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7年3月在云南河口进行的20%氟硅唑·咪鲜胺热雾剂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常规硫磺粉处理的效果极显著(P=0.01)优于氟硅唑·咪鲜胺的每带、隔一带、隔二带胶树施烟雾等3个处理;而氟硅唑·咪鲜胺的每带施烟雾处理防效极显著(P=0.01)和显著优于其它二种处理,防效可达80%以上,可进一步作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在云南河口进行的2O%氟硅唑·咪鲜胺热雾剂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常规硫磺粉处理的效果极显著(p=0.01)优于氟硅唑·咪鲜胺的每带、隔一带、隔二带胶树施烟雾等3个处理;而氟硅唑·咪鲜胺的每带施烟雾处理防效极显著(P=-0.01)和显著优于其它二种处理,防效可达8O%以上,可进一步作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苏北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菌灵、咪鲜胺、十三吗啉、戊唑酮、百菌清等5种药剂对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的病原菌——杜仲生拟茎点霉菌进行室内药效测定,结果咪鲜胺锰盐和多菌灵对病菌菌丝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同一种药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随供试药剂配比度增大而增强。在野外田间防治试验中,采用退菌特、咪鲜胺、福美双、多菌灵等4种药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福美双、多菌灵对杜仲生拟茎点霉菌均有较好的防效,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4.1%,94.1%,88.2%,退菌特防治效果较差,为58.8%。  相似文献   

4.
黄帝陵侧柏叶枯病(Alternaria sp.Pestalotiopsis sp.)发生严重,作者应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水乳剂、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种杀菌剂对侧柏叶枯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并评价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田间大面积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供试药剂均对侧柏叶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防治效果最好,第四次施药后10 d在两块试验地防治效果分别为80.35%、84.03%;其次为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水乳剂。利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园区大面积防治试验表明:对侧柏幼林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了75.49%。通过田间试验得出结论,上述4种药剂可作为田间防治侧柏叶枯病的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5.
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测定法,在室内进行橡胶树炭疽病菌对三唑酮、丙环唑、百菌清、代森锌、多菌灵5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菌株对同一种药剂或来源相同菌株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不同。试验筛选出对参试菌株有着良好防效的药剂50%多菌灵WP、75%百菌清WP和15%三唑酮WP。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5%己唑醇微乳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及施药时间、不同施药次数对猕猴桃腐烂病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1 000倍、1 500倍和2 000倍3个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81.1%、59.2%和42.5%;用己唑醇1 500倍的施药时间和次数试验结果表明,谢花后一周内施药的处理防治效果均在60%左右,显著高于延后一周施药的处理,施药次数对防治效果影响不大,喷药3次和4次的防治效果均为59%左右,喷药2次防效较差,但与前两者差异不显著;5种杀菌剂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防效最好,为7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咪鲜胺锰盐、己唑醇,防治效果分别为63.5%和52.4%,苯谜甲环唑和甲基硫菌灵防效较差均不足30%。  相似文献   

7.
4种农药对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和炭疽病的苗圃防效试验结果:参试农药对棒孢霉落叶病和炭疽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防效,其中以百菌清最好,防效分别达到80.05%和74.12%,显著高于其它农药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防治油用牡丹根腐病的有效药剂,试验选择6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测定。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抑制率,结果显示,噁霉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高,为97.42%;其次是甲基硫菌灵的相对抑制率为95.90%;多·福、腐霉利和咪鲜胺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1.87%、89.76%、82.60%,多菌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小,为75.6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噁霉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最好,多菌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最低。由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结合可以看出,噁霉灵、甲基硫菌灵和多·福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6种杀菌剂进行了防治苹果炭疽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发病前施药防治苹果炭疽病,试验中6种杀菌剂均具有一定的防效,在处理剂量范围内对果树安全。第5次药后第2次调查:4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1333、1600(mg/kg)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90.32%和92.51%,其次为40%苯醚·甲硫可湿性粉剂444、667(mg/kg);30%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200、300(mg/kg);;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0、600(mg/kg),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生产上应在发病前施药,间隔14d喷药1次,连喷5次.  相似文献   

10.
室内10种杀菌剂抑制杨树锈病病原菌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夏孢子萌发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控药剂筛选的结果表明:对抑制夏孢子萌发毒力强的4种药剂是85%三氯异氰尿酸SP、40%嘧菌酯SC、1.8%辛菌胺醋酸盐AS和40%福美胂WP,其LC50依次为0.396,0.953,2.557,4.299 mg/kg;在田间杨树锈病发病后,使用40%氟硅唑EC 6000倍液、43%戊唑醇SC 4000倍液、45%咪鲜胺EW 1500倍液、40%苯醚甲环唑SC 3000倍液、40%嘧菌酯SC 2500倍液喷雾处理,间隔10 d,用药2次,第2次药后12 d防效92%~96%,可以高效控制该病为害。  相似文献   

11.
经勐腊橡胶分公司3年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抗病增胶灵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与自配常规复方刺激药剂相比,年平均净增产干胶0.38kg/株,净增产率7.34%,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巴西橡胶树在不同的预割后正式割胶时的胶乳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与不预割树相比,经预割处理后的橡胶树干胶含量略微下降,硫醇含量可能因为株间差异因而变化不明显,无机磷含量上升,胶乳中的蔗糖含量下降,表明预割可以增强橡胶树的整体代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橡胶树割胶树位调查,低于20割龄胶树实施新割制,一般表现干胶产量增产和年度间产量变化平稳,累计死皮病率低,而高于20割龄胶树实行新割制、老龄割制和强割制,虽然提高刺激剂使用浓度,仍不能表现干胶增产,同时4~5级死皮率明显增高;品系GT1表现比RRIM更耐刺激,增产幅度大,死皮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国营东风农场研制和推广的橡胶树阴线接胶槽技术,有效地防治阴线割胶胶乳外流,有效率97.7%;每个树位平均缩短割胶时间60~80min,平均减少干胶损失0.13kg/株·年。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生物凝固液用量、鲜胶乳浓度、气候条件、氨含量等因素对鲜胶乳生物凝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凝固剂适宜用量为10%;鲜胶乳浓度对凝固影响较小;当全天最高气温在25℃以下时,胶乳完全凝固需16 h以上;氨含量达0.02%时即可显著影响胶乳的凝固,用量达到0.08%时,胶乳不能凝固;添加辅助凝固剂可加快胶乳的凝固。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农垦橡胶产业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对西双版纳农垦天然橡胶产业体制改革中橡胶加工业的现状、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进而对农垦橡胶加工业的调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口地区橡胶白粉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认为河口地区~年橡胶白粉病防治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多年单一使用粉锈宁使19982000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采用以硫磺粉为主防药物,以古铜叶病率~作首次施药指标,叶片老化、病10%20%50%率达时进行一次全面喷防的防治技术,取得良好效果。40%  相似文献   

18.
至1997年民营橡胶已占全省植胶面积的53.05%,产胶占全省干胶总产量的29.49%。民营胶园分布在我省南部8个地州(市)的25个县(市),16个民族3O多万劳动力从事此项工作。成为热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但其效益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2006年夏对河口分公司橡胶树根病普查结果和根病发生发展动态;分析了河口地区橡胶树根病严重的原因,并对根病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为橡胶树根病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