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大豆根系在土层中分布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采用框架剖面法测定了大豆根系干重在草甸黑土和白浆土中的分布特点。大豆根系干重 85 %分布在水平方向的 0~ 12 .7cm ,获得高产的最适宜株行距为 12 .7× 12 .7cm ;大豆根系干重 85 %分布在垂直方向的 0~ 10cm ,呈现T型分布。根系在草甸黑土中水平分布与白浆土相似 ;但垂直方向的 0~ 10cm土层中 ,草甸黑土的根系干重高于白浆土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及其肥力指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PSS及Excel软件,统计分析东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利用及其养分指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涵盖暗棕壤、草甸土、黑土、棕壤、白浆土、黑钙土、沼泽土、栗钙土、栗褐土等9个土壤类型。耕地利用率达到60%以上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褐土和黑钙土;草甸土、栗褐土、风沙土、棕壤、栗钙土和白浆土的耕地利用率在30%以上。土壤养分指标与气象因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等土壤养分与热量因子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从宏观上分析,黑龙江省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等养分指标高于吉林省和辽宁省,年平均温度、≥10℃有效积温和无霜期等热量指标辽宁省高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结合成土过程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可以说明在平均气温较高的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不利于养分指标的积累,土壤肥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明确南繁区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AG-1IA)的遗传分化及遗传多样性与致病力的关系,【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南繁核心区(三亚、乐东、陵水)和非核心区(琼中、屯昌和定安)共60株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致病力分化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遗传多样性与致病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区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相对更高;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核心区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信息指数(I)和基因流(N_m)分别为82.24%、0.1932、0.3062和2.5627,高于非核心区群体的67.49%、0.1535、0.2447和0.9365;而核心区群体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633,低于非核心区群体的0.3481。【结论】核心区菌株的遗传变异程度比非核心区菌株高;核心区不同群体间存在较多的基因交流,而非核心区菌体间的基因交流较少,但遗传变异均主要来自于群体内;总体而言,核心区菌株的遗传分化程度更高。菌株的致病力及其与菌株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核心区菌株以中等致病型为主,而非核心区菌株则以中、强致病型为主,但与菌株的AFLP谱系之间的相关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大豆疫霉菌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随机扩增DNA (RAPD)技术分析了15个大豆疫霉菌( Phytophthora sojae)的遗传多样性,并同其它7 个疫霉种的8个菌株进行了比较。运用筛选出的12个引物共获得152个RAPD标记,其中84. 2%具有多态性。通 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疫霉属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幅度为0. 533~0. 783,大豆疫霉菌与其它几种疫霉的遗 传距离相对较远,用引物OPB06扩增到P. sojae种特有的一个RAPD标记; P. sojae种内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 幅度为0. 855~0. 967,亦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该遗传多样性与菌株毒力之间有一定相关性,而与菌株地理来 源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不同含盐量的滨海盐土、内陆盐碱土和中等肥力非盐碱土壤为实验对象,探讨花生种子在吸水膨胀与萌发过程中,不同类型盐碱土对种子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影响。本实验对不同土壤样品中细菌的16SrRNA基因的V3-V4区进行PCR扩增;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12份V3-V4高变区PCR产物进行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1)东营青坨滨海盐土种子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大于聊城高唐内陆盐碱土花生种子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2)不同类型土壤样本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纲水平存在明显差异。4种土壤中的种子际细菌共分属于6个菌纲,分别为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Acidobacteria和Firmicutes菌纲,并均以Prote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菌纲为主要菌纲。全样本菌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4种类型土壤中不同吸胀时间内种子际微生物菌落在门、属水平上的类型和丰度差异最为显著(p0.05)。(3)beta多样性分析和各样本遗传距离(phylogenetic distances)聚类树图分析表明,4个土壤类型的12个土壤样本种子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均可聚为2大类。上述研究结果为盐碱地花生保全苗、促早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甜菜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白云才,安继成(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糖厂)肇源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西部,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土壤类型主要以黑土、草甸土和盐、碱土为土,该地区自1976年起,每年种植甜菜9.5~1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达1.5t以上,甜...  相似文献   

7.
分析9个不同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产量一般配合力(GCA)表现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0对覆盖玉米基因组的SSR引物在9个群体中共扩增出189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12个,平均6.3个。9个群体中,06P1的多态位点数相对较高,群体GP-5的基因型数在所有供试群体中最为丰富。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实际等位基因数和期望基因杂合度的比较结果表明,9个供试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的平均值都较大,遗传相似系数相对较小,说明这些群体遗传变异度较高;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远大于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产量GC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06P7和06P8表现最优。综合分析SSR标记的各项遗传参数及产量GCA,群体06P1、06P4、06P5和GP-5是遗传变异相对较为丰富的基础群体;群体遗传变异度大小与产量GCA高低并无必然的联系。群体比较结果表明,按田间表现选择3~4个单交种合成小群体同样可以得到遗传变异较丰富且产量GCA较高的基础群体。  相似文献   

8.
经过4a不同土壤对产量及米质影响的盆栽试验表明:砂土千粒重高,但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过少,产量最低。白浆土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都保持较高水平,产量最高比砂土增产22.5%。草炭土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较多,但千粒重低于白浆土,比砂土增产16.6%;盐碱土穗粒数虽然多,但有效穗数少,千粒重最低,比砂土增产14.2%。白浆土的出米率最高,垩白最少,直链淀粉含量最低,蛋白质含量居第2位,所以白浆土是生产优质米最好的土壤。砂土的各项指标除直链淀粉含量最高外,其他指标都居第2位。草炭土的所有指标都居第3位。盐碱土的所有指标都最差,不适合优质米生产。  相似文献   

9.
大豆疫霉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采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地区的15株大豆疫霉病菌(P.sojae)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只有4株表现稳定的抗感反应,其中3株为38号小种,能克服所有8个鉴别寄主所携带的抗菌基因,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9个菌株(占60%)能克服4个以上Rps基因,包括多抗基因Rps1k,Rps1c和Rps1a,说明黑龙江省P.sojae群体毒性构成复杂,且存在一定比例强毒性菌株,对大豆生产构成潜在威胁,长期保存的P.sojae菌株致病性发生变化,表现为能克服的抗病基因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南繁区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明确南繁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遗传分化情况,【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南繁核心区(三亚、乐东和保亭)和非核心区(琼中、屯昌和定安)共60个稻瘟病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聚类分析表明,几乎所有菌株都聚在同一个谱系里,并且该谱系没有明显的亚群;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核心区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Shannon信息指数和基因流分别为87.89%、0.2738和4.2897,高于非核心区群体的81.37%、0.2703和3.5892;然而,核心区群体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基因分化系数分别为0.1657和0.1044,低于非核心区群体的0.1662和0.1223。【结论】这些结果表明核心区和非核心区菌株都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群体间均存在较多的基因交流,但遗传变异均主要来自群体内;相比之下,核心区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检测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ta及其同源基因分布情况与变异机制,了解其变异类型的致病表型。【方法】采用3个无毒基因AVR-Pita1AVR-Pita2AVR-Pita3的特异性引物,对202个采自黑龙江省各稻区的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的DNA进行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析,挑选不同带型和不同地区代表菌株的PCR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相应无毒基因序列进行碱基与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分析,并利用水稻抗性单基因系,对不同变异类型的稻瘟病菌株进行功能验证。【结果】AVR-Pita1的出现频率为36.14%,AVR-Pita3出现频率为59.41%。AVR-Pita2在黑龙江省202个菌株DNA中未扩增出目的条带。对AVR-Pita1AVR-Pita3的部分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检测出AVR-Pita1有5种变异类型,它们是AVR-Pita1-1AVR-Pita1-AAVR-Pita1-BAVR-Pita1-CAVR-Pita1-D。经功能验证,AVR-Pita1-1AVR-Pita1-AAVR-Pita1-BAVR-Pita1-D无毒功能丧失。而无毒基因AVR-Pita3未检测出变异菌株。【结论】AVR-Pita1变异能力较强,导致大多数菌株无毒功能丧失,需与其他抗性基因搭配使用。在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中未发现AVR-Pita2基因。AVR-Pita3基因序列在菌株中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Phytophthora root and stem rot of soybean is a destructive disease of soybean in Iran. Races 1 and 3 of pathogen have already been reported from two major growing regions of the crop, Lorestan and Golestan provinces. In a survey during 2004-2005, 142 isolates of P. sojae were recovered from infected plants and naturally infested soil samples using selective media and soybean leaf baiting technique. The majority of tested isolates (110 isolates) belonged to race one of P. sojae and 32 isolates belonged to race 3. ITS region of 23 isolates were amplified with specific primers Ps1 and Ps2. Sequences of this regions were similar to other gene banks sequences except two isolates from China. This survey showed low diversity in Iranian population of P. sojae.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玉米弯孢菌的致病性分化与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三省15个地区采集分离26个玉米弯孢菌菌株,通过鉴别寄主技术与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致病性与遗传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弯孢菌在致病性与遗传上都存在明显的变异,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未发现变异程度与菌株地理来源有明显的直接关系。26个菌株的致病性分为5种类型,其中中等致病类型分布遍及东北三省,为优势致病类群;强致病类型分布在吉林省的白城市;弱致病类型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的白山和梨树。用8个引物对供试菌株进行RAPD扩增,共获得77个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71个,多态性比例92.2%。供试菌株在相似系数约0.71处共聚为4组,大多数致病性较强的菌株聚在一起,而弱致病株在相似系数相对较低时和其他菌株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大豆疫霉根腐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威胁世界大豆生产的重要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最有效的措施,本文就和品种合理布局密切相关大豆疫霉根腐病菌遗传多样性、无毒基因标记及克隆、抗病基因的定位和抗性资源的分子鉴定等最近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旗草内生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态学水平和DNA水平上对11个旗草内生真菌交织顶孢霉Acremonium implicatum分离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物在形态学和DNA水平上都表现出遗传多样性。在PDA培养基上,依据生长特性将这11个分离物划分为9类。通过11个随机引物对旗草内生真菌分离物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93时,11个旗草内生真菌分离物被聚类为7组。用4对选择性引物进行AFLP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95时,这些分离物也被聚类为7组。RAPD聚类结果与AFLP聚类结果的相关系数大于0.98。RAPD和AFLP聚类结果与形态学上的分类基本一致。旗草内生真菌分离物遗传多样性的存在,说明在A.implicatum的自然株系中有可能筛选出有利于旗草生长,但却不产生家畜毒性物质的优良菌株,从而加速旗草的抗性育种和高产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