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二郎山山地鸡不同产蛋阶段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产蛋阶段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实验选取二郎山山地鸡种鸡群4个不同产蛋阶段,分别收集种蛋孵化,测定孵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产蛋阶段的种蛋与其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以32周龄种蛋孵化效果最优,40周龄次之,再次为25周龄,最差为48周龄。研究结果表明产蛋阶段对种蛋孵化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21,(6)
正蛋鸡进入产蛋期后,主要生理特点是繁殖机能旺盛,饲料利用率较高。因此,所有饲养管理措施,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都应为提高产蛋性能而努力,主要是抓好合理转群、开产管理、阶段饲养、日常管理和强制换羽等工作。1.合理转群后备母鸡饲养到18周龄左右即可转入成年鸡群饲养,从20~22周龄开始性成熟,然后陆续开产,进入产蛋期。所以,  相似文献   

3.
种鸡在整个饲养期间比商品鸡要求严格,尤其是在18~36周龄,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期是其生长、发育和生产的最关键时期,机体处于生理转折阶段,其饲养管理要求严格而细致,这对于种鸡群适时开产、迅速上升到产蛋高峰并维持较长时间,以及保持较高受精率有重要意义。开产到产蛋高峰期,如限饲过度会影响种鸡生殖系统发育,营养储备不足,若限饲失控则易致种鸡过肥;开产  相似文献   

4.
段玉红 《新农村》2001,(8):17-17
18周龄前后转群或入笼饲养。提前转群有利于尽快熟悉新环境,减少应激。平养蛋鸡转群前要设好栖架和安置好产蛋窝(每4只母鸡应有一个产蛋窝)。产蛋窝不足,窝外蛋增加。脏蛋增多,开产初期容易引起啄肛。产蛋窝应设在背光较暗处。  相似文献   

5.
薛玉华 《新农村》2008,(5):19-19
1.及时转群 转群是蛋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般情况下,蛋鸡在18—20周龄,即开产前2周可转入经严格消毒的产蛋舍饲养,适应新的饲养环境,以利提高蛋鸡产蛋量。  相似文献   

6.
一、笼养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㈠及时转群上笼在鸡群开始产蛋之前的一定时间内,要及时转入笼内饲养。最适宜的转群时期是17周龄~18周龄,此时鸡群未开产,上笼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环境,对培育高产鸡群有利。转群过迟,鸡对新环境不适应,将会延迟开产期的到来,甚至影响终生产蛋量。  相似文献   

7.
正小规模养鸡是农民朋友们喜欢选择的一种致富路子,但他们缺乏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可支持的科学养殖技术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产蛋期蛋鸡的管理。1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1.1做好转群工作转群前35天,对产蛋鸡舍进行消毒和准备,在后备母鸡转群之前,做好免疫和修啄工作。关于转群的时间,由于近年来繁殖的结果,提前了鸡的开产日龄,16周龄的时候,这是转群的最佳时机。然而,此时必须注意重体符合标准的。1.2适时更换产蛋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朝那鸡良种繁育中心所饲养的固原鸡种鸡群5232个母鸡151日龄到365日龄间的群体产蛋数据为依据,对固原鸡种鸡群产蛋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固原鸡开产日龄在22周龄,到27周龄时产蛋率仍在50%左右浮动,到32周龄时产蛋率才达到61.89%,仅到35周龄时产蛋率下降到52.9%,到365日龄时产蛋率到了44.7%,说明固原鸡的群体产蛋水平比较低,而对其产蛋等生产性状等没有进行选育可能是产蛋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另外营养水平和低温因素也是产蛋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1998,(7)
为了让蛋鸡顺利进入产蛋期,开产前后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1.开产前的管理(1)及时转群新母鸡在18~20周龄,即开产前2周必须转入消毒后的产蛋鸡舍饲养,以便鸡群有一段适应期,熟悉新的环境条件,否则会推迟性成熟影响产蛋。在转群前2周必须对所有鸡群进行一次驱虫和注射一次新城疫Ⅰ系疫苗。产蛋鸡舍要备足饮水槽和产蛋箱。(2)合理调整日粮一般育成鸡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只有14%,而产蛋鸡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应为16%  相似文献   

10.
<正>产蛋高峰期是指产蛋率90%以上产蛋时间,产蛋母鸡大约从16周龄~20周龄进入初产期,22周龄~26周龄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蛋鸡生理特点为:体重增加较快,生殖系统发育迅速,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抗病力急剧下降。一、高峰期蛋鸡饲养管理1、前期管理青年母鸡在8~10周龄即可装笼,为有效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装笼时应在饲料中均匀拌入适量阿维菌素或左旋咪唑,或者让每只鸡口服1片左旋咪唑药片16~18周龄进行第二次驱虫。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肉鸡业的发展,种鸡饲养户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各地鸡场的饲养方式,技术力量,管理水平,饲料来源及设备条件不同,产蛋率差别很大。在实践中,肉种鸡达到产蛋高峰后,随着周龄的增长产蛋率逐渐下降。影响肉种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饲养管理、饲喂时间、应激影响、营养、光照、温度、通风条件等都是影响肉种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雪佛褐蛋鸡是法国哈伯德伊莎公司培育的褐壳蛋鸡配套系,经法国哈伯德伊莎公司授权,特准山东省济宁市祖代鸡场使用"伊莎济宁红"名称。父母代种鸡1~1 8周龄成活率97%;平均开产日龄154天,25周龄达产蛋高峰,高峰产蛋率93%以上;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275~285枚,产合格种蛋235~245枚,平均孵母雏94只;19~68周龄成活率91%。商品鸡18周  相似文献   

13.
产蛋高峰期的日粮配制长期以来一直很受重视,研究也较全面。相比之下,高峰期过后的产蛋后期料(45周龄~产蛋结束)就不太被重视,对产蛋后期的种鸡饲养管理也相应松懈。实际上,作为种鸡生产的最后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仍是一个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中草药提取物缓解种鸡热应激的效果,随机选取35周龄的种公鸡120只和母鸡1 200只为试验动物,进行为期4周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1周,正试期3周。公母鸡群分别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300 mg·kg~(-1)。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草药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热应激状态下种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正>蛋鸡在一个产蛋周期(19~72周龄)的生产水平决定于其产蛋高峰所处的季节,一般立春前后上产蛋高峰的鸡群比立夏前后上高峰的鸡群平均饲养日产蛋数要多5~8枚。因此,养好蛋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关注鸡群产蛋率上升的规律,加强鸡群饲养管理立春过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适合鸡群产蛋需要,当鸡舍温度上升至15℃时,产蛋高峰期(23~40周龄)、中期(41~55周龄)和后期(56~72周龄)鸡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种鸡各器官的正常发育,降低生理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为鸡群以后的高产、稳产打好基础,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适时转群上笼一般中大体型鸡在14~15周,小体型鸡在15~16周转到产蛋舍饲养比较适宜,因为中大体型鸡在7~14周,小体型鸡在9~14周为严格限饲阶段,从15周开始为了满足性腺发育的需要,限饲相对放松,进入17周龄以后,鸡体处于快速发育时期,该阶段应避免转群等应激因素造成的影响,同时也为17~18周鸡群性成熟的调整,预留  相似文献   

17.
适时转群 育成鸡 18~ 19周龄转入蛋鸡舍或入笼饲养。转群前应淘汰瘸、瘫、瞎、残、病、小等不合格及无饲养价值的鸡。同时,对鸡舍及设施要进行维修、清扫和消毒。转群前要对后备鸡进行预防接种和驱虫。转群最好在夜间进行,事先组织好人力,尽量缩短转群时间。要降低舍内照度,动作要轻缓,避免惊群和伤亡。 作好日粮配合 根据产蛋鸡的不同时期和产蛋率的高低,一般要变动 3~ 4次日粮配方:①产蛋前期 (20~ 26周、产蛋率在 50%以下 ):蛋鸡的开产期应控制在 150~ 160日龄,到 20周龄时应饲喂产蛋期饲料。饲料代谢能 11.5MJ/kg,粗蛋…  相似文献   

18.
蛋鸡一般在春季达到产蛋高峰,如果管理不好,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脱肛、啄肛、软骨病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蛋鸡养殖效益。一、搞好转群管理1.及时转群转群在18~20周龄进行,转群前注意对鸡舍、设备、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注意检查各种设备是否安装齐备,是否合乎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京粉2号"蛋鸡由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于2013年1月24日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以下5个特点。1.品种纯正。这主要体现在体型、外貌和蛋色3个方面。商品代鸡群体型紧凑、整齐匀称,羽毛颜色均为白色,蛋壳颜色为浅褐色,色泽均匀。2.繁殖率高。这主要体现在产蛋数多、孵化率高、健母雏率高等方面。商品代蛋鸡72周龄产蛋数310~318个,产蛋总重19.5~20.1千克;父母代种鸡受精率92%~94%,受精蛋孵化率93%~96%。3.耐高温。该品种适应性强,能  相似文献   

20.
对黑羽鹌鹑在群体饲养与单笼饲养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群养与单养0~10周龄体重相差不大.群养开产日龄为61.71 d,比单养晚9d左右,群养开产蛋重比单养重1.00 g,开产体重比单养轻6.01 g;群养15、20周龄产蛋数分别比单养少14.4、13.4枚;群养产蛋期的蛋形指数、蛋重较单养变化幅度小,各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