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化疗骨髓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白鼠60只均分为6组:Ⅰ组(正常对照组)、Ⅱ组(CTX模型对照组)、Ⅲ组(苦马豆素(SW)低剂量组)、Ⅳ组(SW中剂量组)、Ⅴ组(SW高剂量组)、Ⅵ组(SW16 mg/kg)。Ⅰ、Ⅱ组灌胃生理盐水,Ⅲ、Ⅳ、Ⅴ、Ⅵ组分别灌胃浓度为8,16,32,16 mg/kg的SW液,剂量皆为0.4 mL/d,共10次;末次灌胃6 h后,Ⅱ、Ⅲ、Ⅳ、Ⅴ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80 mg/kg,每天1次,连续3 d,末次注射后24 h,眼眶采血并处死小鼠,测定血常规、脾脏指数、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骨髓有核细胞(BMC)数及骨髓细胞增殖试验,研究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CTX80 mg/kg连续3次,可致小鼠骨髓抑制。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SW剂量为16mg/kg)可较好抑制CTX引起的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骨髓有核细胞数(BMC)减少;各剂量的SW能明显增加CFU-S数,其中以SW16 mg/kg效果最佳。当SW为8 mg/kg时,能很好地刺激骨髓细胞增殖。【结论】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骨髓抑制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刺激骨髓细胞增殖,增加BMC数和髓外造血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张伟  金玉荣  李友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27-16129
[目的]为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在临床上的安全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将受孕0 d的母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56.62、14.15、3.54 mg/kg 4个组,研究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的围产期毒性。[结果]中剂量组母鼠21 d体重显著下降(P〈0.05)。各试验组F1代小鼠出生胎数、0 d成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生长指数、内脏指数、游泳生存时间、生理发育指标、反射发育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有围产期毒性,在临床上作为抗肿瘤药物使用时孕妇应禁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豆类丝核菌或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动植物损害在细胞生物学上的作用,为苦马豆素(swainsonine, SW)的毒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制作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污染的饲料和人工污染豆类丝核菌饲料,饲喂家兔17d ,剖检家兔并取其脑、肝脏、肾脏等组织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电镜观察;并将不同浓度的次级代谢产物和不同株的豆类丝核菌分别污染回接的绿豆,待84h培养后,进行组织学和电镜观察。【结果】在对动植物细胞损害作用中,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使家兔脑组织和淋巴细胞呈现空泡变性,神经细胞核糖体脱颗粒,粗面内质网扩张等变化;同时还能使植物根部组织结构受损,细胞呈现空泡变性,内膜破裂等变化。【结论】豆类丝核菌引起的动物中毒作用主要是其次级代谢产物中SW发挥毒性,且同疯草中毒引起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菌株对植物根部的致病性与其次级代谢产物中SW含量呈正相关。即推测,SW很有可能不仅是动物豆类丝核菌中毒的主要毒素,而且是豆科植物丝核菌病中细胞损害的主要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4.
杨萍  武学峰  姚旭辉  刘少兴  杨鸣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24-1125,1176
[目的]研究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与阿霉素的降毒增效作用。方法]分别采用6种不同浓度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10.00、5.00、2.50、1.25、0.62、0.31 μg/ml)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测量其IC50;然后用此代谢产物与2种不同浓度(60、6 μg/ml)阿霉素(ADR)联合处理HepG2,分析两者的增效作用。结果]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肝癌细胞HepG2生长,其对HepG2细胞作用72 h的IC50为1.25 μg/ml;ADR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epG2生长,加入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后HepG2细胞的形态和存活率变化不大。结论]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与阿霉素体外联合不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及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试验考察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遗传毒性与致突变性。结果显示,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骨髓染色体及睾丸染色体均无致畸变作用;Ames试验结果显示在本次试验的各个浓度下无论是加入活化系统(S-9混合液)还是不加,回变菌落数均未大于自然回变菌落的2倍,而各阳性对照组均显示强烈的诱变作用,表明,本次试验剂量和条件下,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未见遗传毒性和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立种植性肝癌(H22)实体瘤动物模型,并给荷瘤小鼠灌服含有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且剂量分别为2.7和16.2mg/(kg·d)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稀释液,分别于灌药前(0d)及灌药后4d和8d时测定其肿瘤抑制率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结果表明,8d时 组(高剂量灌药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达到(33.99±1.56)%,显著高于 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的(27.95±4.03)%; (低剂量灌药组)、 2组肿瘤抑制率分别在4d时达到26.44%和33.91%,8d时达到46.98%和47.22%。说明该次级代谢产物能够使荷瘤动物巨噬细胞吞噬力增强,并能抑制种植性实体瘤(H22)的生长。表明该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种植性肝癌(H22)实体瘤动物模型,并给荷瘤小鼠灌胃含有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且剂量分别为2.7mg/(kg·d)和16.2mg/(kg·d)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稀释液,于灌药后16d剖检荷瘤动物并取肿瘤组织与肝组织制作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次级代谢产物能抑制种植性实体瘤(H22)的生长和转移。因此,该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探讨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与阿霉素(ADR)对小鼠肉瘤的体内联合抑制作用.建立小鼠肉瘤S180动物模型,分别用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阿霉素、两药联合进行处理.计算抑瘤率、脾指数,测定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并对小鼠进行病理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两药联合能提高抑瘤率,次级代谢产物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脾指数,使T淋巴细胞活化指数升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增强,同时能使瘤细胞密度降低,瘤组织出现大量变性坏死.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该产物与阿霉素联合对抑制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具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9.
豆类丝核菌发酵代谢产物中苦马豆素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6株豆类丝核菌发酵代谢产物中的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豆类丝核菌发酵代谢产物中含有大量SW,其中02-6B与02-3A2株菌代谢产物中苦马豆素含量分别达到1093.17与1199.64mg/L,说明这2株菌可用于SW生物合成的研究,并有利于降低SW生物合成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抗肿瘤作用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建立种植性肝癌(H22)实体瘤动物模型,并给荷瘤小鼠灌胃含有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且剂量分别为2.7mg·kg-1·d-1和16.2mg·kg-1·d-1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稀释液,分别于灌药后8d、16d剖检荷瘤动物并取肿瘤组织与肝组织制做石蜡切片,HE染色,普通光镜观察。结果表明,该次级代谢产物能抑制种植性实体瘤(H22)的生长和转移。因此,该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过“固体双向发酵”工程技术生产的药性茵质的抗忧郁功效。[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阴性对照组(0.9%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市售盐酸氟西汀)、高剂量组(690:0rtig/kg)、中荆量组(345.0mg/kg)和低剂量组(172.5mg/kg),在灌胃给予受试物15d后对各组小鼠进行开场试验(OFT)、悬尾试验(脚)和强迫游泳试验(耐),探讨芝芪茵质对小鼠行为学酌影响。[结果]中剂量组芝芪茵质和阳性对照组能显著缩1、ST和FST小鼠悬尾和游泳不动时间;对小鼠开场行为无显著影响。[结论]芝芪菌质水提物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螺旋藻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将螺旋藻多糖分别以低剂量6.7 ms/kg(推荐的人体每日摄入量)、中剂量67.0 ms/kg和高剂量134.0 mg/kg连续饲喂受试小鼠15 d后,对小鼠进行免疫调节试验.结果表明:螺旋藻多糖在134.0 mg/kg剂量时,可明显增强二硝基氟苯(DNFB)所致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的半数溶血值(HC_(50))及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根据保健食品免疫调节作用评价标准,螺旋藻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苦马豆素对小鼠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帅  张玲  陈根元  吴书奇  马春晖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2):2304-2309,2318
[目的]探讨苦马豆素对小鼠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苦马豆素的毒性作用机理.[方法]将6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30 mg/kg)、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60 mg/kg)、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90 mg/kg)的比例制作颗粒饲料,饲喂至典型中毒症状出现.攻毒第14、28、42、63 d每次每组随机采集4只小鼠的肝脏,检测SOD、GSH-Px、CAT、NOS活性及MDA、NEFA、·OH、NO和Glu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试验组小鼠肝脏SOD、GSH-Px、CAT等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MDA、NEFA、·OH、NO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Glu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苦马豆素对小鼠肝脏抗氧化功能有显著影响,而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长期低剂量摄入苦马豆素可引起小鼠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14.
把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不作处理,试验A和B组分别在小鼠饲料中按20和80 mg/kg的剂量添加黄霉素,试验期30 d,探讨黄霉素对小鼠免疫器官的作用。试验结束后测定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观察胸腺、脾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两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的差异,因此认为黄霉素对小鼠免疫器官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微囊氨基酸和蛋白酶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营养物质利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5组等氮等能饲料:鱼粉含量20%的正对照组、鱼粉含量15%的负对照组(豆粕等蛋白替代鱼粉)、在负对照饲料中分别添加微囊赖氨酸(500 mg/kg)、蛋氨酸(900 mg/kg)(达到正对照饲料一致水平),175 mg/kg蛋白酶,微囊赖氨酸、蛋氨酸和175 mg/kg蛋白酶,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96±0.02)g的凡纳滨对虾6周。结果表明:正对照组具有最大增重率和最低饲料系数,而负对照组的增重率最低,饲料系数最高;在负对照饲料中补充氨基酸、蛋白酶后,有提高增重率和降低饲料系数趋势(P0.05);同时补充氨基酸和蛋白酶后,虾体增重率提高11.5%,饲料系数降低0.18(P0.05),显著提高了蛋白质沉积率、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全虾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虾体粗脂肪沉积率和肝胰腺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在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含15%鱼粉的饲料中单独补充900 mg/kg微囊蛋氨酸、500 mg/kg微囊赖氨酸或175 mg/kg蛋白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改善不显著,联合添加微囊氨基酸和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虾体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小白鼠醋酸扭体法、家兔蛋白胨致热法对氟尼辛葡甲铵(FM)解热、镇痛作用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氟尼辛葡甲铵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氟尼辛葡甲铵4个剂量组(1.25、2.5、5、10 mg/kg)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达100%.2.5 mg/kg的FM镇痛率即达82.7%,明显强于双氯芬酸钠(65.4%)和安乃近(58.7%).对蛋白胨引起的家兔发热的解热效果,氟尼辛葡甲铵高剂量组(4 mg/kg)优于安乃近组(0.2 g/kg)(P<0.05)和氨基比林组(0.2 g/kg)(P<0.01).中剂量氟尼辛葡甲铵组(2 mg/kg)解热作用稍逊于安乃近组,但差异不显著.低剂量氟尼辛葡甲铵组(1 mg/kg)解热作用与氨基比林组相当.  相似文献   

17.
研究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的一般生殖毒性.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设一个空白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给药剂量分别为56.62、14.15和3.54 mg/kg.交配前雄鼠连续给药28 d,雌鼠连续给药14 d,雌雄按1:1合笼交配,发现阴道栓之日定为受孕始日,交配后雌鼠继续给药13 d.结果表明.56.62 mg/kg对雄鼠、雌鼠、仔鼠均有影响,表现为雄鼠附睾质量(P<0.01)、附睾系数(P<0.05)、精子总数(P<0.01)的异常;雌鼠体质量的下降(P<0.05)以及仔鼠第4天成活率的降低(P<0.05).14.15 mg/kg使雄鼠附睾质量(P<0.01)和附睾系数(P<0.05)降低并造成精子总数增多(P<0.05).3.54 mg/kg对所有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鼠一般生殖毒性无作用剂量为3.54 mg/kg,相当于肿瘤有效治疗量的1.3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