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丰香”草毒(Fragaria ananassaDuch cv.Fengxiang)果实采后品质及果实腐烂的影响.[方法]将供试草莓用MeJA在25℃下熏蒸处理9h并摊凉2h,最终MeJA浓度为1和100 μmol/L.处理后迅速预冷至5℃后,置于(5±1)℃下贮藏(相对湿度90%~95%).贮藏期间每隔3d取3盒(每盒30果)测定草莓的腐烂指数和备品质指标.[结果]试验表明,1 μmol/L MeJA处理可显著抑制采后草莓果实腐烂的发生,但对果实硬度、Vc可滴定酸(TA)、总糖的含量变化无显著影响.100μmol/L MeJA则显著促进贮藏后期草莓果实硬度及VC的损失,促进果实腐烂的发生,对其他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1和100 mol/L MeJA均没有显著影响果实的呼吸速率.因此,1 μmol/L MeJA没有显著促进草莓果实的衰老,可维持某些果实品质;高浓度MeJA将促进草莓果实品质的下降.[结论]研究得出,1μmol/L的MeJA处理在草莓果实采后贮藏保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和乙烯处理对肥城桃内源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并探讨NO与乙烯的拮抗作用。【方法】分别用10 μl•L-1 NO和1 000 μl•L-1 外源乙烯、10 μl•L-1 NO和1 000 μl•L-1 外源乙烯共同处理3种方式处理肥城桃果实,研究果实内源乙烯生物合成的变化。【结果】外源乙烯促进了肥城桃果实的内源乙烯生物合成;而NO通过显著降低果实中ACS和ACO的活性,明显抑制了肥城桃果实内源乙烯的生物合成。NO和外源乙烯共同处理的肥城桃果实内源乙烯生物合成低于外源乙烯单独处理而高于NO单独处理,表明NO对外源乙烯具有拮抗作用。【结论】NO抑制了果实内源乙烯的生物合成,且抑制了外源乙烯对果实乙烯生物合成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冷害对采后"大五星"枇杷果实贮藏品质及木质化的影响,旨在阐明冷害温度下枇杷果实品质劣变,特别是木质化败坏的规律,为枇杷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大五星"枇杷采后分别于冷害温度[(3±1)℃,简称3℃]和非冷害温度[(8±1)℃,简称8℃]贮藏30d,定期测定贮藏期间两组的品质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3℃条件下枇杷果实在第10天开始出现冷害症状,随后日趋严重,而在8℃条件下的果实30d内发生冷害程度很轻。冷害会加速枇杷采后失重率、膜透性、木质素、PAL、POD活性的上升,促进TSS、TA和VC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对火龙果采收品质、耐贮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生产上应用MeJA提升火龙果采收品质和耐贮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紫红龙火龙果为试验材料,采用5种质量浓度(0、50、100、200和400μmol/L)的MeJA采前8 d喷施火龙果,调查采收时产量、单果重、一级果率、商品果率和病果率,观察比较采后腐烂时间和腐烂率变化,测定对照(0μmol/L)和最佳处理贮藏过程中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采前喷施MeJA对火龙果公顷产量和单果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采前喷施100μmol/L MeJA处理能明显提升火龙果采收时的商品性,其一级果率和商品果率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52.37%和104.38%(P<0.05,下同),病果率较对照降低49.47%。常温贮藏期间采前喷施100μmol/L MeJA处理较对照延迟1 d出现腐烂现象,且腐烂率始终低于对照;维持贮藏期间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等内在品质;显著提升贮藏期间果皮多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酶活性最大差值发生在果实开始腐烂前后,PPO、POD和CHT活性于贮藏第6 d差值最大,其酶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33.13%、140.38%和207.16%,PAL和GLU活性于贮藏第9 d差值最大,其酶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83.38%和25.29%。【结论】采前喷施适宜浓度的MeJA可减少生育期火龙果的感病率,提升商品果率,维持贮藏品质,提高贮藏期间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病能力,从而延缓果实衰老和控制贮藏期间腐烂的发生,延长贮藏期,以100μmol/L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不同结合方法对凤凰水蜜桃采后保鲜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寻找一种既有效又适合推广应用,而且符合食品安全的水蜜桃保鲜方法,以凤凰水蜜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析了在冷藏条件(1±0.5)℃下结合气调,分别用姜汁浸泡和超声波+姜汁浸泡对凤凰水蜜桃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从整体保鲜效果上来说,超声波+姜汁复合组保鲜效果最佳且显著好于对照组,与姜汁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姜汁处理组能够有效地抑制呼吸强度,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提高MDA含量,超声波+姜汁处理组对于抑制采后桃果实SSC的下降、电导率和PPO酶活性效果显著,并能有效推迟呼吸高峰从第15天至第25天;低温(1±0.5)℃贮藏有效地抑制了冷害和褐变发生,冷藏温度适宜。总之,从经济、有效、安全指标综合考虑,采后低温(1±0.5)℃+姜汁处理贮藏可以作为一种绿色有效的保鲜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选择商品成熟期的桃(PrunuspersicaL.cv.Beijing24),采摘后分别用0、0.35、0.7、1.0mmol/L水杨酸(Salicylicacid,SA)溶液浸泡5min,在0℃的低温下贮藏28d,然后转到20℃下3d(模拟货架期)。货架期结束时,观察果实冷害和腐烂发生状况并计算果实冷害指数和腐烂指数,测定果实的硬度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mol/LSA处理对维持果实硬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显著降低了冷害指数、腐烂指数和丙二醛含量,其他两种浓度的SA处理与对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1mmol/LSA能够减轻桃果的冷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冷藏中期(14d)、冷藏结束时(28d)和货架期结束时,1mmol/LSA预处理的桃果肉的还原性抗坏血酸与氧化性抗坏血酸含量之比(AsA/DHAsA)分别比对照高39%,61%和55%。在冷藏中期(14d),还原性谷胱甘肽与氧化性谷胱甘肽含量之比(GSH/GSSG)比对照高68%。在贮藏和货架期结束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上述结果说明,水杨酸能减轻桃果由于冷贮发生的冷害与诱导提高抗氧化系统抗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活性有关,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可能是提高桃果实冷藏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青椒属冷敏性果实,贮运中不适宜的低温易引起果实冷害发生。以克新6号青椒为试材,测定了1、5、10℃贮藏温度下青椒果实品质及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下贮藏果实,20d后果面开始出现冷害症状,冷害果细胞膜透性增大,丙二醛积累峰提早出现,果实维生素C和叶绿素损失加快,但低温明显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与1℃处理相比,5℃处理下青椒果实冷害发生更早,程度更严重。10℃下贮藏果实未出现冷害,是克新6号青椒冷藏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8.
贮藏模式对大久宝桃果实冷害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久宝桃在4种不同贮藏温度模式下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久宝桃在0℃恒温贮藏条件下,30d以后开始出现冷害症状,20℃货架期3d的果实软化能力下降,出汁率下降;8℃预冷15d的果实没有出现冷害症状,但显著促进了果实的后熟软化,导致果实的商品性能下降,失去应用价值;而8℃预冷5d的果实在贮藏期间能够保持一定的硬度和TSS含量,出汁率较稳定,出库后能够正常后熟软化,在预防冷害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采收成熟度对冷藏水蜜桃果实品质和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南方软质型水蜜桃在低温下的贮藏效果及抗冷性,以探索适宜的果实采收成熟度,为软质型水蜜桃低温贮藏提供依据。【方法】以7-8成熟和9成熟2种不同采收成熟度的“湖景蜜露”水蜜桃为材料,测定在1℃28 d贮藏期间果实腐烂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相对电导率、褐变指数和SOD、POD等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7-8成熟的水蜜桃在冷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增加,出汁率在7 d后开始下降,不能正常后熟,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果实的品质降低;而9成熟的水蜜桃在冷藏期间果实硬度缓慢下降,出汁率平稳增加,能正常后熟,未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保持了较高的商品价值。与7-8成熟的水蜜桃果实相比,9成熟的水蜜桃在冷藏期间褐变指数较小,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较高,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较大,SOD和POD活性较高。【结论】9成熟的水蜜桃具有较好的抗冷性,适宜于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10.
The effects of 1-MCP on decay and senescence in vegetable soybean pods during storage were in-vestigated. Treatments with 0.5,1, or 2 μl L-1 1-MCP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senescence process of harves-ted vegetable soybean pods, as manifested in lower levels of ethylene production, respiratory rate, MDA andsuperoxide contents and higher levels of SOD, ASA-POD activities, Vc and chlorophyll contents. Moreover, 1-MCP promoted PAL activity and lignin synthesis, inhibited decay incidence. 2 μl L-1 1-MCP treatment, how-ever, inhibited PAL activity during the later period of storage, thereby increasing decay incidence.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枇杷果实采后生命活动旺盛,衰老速度快,常温下极易变质腐烂。低温贮藏虽然可以有效延长贮藏期,减少腐烂,但会出现果皮难以剥离、果肉木质化并褐变、质地糙硬少汁等品质劣变现象,这是造成冷藏枇杷商品性丧失和损失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其市场拓展的限制因素,是当前枇杷果实在冷链集散和流通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探讨外源NO处理对冷藏枇杷果肉木质化劣变进程的作用机制,并分析木质化劣变与能量代谢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采后枇杷果实低温品质劣变进程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和贮运保鲜技术奠定基础。【方法】将‘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果实在密闭容器中用0(对照组)、15和25 μL•L-1 NO熏蒸2 h后,取出通风20 min,然后将各处理果实置于5℃、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测定冷藏期间各处理组果实细胞膜透性、硬度、出汁率、木质素含量、ATP含量、ADP含量、AMP含量、能荷值及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的变化,并分析NO处理后木质素含量与能荷值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枇杷果实细胞膜透性和硬度逐渐上升,出汁率逐渐下降,贮藏10 d后木质素含量迅速上升,果实冷害症状明显。与对照组相比, NO处理能延缓细胞膜透性和硬度的上升及出汁率的降低,显著抑制木质素的合成,较好地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减轻果实冷害的发生。冷藏期间,枇杷果实ATP含量逐渐下降,贮藏前10 d ADP含量迅速下降并最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贮藏中后期(15-30 d)SDH、CCO、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急剧下降,表明线粒体功能受损导致枇杷果实能荷水平迅速下降。与对照组相比,NO处理可以延缓ATP、ADP含量的下降,且显著抑制贮藏中后期SDH、CCO、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的降低,保持枇杷果实较好的线粒体功能;贮藏30 d后,15 和25 μL•L-1 NO处理的枇杷果实能荷值分别比对照组高11.8%和12.9%。相关性分析表明,15和25 μL•L-1 NO处理的枇杷果实能荷值和木质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 -0.715**、-0.598**。【结论】低温条件下,能量代谢失调与枇杷果实木质化劣变密切相关,NO处理可以通过调节SDH、CCO、H+-ATPase、Ca2+-ATPase线粒体代谢相关酶活性,维持较高的能量水平,从而有效地提高冷藏枇杷果实抗低温的能力,进而延缓果实木质化进程,其中以25 μL•L-1 NO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浸泡处理对葡萄采后病害的控制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采用50、100和200μmol/L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室温(25℃)浸泡处理葡萄,(0±1)℃贮藏,每隔10 d测定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腐烂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茉莉酸甲酯对赛买提杏病害相关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赛买提杏,研究其对货架期病害相关抗性酶的影响.选取绿熟期赛买提杏,用0(CK),1,10,100μmol/L 的茉莉酸甲酯对其熏蒸处理24 h 后转入冷库内贮藏,贮藏温度0℃(±0.5℃),相对湿度90%~95%,冷藏30 d 后,模拟货架期25℃(±2℃)条件下放置6 d,每天测定其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诱导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增加.贮藏期6 d 时,10μmol/L MeJA 处理的杏果实好果率较高,为96%.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一氧化氮(NO)对冷藏过程中桃果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5 μmol/L NO、5 μmol/L c-PTIO (NO清除剂)、对照(去离子水)浸泡30 min处理桃果实。测定0℃下桃果实的线粒体完整性、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的活性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在桃果实低温冷藏过程中,NO处理可以维持桃果实硬度、色差L值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线粒体耗氧量和减少活性氧的积累,调节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线粒体膜电势,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以及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结论】NO通过减少线粒体氧化损伤,维持线粒体的完整性,延长桃果实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间歇加温温度和加温时间对低温下贮藏的李子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的影响,通过这些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合货架期果肉褐变及腐烂的观察,对李子的冷害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间歇加温可有效地降低呼吸、乙烯的产生,减轻或延缓了果实的低温冷害。但加温的温度不同对李子的腐烂影响不一致.30℃加温虽可减轻冷害,但由于温度过高,软化、腐烂严重;而20℃加温处理不但可减轻冷害,有利于品质保持,而且腐烂轻。因此,李子在低温下贮藏的最佳间歇加温处理为:每隔15天,在20℃中加温1~2天。  相似文献   

16.
不同温度下桃贮藏效果及冷害症状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 (8℃、 5℃、 2℃ )下 ,桃果大久保和明星的贮藏效果与冷害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 :8℃下 ,桃果能正常后熟。大久保的贮藏期限只有 16天左右 ,明星为 19天左右 ;5℃下大久保贮至第 7天 ,明星第 10天 ,桃果肉组织即出现糠化 ,失去弹性。随着贮期延长 ,汁液减少 ,桃风味下降 ,可以判定桃果已受到低温伤害 ;2℃下 ,大久保第 7天 ,明星第 10天 ,桃风味开始变淡。随贮期延长 ,果实质地硬化而失去弹性。大久保贮至 2 5天 ,风味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巴仁杏冷藏期间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设置0、0.1、1.0和5.0 μL/L1-MCP溶液对巴仁杏杏果进行处理,置于0℃条件下冷藏,测定巴仁杏果实冷害率、冷害指数、细胞膜渗透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结果]1μL/L处理能够较好地降低杏果的冷害率和冷害指数,抑制MDA含量的上升;0.1μL/L处理对于保持CAT活性效果较明显;1和5 μL/L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冷藏期间POD活性和PPO的活性,对减轻果实褐变效果较好.[结论]1-MCP处理巴仁杏可以有效降低杏果的冷害情况,而以1μL/L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NO) on alcoholic fermentation and the qualities of Chinese Winter Jujube during storage, and explores the action mechanisms of browning and softening of fruit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proofs for using NO in the storage of Chinese Winter Jujube. Chinese Winter Jujube fruits were fumig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O gas (0, 10, 20, 30 μL L^-1)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and stored at 22±1℃ and 4± 1℃. The changes in appearance qualities, the contents of pyruvate, ethanol, acetaldehyde, and the activities of 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ntents of pyruvate, ethanol, and acetaldehyd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peak of pyruvate content was delayed by 20 μL L^-1 NO. The activities of ADH and LDH in 20 μL L^-1 NO treated fruit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However, the alcoholic fermentation and softening of Chinese Winter Jujube fruits were promoted by 30 μL L^-1 NO during storag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20 μL L^-1 NO could mitigate the injury of ethanol on Chinese Winter Jujube and effectively delay the browning and softening of fruits during storage.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西葫芦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西葫芦为研究对象,在5℃下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溶液对其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西葫芦冷害发生、贮藏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壳聚糖涂膜在控制果蔬冷害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用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以延缓西葫芦冷害的发生时间,减轻冷害程度,在贮藏第8天,水洗对照组冷害指数达到0.42,而10g/L壳聚糖处理组冷害指数只有0.08,抑制冷害效果最佳。壳聚糖涂膜还可以降低西葫芦采后呼吸强度,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和丙二醛的积累,减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贮藏第16天,10g/L壳聚糖处理组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为15.04%,丙二醛含量为0.806μmol/g,叶绿素含量为0.135 3mg/g,而对照组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为30.23%,丙二醛含量为1.573μmol/g,叶绿素含量已降至0.053 8mg/g,壳聚糖涂膜还可以抑制CAT和POD活性下降,并降低其活性高峰。用壳聚糖处理西葫芦可以减轻其冷害发生和贮藏品质下降的程度,以10g/L壳聚糖处理组抑制冷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研究热水处理对尖椒果实贮藏冷害的影响,为尖椒的冷藏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方法】用热水处理(cK;处理:45℃水中浸泡5min。)尖椒果实。研究热处理对尖椒果实贮藏特性及冷害的影响。【结果】热处理抑制了贮藏过程中尖椒的腐烂率,冷藏30d时处理果的腐烂率仅为对照果实的37.5%。一方面热处理可以抑制果实中POD、CAT活性的下降,加强机体的抗氧化系统,抑制了膜透性的升高,保持膜的完整性,减少冷害的发生。另一方面热处理抑制了果实中PPO活性的升高,减少了果实的褐变和腐烂,延长了尖椒果实的贮藏期。同时热处理可以抑制果实冷藏过程中乙烯的释放量和果实的失水率,而对果实的呼吸强度影响不大。【结论】热处理可以有效缓解尖椒果实冷藏过程中的冷害,延缓尖椒的采后生理变化,保持果实品质,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