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为解决发展西瓜生产与粮油争地的矛盾,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我们于1986年在甘薯、花生沟里提前套种西瓜,采用双膜覆盖栽培获得成功.在不影响甘薯、花生产量的前提下,利用甘薯、花生封垅前的时间和空间,增收一季西瓜,效益显著.到1988年示范推广3500亩(其中甘薯套种西瓜2000亩,花生套种西瓜1500亩),平均亩产西瓜1500~1800公斤,比甘薯、花生单作平  相似文献   

2.
在栽培西瓜时,合理进行间作套种,可以有效地利用光能、空间、时间和地力。西瓜的株行距较大,苗期占地少,整个生长期短,搞阃作套种可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作物种类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各地实践证明,小麦、玉米、花生、地瓜、绿豆、大豆、豇豆、菠菜、小白菜、马铃薯及甘蓝等均可与西瓜进行间作套种。据调查,目前较好的方式如下。  相似文献   

3.
西瓜套种花生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开始.我站就进行了双膜西瓜套种花生的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膜西瓜套种花生种植模式.既保证了西瓜提早上市.获得较高效益.同时又收获了一茬花生。这种种植方式在精细管理条件下。每667m^2可产西瓜4500kg左右、花生360kg左右,产值在4000元以上,是一种高产、高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郭艳  赵长富 《现代农业》2011,(11):21-21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实验,在西瓜定植前科学设计安排于爬蔓畦上套种并双膜覆盖栽培早生甘蓝;西瓜定植时撤下小拱棚覆盖西瓜,一棚多用;西瓜收获后适时播种秋白菜,实现一地三收高效益。  相似文献   

5.
张家口宣化地区西瓜双膜覆盖栽培模式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家口宣化地区西瓜种植基地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当地西瓜种植模式包括西瓜自根苗连作的栽培方式及双膜覆盖西瓜套种茄子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双膜覆盖套种茄子栽培模式纯收入为16.5万~19.5万元/hm~2,可以连作3年而不受西瓜枯萎病的困扰,西瓜的含糖量高达11.8%,无论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还是品质方面都具有发展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台县双膜西瓜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拱棚+地膜”形式的双膜覆盖栽培是高台县商品西瓜的主要栽培形式之一,一般可比露地早播种20d左右,提前15d左右上市。近几年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探索并示范推广双膜覆盖西瓜套种大豆栽培模式,截至2007年,推广面积达400hm^2以上,其西瓜平均产量达52500kg/hm^2,大豆平均产量达2805kg/hm^2;西瓜平均收入达37500元/hm^2,大豆平均收入达6750元/hm^2,平均年收入达44250元/hm^2,经济效益相当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紫玉淮山套种花生、籽用西瓜的经济效益。【方法】通过紫玉淮山套种地膜花生、籽用西瓜试验,采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紫玉淮山套种花生、籽用西瓜栽培,花生每公顷取得产量为4256kg,产值为38304元;红瓜籽每公顷产量为675kg,产值为20250元;淮山每公顷产量为28000kg,产值为168000元;每公顷总投入为72000元,总产值为226554元。【结论】紫玉淮山套种花生、籽用西瓜栽培模式,投入产出比为1∶3.15,经济效益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沙岸不同结构木麻黄老林带后农作物风害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64-164,202
通过对疏透结构、通风结构和紧密结构的木麻黄老林带后侧花生和地瓜受风害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木麻黄老林带保护下地瓜和花生受害程度不同,疏透结构的林带后花生和地瓜受风害轻微.而通风结构的木麻黄林带后花生和地瓜受害严重。疏透结构的林带下套种木麻黄后防护效能得到提高,林后花生受风害率低于不进行套种的疏透结构的木麻黄老林带。  相似文献   

9.
焦敏 《新农业》2001,(3):14-14
花生双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湿、促早熟的作用,在产量和效益上都优于地膜和裸地花生。实践证明,双膜花生每667平方米(亩)平均产鲜果530,公斤以上.折干果290公斤,比一般地膜花生增产20%,比裸地花生增产30%。双膜花生鲜果上市比地膜和裸地的早20~30天,每667平方米效益在2600元以上。双膜花生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魏仲山 《新农村》2008,(5):14-14
长江中下游流域西瓜生产传统采用小拱棚、地膜双膜覆盖栽培,一般小拱棚薄膜于4月下旬拆除,保留地膜实行露地栽培。近几年,浙江省上虞市、萧山区等沿杭州湾海涂地的西瓜种植大户,针对该地区地处钱塘江边,风大易吹翻瓜蔓,以及长江流域6月中下旬的梅雨及夏秋暴雨天气等不利因素,通过采取麦瓜套种利用麦秆固定瓜蔓防风,并改进西瓜双膜覆盖技术,气温回升后仍保留小拱棚膜不撤除,使西瓜根系免遭雨淋,减少病害,避免了早衰,延长了采收期,品质提升,产量增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项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梓 《当代农业》2011,(4):34-34
一、套种方式 套种方式有1∶1和1∶2两种,可根据西瓜株距大小而定,西瓜株距小于25厘米宜用2∶1,即两穴西瓜1穴花生,花生每亩500穴左右;西瓜株距大于25厘米宜用1∶1种植方式,即西瓜和花生穴数相等,每亩1000穴左右,花生的种植位置在两穴西瓜中间的垄背偏后10~15厘米的膜上。  相似文献   

12.
一、套种方式 套种方式有1:1和1:2两种,可根据西瓜株距大小而定,西瓜株距小于25厘米宜用2:1,即两穴西瓜1穴花生,花生每667米2500穴左右;西瓜株距大于25厘米宜用1:1种植方式,即西瓜和花生穴数相等,每667米21000穴左右,花生的种植位置在两穴西瓜中间的垄背偏后10~15厘米膜上.  相似文献   

13.
拱棚多层膜覆盖栽培实现无花果安全越冬,提早成熟、延长采收期,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拱棚多层膜覆盖栽培采用低主干树形,秋季修剪,早春拱棚内行间遮光面积小,适宜套种生长周期短的经济作物。西瓜12月育苗、2月定植、5月收获,充分利用无花果拱棚栽培行间,增加复种指数。本文作者从无花果果园建设、冬季管理、西瓜早春栽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无花果拱棚早春套种西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一、套种方式套种方式有1∶1和1∶2两种,可根据西瓜株距大小而定,西瓜株距小于25厘米宜用2∶1,即两穴西瓜1穴花生,花生每亩500穴左右;西瓜株距大于25厘米宜用1∶1种植方式,即西瓜和花生穴数相等,每亩1000穴左右,花生的种植位置在两穴西瓜中间的垄背偏后10~15厘米的膜上。  相似文献   

15.
双膜覆盖西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北方地区双膜覆盖西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西瓜栽培包括整地施肥、品种选择、育苗移栽、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张家口宣化地区万亩的西瓜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地一百多年以来西瓜种植技术演化改进后的种植方式,包括西瓜自根苗连作的栽培方式及双膜覆盖西瓜套种茄子的经济效益,肯定了这种西瓜栽培方式在当地继续发展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山地花生、地瓜间作西瓜栽培技术刘计刚张正水邹城市田黄镇位于邹东山区,过去实行传统的春地瓜、春花生一年一作的轮作种植方式,自1994年农民在旱田实行花生、地瓜间作西瓜种植,在不影响粮油生产的前提下,增收一季西瓜,平均亩产西瓜2804.9公斤,最高亩产3...  相似文献   

18.
从小拱棚双膜覆盖西瓜种植地块选择与处理、品种选择与处理、育苗与移栽、规范种植方式、定植后田间管理、常见病虫害防治、收获及玉米种植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总结了陕西省榆林市滩水地西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种植集成技术,以期为榆林市西瓜套种玉米生产提供种植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全黑膜覆盖马铃薯套种豌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以双垄沟马铃薯套种2行早熟豌豆模式马铃薯产量高,早熟豌豆产量也最高,可作为目前推广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大沟麦套种,不但保证小麦面积,扩大秋粮、油料作物面积,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套种作物玉米、花生、西瓜等作物的产量。现介绍大沟麦套种的几种主要方式如下。1大沟麦套花生种植规格大沟麦套种覆膜花生应体现以花生为主的原则,套种方式为90厘米一带,种2行小麦,2行覆膜春花生。应实行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