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农村养殖中,仔猪的成活率不高一直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因素,阐述了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养猪场中仔猪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猪经济效益,如何有效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当下养猪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养殖效益低迷的情况下,仔猪成活率更加关系到养殖的成败.本文从仔猪初生重、仔猪饲养管理、仔猪断奶断奶等方面,综述了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仔猪成活率是养猪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出栏率,是养猪行业的发展关键,而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能够有效保障仔猪成活率的提高。本文从产前准备到产后护理和饲料选择等环节,阐述了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以期为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仔猪出生后至断奶,在此期间,根据初生仔猪、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是确保仔猪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仔猪出生后至断奶,在此期间,根据初生仔猪、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是确保仔猪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农村母猪散养户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受产仔数与成活率的影响.在猪的成活率中,提高仔猪成活率将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而仔猪阶段成活率的高低,将对养殖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仔猪成活率,根据多年在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予以分享.  相似文献   

7.
张高娜  张建梅  谷巍 《广东饲料》2014,23(11):44-45
仔猪腹泻是最主要的仔猪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在仔猪断奶时最易发生,是仔猪饲养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该病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保育期的成活率,影响整个饲养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断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仔猪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1仔猪腹泻的病因1.1生理因素仔猪断奶时消化系统和酶系统均未发育健全,不能分泌足够的消化酶,乳糖酶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8.
哺乳仔猪是养猪业的生产基础。养育哺乳仔猪的任务是获得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断乳窝重和个体重。在生产实践中只要根据哺乳仔猪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即可达到成活率高,增重快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鄢涛 《中国猪业》2007,(4):54-54
在养猪生产中,哺乳仔猪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85%以上,所以说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养猪者的经济效益。造成仔猪死亡的原因一般来说是仔猪患黄白痢病、挤压死亡及冻死等。因此提高仔猪成活率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哺乳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是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哺乳期饲养管理中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冬季,仔猪面临更多环境风险,应多措施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1冬季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1.1忽视仔猪出生后的饲养管理出生仔猪最危险的时期是出生后3d,死亡率约占60%~80%。因管理不当导致  相似文献   

11.
每头母猪年出栏头数主要受母猪产仔数及成活率的影响。在猪的成活率中,仔猪成活率是关键的一环。如果仔猪阶段成活率上去了,生长期至育肥期只要饲养管理规范,猪的死亡率就很低。所以仔猪成活率对养猪效益产生重大影响。提高仔猪成活率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提高母猪泌乳力母猪产后无乳或泌乳力低,主要产生以下后果:仔猪饥饿死亡,仔猪低血糖,仔猪生长发育受阻,有的形成奶僵。所以提高母猪泌乳力,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影响母猪泌乳力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是以下两个问题。1.1营养水平哺乳母猪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平衡…  相似文献   

12.
在生猪的养殖管理过程中,仔猪的成活率直接影响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仔猪的哺乳阶段是死亡率较高的阶段,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养殖户缺少技术和管理不到位,哺乳仔猪的成活率较低。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其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着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减少仔猪死亡,提高仔猪成活率,必须了解仔猪生理特点,仔猪的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消化器官机能不完善,缺乏先天免疫力,调节体温能力差,从而造成难饲养、成活率低。因此,要想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仔猪成活率的高低,是生猪业发展的关键。冬季是仔猪死亡的高发季节,因此加强仔猪冬季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1搞好保温工作 初生仔猪由于体温调节机能差,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很高。寒冷的条件可使仔猪冻死,也是压死和红、白痢诱发的重要因素。搞好保温工作是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每个养猪场共同追求的目标.通过几年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摸索出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有效方法:从窝活7头,提高到9头提高了29%,仔猪成活已达到了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仔猪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猪效率的多少,也是衡量和反映种猪场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对实行自繁自养模式的规模化猪场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因此,提高仔猪成活率无疑对于提高生猪生产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仔猪的生理特点、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应激因子及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来分析,综合阐述了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几种预防措施,旨在为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前仔猪价格很高,要想提高养猪效益就必须保证仔猪成活率,但是严冬温湿度不好掌握,由温湿度引起的下痢是确保仔猪成活率高的难点:新生仔猪消化能力差,抵抗力弱,易发生下痢.死亡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18.
在养猪生产中,如何养好母猪,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经济收入是每个养殖户特别关心的问题.目前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偏低,断奶窝重小的问题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有的养猪场仔猪的成活率只是50%~60%,严重影响断奶窝重和猪场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多年来对多家大型养殖场的调研,分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并提出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养猪业在不断发展,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是获得养猪效益的基础,现针对哺乳仔猪成活率以及饲养管理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哺乳仔猪死亡原因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因各种疾病而导致仔猪的死亡,如拉稀、肺炎、缺铁性贫血和其他遗传疾病等。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以生后8日龄内最多。所以加强初生仔猪8日龄内的保温防压护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从出生后10 ̄25天,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天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的生长发育却在迅速上升,需乳量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不足,容易造成仔猪营养不足,患病死亡,…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仔猪腹泻是引起仔猪生长受阻和仔猪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在养猪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