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羊流产是威胁养羊业发展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山羊流产的病因有衣原体感染、弓形虫感染、布鲁氏菌感染及其他因素.为了摸清青海省改良绒山羊流产的主要病因,我们进行了衣原体病、弓形虫病、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现主要介绍导致山羊流产的一些传染病(细菌病、病毒病和体内寄生虫病)。引起山羊流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衣原体病、弓形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伯纳特氏立克次体病和李斯特菌病。弯曲杆菌能引起山羊流产,但不如绵羊严重。控制传染病重在预防,一旦发病可参考文中的疗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红河州山羊妊娠期流产严重的现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实验室诊断、人工感染试验和治疗试验。结果发现,妊娠母山羊流产现象覆盖全州,且流产率以每年11.50%的速度递增,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30.82%(1210/3925),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32.31%(1268/3925),其中弓形虫和衣原体双重感染阳性羊占9.35%(367/3925),未检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羊;自流产胎儿肺抹片中发现弓形虫滋养体包囊,7份流产胎儿中有6份分离到衣原体;用土霉素及复方新诺明治疗有明显效果;人工感染试验能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病例模型。调查结果表明,红河州广泛流行的山羊妊娠期流产的病原是弓形虫、衣原体,2种病原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是造成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西绒山羊妊娠期流产严重的现象,在甘肃肃北县连续3年定点调查12户牧民山羊流产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妊娠期河西绒山羊流产现象十分普遍,调查区绒山羊平均流产率48.3%,最低32.7%,最高73.2%;流产率最高阶段为怀孕3.5~4.5月,占总流产羊数的79.3%;流产在山羊不同的生育年龄段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初产羊(占51.6%).流产临床表现为流产、木乃伊胎和弱羔,最多的木乃伊胎占39.9%.山羊血清学检验结果为:布鲁氏菌、衣原体、弓形虫全部为阴性,表明布鲁氏菌、衣原体、弓形虫等疫病不是引起该地区山羊流产的主要原因.进行的保暖、补饲试验研究表明:保暖可降低流产率13.35个百分点,补饲可降低流产率8.175个百分点,保暖+补饲可降低流产率13.85个百分点.结果表明,低温寒冷和营养不良是引起该地区山羊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非特异性感染在导致山羊的不育方面作用不大,但特异性传染性因素则是引起母羊流产的重要因素。引起母羊不育或低育的传染性因素包括:布鲁氏菌病、弯曲杆菌病、流产亲衣原体(Chlamydophila abortus)流产、钩端螺旋体病、李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弓形虫病、Q热等。本文主要就这些传染性因素进行分析及防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黄岩某羊场发生妊娠母山羊大面积流产。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和药物治疗试验,诊断为山羊弓形虫和衣原体性流产,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7个地区主要山羊流产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2011—2012年间贵州省山羊5种流产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种血清学方法对贵州省7个地(州、市)74个养殖场的514份山羊血清进行5种流产疫病抗体的血清学监测,并通过PCR方法对10个规模化养殖场流产死亡母羊子宫、胎儿、肺和肺门淋巴结组织进行羊流产亲衣原体病和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的病原核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布氏杆菌病、羊流产亲衣原体病、弓形虫病、蓝舌病、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的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26%、6.72%、26.95%、2.35%和6.79%;羊流产亲衣原体病、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病原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0、10%。结果表明:目前除布氏杆菌病以外,其余4种山羊流产疫病均在贵州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研究羊流产嗜衣原体与弓形虫抗体的间接血凝试验(IH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选择适宜贵州省山羊流产血清学调查的检测方法。通过IHA和ELISA两种方法对贵州省195份山羊血清进行羊流产嗜衣原体与弓形虫抗体的检测,统计并分析两种疫病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结果表明,羊流产嗜衣原体与弓形虫IHA与ELIS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7.95%和78.97%,阳性符合率均仅为50%,阴性符合率为80.45%和79.27%。说明在检测两种疫病血清抗体方面,IHA比ELISA更适合在贵州省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海西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牛羊流产现象也伴随多发,给牧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为调查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弓形虫病在青海省海西州畜群中的整体流行状况,了解海西州牛羊流产多发的主要病因,对海西州31个乡镇97个牧业村的空怀牛羊群随机抽样,集中采血,分离血清,共分离牛羊血清共14114份,其中羊血清12620份,牛血清1494份。分别采用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弓形虫快速检测卡对布鲁氏菌、衣原体和弓形虫进行抗体检测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羊布鲁氏菌、衣原体和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56%、8.7%、0.11%;牛布鲁氏菌、衣原体和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69/1494)、5.8%(74/1494)、9.9%(87/1494),其中有15头牛同时检测到上述3种病原的抗体。海西州空怀羊群中衣原体阳性率最高,可能是导致羊流产的主要病因;空怀牛群中3种病原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感染,流产病因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弓形虫和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来自青海省互助县某羊场的19份母羊血清进行了布鲁氏菌、弓形虫和衣原体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检出衣原体阳性血清1份,阳性率为5.3%;未检出布鲁氏菌和弓形虫的阳性血清.流产胎儿瘤胃液,经PCR检测,为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英得尔种羊场种羊流产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间接血凝试验(IHA)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对来自青海省英得尔种羊场的353份羊血清进行布鲁氏菌、弓形虫和衣原体三种主要疫病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18.9%(33/174)的山羊血清和3.9%(7/179)的绵羊血清其衣原体抗体血清凝集效价≥1:16(++),被判为阳性;抗布鲁氏菌和弓形虫的血清抗体均未检测到。  相似文献   

12.
民丰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戈壁绿州,是一个以养羊业为主的牧业县。山羊业是该县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山羊流产一直是困扰该县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笔者于1994年3月流产发生期间,并对部分流产山羊进行了布病和衣原体的血清学诊断。1流产情况1...  相似文献   

13.
应用布鲁氏菌病RBPT、衣原体和弓形虫IHA,对来自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发生流产的23只生产母羊血清进行特异性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检出衣原体阳性血清3份,阳性率为13.04%:未检出布氏杆菌和弓形虫阳性血清。  相似文献   

14.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羊(绵羊、山羊)感染后,可引起流产、不孕、死胎等.海西州目前山羊数量已达到50余万只.近年来州境内的赛什克等乡镇的山羊发生严重流产,发病率达20%~4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进一步了解弓形虫在我州山羊流产中的作用,我们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流产高发区的山羊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山羊流产是威胁我区养羊业发展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我区山羊产业的发展,适龄山羊的流产现象逐年上升,并呈现地方性流行,流行面积广,并保持较高的发病率,严重我县山羊新品种的改良与推广,严重限制当地的养羊业的发展。引起山羊流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分为传染性病因和非传染性病因两大类,本文将对发生山羊流产的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治疗与预防措施,意在减少山羊流产疾病的发生,减少农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某山羊养殖场发生了一起山羊流产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观察进行初步诊断;利用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衣原体间接血凝试剂盒对10份流产母羊血清检测;对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测;依据GenBank收录的山羊流产性衣原体基因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从病料中扩增衣原体特异性片段。结果表明,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怀疑为布鲁菌和鹦鹉热亲衣原体感染;10份血清检测结果为布鲁菌病血清全部阴性,衣原体感染血清全部为阳性;细菌学检测结果为阴性;PCR结果获得523bp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鹦鹉热亲衣原体100%相似。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观察,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最终确诊该病为鹦鹉热亲衣原体引起的山羊地方流行性流产。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间接血凝试剂盒对贵州省晴隆县7个羊场随机采集的血清共716份,进行流产嗜衣原体病(CAB)血清学调查研究,以了解该县山羊流产嗜衣原体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晴隆县7个养羊场山羊流产嗜衣原体病隐性感染抗体阳性率为8.66%(62/716)。  相似文献   

18.
山羊流产病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县北山地区有巴扎、加定两乡 ,共 1 4个行政村 (其中巴扎 8个、加定 6个 ) ,是本县山羊生产基地。多年来 ,山羊流产一直是困扰该地区乃至我县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笔者于 1 998年 3月流产发生期间 ,对部分流产山羊进行了布病、衣原体和弓形体的血清学诊断。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1 .1 自然生态 北山地区为林、牧、农结合地区。有高山、中山、河谷 ,海拔高度在 2 1 0 0~ 42 0 0 m,年平均气温 - 2℃~ 4℃ ,降水量 50 0~ 6 0 0 mm,辖区内牲畜严重超载 ,1 998年底 ,二乡共存栏绵山羊 3 .54万只 ,其中山羊占 6 9% ,适龄母羊比例为 42 .7…  相似文献   

19.
山羊的衣原体性流产是由鹦鹉热衣原体中的某些菌株引起的山羊地方性流产,它是一种亚急性传染病,以流产、死胎和产弱羔为特征。据报道,世界上近50个国家存在此病。我国西北的几个省区包括本区在内已证实存在此病。衣原体所致的山羊流产率一般为20%~30%,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20.
互县县北山地区山羊流产病流行比较严重,据调查,该地区山羊平均流产效率为44.2%,经血清学检测,衣原体和弓形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2%和32.6%,针对衣原体这一病因,应用羊衣原体灭活苗,于母羊怀孕前或后1个月,分皮下(3ml)和后海穴(1ml)两种免疫途径,进行了田间免疫试验并对比观察,结果:注苗免疫羊流产率由预防前的44.2%下降至29.56%下降了14.65个百分点;与对照组羊比较下降了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