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提高蚕业生产经济效益,增强蚕业生产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变,进而达到提升蚕业层次,巩固发展优质蚕茧生产基地的目的,根据湖州市人民政府湖政办发(1999)127号文件精神,特组织了"湖州市现代蚕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2.
建设“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蚕茧基地,是发展蚕桑产业化经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措施,对加大蚕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区域内,实行蚕业规模化经营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建立高产、高效、优质的"蚕桑示范园"是实现这一途径的良好载体.射阳县地处苏北平原,现有桑园面积2 550hm2,是全省蚕茧重点产区之一.也是全国优质无病桑苗基地县.近几年来,为适应现代蚕业发展,在重点蚕桑乡镇成功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蚕桑示范园",这既为本地区蚕业发展做出了样板,提供了示范,又为其他蚕区推进桑园高产园区的建设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振兴我市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粮经比例,稳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蚕业,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口创汇的需要,根据永川市委、市政府发展蚕桑生产的战略规划,准备建立3000吨(6万担)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使我市蚕桑生产朝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集约化方向转移,促进我市茧丝绸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现将基地建设有关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刘万全 《蚕学通讯》2000,20(3):49-49
作为重庆市近郊农业县,具有栽桑养蚕悠久历史的铜梁县,发挥蚕桑大县的区位优势,抓住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栽桑养蚕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农村正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历史楔机,加快蚕桑大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从今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实施建设500万公斤优质茧基地县工程,以达重振蚕业雄风、重振蚕业辉煌之目的。 铜梁县实施建设500万公斤优质基地县的具体目标是:全县累计育苗360公顷,栽桑4320万株,其中成片栽植0.33万公顷,力争到2004年全县发种20万张,产茧500万公斤。今…  相似文献   

6.
蚕业经济是我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蚕桑生产是振兴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项目.蚕桑、丝绸生产的发展,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巨大的作用.这一传统的地方优势产业,正面临一次挑战和发展的机遇.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加速优质蚕茧的基地建设,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蚕茧原  相似文献   

7.
<正> 凉山州位于我国横断山区的东北部,界于川滇高原之间,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形,形成独特的气候特征。大片区域宜桑宜蚕,有利于发展“三高”蚕业,被国内外蚕业专家誉为“发展蚕桑的宝地”,目前是我省主要的优质茧出口基地。笔者就本区域主要蚕区的气候特征与蚕茧生产的关系进行多年调查分析,发现本区域主体气候有利于蚕茧生产,但也同时存在着不利因素,并明显影响着蚕茧质量的提高,现就其气候特征与蚕茧质量关系进行分析如下: 1.凉山蚕区的主体气侯和蚕茧生产 凉山地区从纬度上属北亚热带。但由于  相似文献   

8.
<正> 实现蚕茧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既是我们蚕业工作者长期奋斗的战略任务,又是蚕业部门实施科技兴蚕,建设优质蚕茧基地,振兴蚕业的重点和当务之急。它关系到蚕业的兴衰和存亡,势在必行。只有全行业齐心协力,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抓好蚕茧生产“三提高”,四川丝绸事业的兴旺发达才有希望和出  相似文献   

9.
李莉 《四川蚕业》2005,33(3):6-9
西充县是我省蚕桑基地县之一,是南充丝绸轻纺工业蚕茧原料的重要基地.蚕业在我县县域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蚕业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蚕业产业化是蚕业的根本出路,也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为了深入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的一号件,更好地促进我县“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应该以本地丰富的蚕业资源为依托,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核心,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组织形式,做大做强我县茧丝绸产业链,充分发挥这一产业的经济优势,有效助农增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 建设优质蚕茧基地是我省“十五”蚕桑生产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省各地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调整产业布局,发展蚕桑生产,推动了行业升级,使我省蚕业得到恢复性发展。至2000年,全省有126个县(市、区)从事蚕业生产,有桑树150万亩,发放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广西蚕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兄弟省区的大力协助下,广西蚕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2002年全区桑园面积80万亩,蚕茧产量7.4万吨(148万担),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均比1999年翻了两番,步入了蚕茧生产主产区的行列。但我们还必须看到,目前我区蚕业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是:茧丝绸管理体制不顺,优质蚕茧的比重不高,生产集约化程度低,茧丝后加工能力低。跟江、浙一带比,还属于弱、小蚕区。如何把我区蚕业建设成大蚕区、强蚕区、优质茧丝生产基地,进一步提高我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湖州市在蚕茧丝绸业的发展与蚕业科技进步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为建设国家级优质茧丝生产与丝绸出口基地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涪陵区的蚕桑生产经过近20年来的持续发展,已初具规模,并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重庆市最大的优质蚕茧基地,全区80万农民中有近20万人从事蚕桑种养业,蚕茧总量近5年来居川渝两省市各区(市)县第一位,经济总量仅次于榨菜产业,成为涪陵区农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涪陵蚕业始终以"桑菜"套种为主,四边桑、高产示范园、集中成片桑园为辅的蚕业生产模式,形成了较好的生产规模,近几年全区的蚕种饲养量基本稳定在12万盒左右,同时,涪陵区桑树基础不断加强,基地建设得到有效巩固.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涪陵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江地区桑园从2004年春季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工业废气污染,涪陵李渡及周边乡镇的桑叶遭受了氟化物污染和严重的酸雨影响,蚕桑生产不能正常有序开展,蚕农收入明显下降,经济损失惨重,也使涪陵的蚕业生产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胡继安 《蚕桑通报》2006,37(2):47-50
黄山是安徽省重点蚕区,蚕业是我市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蚕业经济比例占安徽省蚕业经济的25%以上.既具有生产规模大,技术力量强的优势;又具有充足劳动力资源,较好的区位优势.在以后的蚕业发展中,必将成为中部省区的一个重要蚕茧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5.
蚕业生产是我省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其中,柞蚕放养量、蚕茧产量均居全国及世界首位,柞蚕茧产量占全国70%,占世界60%,是全国柞蚕生产基地。桑蚕生产近年来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蚕业生产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辽宁的蚕业生产已成为全省农业种植业的七项主导产业之一,成为部分地区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6.
王军 《江苏蚕业》2014,(3):36-37
海安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劳动价值上升、茧丝行情大幅波动、环境气候异常变化等多种因素,蚕桑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以优质、省力、高效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设施蚕业,成为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调整优化桑园结构,加快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加大行业投入力度,提升传统蚕业设施化水平;加强养蚕环境污染治理,确保蚕作安全;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行业整体效益等措施,构建海安现代设施蚕业框架,保持产业规模基本稳定,蚕茧质量和效益创全国一流。  相似文献   

17.
万云龙 《蚕学通讯》2002,22(3):43-44
铜梁县到目前为止,有桑村1.5亿株,农民人均有桑202株.全县有成片桑园8 000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3.1%,有投产桑树7 000万株,年产桑叶5 600万kg,全县年均养蚕在8~10万张左右,年产茧在200万kg以上,收入5 000万元,人均养蚕0.7张,收入25元以上.今年春夏两季养蚕51 237张,比去年同期增加10 820张,增长26.7%,是近7年养蚕最多的一年,创历史新高.养蚕业已成为铜梁县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也是铜梁县农村的一项主导产业,连续11年获市政府的表彰奖励.最近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西南地区蚕业高新技术配套开发与示范项目基地.铜梁蚕桑生产能取得如此大的发展,取决于下面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盐城市蚕桑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华 《中国蚕业》2005,26(1):53-56
近阶段盐城市的蚕桑生产已与农业结构调整融为一体,蚕业产业化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潜力.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65万hm2,生产蚕茧2.3万t,是全国优质蚕茧基地之一,用不足全国3%的桑园生产占全国5%的蚕茧.  相似文献   

19.
周金钱 《蚕桑通报》2017,(3):1-8,14
本部分为第一部分之蚕业发展阶段、蚕业扶持政策、蚕茧收购政策。从1978~2014年,浙江蚕业可分为增长、鼎盛、震荡、下降4个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促进蚕桑生产发展,中央及省政府多次调整蚕茧收购、奖励政策,同时给予了大量的资金、物资扶持;90年代后主要通过项目加以扶持。2015年,省政府将丝绸产业确定为"十大历史经典产业"之一,今后浙江蚕业的重点任务是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5年来肇庆市坚持“科技兴蚕”,发展“三高”蚕业,是提高蚕业的经济效益,促进蚕业再上新台阶,加快蚕业现代建设的保证;抓好蚕茧生产基地,是贯彻有效的技术措施的基础,又是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的重要途径。积极推广优良桑、蚕品种、省力化栽桑养蚕技术系列,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养蚕的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调动广大蚕农生产积极性,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1992年全市桑地面积达6135.7公顷,生产蚕茧7115吨,比1984年分别增加47%和178.6%,创造建国以来蚕茧产量最高的历史水平。比1978年分别增加6.24倍和8.8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