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目的]评价分析农作物气候生产潜势,充分掌握光、温、水气候资源储量和利用程度,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用气候生产潜势数学模型揭示辽阳市农作物产量利用气候资源的程度。[结果]以粮豆产量为例,历年在利用气候资源方面,农作物气候生产潜势规律性不明显,但揭示了光、温、水条件匹配协调的年景是丰收年。[结论]辽阳市主要作物气候生产潜势较为强劲,变化幅度为10500~21300kg/hm^2,各作物之间变化趋近一致,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作物产量还有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奈曼旗的气候资源,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农牧业气候生产潜力,即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粮食及牧草产量的上限,从而说明气候资源,尤其是光热资源潜力很大,若能充分利用,产量将会大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3.
茶叶的产量与茶树的生长气候密切相关,本文结合浙江省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茶园产量的信息资料,针对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适宜度的量化评估以及研究变化地气候条件对茶叶生长的影响,研究了浙江省茶叶生长的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空间变化、时间变化的特征,深度分析茶叶生产中的气候资源利用率,极大地提高了浙江省茶叶生产行业实际生产中对气候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合水县苹果产业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苹果生长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分析合水县苹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资源,针对苹果生长期常见的气象灾害提出科学应对措施,旨在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地方气候资源,提升苹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沂源县种植甜糯玉米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甜、糯玉米生长发育与沂源县气候条件的对应关系分析,总结出影响其产量高低的气候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达到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减轻气象灾害,提高甜、糯玉米在沂源的产量和品质以及种植面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玉米生长对环境条件的需求,利用酒泉市多年气候整编资料分析了酒泉市玉米主要生长期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并根据生长期常见的气象灾害提出科学应对措施,旨在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地方气候资源,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保山市气候地理环境复杂,立体气候明显,气候资源类型丰富,近年来,在成功应用热区气候资源的同时,加大了对冷凉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简要说明了保山市气候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保山市应用冷凉气候资源的现状及成就,分析冷凉气候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其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辽宁海城市高粱生产气候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作物气候,评价气候资源储量,定量分析高粱气候条件,为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从农业气候统计学角度,应用逐步回归、最小二乘法、滑动平均法、相关系数、偏回归系数方法,确定高粱气候关键期和影响高粱产量的气候关键因子。[结果]高粱开花期与温度相关显著,平均最高气温在≥28℃以上是丰收年;8月份降水量与产量呈负相关显著,降水多而减产。海城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基本满足高粱生产的需要,热量盈余400-900℃,降水盈余105 mm,由于降水量时空分配不均,有1/3的年份出现旱涝。[结论]影响高粱气候产量的主要因子是8月份的降水量和积温。  相似文献   

9.
和静县小麦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和静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8%,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一半左右,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小麦产量并未同步增长,年度间的小麦产量很不稳定,说明外界气候条件影响不可忽视,利用气象部门40年来的气候资料和农业部门对小麦丰、欠、平产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影响和静县小麦生长发育的气候成因,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地区小麦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稻产量与各生育期的气候条件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分析吉林省水稻生育期内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充分利用水稻种植区的气候资源,挖掘其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南京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很大。就其光、热、水资源而言,在南部可以大力发展迟熟中粳,还可发展少量早熟晚粳;北部可以推行双膜植棉;在种植制度上,宜发展间作套种多熟制;在品种搭配上,如1年两熟,从北到南宜选用中、晚熟品种为主;关于发展亚热带果树问题,柑桔固树体耐冻力差,大冻年会全株死亡,在南京不宜发展,仅在高淳县个别小气候较暖之处,可以少量种植。枇杷在南京虽也会有冻害,但固树体抗寒力较强,且多数年份能正常结果,在长江南部丘陵山区可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的重要部分。基于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密切相关性,农产品期货价格与农作物产量、农产品期货交割等级与农作物气候品质关系密切;而农作物产量、农作物品质既与农产品期货价格高度相关、又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基于上述关系,本文初步探讨气象服务在天气气候监测预报与作物产量预报、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品质预评估两个方面,服务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以龙井市为例,对图们江中游地区生长季热量资源、农田水分资源进行了评价,指出了该地区农业气候的生产潜力,提出了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松嫩平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分析及其气候变化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松嫩平原1951-2005年36个气象站的历史资料,分析了近44年温度、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采用机制法,计算了松嫩平原农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在MAPGIS、SAS的支持下,探讨了农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建立了气候因子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之间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葡萄的气候区划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葡萄是中国的主要果树之一,1997年生产葡萄203万吨.本文讨论了中国葡萄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区划.应用地图叠置法,将全国划分为8个农业气候区.为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对葡萄栽培造成的损失,应当选择对葡萄栽培最适宜(Ⅰ),适宜(Ⅱ,Ⅲ)或较适宜(Ⅳ,Ⅴ)的区域种植适宜的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16.
视气候资源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剖析农业气候资源经济学属性的基础上,依据价值理论和系统理论.分析和探讨了如何运用财务盈利能力评价法和清偿能力分析法对农业气候资源开发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结合红富士苹果的生长习性,对阿拉尔垦区红富士苹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光、热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评述,指出垦区发展红富士苹果有独特的区域气候资源优势,旨在为垦区的红富士苹果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8.
利用GIS技术和BP神经网络模型开展假高粱适生性气候分布预测.根据假高粱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确定假高粱的适生性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全国570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和1∶25万地形数据,通过BP神经网络的仿真预测,对78个站点的空缺区划指标因子数据进行插值;采用GIS技术划分出假高粱适生区、潜在适生区和非适生区.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优质稻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关系,影响水稻品质的主要气候因子,重庆市优质稻气候资源状况及其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重庆市优质栽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主要气候问题,最后从开展精细化优质稻气候生态区划,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选用与气候生态特点相适应的高产、优质、抗病良种,采取与气候特点相适应的综合栽培技术,加强优质稻生产、加工、销售配套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为优质稻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重庆市优质稻产业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4年夏收粮油作物、秋收粮食作物生长期间的光热水、农作物生长情况和气象灾害发生程度等农业气候条件的分析,得出2004年为偏丰年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