄农大3号雏鸡随机分成Ⅰ组(健康对照组)、Ⅱ组(感染对照组)、Ⅲ组(中药治疗组)和Ⅳ组(中药预防组)。Ⅰ组不感染,不给药,Ⅱ组、Ⅲ组于7日龄时按按100 ELD50剂量滴口感染鸡IBDV,Ⅲ、Ⅳ组于8日龄按20 g/kg体重,口服复方黄芪制剂,每天2次,连续灌服6 d。然后在14、17、20日龄时各组取8只,分别称重后自心脏采血1.0 mL,制备血清,用于IFN-γ、IgG、IL-2的测定。之后扑杀鸡只,摘取法氏囊、脾脏、胸腺,用于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如下:中药预防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能明显提高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提高血清中IFN-γ、IgG、IL-2的含量;中药治疗组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前者明显能修复损伤的免疫器官,恢复正常生长水平,同时血清中IFN-γ、IgG、IL-2的含量,也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后者。提示复方黄芪制剂能提高雏鸡的免疫机能,对鸡IBD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使用适当的免疫性剂是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的有力措施之一。由于中药成功的用于治疗感染、各类慢性病及免疫障碍等疾病,再加上多项试验表明中药或其提取物免疫增强或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中药性剂的研究,希望从中找到高效低毒的免疫佐剂。1单味中药或有效部位的研究1.1单味中药的研究戴远威等以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百分率、血清中NDV抗体滴度、T3含量等指标,通过试验提示我们,补骨脂粗提物只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淫羊藿粗提物和淫羊藿粗提物+补骨脂粗提物均能增强粤黄鸡细胞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黄连等37种中药对鸡致病性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使用水提法制备37种中药的提取液,使其浓度为1 g/mL,通过平板打孔法测定37种中药的体外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有抑菌效果的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将抑菌效果较好的中药制备成双联复方中药,测定复方中药对沙门氏菌的MIC和MBC,并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双联复方中药在体外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结果显示:石榴皮、玫瑰茄、五味子的抑菌效果最好,五味子、玫瑰茄的MIC为31.25 mg/mL,MBC为43.75 mg/mL,石榴皮的MIC为250 mg/mL,MBC为350 mg/mL,鸡致病性沙门氏菌对其他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复方中玫瑰茄+五味子的抑菌效果最好,玫瑰茄+石榴皮、石榴皮+五味子的抑菌效果与单方效果基本一致,抑菌圈直径范围为12.73~18.93 mm,联合抑菌作用效应为无关作用。研究表明单方中药石榴皮、玫瑰茄、五味子和三组复方中药都对鸡致病性沙门氏菌有较强的体外抑菌和杀菌作用,说明用对沙门氏菌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味中药组成复方中药后,其抑菌效果未必会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能够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免疫水平的中药复方。本试验采用环磷酰胺人工建立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40 g/kg体重、20 g/kg体重、10 g/kg体重),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设置空白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 G、Ig M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中、低剂量组小鼠体重增长数较高,脾脏指数显著性升高(P<0.05);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吞噬指数均显著性升高(P<0.05);复方中剂量组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血清中Ig G、Ig M含量极显著性升高(P<0.01)。结果表明,中药复方中剂量组能有效拮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提高畜禽免疫力新型中兽药主要成为为人参茎叶经过一定的提取工艺制备而成的多糖口服液,本试验根据农业部《兽用中药、天然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以紫锥菊根末为对照药物,研究人参茎叶多糖口服液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影响,测定免疫后鸡只体重,鸡新城疫抗体效价,血清中白介素-2、7-干扰素和鸡肿瘤坏死因子含量,以及免疫器官指数,为产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药CN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CN是以苍术、黄芪、白术等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动物腹泻症,其中含有多种免疫有效成分——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等。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试验通过免疫药理学的方法初步研究了中药CN对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重量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