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优秀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合丰25育成的品种(系)作母本,与不同结英习性的大豆杂交,成功育成7个合丰号大豆品种,合丰40、合丰42、合丰43、合丰55、合丰56、舍农60、舍农62,这些品种对合丰号大豆的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合丰25的间接利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4.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7.4%;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55.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6.3%,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SMVⅠ号株系,200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申报国家审定品种。结果表明,合丰50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1大豆合丰主要品种特征 1.1合丰50号 合丰50号是以合丰35号为母本,以合95-1101(合丰34号×合丰3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方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20d,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株高90.3cm,单株有效荚数35.6个,百粒重20.1g,  相似文献   

4.
合丰51号(合交99-459)大豆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以合丰35号为母本、合94114F1代(合丰34号×美国扁茎大豆)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5.
大豆优良种质合丰26的特性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合丰26是以合交13为母本,克交4430-20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大豆品种,1985年审定推广,一般产量2250 ̄3000kg/hm^2,增产幅度为10.6 ̄11.2%,累计种植面积36.67万hm^2,198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五大作物十佳品种之一,并获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利用合丰26为育种亲本,经过有性杂交和有性杂交与辐射育种相结合途径,先后育成了合丰32、合丰33、合丰36三个大豆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合丰55的选育与高产创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合丰55是以北丰11为母本,与绥农4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高油、高产、多抗、广适应性品种,2008年由黑龙江省审定推广。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31.6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47平均增产12.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68.4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47平均增产18.2%;创造了35.3 hm2单产4 375.5 kg.hm-2的高产纪录;百粒重23~25 g,脂肪含量22.61%,蛋白质含量39.35%;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7 d,需活动积温2 365.8℃;中抗灰斑病、抗花叶病毒病SMVI号株系兼抗疫霉病;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适应性广。该品种在目标设计、亲本选择与选育方法上有新的理念,值得育种借鉴。  相似文献   

7.
利用美国高油、矮秆和耐密植大豆种质资源与高产广适应性大豆杂交,通过单交及简单回交与辐射诱变育种相结合,经过连续定向选择,利用先进的品质分析、抗病鉴定等方法进行品种选育研究。结果表明:选育出高油、高产和抗病的4个大豆新品种合丰42、合丰52、合丰57、合农60,脂肪含量为22.25%-23.24%,其中合丰42是国内育成的第一个半矮秆大豆品种,合农60是矮秆品种。这些品种是高油、矮秆大豆育种的宝贵种质。  相似文献   

8.
合丰45号是以绥农10号(绥农4号×绥7516)为母本,与垦农7号(绥农4号×合丰29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油分含量22.06%,蛋白质含量40.16%,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20.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15.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26.4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增产16.4%,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中抗病毒病,属于超高产、多抗、高油专用型品种,2003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本文报导合丰45号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庆  刘美良 《农业与技术》2002,22(6):100-101
1 品种来源 合丰39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1989年以合交87—1004为母本,合交87—19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00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00年我县引进并在全县布点开展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0.
合丰50是黑龙江省推广面积大、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其具有国内品种、农家品种和国外美国品种等优良基因和育种目标要求的目标性状基因,既具有当地的适应性,又具有地理远缘的差异性,为基因的累加和目标性状的选择提供了保证。目前以合丰50作为亲本材料育成的大豆新品种包括合农67、合农68、合农72、合农75、合农77、合农114、黑农87、垦豆65、合农80、东农68、佳豆6号等。  相似文献   

11.
对高产大豆品种合丰35号的优良种性,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栽培要点及推广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高油大豆合丰47号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选育经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1992年以熟期适中,秆强,节间短,结荚密,3粒、4粒荚多,丰产性突出、适应性好的大豆品种合丰35号为母本,以熟期晚,高大繁茂,结荚密、3粒、4粒荚多,丰产性突出的吉林优质大豆品系公84112-1-3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合9229。合9229F1表现熟期较晚  相似文献   

13.
选用10种除草剂组合对大豆品种合丰39号进行了试验,以研究除草剂对合丰39号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合丰39号品质和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方差分析表明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不同处理均有增加大豆合丰39号脂肪的作用,增加幅度为0.14%~0.65%;只有处理A蛋白质含量与对照比增加了0.095%,其余处理蛋白质含量均降低;不同处理之间产量存在差异,有正向效应的是处理H,较对照增6%.  相似文献   

14.
宋伟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72-12574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春大豆苗期抗旱类型,筛选抗旱资源,为黑龙江省选育抗旱春大豆品种提供优异亲本。[方法]利用干旱反复法对黑龙江省78份春大豆材料进行干旱胁迫,采用盆栽试验,每盆(50em×30cm)保苗10株,每处理3次重复,对照土壤含水量为80%,在大豆3初复叶时进行胁迫,通过调查幼苗的存活率确定不同材料的抗旱类型。[结果]78份供试材料中,抗线号、龙字号、大豆品种和黑河号品种抗旱和不抗旱类型分布比例相差不大,而黑农号大豆品种全部属于抗旱型材料,合丰号和绥农号大豆品种抗旱类型居多,垦丰号和垦豆号品种全部属于非抗旱类型。[结论]耐旱品种有抗线5号、黑农51、黑农52、黑农60、黑农61、龙小粒豆2号、龙青大豆1号、龙黑大豆1号、合丰48、合丰50、合丰51、合农62、绥农28、绥农30、垦丰7;较耐旱品种有抗线4、抗线6、抗线7、黑河43、黑河50、黑河51、黑河53、黑农38、黑农44、黑农48、黑农62、黑农64、黑农65、龙小粒豆1号、合丰35、合丰56、新合丰25、绥农15、垦丰11。  相似文献   

15.
大豆是富锦市主栽作物之一,提高大豆单产,对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大豆品种合丰56号在富锦市的试验示范情况,总结出该品种在本市种植的特征和主要技术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优良品种的选育方法,对大豆品种合丰55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2008-2013年,大豆品种合丰55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54.94万hm2,增产61 530.2万kg,创社会效益2 480.48万元。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品种本身的遗传基础好,产量、抗病性和品质方面表现突出,拥有完善的配套栽培技术和广适应性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986 ̄1994年育成的合丰号大豆7个抗灰斑病品种的亲本选配,抗源利用,组配方式和育种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明确了合理选择抗源,充分利用国外的抗灰斑病资源和抗病中间材料是育成抗病品种的关键。同时,肯定了一次杂交连续选择,回交转育,杂交和辐射结合的方法,是抗灰斑病育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合丰45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育成的超高产、高油、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中抗病毒病、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已在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双鸭山地区2002年引进该品种,由于该品种高产、稳产,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3年面积达到0.67万hm2,2004年达到2.00万hm2  相似文献   

19.
大豆新品种合丰43(合交93-111)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大豆新品种合丰43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对育种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合丰43是以北丰9号为母本、与合丰3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2002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适宜机械化收获、增产效果显著等突出特点,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16.3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9.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14.4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2.6%。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优良大豆种质资源的利用及筛选优异育种中间材料,选育和推广北方春中早熟区组高油大豆新品种,采用梯级杂交育种方法,将多亲本优良基因进行聚合累加,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和利用先进的品质分析与病害鉴定技术,创新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合丰53’,该品种油分含量21.94%,国家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3036.0 kg,比对照品种‘绥农14’平均增产8.6%;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13.0 kg,比对照品种‘绥农14’增产9.9%.该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