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棉花蕾铃脱落与中后期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棉花蕾铃脱落与中后期管理闵友信陈学智朱继鸿刘淑毓秦淑琴伍维模彭祠勇塔里木农垦大学农学系843300棉花蕾铃脱落是生产中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现象,南疆地膜棉脱落率也在70%以上,严重的影响了棉花产量。因此,研究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和探讨减少蕾铃脱落途径,对提...  相似文献   

2.
1994年棉花蕾铃脱落加重原因浅析徐京三,陈玉杰山东省潍坊市棉花办公室261041棉花蕾铃脱落是长期以来围绕棉花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经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但在生产中因脱落造成减产的情况仍为常见,尤以生理脱落预防难度较大。1994年,棉花蕾铃脱落在潍坊...  相似文献   

3.
管业林 《江西棉花》2007,29(6):52-53
棉花花铃期是棉花生育期中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棉花蕾铃生长脱落的关键时期。如果6月份以前农家肥和当家肥施用不当,打药治虫不及时,使用农药不对路,或使用浓度过高,中耕除草破板结不力,田间除草药剂使用过多等,极易造成蕾铃脱落而影响产量。如何做到花龄期生长健壮,少脱落多结桃,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农技生产工作经验,现将主要措施整理如下,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4.
李水荣 《江西棉花》2009,31(2):65-65
棉花是江西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在江西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历年来棉花产量提高不快,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棉花蕾铃脱落问题。据统计,正常情况下,一般蕾铃脱落率为70%左右。因此,了解蕾铃脱落规律,寻求减少脱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荔县是陕西省的主产棉区,在棉花生产中常出现大量蕾铃脱落的现象,调查显示,2000~2010年棉花生长的后期平均脱落率为58.6%.通过对比,当脱落率超过70%时,棉花皮棉产量低于975 kg/hm2.可见,蕾铃脱落是制约棉花稳产、高效的因子之一.探究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系统地掌握科学植棉技术,并对症施治,是改善棉田小气候环境,加强棉花营养条件,增蕾保铃,实现棉花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一、棉花蕾铃脱落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在棉花生产上蕾铃脱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脱落率一般可达60~70%,严重的可达80%以上。棉花蕾铃脱落,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生理性脱落,一般占总脱落率的50~75%。这是由于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或子房未受精所引起的常见脱落类型。二是外部伤害性脱落,一般占总脱落率的25~50%。这是由于病虫危害、田间管理机械损伤及风害造成的。引起棉花蕾铃脱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在生理脱落中,却有共同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7.
棉花蕾铃的脱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棉株生长旺盛的田块,中、下部蕾铃的大量脱落是直接影响棉花高产稳产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使棉株下、中、上部多座铃达到高产稳产呢?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激素室,根据全国各地在棉花蕾铃脱落上所做过的工作,以及在总结农民丰产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前期少施化肥控制生长,重施花铃肥防止后期早衰的科学施肥措施,连续二年获得亩产皮棉151~193斤的结果。1982年,与南汇县农科所协作的二块棉花高产稳产示范田,虽在7月10日至24日连续阴雨的  相似文献   

8.
要夺取棉花高产丰收,征全苗壮苗的些础上,防止蕾铃脱落是个很重要的关键。蕾铃脱落的原因虽很复杂,但害虫的为害是主要原因之一。据我们调查,一般虫害造成的蕾铃脱落可占蕾铃脱落总数的20—30%,严重的达50—60%以上。为害蕾铃造成脱落的棉花害虫在我省主要有棉铃虫、红铃虫、金钢钻、斜纹夜蛾、盲蝽象、玉米蜈和小卷叶虫等。正确识别这些害虫为害蕾铃造成脱落的症状,是对症下药,搞好棉花蕾铃害虫防治的基础。为便于田间调查分析,我试将  相似文献   

9.
棉花蕾铃脱落是影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一个重大问题,蕾铃脱落率一般为70%左右,严重的达80%以上,因此,认识蕾铃脱落的规律,弄清蕾铃脱落的原因,掌握减少蕾铃脱落的措施,对提高棉花单产非常重要。 1982年6月在望城公社卫东大队五队作了关于蕾铃脱落情况的田间调查。按五点取样,每点固定10株,共调查50株。脱落率的计算是以脱落数除以果节数。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棉花蕾铃脱落,在生产上极为普遍,一般脱落率在65%左右,严重的达80%以上,如果能将脱落率降低到50~60%以下,棉花产量可大大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开花前很少脱落,开花后逐渐增加,盛花期达高峰。从时间上棉花的蕾铃脱落高峰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据统计,这段时间的脱落约占总脱落数的一半。因此,减少这段时间的大量脱落,是棉花增产的一个关键问题。1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1.1生理性脱落肥料不足,N、P、K三要素的比例配合不当,某种养份元素不足或缺乏;水份的过多或过少,光照不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脱落。1.2病虫危害影响蕾…  相似文献   

11.
在棉花生产中,经常出现蕾铃脱落现象,一般年份蕾铃脱落率为40%~50%,特殊情况下可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棉农收益。近几年,根据山东省泰安地区的生态条件和棉花的生育特点,对蕾铃脱落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对导致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地、县科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应用酶制剂防治蕾铃脱落试验》的课题,经过五年三个点试验,已经告一段落,现将该项试验总结如下: 棉花的蕾铃脱落是生产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脱落率一般在60~70%,严重的高达80%,影响棉花产量。因此,认识蕾铃脱落的原因和研究减少蕾铃脱落的途径,对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棉花蕾铃脱落的机理,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做过研究,曾提出一些假设和学说。例如英国植物  相似文献   

13.
“环嵌法”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张隽生安徽芜湖农校241000棉花生产中蕾铃脱落问题是当前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之一,蕾铃脱落率在生产中仍有30%左右,高的达50%,严重抑制了棉花产量的提高。为使沿江地区棉花产量上一个新台阶,本校于1979年开始,采用“...  相似文献   

14.
在1982年《中国棉花》第二期上《从棉花蕾铃脱落生理谈棉花的高产稳产》一文中,我们论述了蕾铃脱落的生理机制,并通过调查研究和植棉经验总结,运用宽窄行种植,前期少施氮素化肥控制生长,重施花铃肥防止后期早衰等措施,1964~1965年,在上海县马桥公社和本所农场分别获得  相似文献   

15.
棉花蕾铃脱落现象,是棉花生产上极为普遍而严重的问题,是一切栽培措施与自然条件的集中反映于棉花生理上的具体表现。资产阶级学者由于腐朽落后的唯心论的影响,不相信人能控制自然,认为棉花的蕾铃脱落是植物生理上的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辩证唯物论者却相反,他们根据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与历史事实的表现,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棉花蕾铃脱落有其内因和外因,将来  相似文献   

16.
多效唑(PP333)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抑制植物地上部分营养生长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喷施多效唑对棉花的生长形态和增产的效应,结果表明,棉花初花期喷施300mg/kg浓度的多效唑可有效地抑制棉花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减少蕾铃脱落,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全杰里法作种子干湿锻炼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国内外早有报导。但棉花播前种子干湿锻炼报导颇少,我国长江以南棉花苗期雨水嫌多,而生长中后期常遭短期或较长期伏旱危害,在灌溉条件不足的棉田常严重影响棉花生长和产量。为探讨棉籽播前干湿锻炼对棉花前期生长,特别是对中后期伏旱时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有否良好影响,于1976—1977年连续进行二年试验。本文仅介绍锻炼对伏旱期棉花蕾铃脱落,生理过程及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一、锻炼仅稍有减轻棉花蕾铃的脱落,不同干旱年份减少3—4%不等,尤其对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棉花单株结铃性组成因素间的作用和关系,研究结果指出:单株蕾铃脱落率高低是决定单株成铃数的重要因素,单株勒花量与成铃数之间的相关性一般是不高的,有的品种甚至很低,单株蕾铃脱落率主要是受外罪环境条件的影响。提出了通过选育具有中壮丰产、高光效株型的棉花品种,采取合理栽培措施来达到减少蕾铃脱落率,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亚硫酸氢钠对棉花蕾铃脱落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减少棉花蕾铃生理性脱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棉花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三年(1980~1982),我们试以叶面喷施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以探讨其对棉花蕾铃生理性脱落及产量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辽宁棉花蕾铃的脱落率,过去历年都在70%左右,是影响棉花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五八年视察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时发出的“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落或不落”的号召,我们开展了棉花蕾铃脱落原因及其防止措施的研究。一、棉花蕾铃脱落的基本情况辽宁属特早熟棉区,无霜期短,春季气温低而且起伏不定,夏季雨水集中,秋季气温下降快且常有干旱。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棉花的蕾铃脱落一般从六月下旬开始,直至八月末才停止。历年脱落率一般为60~70%,最少的平均脱落率为53.47%,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