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养蜂户往往把蜂群安排过冬后就放松了对蜂群的管理,尤其对蜜蜂晚冬和早春生活的管理更是草草了事,致使蜜蜂在晚冬或早春生存困难,甚至造成蜜蜂死亡、春季不采蜜等后果,直接影响来年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应重视晚冬早春的蜂群管理,认真做好以下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不少养蜂户往往把蜂群安排过冬后就放松了对其管理,尤其是对蜜蜂晚冬和早春生活的管理更是草草了事,致使蜜蜂在晚冬或早春生存困难,甚至造成其死亡多、春季不采密等后果,直接影响新一年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晚冬早春的蜂群管理切不能放松,应着重认真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不少养蜂户在蜂群安排过冬后就放松了管理,致使蜜蜂在晚冬或早春死亡增多,甚至造成春季不采蜜等后果,直接影响新年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晚冬早春的蜂群管理不能放松。1.控制环境晚冬早春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养蜂户应随外界气温变化及时调节蜂箱内温湿度。气温在0℃以下或室外静水处结薄冰后应及时对蜂群进行防  相似文献   

4.
晚冬早春气温多变,是蜂群的薄弱阶段,一旦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蜜蜂生存困难、死亡多和春季不采蜜等后果,直接影响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晚冬早春的蜂群管理一定要精心。  相似文献   

5.
晚冬早春是养蜂承上启下的关键管理时期,一旦管理不到位,势必影响全年养蜂的经济效益。有一些养蜂者往往不重视对蜂场和蜂箱的观察与补救,结果是当群蜂出现不良症状时,束手无策,无药可施。因此,晚冬早春蜂群的管理需注意以下几点。1.越冬前、中期尽量不让蜜蜂飞出蜂巢。蜂箱包装后要用木板挡在巢门前遮光,如果包装后有蜜蜂飞出,说明箱内温度过高,要扩大巢门通风,必要时  相似文献   

6.
<正> 养蜂以冬末排粪到外界出现对蜂群繁殖有影响的蜜源为春季阶段,是一年中蜂群最弱的时期,也是蜂群个体增殖的起点。根据多年养蜂经验,提出春季蜂群饲养管理的如下要领: 1 观察飞翔 惊蛰后的蜜蜂,在早春暖和的晴天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着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这时要趁机仔细观察蜂群飞翔的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得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因某原因而越冬不顺利,则在它们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  相似文献   

7.
早春蜜蜂出窖以后,不少养蜂员为了使蜂群快速繁殖,采用人工补喂花粉,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见到蜂群发展较快,但却忽视了人工补喂花粉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蜜蜂生长繁殖的黄金季节,此期蜂群的发展快慢直接决定养蜂者全年能否获得蜂蜜和王浆的高产.因此,要特别抓好早春的管理,保护工蜂,促王产卵,培养强群,恢复群势,促进春繁,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蜂群冬春期间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春两季气温多变,是蜂群生存的困难阶段,如管理不当,就会导致蜜蜂生存困难、死亡增多和春季采蜜减少等后果,直接影响养蜂的经济效益。1.温湿度控制要想让蜂群安全越冬,冬季和早春控制适宜的温湿度非常关键。蜂群越冬室必须设在安静、较暗的地方。如果阳光照射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工蜂出  相似文献   

10.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蜜蜂生长繁殖的黄金季节,此期蜂群的发展快慢直接决定养蜂者全年能否获得蜂蜜和王浆的高产。因此,要特别抓好早春的管理,保护工蜂,促王产卵,培养强群,恢复群势,促进春繁,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 一、加强保温 早春气候多变,低温阴雨,不利幼虫生长,应继续保温,保持巢内中心温度在34℃~  相似文献   

11.
抓好早春蜂群管理,是获得全年蜂蜜和王浆高产的关键.有经验的养蜂人说:"强群蜂养人,弱群人养蜂,饱暖蜂群壮,饥寒变弱群".可见抓好早春蜂群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欧洲各国的养蜂中发现有残留抗生素的问题,提出了世界养蜂行业必须要解决的诸多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养蜂实践,提出了关于现代养蜂的问题:不适宜的环境下养蜂,对蜜蜂过多采蜜,人工近亲交配导致蜂群种性和抗病性降低,不正确的采蜜时间、方法、措施,使蜂产品的品质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按蜜蜂的生态、自然养蜂,比如确保蜜源丰富,有大量和无污染的水源和蜜源的养蜂环境,由蜂群的轮流休息来强化蜂群,在无药剂污染的地区养蜂,开发附加值高的蜂产品生产,加强质量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洁  丰雪 《新农村》2011,(7):29-30
江苏省滨海市东坝镇砂铺村养蜂农户张某饲养蜜蜂20余年,年年获得养蜂高效益,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养蜂大王"。他的高效养蜂经验主要一条就是让蜂群常年保持强群强势,越冬期蜜蜂损失少,春季蜂群繁殖快,培育的工蜂体质健壮,  相似文献   

14.
<正>在蜜蜂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蜡螟、胡蜂、蟾蜍等动物的危害,它们骚扰蜂群、破坏巢脾或捕食蜜蜂。蜜蜂受到敌害后,轻者群势下降,重者除采集蜂大量死亡外,甚至造成整群或全场覆灭,给蜂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蜂生产中蜂农应加强对蜂群的管理,避免使蜂群受到敌害威胁,从而保障蜂群健康和养蜂效益。一、大蜡螟(一)为害特点大蜡螟,俗称巢虫或蜡蛾,对蜜蜂的危害性很大。巢虫有2种,  相似文献   

15.
春季正是养蜂繁殖的最佳时期,养蜂场户抓好早春蜂群的管理,促进其快速发展,是获得全年蜂蜜高产、确保全年养蜂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林家云 《新农村》2005,(10):17-17
养蜂者一般把秋季作为一年养蜂的开始,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蜂群越冬及翌年早春繁殖作好准备工作。因此,管理工作中要防止蜂群出现7月强、8月弱、9月螨的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7.
秋冬管理是养蜂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蜂群秋冬时节管理的好坏,是决定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又是来年蜂群发展快慢与产量高低的基础,因此,做好蜂群秋冬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现将蜜蜂秋冬季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练亚平 《新农村》2005,(8):18-18
秋季蜜蜂管理主要为蜂群越冬及来年的早春繁殖作好准备,使蜂群达到蜂王优、群势强、饲料足。  相似文献   

19.
蜜蜂是营造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就是群体的单位。现代养蜂生产,蜂场根据需要和蜂群群势,在外界有蜜粉源流蜜的情况下,将一群蜜蜂快速分为两群或多群,从而可实现蜂群的快速繁殖。快速繁殖蜂群,可以在短期内增加蜂群数量,扩大饲养规模,提高养蜂效益。现特介绍几种快速繁殖蜂群的好方法,以供养蜂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蜜蜂授粉技术最近几年才被作为一项增产措施应用在生产中,当蜂群的主要任务由采蜜转变为授粉时,管理技术也要相应改变.本文重点介绍授粉过程中蜂群的管理技术. 大田授粉一般都和养蜂生产结合在一块,由养蜂人员根据农业授粉业务的实际需要具体操作,蜂群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蜂箱的排列 执行授粉任务的蜂场,蜂群排列方式应考虑蜜蜂飞行半径、风向以及互相传粉的因素.一般采用小组(6群)散放,不宜一个蜂场放在一起,也不宜采用单群排列.采用前一种方式,离蜂箱较远的作物授粉不充分,蜂箱附近蜜蜂则过剩.采用单群排列方式,一是管理不便,二是蜜蜂飞行范围受局限,不利于异花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