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水稻矮秆性状研究及矮源育种利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矮秆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是20世纪水稻育种工作最主要的成就之一。本文综述了水稻矮秆性状的遗传、水稻植株矮化机理以及矮源的育种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水稻矮源利用和矮化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宁夏水稻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40余份水稻材料的14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育种首先应注意整精米率,单株粒重和空秕率的改良,进而提高穗粒数。在水稻优质,高产育种过程中,可依据因子的分类,以主因子为主体进行多个性状的集团选择。由于因子间具有独立性,可依据该群体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采取有重点的逐步改良方法,以提高主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3.
论杂交水稻的育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广杂交水稻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最有效途径;杂交水稻育种是发展杂交水稻的技术核心;杂交水稻育种方法是决定其选育成效的关键。笔者近年在杂交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为了总结经验,便于交流,就杂交水稻育种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回顾。探讨杂交水稻育种方向的确定方法和育种目标确定的原则,认为杂交水稻育种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需求,必须符合企业盈利需求,必须符合未来发展需求;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性状选择要做到"全优、中庸、和谐",即双亲遗传距离适当,绝大部分性状的选择只选中间类型的,且所选性状要求达到与人和谐、与环境和谐以及性状之间相互和谐;高度重视亲本优良性状选择和杂交种性状全优;突出早发性、理想株形、抗倒性、高结实性、后期强功能性、稻米低垩白粒率等性状选择;必须人为创造或利用自然条件对一些重要性状进行增压选择;少种植育种材料和测交F1,多安排品比组合;特别重视品比试验的质量和准确性;注重品种审定规则及标准等。  相似文献   

4.
水稻抗倒伏性遗传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倒伏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水稻超高产育种中更受到关注。水稻的倒伏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均有严重的影响。深入了解水稻倒伏影响因素,研究其遗传规律,开展水稻抗倒伏性育种是解决水稻倒伏的根本途径。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水稻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常规和分子遗传研究的进展,分析了水稻抗倒伏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斌 《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2):12-23
水稻是我国超过60%人口的主粮,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可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表型鉴定和选择为基础的水稻常规育种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水稻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广泛的稻种资源中挖掘特异优良基因,开展高效准确的分子育种被认为是实现水稻育种第三次突破和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为了进一步提升广东省水稻育种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建立了“广东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广州分中心”,以此为依托平台,充分利用水稻所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和水稻常规育种的优势,开展了大规模的水稻重要性状基因的鉴定和分子育种,已取得显著成绩。对1992年以来水稻研究所水稻分子育种技术平台的构建、水稻重要性状基因鉴定,特别是对水稻稻瘟病抗性、耐冷性和收获指数的分子遗传研究、以及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基础的水稻分子育种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下一步水稻分子育种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粮食危机是一个必须面对的全球问题,提高粮食产量是作物育种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近年来许多与产量性状如穗粒数、粒重、分蘖等有关的基因,被逐步地克隆。虽然目前这些结果还不能解释各个性状的形成机理,但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水稻产量性状QTL的研究必将在水稻超高产育种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稻的品质以及水稻的产量受水稻倒伏的影响很大,通过对水稻矮化育种来提高水稻品种的抗倒性,使水稻产量增高,以此增加其经济系数。而如果想让水稻产量继续增加,就必须在其生物产量上下功夫,提高水稻生物产量的关键手段是提高水稻株高,但如此一来就会容易产生倒伏。所以矮化育种抗倒就成了水稻能够再提高产量的一个关键课题。出于对水稻各倒伏因素的处理方法考虑,水稻茎秆的物理性状能对水稻倒伏产生重要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水稻茎秆的机械强度也是水稻抗倒伏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育种选项。根据实际研究,我们测量了基部茎秆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初步建立水稻抗倒伏评价体系,有利于水稻抗倒伏生理机制与评价,对提高水稻抗倒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产育种一直是水稻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随着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水稻产量相关数量性状遗传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成功克隆了一批与水稻产量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综述了近年来已克隆的产量相关数量性状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产育种一直是水稻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随着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水稻产量相关数量性状遗传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成功克隆了一批与水稻产量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综述了近年来已克隆的产量相关数量性状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再论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综合讨论,认为水稻超高产育种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式。不论株型性状还是优势性状,都有“过犹不及”和“一分为二”的两重性。只有使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才能培育出超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1.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水稻转基因技术、花药培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组辅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水稻产量性状、抗病虫性、抗逆性状、营养品质和特异种质的遗传研究及分子育种的最新进展、水稻基因设计育种数据库建设和水稻基因设计育种的展望,反映了在水稻分子育种方面获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水稻收获指数是指稻谷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众多研究表明,作物的收获指数与其产量密切相关。收获指数对作物品种改良的作用已得到育种和生理学家的普遍认同,高收获指数已成为水稻高产育种的一个重要指标。深入了解水稻收获指数的遗传基础是有效开展水稻高收获指数育种的前提和基础。就水稻收获指数的生物学意义、与产量的关系,特别是其遗传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就水稻收获指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水稻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数量性状位点(QTL)的精细定位对实现水稻高产、优质和广适应性综合性状改良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水稻QTL分析,包括QTLs定位、克隆与聚合研究进展,阐述了QTL分析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鉴定(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大部分水稻育种的最终目标是获得高产、稳产,因此对于育种工作者来说.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是重要的性状。在大田试验中,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两个重复,对CT9993-5-10-1-M × IR62266-42-6-2杂交而得 的144份水稻品系DH群体的产量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s)进行定位。采用MAPMAKER/QTL 1.1软件进行区间定位并估计每个QTL的表型方差的百分比,以LOD阈值>2.4来确定一个QTL的有无.试验鉴 定出与6个水稻农艺性状如千粒重、单株产量、株高、穗长、粒宽、粒长宽比有关的23个QTLs,这些QTLs将有助于 提高水稻产量,并有利于了解水稻产量性状的遗传调控.  相似文献   

15.
水稻穗部性状与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辽宁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单季粳稻生产具有较高的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人们越来越重视稻米的品质,对稻米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理化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水稻育种和栽培方面加强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和相应的品质遗传研究势在必行。对水稻的穗部性状与稻米品质、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水稻的优质育种与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次试验主要研究吉林省水稻不同穗型茎叶性状特点及其与产量的关系,总结出不同穗型水稻茎叶性状特点,结果表明,水稻茎叶性状和穗型具有密切关系,不同穗型水稻其影响产量的茎叶性状因子不尽相同,据此可以为水稻高产育种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稻不同性状的配合力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水稻不同性状的配合力研究进展,并对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株型育种实现株型改良、塑造“水稻理想株型”是提高水稻产量水平的强力技术保证。水稻 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具有明显阶段性和连续性,每一阶段都应具有最佳的群体形态结构与相应的生理机能,这 种随着生育期的变化而改变的株型结构配置,称之为“动态株型结构”。根据华南稻区实际情况,比较在早、 晚季不同生态环境下华南双季超级籼稻不同品种(组合)“动态株型结构”的特点,首先构建了华南双季超级 籼稻动态株型育种理论体系并应用于华南双季超级籼稻育种实践,使以往定性模糊的“株型结构”概念上升为 动态的、科学的量化指标,从而能更明确地、更综合地、更系统地反映本稻区双季超级籼稻品种(组合)的重 要形态生理特点,进一步揭示高产形成规律,从而促使超级籼稻株型育种概念日臻完善。应用该理论指导华南 双季稻超高产育种实践,可以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且已有一批超级籼稻和优质超高产水稻新品种(组 合)育成并应用推广,显示其对华南超级籼稻及优质超高产育种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QTL技术在水稻耐盐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分子标记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该方法在目前水稻研究中应用的进展。主要对耐盐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寒地耐盐水稻育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方法对宁夏43个水稻品种的14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遗传相关秒娄生于在系及表型相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提高水稻育种效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