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早酥梨为主的梨产业是甘肃省静宁县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农业产业.产业优势明显,但问题也比较突出。要实现静宁梨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品种组成,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强化科学管理和以防霜冻为主的减灾措施落实,提高静宁县梨果品质和产量.加快仓储建设步伐,延伸产业链条,有效提升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早酥梨为主的梨产业是甘肃省静宁县农业中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产业。目前,静宁县梨种植面积已突破6666.67hm^2,年产量12万t以上。2007年11月,静宁县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静宁早酥梨被确定为绿色食品。随着绿色标准化生产措施的落实,静宁早酥梨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位于静宁西北部的界石铺镇是静宁梨的核心产区,自20世纪90年代根据静宁县“南部苹果北部梨”果业发展规划开始发展梨产业以来,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目前全镇梨种植面积在1万亩,正常年份梨亩收入在1万元以上,界石铺梨年收入在1亿元左右,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撑,梨产业(图1)的发展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正>梨产业是静宁县果业的重要组成,种植面积仅次于苹果,位居第二,面积一度突破0.67万hm2,年产量超过12万t。‘早酥梨’最高售价3.20元/kg,最高户收入超过4万元。1996—2009年,栽植面积持续增加,梨果售价高,是静宁梨产业发展的黄金期。但在生产规模扩张的同时,贮藏加工等后续管理没有同步跟进,贮藏能力严重不足,大量成熟的‘早酥梨’销售市场压力过大,加之全国性的梨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5.
《山西果树》2009,(3):42-42
山西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2009~2013年承担国家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太谷试验站任务.站长郭黄萍。试验站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山西梨产业特点和生产实际需求。开展梨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服务;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监测分析疫情、灾情等动态变化,协助处理相关问题。站长郭黄萍及试验站全体成员欢迎梨产业相关部门和广大果农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及时反映生产问题和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梨产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为世界梨生产大国,面积和产量均占到了世界梨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的80%左右,近年来,我国梨产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生产中制约因素较多,大多低效运行。分析我国梨产业发展现状,正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梨产业朝着高效方向发展,不但有利于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显著地提高对农业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7.
梨是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果树。受管理不到位、市场价格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果品质量下降、效益越来越低、农户放任不管等现象愈演愈烈。做大做强麒麟区梨产业,提升梨产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低产果园改造,扶持和培育协会,合作组织,整合资源,创建名牌,构建生产和贸易平台;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梨树生产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阐述了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坚持发挥区位优势,优化、调整食用菌结构;坚持生态、效能优先,稳步推进菌种、菌料的专业化生产;坚持质量安全,切实抓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坚持企业依托,逐步实现食用菌产业化生产;坚持科技创新,提升食用菌产业;坚持依法治菌,为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静宁县是甘肃苹果产业第一大县,全国苹果质量强县,甘肃苹果重要出口创汇基地之一。"静宁苹果"是被国内外市场认知、认可的驰名中外的著名苹果品牌,是静宁县的一张经济"名片"。保护"静宁苹果"品牌,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静宁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文章认为,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努力保持、提升静宁苹果固有品质,是保护静宁苹果品牌的基础;健全机构,强化监管,是保护静宁苹果品牌的关键;广泛宣传,提高全民保护静宁苹果品牌的意识,是保护静宁苹果品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吴昊  胡展森 《中国果树》2023,(5):136-140
梨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水果之一,种质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现阶段在我国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下,梨产业发展必须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深入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以实现梨产业的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梨产业是乡村规划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乡村规划反过来又可推动梨产业发展,二者相互促进,融合共赢。河北省是我国梨生产大省,摸清河北省梨产业结构和布局,分析其与乡村规划融合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对于河北省乃至全国梨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静宁县是甘肃苹果栽培第一大县,全国著名优质苹果基地和重要苹果出口基地。回顾过去。静宁苹果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经验是:资源优势与产业项目相结合,基地扩张与效益提升相结合,果业规模发展与现代物流相结合,传统培管经验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产业认证与市场开拓相结合,品牌创建与市场秩序整顿相结合,规模发展与现代物流相结合,服务体系建设与技术推广相结合。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的启示是,行政推动是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创新是产业发展成功的关键;高标准切入、高水平运行、高质量入市、高效益运作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最基本要求;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才能提高产业效益,才可保证产业健壮发展。展望未来,确保静宁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是:强化栽培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果实品质;坚持苗木自繁自育,提高建园质量;实施良种工程,优化品种组成;合理密植,稀枝提质;加快实用技术推广。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创建防灾应急体系,确保产业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福建为我国梨产分布的最南沿,种植梨具有成熟期早、进入非产区市场便捷比较优势、区域特色明显,对我国优化梨产业区域布局、增加梨品种多样性、调节梨供应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根据多年来梨研究工作实践,对福建梨产业进行调研,分析了福建福建梨产业的概况,产业SWOT,提出福建梨产业发展策略,以期为重大产业政策及研发方向调整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静宁苹果产业发生的显著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静宁是甘肃省苹果主产区,全国优质苹果重点产区之一。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静宁苹果产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目标更上一层楼静宁苹果规模化发展起步于1986年,发展初期,将苹果产业定位为农村支柱产业。以后随着国际、国内苹果生产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2003年静宁被农业部确定为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区之一后,静宁抢抓我国苹果发展重心西移之机,积20多年发展经验,于2008  相似文献   

14.
早酥梨特性在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早酥梨是我国目前栽培最广泛的早熟梨品种之一。甘肃省静宁县于1993年引入,成为静宁主要经济林之一,为静宁西北部群众的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早酥梨在栽培中应用的主要特性如下。1适应性强,可在不同区域栽培,生产效益较好早酥梨适应性很广,抗寒力强,在我国华北、西南、西北及华北大部分地区均适宜栽培,在冷凉地区,特  相似文献   

15.
陆中华 《中国食用菌》2023,(4):110-114+119
通过介绍浙江省食用菌产业现状与特点,包括结构持续优化、生态循环模式多样、设施装备持续升级、科技创新持续发力、三产融合持续深化和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浙江省食用菌产业主要存在的发展理念、产业格局、科技创新、发展机制、文化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聚焦高质高效,明确食用菌发展思路;聚焦资源禀赋,着力优化产业新格局;聚焦创新驱动,着力增强产业源动力;聚焦机制创新,着力增强产业活力;聚焦数字赋能,着力提升产业生产效力;聚焦品牌文化,着力提升产业影响力;聚焦两大市场,着力构建双循环体系;聚焦政策扶持,着力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等8个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梨生产现状和出口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河北省梨生产存在品种单一、区域布局不合理、产后商品化处理落后、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出口不足等问题;结合河北省梨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河北省梨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静宁化心梨     
化心梨是静宁古老的地方梨良种,属于秋子梨系列。在静宁多以零星分布为主.没有成规模发展。目前全县栽培株数仅5万株左右.年产量仅250万kg。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杜国莲 《现代园艺》2013,(18):18-19
静宁苹果已连续15年保持了全国产地销价最高纪录,2010年产地最高售价达到了11.00元/kg,,苹果最高收入达3.5万元/667m2,静宁果品质量、苹果销售单价、667m2收入均创国内苹果生产纪录,静宁苹果产业为国内行业先进代表,总结推广静宁的先进经验,对于我国苹果产业的整体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本文就静宁苹果产业的现代化表现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长江流域砂梨优势产区。湖北省梨产业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湖北省梨栽培历史及现状、区域布局和产销情况等产业概况,从品种结构、经营模式、采后环节、品牌营销等方面探讨了湖北省梨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梨果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重视产后环节、强化品牌意识、促进三产融合等对策建议,以推动湖北省梨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静宁县位于黄土高原苹果最佳优生区,该县苹果产业历经3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苹果生产第一大县,并被授于"2017年供给侧改革领军品牌"。在新的历史时期,静宁苹果产业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为实现兴果富农强县提供坚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